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佛教的生命不息的人生观轮回依据佛教

天道————乐不思蜀人道————苦乐参半阿修罗道——有福无德旁生道———愚痴无明饿鬼道———饥渴难耐地狱道———苦痛无间

天道——乐不思蜀

人间也可体验神仙生活

天道众生遍及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等三界。其中在欲界有六欲天,色界有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有二十八天。

在天界的众生当中,欲界的六天还有男女之别,也有婚姻嫁娶,但是不像人间的男女关系。以他们满足欲望的方式而言,四大王天、忉利天是以气和合阴阳;焰摩天则只要互相靠近,兜率天借着互相牵手,化自在天彼此深深对看,而他化自在天只要短暂的对视即是。

至于无色界的四天,更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是厌离物质色想而修四无色定的有情众生死后所生的天界。在这个天界里,自然没有男女相之别。

欢悦适意光明澄澈的仙境

尤其是欲界诸天所过的生活,更充满人间难以想象的丰美。如同《大毘婆沙论》所说,不但有美丽的天女四处游走,更有悦耳的天乐时时击奏,而曼妙的花叶茂盛、香气氤氲,果实繁多、光净甘美。

《长阿含经》里则以「天有十法」来描写天人的殊胜境地:1.飞去无限数,2.飞来无限数,3.去无碍,4.来无碍,5.没有皮肤骨体筋脉与血肉,6.身上没有大小便利以及所有不净的排泄物,7.身体不疲倦,8.天女不生产,9.天眼清明,10.身上的光色可随意变化显现,不像人间虽有种种不同有色人种,但这些色种又不是人可以自行决定,因此会产生诸多烦恼。

无缘无心无形难修行

但是天道众生虽然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也因为过于安逸,而失去修学佛法的因缘,《大智度论》里面提到,欲界天众因为耽着于净妙的五欲,所以心常狂惑;色界天众则耽溺在禅定的喜乐中,不想出离;无色界天众,却因无色身,而无法修行。

所谓的天人五衰,意指天人寿命将尽时,所出现的种种异象。五衰又有大五衰、小五衰两种。大五衰之一是衣服垢秽,本来天人的衣服光洁曼妙,但命终时,就会开始生出脏垢。二是头上华萎,天众平日总是顶着明媚的华冠,但命终之际,这些华冠都会慢慢凋萎。第三是腋下流汗,照说天人平日身体是非常洁净的,但临命终时,两腋就会开始流汗。第四是身体臭秽,香洁的身体不再,而发出难闻的气味。第五则是不乐本座,本来天人过的是最安乐的生活,但是到了命终,却不安于座,甚至感到厌倦不耐。

小五衰则包括曼妙的天乐不再扬起、身上自然散发的光芒逐渐褪散、洗浴的水居然会沾在天人滑腻的凝脂之上,同时对妙欲之境起了恋恋不舍的心,以及原本无碍的天眼也受了影响,无法像以前一样普照大千世界。

天人五衰是最终的悲哀

也因为天人平日过着极为享乐的生活,平均寿命又极长,以最短的四大王天为例,是以人间五十岁为其一昼夜,估计可享寿五百岁;而在这种寿命长、生活享乐的状况下,天界众生很容易产生「常、乐、我、净」的颠倒想,所以一旦临到天人五衰的境界,很少不起瞋心的,也就很难不堕入恶道了。

因此在六道当中,天道诚然只有乐没有苦,但是乐尽之后的苦,却也是没有修行的天人难以承受的,较诸人道的有苦有乐,也有修行助道的因缘,长远来看,天道众生反而有其不幸。

关于「天人五衰」,《法句譬喻经》里就有一则关于帝释天的故事。帝释在临命终时,知道自己即将堕入世间,受胎成为一个做陶人家里蓄养的驴子。就在他身体逐渐出现大五衰现象,忧心忡忡之时,幸好他及时想起佛陀是三界之中唯一能济人苦厄的救主,所以赶紧到佛陀处求法。

