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张红霞)上半年,成都市编制形成了“十三五”畜牧业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发展规划,将畜禽养殖精细划分为禁止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截至目前,全市划定禁养区3532平方公里。各区(市县)开展整治养殖场行动,对整改不到位和禁养区养殖场坚决关闭,其中,龙泉驿区关闭养殖场500多家、双流区关闭269户、新津县关闭26家。
成都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进行统筹,今年将启动锦江流域、沱江流域、金马河流域畜禽养殖场专项治理;限期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规范整治适度养殖区畜禽养殖场,整治后的畜禽养殖场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
目前,成都共创建部级、省级、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0家、51家、138家,部级、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数均位居全省第一。2013年以来,成都市财政专项资金支持4003万元,建立起89个种养循环示范基地。
今年6月,成都市出台《成都市支持在省内市域外协同发展生猪产业政策措施(试行)》,支持三类情况生猪产业的协同发展:今年内关闭现有生猪养殖场,今年5月前在成都注册从事生猪屠宰加工、种猪繁育的养殖主体,并经成都市农委批准在省内市域外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户);另外,是与成都签订有“菜篮子保供”合作协议的养殖主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