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因果受报时间的秘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理解的因果报应,往往仅局限于“现世报”。

如果这辈子没看到果报现前,就认为因果规律不存在;也有人认为自己从小就没干过坏事,所以绝对不会承受恶报;

更有人心存侥幸,总认为自己可以逃脱因果之网,报应只会落到他人头上,与自己无关……

这些看法是否符合因果定律,当我们了解了因果的分类和善恶标准后,就会明白这其中的是非对错了。

果报并非只是现世报

现报

现报:现报就是今生造业,今生受报的果报。

比如,上半辈子做了善事或恶事,下半辈子感受到果报,就是现报。一般说来,只有非常严重的罪业或非常伟大的善事,才会有现报。

如何区分伟大和不伟大呢?若在能广泛利益很多生命的关键时刻,比如地震、海啸发生的时候,去做救灾、救难等善事,就是伟大的善事。

而面对特殊的对境时,往往也容易造下非常严重的罪业。

比如,僧众和普通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境,如果偷僧众的东西或毁谤僧众的情形很严重的话,就有可能在当下或今生见到报应;如果对境是一般人,果报肯定是有,但不一定马上或在这一生显现。

另外是动机的差异。如果杀生的念头非常强烈或蓄谋已久,以这样的动机去杀生,报应就会很快成熟;若杀生动机不那么强烈,则虽然有果,但不会很快显现。

所以,我们不能以为所有的善恶都必须现报,如果今生不报就没有果报了,这种想法是很愚昧的。

生报

生报:生报的意思就是,无论行善,造罪,都不会在今生受报,也不会晚于下一世受报,而是在来世一定会成熟的果报。

比如造五无间罪之类的大恶业,或行持十善业,在下一世一定会报应。

后报

从因果不虚的角度来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如果这个因(或业)的能力很微弱,当它遇到强大的对治力时,它的果就不一定发生。

比如恶业的违缘就是忏悔。如果能对恶业生起后悔心并发誓再不造恶,就能把定业变成不定业。

前面三种称为定业,第四种叫做不定业。

不定报

因果善恶≠世间善恶

所以,了解因果、取舍因果是很重要的。

要想断恶行善,就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因果规律中的善恶标准和世间的并不完全相同:

凡是对其他生命有暂时伤害或永久伤害的行为,尤其是动机,都叫做“恶”。

凡是对其他生命有益,有帮助,能给其他生命带来幸福快乐的行为或念头,都叫做“善”。

无论是没有信仰的人、外道徒还是佛教徒,在因果面前,都是平等的。

THE END
1.陇原佛学网站,中国佛学,佛教文库,佛学文库,甘肃佛学,佛教新闻行为决定的结果,是不可转移、不可消灭的,行为决定的因果就是报应。佛教里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量,但是再怎样大的神通,也敌不过业力。 八百七十四 机会均等,绝无特殊 凡事不论好坏,都是自作自受,既不是神为我们安排的,也不是天意偏私袒护,是什么样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业力。业力之前,大家都是机会均等,没...https://www.longyuan.net/news/mproductview.asp?id=165
2.因果报应是千真万确的宇宙法则因果报应是千真万确的宇宙法则更多养生保健资讯,新朋友可以点击屏幕上方标题下的“太极养心斋”关注我们!老朋友点击屏幕右上方按钮可以转发文章。 因果报应不是佛教的说辞,而是宇宙法则和自然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丝毫不差。佛法只是对因果报应的合理性、准确性给与客观描述而已。可是为什么社会越发展、科学越进步,而...http://m.wangdaoquan.com/nd.jsp?id=191
1.佛教里的四种因果报应佛教里讲: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算命是因果,我们自己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因果业力导致的。“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我们积下的因,待到因缘和合,因缘具足,果报就会显现。 一、现世报 现世报,毋庸置疑,就是此生的所作所为、此生所造的善恶业,很快得到应验,这一世就显现出来,这种当下因果就是“现世报”。我们想要改变命...https://www.hrxfw.com/fxrm/fxcs/351002.html
2.佛教因果报应观念与人类行为的关系佛教因果报应观念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佛教与人类的生活、行为方式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俗话说:“好人自有好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类都是靠着心里的...一是现报(现世报),果报在现前、今生便会成熟,这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如学习工作,现前便见成效(士用果);信修佛法,不久便身心获益;犯罪违法,先前便遭...https://m.360docs.net/doc/af6275357.html
3.佛说:世间的一切,都是注定的因果宠物天空佛教里说因果通三世,人生三世因果,凡夫俗子的我们是看不到的,唯有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诸佛菩萨能够观到。佛教认为善恶报应主要分为四种,即现世报、后报、生报、不定报。现世报就是行善或者作恶此生就得到相应的报应,后报就是说报应在下一世显现,生报是指报应在多生以后受报,不定报是说报应的显现不定时,也...https://petssky.com/yugg-42786
4.因果报应(精选十篇)因果报应 篇1 在三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和佛教有关的故事。比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面的宝塔和降妖的禅师,《明悟禅师赶无戒》里面的三生因缘,作者在讲述完这些故事后经常用高僧的“偈子”来点明故事主题,借高僧之口来传达作者的“因果报应”思想。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l3vive.html
5.明代现世报思想研究随着儒、道、佛三教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到了宋代以后,因果报应成为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深入到社会各阶层中,基于报应观念的劝善书、功过格成为道德教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三世报”逐渐转型为“现世报”。明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的变迁,善恶报应观念表现出了儒家化的趋势,其中的宗教成分也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602-1012377112.nh.html
6.《现代因果报应录》(道升居士编著)故周安士说:“人人知因果,天下太平之道;人人不知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佛法说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一般人认为佛教说前世来生看不见,是迷信,眼见才是真实。那周公、孔子、我们曾祖父、祖父,我们没见过,为什么我们说他们是存在实有呢?水中月、镜中像,我们眼前看得见,...http://www.sjxfw.net/show1.asp?id=189191
7.因果报应(汉语词汇)因果报应 汉语词汇 因果报应(yīn guǒ bào yìng),汉语成语,意思是说佛教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慈恩传》:“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中有提及该成语[1]。 1分钟 因果报应不是下辈子报而是现世报? 视频解读 10.39万观看 ...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221563
8.《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第三章 《聊斋志异》与佛教 第一节 蒲松龄受佛教影响的原因 一、时代的因素 二、家庭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因果报应学说与《聊斋志异》的伦理道德思想 一、《聊斋志异》的因果报应思想 (一) 前生业、今世报 (二) 现世报(今世种因、今世得果) (三) 三生业报 ...https://www.lw50.cn/article/f3003785e5d1fe2f0fb59f6f.html
9.十自作自受的因果业报论从时间上看,释迦所说的因果报应,是贯穿于轮回的漫长程途的,并不限于现前今生,而是从前世、今生、来世三世去观察。《阿含经》中,佛陀说因果报应,从时间上看有现报、生报、后报三种报应方式。 现报,亦称“现世报”、“现法报”,谓现在造业现在受报,或今生造业今生受报。《中阿含》卷五三《痴慧地经》说,造善...https://www.97su.net/656/69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