人道——苦乐参半

人到底是什么?在哲学、文学、生物学,乃至各宗教中,对人类的讨论很多,至于佛经中,关于人的名称,在《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中提到,人道以摩奴沙、末奴沙(梵文manusya)为名,又称人间界、人趣、人道,或单称人,为欲界中的有情众生之一。

而依佛经说法,人分别居住在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庐洲等四洲。在《长阿含经》中叙述道,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外,则是浩瀚无边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洲中居住着不同的人类,之间完全隔绝,互不相通。而我们亦即地球上的人类,则是居住在南瞻部洲,又名「阎浮提」。四洲的人各具特点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于《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西牛货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忧悲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之一的地方,因为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

而我们南瞻部洲的人,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无数的欲望,所以能造种种善、恶业行,但也由于具有思惟能力、惭愧心,所以,能够修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释类具有忆念、梵行、勇猛心三种特性。形诸于外的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可以忍受各种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则是展现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受能受的「菩萨道」精神。

人身难得今已得

而在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也唯有人,可见生在人道,是多么的可贵,所以《涅盘经》卷三十二有言:「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的事实,以全球人口来说,目前已超过五十亿人,不免要问:「人身会难得吗?」事实上,若从六道众生来看,要投生为人还真是不容易。在《中阿含经》有一个故事譬喻投生为人的困难,如同有一只瞎龟在茫茫汪洋中,要刚好遇上一块浮木,这块浮木上必须又恰好有一个小孔,这样的机会已是少之又少,而这只乌龟的头又要恰好从浮木孔伸出来,这样的机会真可说是难上加难,经典中便以此来形容得人身之难得。

那么如何才能投生为人呢?据《成实论.六业品》指出,投生人道的众生,是因为过去生曾造作了人道的业。关于受生人间的业因,在《杂阿含经》卷三十七:「若行不善业则生地狱,后若转生人中则受诸难,又若行十善业则得生天上,后若转生人中可免诸难。」所以,《法华文句》说道:「五戒为人,十善生天。」过去生若能遵守五戒,终生奉行,来生可得人趣之果报。

有关于人的故事

阿修罗道——有福无德

以好战出名的阿修罗道,因有福报而没有德性有的说法只是将他纳入鬼神中,或说是堕落的天人,北传佛教将他列入善道,南传佛教则归类入恶道中。

福如天人,德非天人

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被视为恶神,属于凶猛好斗的鬼神,经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如同阿修罗的梵文翻译意指「非天」,他的果报殊胜,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性好争斗。

阿修罗另被称为不饮酒神,则有段典故。据说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罗原本是很爱喝酒的,但是因为他们喝的是由海水酿成的酒,总是味道咸苦,所以一气之下就发誓再也不喝酒。

转生到阿修罗道者,过去生虽无大恶行,但是轻慢心很重,非常的骄傲,不是瞧不起别人,就是忌妒别人比自己优秀。《业因差别经》详细条列出十项业因,包括身行微恶、口行微恶、意行微恶、起憍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与回诸善根。

因业力的牵引,阿修罗可分为胎、卵、湿、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现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却由于降德而遭贬坠;湿生者身在畜生道,住于水穴口,朝游虚空,暮归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诞生谈起。

阿修罗的故事

据《观佛三昧经》说,世界刚刚形成山海大地时,光音天上贪玩的仙人便到人间游戏。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时,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这肉卵经八千年后,终于生出一个女怪,身长有如须弥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只脚,头、口与手数皆为九百九十九,样貌好不骇人,即为阿修罗始祖。

然而天人与阿修罗的战争,并未自此划下休止符。在经过多年后,帝释又爱上一位罗喉罗阿修罗的女儿,便命天界乐神带聘礼,透过歌曲威胁利诱罗喉罗应诺婚事。不料罗喉罗因气愤帝释欺人太甚,不但将乐神驱逐出宫,并立刻发兵攻打天人。就在骁勇善战的阿修罗攻下天宫时,帝释又忆起上次的神咒,于是阿修罗军被杀得节节败退,只好退入莲藕藏躲。

