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头盔刻梵文,刀剑痴迷镔铁,古代中国有哪些武备没自主产权?

皇帝头盔刻梵文,刀剑痴迷镔铁,古代中国有哪些武备没自主产权?

编者按:《左传》成公十三年周礼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世界各国总把最先进的技术投入到军事活动中。我国也不例外。在中国武备交流史上,既有输出国外部分,也有输入域外部分,所谓域外对于动植物来说是原产于域外或者是域外最先驯化的。笔者试举几个我国引进域外武备文化交流案例以供大家参考。

文字篇:中国武备文物中的外国文字。

梵文:印度的古典文字。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同时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对悉昙体梵文的学习和使用颇为盛行,后传入日本,至今日本还保存了最原始的悉昙体经书。▼图为日本镰仓时代带梵文的大磨上(为缩短刃体将一部分刀刃改刀茎)太刀。铭文为备前国长船住景光元亨二年(1323年):

梵文从十二世纪开始使用天城体字母,现在学习、佛学院中教授的梵文大多为天城体梵字。还有一种流行于西藏和尼泊尔的蓝查体梵文,随着中国明清统治阶层对藏传佛教的重视,而流行于中国汉地。▼清代梵文皮、铁皇帝大阅胄,表明皇帝崇信佛教,又自喻为佛的化身:

▼带有梵文的明清刀刃局部,梵文已经成了装饰性文字,多不可读:

明清武备文物之所以出现梵文铭文,是因为朝廷崇信藏传佛教,将藏传佛教中种子字的寓意寄予武备中,至于有些刀剑上有国外蚀刻花纹及外文字母铭文,是因为那些刀剑刃身本来就是国外的,配之以中国外装而已。▼图为故宫所藏西洋改鞘腰刀:

材质篇:镔铁。

镔铁这个词在中国词汇中表述还是挺模糊的。古代中近东、南亚有花纹的刃器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以乌茨(Wootz)钢为原料制成;一种以高碳钢和熟铁叠打而成。不得不说中国史籍在对镔铁这个词的描述中,混淆了渗碳结晶钢和人工锻焊钢的区别。原因在于当时有的引进的是制成品,有的引进的是原料钢材。《魏书》卷102《西域传》说:波斯国(今伊朗)出镔铁。我个人认为是经坩埚渗碳,高温熔化后的材料钢。唐代僧人慧琳《一切经音义》卷55认为镔铁出于罽宾(今克什米尔)等外国,又说镔铁“以诸铁和合,或极精利铁之上者”,我个人认为是人工锻焊的成品。出产地域方面还有出自大食国等说法,总之,所谓的镔铁的分布在西域地区有一定的广泛性。镔铁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此后中国也掌握了制炼人工锻焊镔铁的技术。镔铁主要用来制作刀剑,花纹堆累,绚丽多姿。至于锋不锋利,好不好用,和开刃角度及刃器姿形有关。▼笔者旧藏清代人工锻焊刀局部照片:

▼古代绘画(天津博物馆藏阿玉锡画像)中的锁子甲和实物锁子甲对比图:

植物篇:

布面棉甲:中国棉甲起兴起较晚,原因很简单,作为主要材质的棉花在中原引进得晚。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我国至少在公元以前,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区,起初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在棉花传入中原之前,中原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文化的发展是早于文字的发展的。所以绵甲也写作棉甲。棉花最迟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途径,王璨在《明清关中棉桑关系研究》:说:“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棉花及棉田:

元代出现的布面甲是用布帛做表里,表面钉甲泡,内衬铁甲片,其形制完全是一件长袍,兼有防寒效果,这是我国最后一代铠甲,明后期与清代基本都采取这种甲衣。▼日本画《蒙古袭来绘词》描绘出它的形象:

除布为面里,中间钉缀甲片,表面钉甲钉外,真正的绵甲兴起了。明代朱国祯《湧幢小品》说: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肩五寸,下长掩膝,粗线逐行横直。缝紧入水,浸透取起,铺地,用脚踹实,以不胖涨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清乾隆《皇朝礼器图示》中护军校棉甲资料与实物对比图:

动物篇:这期我们先不说马,因为马太重要,要分期逐条说。先要说说战争运输中的其他役畜。▼家驴:家驴的祖先是非洲索马里(左)和努比亚野驴(右):

因人工培育,家驴有很多地方特色品种同时存在。按体型分有大中小三种,1)大型驴(左)体高在130厘米以上,体重260公斤左右;中型驴(中)体高在110-130厘米左右,平均体重180公斤左右;小型驴(右)体高在110厘米以下,体重130公斤左右。其中小型驴一般叫毛驴,有的大型驴的体型超过一般蒙古马。军队中用大型驴驮载成为现实。但驴脾气不好,所以应用有限。