在天界的战争中,有一位阿修罗王与帝释作战时,因手能执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称为罗恸罗阿修罗,罗恸罗意即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蚀的威力;是因他过去生为婆罗门时,见到大火烧塔,灭火而使塔不坏,而以此救塔之福德为因,愿得大身。然虽有此愿,仍不信正法,常爱斗战,故死后堕入阿修罗道。

旁生道——愚痴无明

虽然很多人喜欢豢养猫狗等宠物,甚至有人专门搜寻、饲养各种珍奇动物,但也有很多养过宠物的人,因无法忍受平均寿命低于人类的宠物死亡,而不愿意再轻易尝试,深恐无法负荷生离死别的伤痛。

其实,畜生道众生可不止于那些可爱或凶猛的动物,举凡蚊蝇蚁类,甚至被端上餐桌食用的海鲜、飞鸟、山珍等,也是属于畜生道。对佛教徒而言,基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念,对所有的畜生道有情,都会有同样不忍杀害的悲悯心;更何况畜生道与人类一样,都是六道轮回中的一道,我们的宿世冤亲很可能都在其中。

愚痴无明的苦趣畜生

因此畜生道众生在轮回的六道当中,被列入苦难悲惨的三恶道之一;此外,也因为牠们智能不高,甚至仅有神经的反应,因此无法了解佛法,连修行的机会也没有,只能等待临命终时,随宿世业力流转他趣。

若以品类及数量来看,畜生道是六道当中为数最多的一类,《正法念处经》中甚至指出畜生共有三十四亿种之多,早已超出人类所能想象的范围。而这些品类众多的有情,彼此的相貌、体态差异极大,饮食、生活习性也都不相同,以活动范围区分,可分陆行、空行及水行三大类,依生活习性来分,则可归类为昼行、夜行及昼夜行三种。

畜生道有时也称为「旁生」,若从梵文音译,也有称为「底栗车」(tiryanc)的。畜生之名是指牠们常为人所蓄养,但事实上,其涵盖的范围远超过此,甚至扩及天上、地下种种不可思议的天界、地狱、神异处。而旁生的意思,则是说牠们的形状有别于人的直立,而且行走方式、生活方式也是旁横不直的。牠们的寿命就与众多的种类一样参差不齐,有短如蜉蝣那样朝生暮死的,也有长如龙王一样达一中劫者。

针对这幺繁复的种类,佛教经典里也分别记载了各种不同的业报成因。这些因缘当中,有些属于畜生、恶鬼及地狱等三恶道的共通业因,也有单纯属于畜生道的。例如《辩意长者子经》中就指出会堕入畜生道的「五畜生事」,包括常常犯偷盗罪、负债不还、喜欢杀生、不喜听闻经法,以及造作种种因缘阻挠他人办法会等。

一念之间陷身畜生

而《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里,更明列十项堕入畜生道的原因,不外乎因为贪、瞋、痴而造烦恼恶业,表现在身、口、意的行为中,包括毁骂、恼害众生,对众生施不净物、行于邪淫等,都会得畜生果报。

此外一些性情怯弱,常怀惊恐的动物,也是因过去生惊吓他人在先,而得出这样的果报。例如曾为强盗匪徒,带给人们极大的恐怖,一旦堕入畜生道,就会果报现前,时时处于惊恐当中。

另外在《大智度论》中也有详细的介绍,例如喜欢系缚、鞭打其它众生的,受马、牛、羊等果报;淫欲重无明多的,则受生于鸡、鹅、孔雀、鸳鸯、鸽子等禽鸟类,牠们身上长满羽毛,所以无法得到种种细滑的触感;瞋恚重的,多投生毒蛇或百足含毒的虫类;愚痴多的,成为蚓、蛾、蚂蚁等;憍慢瞋恚的,变成狮、虎、豹等猛兽;充满邪见而性情轻慢的,受生驴、骆驼等;悭贪、嫉妒、轻躁的,则成猕猴、熊罴等。

而若以「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的分类来看,无论是卵生的鸡鸭鱼,胎生的牛马,湿生的腐肉虫、厕中虫或尸里虫,以及特殊的化生等,都有畜生道的踪迹。

其成因虽各有差异,但主要是因为以残忍的手法伤害其它众生。如《正法念处经》中指出的,为私利求取丝绢,而养蚕杀茧,或蒸或煮,让牠们受大苦,就会投入化生类。若因邪见及外道而行祭祀,特地去杀害龟、鳖、鱼、蟹、蚌蛤等,会堕入湿生中,如蚊子、蚤虱。而那些未断贪瞋痴的众生,因修学禅定而得世俗神通,却因起瞋心而破坏国土,除了堕于地狱受无量苦外,一从地狱出,也会堕入卵生类。

至于受胎生身的畜生,则是因邪念私心,和合牛马,令牠们交会而取乐,或令他人邪行非礼,这些人命终后,也是先堕地狱,具足众苦,从地狱出,再受于胎生中。

虚空界畜生的故事

事实上,对生活在五蕴烦恼苦中的人道众生而言,这些习气几乎都是生活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的,因此造畜生因是很容易的,而这也更显示出修行的重要与殊胜。

除了少数畜生有情与我们人道生活在同一个时空环境中,彼此产生种种错综的因缘关系,还有许许多多生活在虚空界或地狱道的畜生,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尤其是神异的龙王,不但佛典中载有许多牠的传奇,佛法东传中国后,更成为中国文学中的重要题材。

其中一则载于《增一阿含经;听法品》里的故事,因为描写龙王与佛陀弟子之间互斗神通的过程,而为人所熟悉。故事里记载,龙王兄弟因为嫉妒佛陀及诸修行的佛弟子受到天上梵众及人间帝王的欢迎,而大起瞋心,便以七头怪兽形在界内刮风放火,阻挠大众听闻佛道。

于是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就被派去降伏牠们。起初目连以威吓方式变成更多头的巨龙与牠们比赛谁的威力高强,后来发现这样会伤害界内所有有情众生;于是缩小到龙王无法控制、伤害的程度,在牠们体内、体外游移,在牠们束手无策之后,终于现出原形,使龙王兄弟臣服,而消除牠们的瞋恚,皈依佛门,最后并成了佛教的护法龙天眷属。

饿鬼道——饥渴难耐

近年风行电视的灵异鬼片,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收视率常居高不下,但是这些绘声绘影的描述,除了让人恐惧报应,并未能帮助人们真正了解鬼的世界,进而体会人身的可贵。若知道做鬼的痛苦,或许就不会有人因一念瞋心而诅咒:「我要做鬼来报仇。」

做鬼的原因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死之后都会变成鬼,其实会转世鬼道是因为前生造作恶业,心吝啬而多贪欲,所以要受饥渴的苦报。虽然有的鬼也能享有人天福报,但是十之八九都是只能接受苦报的饿鬼,饱尝饥渴馈乏之苦,故以「饿鬼」为名。

在经典里所提到的饿鬼,多是镇日汲汲于饮食,但是却饱受求不得苦,不是遇水成火,就是喉细无法咽食。据《瑜伽师地论》所载,饿鬼在饮食上会受到三种障碍1.外障:此类饿鬼因为常受饥渴,所以发乱面黑,形容枯槁,唇口干焦,只能以舌舐口,虽然四处奔走求食,所见的池水却都变成脓血而不能饮用。2.内障:此类饿鬼咽细如针,口大如炬,腹鼓如山,然而即使得到食物,却因喉细而不能吞咽。3.无障:此类饿鬼饮食虽没有障碍,但是不论所受食物为何,皆会燃烧成火,仍受饥渴大苦。