▼图为国家博物馆藏蓝釉驴及局部图(驴带无衔铁笼头而不是马辔):

骡:在世界范围内用马和驴繁殖骡是公元前2000的事。西周到战汉汇编成文的《逸周书》记载的駃騠即为驴骡。《吕氏春秋》载:春秋时期晋国的赵简子(赵鞅?-前476年)有两白骡而甚爱之。如这个白骡确指马驴杂交的骡的话,明代马中锡的《中山狼传》中和赵简子唱对手戏的东郭先生的驴就可能是真实的,如无驴哪来的骡呀?汉代《盐铁论》中的“赢”可能为骡,晋郭璞注解《尔雅》:赢者马(母)牝驴(公)牡所生,似驴而健于马。▼骡有两种:公驴和母马杂交生出的后代被称为马骡(左),也可以称为骡。公马和母驴的后代被称为驴骡(右):

北齐墓葬出土了一些被收藏界称为“驮包驴”或“北齐驴”的陶俑,笔者认为是骡或者驮载用马,和国博蓝釉驴不一样出土北齐驴的马辔一般带马衔铁,以便于控制。

骡堪粗饲,耐劳苦,抗病力及适应性强,挽力大而能持久。寿命长于马和驴。一般无生殖力。军中多作挽、驮用。公骡无生殖力;母骡偶可产驹。骡和驴都是用于在山地作战中驮载运输装备和武器,一直沿用至今。

单峰驼:单峰驼原产在北非和亚洲西部及南部干燥地区,除个别地区二次野化外并无野生品种,目前单峰驼饲养于阿拉伯、印度及北非。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1800年单峰驼就已在阿拉伯被人驯养了。历史上单峰驼也分布在新疆南疆,近代种群数量衰减直至消失。▼北京故宫陶瓷馆展出的馆藏三彩单、双峰骆驼实物对比图:

家畜骆驼陶俑三例,作者对于家驼的驼峰形象认识还是很清晰的。

骆驼用于战争最著名的是驼城了,万余骆驼就是这样缚蹄卧地,背负木箱,蒙以湿毡,环列为营,名为“驼城”,面对清军的大炮,其结果是驼死兵败。

THE END
1.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驴,身高接近173厘米1、驴的品种分类 驴按体型大小可分大、中、小三型,其中大型驴在中国有关中驴和德州驴,它们身高都在130厘米以上,德州驴可长至142厘米;中型驴在中国有泌阳驴,身高在110-130厘米之间;小型驴俗称毛驴,身高在85-110厘米之间,所以能长到173厘米的驴子真的很罕见了! 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25626.html
2.猪头传媒美国570公斤情侣减重成功恋爱11年初尝鱼水之欢简介:猪头传媒上传的搞笑视频:美国570公斤情侣减重成功 恋爱11年初尝鱼水之欢,粉丝数840055,作品数7665,点赞数10,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简介:美国密苏里州一对加起来重达570公斤的痴肥情侣,邂逅于减肥中心,却因为该处禁止恋爱而双双放弃治疗。他们拍拖11年,体重日益失控,因碍于身型庞大而从没性生活。他们早前决心重踏...http://www.qiyi.com/v_19rrewe40c.html
1.从骨干到负担:卡拉奇的驴车随着开支的增加而消失生活“我们继续父辈的工作,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学习,做点别的事情,”穆罕默德·阿提夫(Mohammad Atif)说,他是一头名叫拉贾(Raja)的驴的看守人,拉贾的意思是“国王”。 这位27岁的老人每天要花750卢比(2.70美元)为拉贾买干草。过去,它的价格仅为200卢比,与阿提夫在越来越常见的空闲日子里与同事分享一盘食物的价格相同...https://www.cnimporter.com/news/show-306452.html
2.小毛驴的故事我国养驴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 驴品种资源丰富数量多、地理分布广、品质好, 是世界上养驴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人民很早就认识到了驴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还曾把驴肉与天上的龙肉相媲美, 在许多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和地方名吃。可以概括地说, 长期以来, 驴在我国一直是役用为主, 肉、革、药等综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dx0536u.html
3.剪纸的种类介绍6篇(全文)尾联---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散行) 工对在修辞美、和文字整齐美上有其优长,但其过于拘谨,往往束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形式服从内容,作诗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损害内容,而是要在充分抒情达意、深化意境的前题下,该工则工,该宽则宽。宽对虽然其工整严谨不如前者,但咏物抒情较前者方便,而且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rj4u3z1.html
4.一周简讯疫苗一致性评价来袭,批量药品出局省级医保目录12月20日,正大天晴的4类仿制药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上市申请已发布批件,经过两轮资料发补,该品种将大概率获批。布地奈德混悬液属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通过雾化器给药,原研是阿斯利康的普米克令舒,于2000年8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并于2001年11月获批进口中国,规格为0.5mg/2ml、1mg/2ml。目前国内暂无布地奈德混...https://www.yaoxuanzhi.com/informationdetail?id=5efc609bbbc4358309715e134a886a16
5.我们把驴肉做成火烧,却为何几乎不吃马肉?保定派是华北驴,属于小型驴;河间派是渤海驴,属于大型驴。河间派的驴肉是酱制,驴肉在20余种调料的汤汁中煮制两个小时关火,不急捞出,让驴肉浸泡在汤汁中放凉;保定派的驴肉为卤制,驴肉在十几种调料的汤汁中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十几个小时,直到汤汁浸入肉质。河间派的火烧是长条形的,和面时加上盐和碱增加...https://finance.sina.cn/2022-04-12/detail-imcwipii3735781.d.html
6.每日热点1009国际知名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5日发表了一篇关于减肥药的文章,文章介绍了一项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给时下热销的GLP-1类减肥药泼了一盆冷水。研究指出,丹麦诺和诺德研发的司美格鲁肽这类药物可能会增加使用者患严重胃肠道疾病的风险。 这项新的研究结果是由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一个科研团队做出的...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2181
7.美国白山羊价格200只出售美国大白山羊山东济宁养殖场,肉羊种羊价格,小尾寒羊价格,养牛,养羊-山东思源牧业牛羊养殖场"山东思源牧业牛羊调拨基地供种牛肉羊种羊提供肉牛价格,波尔山羊价格肉牛养殖场,肉牛养殖前景及小尾寒羊养殖技术行情报价服务并在养牛网为养羊场推广波尔山羊养殖场,小尾寒羊价格 山东思源牧业牛羊驴调拨基地是集养殖、育种、科研、推广于体的大型...https://www.21food.cn/product/detail5621798.html
8.驴行大讲堂(十)dao具文章★ 425m : 420系钢材改良(Modified)品种, 定名为425M, 将含碳量提高至约0.55%, 并加进1%之钼, 经热处理後可达较理想之硬度(HRc5 , 却保留了420系钢材之优良加工性, 故极宜应用於厂制dao具。 美国着明之BUCK及GERBER两大刀厂已於90年代选用425M作为其刀身材料。 https://www.8264.com/wenzhang/769661.html
9.美国·宾夕法尼亚必去的小众景点一览长木花园是美国排名第一的花园。这里有丰富的花卉品种,无论什么季节去,都能观赏到美丽的当季花卉。每年还会有特殊或者难见的花卉品种可以观赏。除了花品种多,这里的园艺设计也是精美无比。走在那里都觉得是艺术的享受。每个季节,长木还会有其主题不同的展览,都很值得参观。 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12210.html
10.驴斑兽1美国驴斑兽 2中国驴斑兽 3词条图册 1美国驴斑兽编辑 美国驴斑兽(2)2010年7月29日据报道,美国乔治亚州切斯塔提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出生了一头罕见的斑驴。这头小斑驴是一匹斑马与一头驴自然杂交而生。切斯塔提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创始人和总经理万森表示,“这些动物在这里已经共同生活了40多年,但这还是首次出...https://baike.sogou.com/v68852349.htm
11.美国总统大选与股市:驴象之争30年回顾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将于11月8日举行,这将是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回顾1980年以来的历届美国总统执政时期,从里根时期(1981-1988)的供给侧改革,老布什时期(1989-1992)的海湾战争、克林顿时期(1993-2000)的“新经济”,到小布什时期(2001-2008)的地产泡沫和2009年以来奥巴马时期的持续QE政策,每一任总统任期内经济和政...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11/03/c168022.html
12.美国对香港的最新制裁,让我们看到一头驴的身影!最新统计显示,前天一天,美国新增确诊病例就超过4.3万,累积确诊已近570万。在全美人口1/60病毒缠身的严峻现实下,华盛顿却一如既往,继续着“抗疫不行,甩锅最行”。 02 “黔驴技穷”“美国快没招了”...美方叫停对港引渡协议的新闻下面,不少网友评论道。 他们也...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81711
13.美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每隔4年,就会有一场“驴象之争”。据此...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d7fa5f14c9245149f1c0ab1f7f54087.html?fm=bd91f4f6fb4c3b45c02cab04caa76b416c
14.驴象大战百年平衡之谜此次采访是应美国国务院邀请,同行的还有来自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11名记者。 民间组织和中间阶层维持平衡 人们习惯于用“驴象大战”来形容美国大选―――驴和象坐在跷跷板的两头,今天你上我下,明天我上你下。为什么100多年来两党能保持平衡?为什么多年来美国政局平稳?对此专家学者多有著述。然而,在半个月的实地采访...http://zqb.cyol.com/content/2004-10/20/content_970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