因为前世造作的善恶业不同,在饿鬼道所受的果报也会不同。若依鬼的生活境遇贫富,大致可分为有威德鬼与无威德鬼两类;无威德鬼生活非常贫困,有威德鬼则非常富足,民间信仰所祭祀的鬼神,即多为此大威德鬼。《大智度论》也依福报的不同,将常受饥渴之苦的鬼称为「饿鬼」,有威德、能享受多乐的鬼则称为「弊鬼」。

这些饿鬼众生会受到不同的果报,皆源于过去生造作的业因不同。在《饿鬼报应经》中,大目犍连尊者便应众鬼的请求,告知他们受报的种种原因。比如有的鬼因曾以火烧猪羊牲畜,所以全身疮烂而难以忍受者;有的则虽曾施予众生饭食,却又不让对方吃饱,所以做鬼之后虽常得食而难饱足。

鬼比人多

虽然饿鬼道众生为饥渴生活所困苦,但是他们比起犹如囚禁刑房的地狱道众生,则行动自由多了,所受的苦报也较小。他们的住处主要有二种,一是住于阎浮提地下五百由旬的阎魔王界,由阎魔王统治,虽然生活困苦,却不是地狱道的罪鬼。另一则是与人同住人间,有威德鬼住于好山林、宫殿、清净处,无威德者则住于坟地等种种杂秽不清净处。

《长阿含经》便说:「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不如人道苦乐参半易于修行,在慈悯鬼道众生的苦迫时,我们更应积极布施广种福田修善因,并且珍惜得生人间,又能够闻修佛法的机缘。

地狱道——苦痛无间

在一般的民间传统的认知中,都以为人死后,若生前做了坏事,死后就会下地狱,尤其穷凶恶极的人更会下十八层地狱。中国自古以来,有关地狱的故事不计其数,最有名的当是《聊斋志异》中的〈续黄梁〉,叙述一位福建省曾孝廉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成为宰相,却贪赃弄权,无恶不作,死后下地狱受尽酷刑,文中对地狱的种种情景,有非常精采的描述。

尽管到了现代,有关地狱的故事仍然不断,尤其一般民间,每当有人死亡时,在灵堂两旁摆设出描绘地狱受刑的图画,虽然具有警醒世人不可做坏事之效果,但也让人把地狱和死亡联想在一起,甚至把死亡和下地狱画上等号,让人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地狱是毫无喜乐之地

事实上,佛教所说的地狱和鬼,是不同的两类众生。地狱之名在许多佛经中皆有出现,最常见的是《立世阿毗昙论》中称「泥梨耶」(梵文niraya或naraka),意思是没有喜乐和福德的地方。而在《新婆沙论》中,称为「那落迦」(梵文naraka),则是没有喜悦意和喜乐之意。从意译上可知,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因为在这里的众生,不但没有一丝的喜悦,还备受各种酷刑折磨。(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

例如在等活地狱(又名想地狱),此中众生备受砍、刺、磨、捣之苦,皮开肉绽,痛苦至死,当身体被冷风所吹,伤口愈合,身体复生,重又受罪,如此不断的受罪,直到业报受尽才能出离这苦痛无间的地狱。而且在地狱中的众生,寿命又特别长,在受罪之时,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根据经典,地狱可分四大类:1.八大地狱:八大地狱是此道的最根本,到处充满火焰,所以也叫做「八热地狱」,与基督教所说的「永火」相近。最底层就是令人闻之丧胆的阿鼻地狱,亦即无间地狱。2.游增地狱:八热地狱的每一热地狱都有四门,每门又有四小地狱,总共一百二十八地狱。凡是从八热地狱出来的众生,要一一游历此处受苦,所以称为「游增」。3.八寒地狱:极为寒冷,此处众生经常因寒冷而悲号,身体也为之冻得变色。4.孤独地狱:这是在人间的山间,江边等,过着孤独、非人的生活,可说是人间地狱。总计八热、八寒、游增、孤独,地狱共有十八处。

十八层地狱说之由来

而地狱到底位在何处呢?根据《新婆沙论》所说,地狱大部分处于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南瞻部洲地下,具体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按层次高低,最底层为此洲地下四万由旬深处的「无间地狱」,由此而上分别为极热地狱、热地狱、大叫唤地狱、叫唤地狱、众合地狱、黑绳地狱、等活地狱,而从等活地狱到地面,仍有一千由旬的土石层之遥。另一种说法,则是平面排列的,无间地狱在中间,其余七个围绕于四周。

虽然说法不同,但是地狱也不全然都在地面下,因为「孤独地狱」遍于旷野、山边、水旁,甚至虚空中,可说是无所不在,例如虽身在人间,却受尽各种折磨,便感得如地狱般的果报。

在六道之中,地狱是受苦最多的一道,仅次于鬼道,地狱道的众生也称鬼,但是地狱道的鬼是地狱囚犯的「罪」鬼,这与鬼道中的鬼是不同的。

地狱的故事

说到地狱,则不免要问:真有阎罗王吗?其实,阎罗王是梵文yama-raja的音译,本为婆罗门教的神祇之一,后来被佛教引用,在《问地狱经》、《净度三昧经》中记载阎罗王的身世,他本为一位国王,在一次战争中,因兵力不敌而立誓为地狱王,并有十八位臣子也立愿随从。

根据《长阿含经》、《起世经》的记载,当人死后,会被带到阎王面前进行一场审讯,有趣的是每个人审讯的内容完全一样,因为任何众生来到地狱,大都不服气,自认生前并没有作恶,这时,阎王就会呵斥说,我已派了「老、病、死」三位化身使者到人间,让人们藉此体验到老病死的苦痛,认识到人生之无常、可悲与脆弱,从而能够行善去恶、积功累德、精进修行,以免堕入地狱道,但多数人却都不知道,还不停造恶业,也就很容易堕入地狱。

地狱道之苦,让人心惊胆寒,因此人们不免关心是不是人死了都会下地狱?在《问地狱经》中,叙述了当人死亡神识离开身体时,在等待投胎转生的阶段称为「中阴身」,中阴身会飘飘荡荡的来到「黑耳狱」,这里一片漆黑没有半点光亮。中阴身进入到此地狱后,然后会吹起一股风,生前行善多者,应当受福报者,所受的风有芬芳的气味,并吹成来生可能有的端正形象,而作恶多者,则被吹恶臭风,吹成粗蠢的形象。而应受福报者,很快就转生其它地方了;而应受恶报者,则会留在地狱中受报。

《净度三昧经》则是说人将死去的时候,因个人所造的善恶业不同,而有不同的神鬼来迎接,有人生天,有人下地狱,所以,其实,人未必在死后即入地狱。

THE END
1.佛说:狗与主人的缘分,是千年修来的福分!宠物犬科中华田园犬驯养...2024-02-21 18:01:24傻萌小师妹湖南 0:00/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傻萌小师妹 4粉丝资深宠物狂热爱好者分享有趣有用宠物知识,关注我不迷路,不定期更新福利。 04:13你对宠物好,没见你对父母这么好?不好意思,我对我父母更好! https://www.163.com/v/video/VMQICGIQ0.html
2.古今杀猫虐猫者的果报十六则那年家中养的一只大母猫,一窝竟然下了七个崽。那时农村家家有猫,猫崽一时过剩,没人要,妈妈不忍心抛弃它们,就都养着。偏偏又来了一只小黄猫,赖在我家不走。我几次把它扔到山野之中,它都找到回家的路,又回来了。邻居戏言我家开了猫厂。 这些小猫性习黑暗,大白天藏到柜底、缸后打闹,不愿意出来见天光。这...http://text.xuefo.net/show1.asp?id=544568
3.学佛八要宗舜法师先生他出版了一本《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遗教经》的这样一个漫画合集,邀请我为《四十二章经》和《八大人觉经》写前面的导读,所以正好手上有蔡先生的漫画,可以拿来做ppt,而其中偏偏没有《四十二章经》的漫画,于是我来的时候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微博,写道:明天要给大家做讲座,题目叫《学佛八要...http://www.bailinsi.net/index.php/Home/Xly/xlyyjxqs/id/434.html
4.妄语及其果报的公案说明妄语及其果报的公案说明学佛基础一、妄语业的增长广大:离越阿罗汉前世在一昼夜中,诬谤过辟支佛偷牛,结果这个业力,不是一次就能报尽,而是会一连串地成熟果报,就象一颗种子成熟起来,以那股势力,会不断地往上生长一样。一天的诬谤,使他在三恶趣中感受无量痛苦,转为人身证了阿罗汉果,还要被人诬谤入狱,以十二年喂马除粪才得以消尽。所以我们决...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html/1/1057/1913.html
5.悲智愿行(佛学基础)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如何选择明师? 《大智度论》告诉我们四个妙招 2017-11-28 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选择有专精独到功力的明师,不论做学问、学艺和学佛,其道理都是相...皈依后一定要做的三件事,你做到了吗? 2024-10-25 皈依,其实并不神秘是...http://www.pudusi.com/h-nr.html?groupId=31
1.佛说养宠物佛说养宠物养死的果报,佛说狗狗和主人的因果宠物的出现让很多的生活变得丰富和多彩了,长时间饲养宠物就会将其当做自己的家人,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在其中,但宠物寿命相对比较短一点,所以可能几年之后就会出现死亡,那佛说养宠物养死的果报都是什么啦,一起来通过文章了解吧。 养宠物养死就相当于是自己制造了杀业,是因为自己对其照顾不好才导致的死亡,从而也成为了自...https://www.haoyunbb.com/baike/tlist-124587.html
2.杀畜生要超度吗(杀家畜会不会造成杀业)是的。果报很重。如果可以。不建议你做这个行业。 我觉得不是,很多人养了宠物是当家人一样,不能接受伤害,何况是吃。 而是买的死的回来。就没有关系。你信佛,家里人不信佛,因果轮回,这不是你的错。鸡鸭鱼肉被烹宰,是他们的因果,你只要不杀害生灵就可以了。家里人怎么做你无能为力只能诚心求佛念经超度。不...https://shenjunfengshui.com/zhouyisuanming/76a8f243.html
3.第66号签,第六十三签解签全解那时已经开始相信布施得财富得财富,另一方面也是想让父母不反对我学佛我学佛,一狠心就把手头流动资金的一半——3000元,包了三个红包个红包,给家里父母和外婆一人一个人一个,当时都在家都在家,就一起给的起给的。 哈哈,当时他们都是很一喜(知道孝养家里了),然后一惊(感觉数目比较大),非说不要不要要不要,然...http://www.90doys.com/video/?49960-0-230.html
4....印光大师宣化上人果卿居士开示:各种蛋类,不因为因果错综复杂,每个人的福德因缘不同,虽然都在吃蛋,但每个人受的果报不尽相同。你想要孩子,必须断除一切荤腥,当然包括一切蛋类,多放生,并念《地藏经》回向被你吃过的众生。” 我说完这一席话,再看小林,感觉她没有完全信受。她本想听到关于她不孕的因果故事,但被道破实相后,自认为是稀松平常之事,所以有...http://www.sjxfw.net/show1.asp?id=27370
5.学佛者的信念(下)相反的,要你面对你的冤家仇敌,你最痛恨的人;还有那些十分讨厌的众生,如像老鼠、蟑螂之类的动物时,你对待他们,是否能像对待你的父母和你的小宝宝一样呢?甚至把他们的命运跟自己联系在一起,把他们视为同自己一体,对他们产生同体大悲的心,对于一个学佛行菩萨道的人来说,就要学习普贤菩萨这种同体大悲的精神! 我...http://www.ntfjw.com/nd.jsp?id=68
6.佛猫绝育给猫咪做绝育手术会背因果吗宽见法师:学佛人可否给流浪猫做绝育 阿弥陀佛不行,有报应的问:为猫做绝YU,,请问这会不会为自己种下不好之因?净空法师答:很有可能,这种什么因,他有什么样的果报。 信仰***的人能把家猫送去做绝育手术吗? 笑死了,这干***徒何事?当然不能。令外我到你的相册看了你的像片,顺便劝你一句,要多去放生啊...http://m.boqii.com/article/353654.html
7.学佛人,不要再迷信!5.对这个人喜欢,给他;对那个人不喜欢,不给他,哪有这种道理?没这个道理。中国对于神明有一个定义,正直称之为神。正直,哪有不公平的道理! 6.不懂得什么叫佛法,神佛不分,认为自己常常到庙里面去烧香、去许愿、去供养,这就叫学佛,这个错了!佛法是师道,这要清楚,你把佛菩萨当作神明去膜拜,那就是迷信。 https://www.suhanbao.com/cms/6764.html
8.诽谤修行人的果报及其惨烈目前有太多的学佛人不持五戒,随意妄语,对一些高僧大德和法师乱加评论和诽谤,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这个规则可以给那些不懂佛法而不加考虑就去胡乱诽谤别人的人打个预防针,不要造口业,因为是要自己来承受业果的,会非常痛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当年佛陀正在讲法,有个人来到佛陀面前大骂佛陀。佛陀当着众弟子的面什...https://www.jianshu.com/p/2ebd9d7a128c
9.半路出家的典故出自哪里?对于半路学佛的年轻人,修学次第怎样...文章《半路出家的典故出自哪里?对于半路学佛的年轻人,修学次第怎样?》整理和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只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与分享传播,文中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请自行甄别真伪! 文章标签: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97442.html
10.十善业十恶业的详细等流果报常做不予取的人,今生就会很贫穷,不管他多么努力,所得到的福德只有一点点。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富贵,其实真正属于自己的很少,因为舍不得吃用。有人很辛苦的工作,所得到的一切财物,自己无法享用,甚至累积一辈子,在一刹那就遭受意外而消失。诸如此类,都是因为不予取,或吝啬不布施所造成的果报。 https://www.hrxfw.com/fxrm/fxcs/336575.html
11.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4. 人天生平等,果报行为却有差别 在现实中,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出身不同,外貌、天资、机遇也因人而异,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差异更是不可避免。那么,佛教所说的人人平等的依据何在呢?这主要是就因缘、因果的规律而言。 人生离不开因果的发展规律,而因果又要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分析。有情生命所呈现的不平...https://www.jiqun.com/index.php?app=@article&ac=show&id=9
12.学佛人负债累累,学佛人负债累累:信与财务困境的冲突4. 在学佛的人欠网贷的疑惑上咱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因为他们欠债就否定他们的修行成果。学佛与个人的经济疑问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一个人是不是好的学佛者,不应该仅仅按照他是不是欠网贷来判断。因为人们选择学佛的起因是多种多样的,学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修行过程,人们在修行的进展中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846692.html
13.学佛人十大碍行学佛人十大碍行 佛祖圣贤,慧眼早观我们末法众生,福德不足,定力不够,所发空坐念佛,心口难以合一。念佛放下,放下什么?不出一个“求”字。如只求往生净土,不信因果,到头来,亦不出苦海,当知佛说:“一切有相,皆为虚妄”,在净土念佛中也同样是指路明灯。十大碍行<节录>元妙叶禅师《宝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详夫...https://www.dengfeng.gov.cn/slwh/527342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