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悲剧——被误读的《黔之驴》

《黔之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寓言名篇,当今流行的几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都选有此文。其寓意按照教参上大众化理解为: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然而,这种理解疑点颇多:柳宗元笔下的驴似乎不像高官显吏,也未“仗势欺人”,谈不上与“上层人物”有多大关系;相反,它看起来是个可怜的动物,其遭遇尤其值得同情。一句话,柳宗元创作此文的本意或者说这篇寓言的真正寓意有重新解读的必要。

一、不可谈“驴”而不顾“麋”“鼠”——从《三戒》说起

很多人在研究我国古代寓言时疏忽了一点,我国古代寓言不同于独立成篇的西方寓言,而往往是长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仅仅是说理的一种手段,所以不可以割裂后单独分析寓言的寓义,而应该还原在长文中理解作者所赋予的意义。《黔之驴》是柳宗元一组寓言《三戒》的第二篇(第一篇为《临江之麋》,第三篇为《永某氏之鼠》),既是一组就有共同的背景、创作意图,都是为了让人有所戒鉴,相互间必有联系,因此理解《黔之驴》必须从《三戒》谈起,不可谈“驴”而不顾“麋”“鼠”。

我反复阅读《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发现小鹿、驴、鼠都不象是敌人、恶人或罪恶事物、人物形象的代表,而且也不是作者嘲讽的对象。

“临江之麋”是被人“畋得(打猎得到)而蓄养的,本身也是受害者,身不由己,只不过它“乘物以逞”,在主人的关心、保护下失去了警惕性,以为一群“外犬”(野狗)也可以象主人家的犬一样“狎戏”,结果被野狗“杀食之”而“至死不悟”!“至死不悟”,是它不知道同是狗,为什么家里的狗能“狎之”而野狗却要吃它!黔之驴虽然“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但它也是无辜的。它被“好事者”用船装到黔,当地人由于从未有过驴而使它“无可用,放之山下”。驴从无害虎心,虎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挑衅。当驴“不胜怒”(也是忍无可忍),踢了虎一脚(“蹄之”),从而暴露了自己的无能,被虎“跳踉大阚,断其喉,食其肉”。“永某氏之鼠”的矛头所向也不是“鼠”。永州某氏属鼠,便以为鼠是神,因而“爱鼠,不畜猫”致使鼠忘乎所以。当然永某氏之鼠也有不是,无远见,以为“饱食无祸”的日子可以永远过下去。结果当然不是这样,换了一个主人(这个主人不是死掉了,而是徙居他州),新主人对他们下毒手,一网打尽!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唉!体形庞大也好像有修养,声音洪亮也好像有本领,当初不显示它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也始终不敢攫取。现在竟成了这个样子,悲哀啊!)

但令人遗憾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对理解作品主题这么关键的一段话却被每一个版本教材的编写“高人”给删除了(而且在注释里也未作任何说明,只在“教参”里提了提)!难道这一段话太艰涩难懂了?但和前文相比,我看不出来任何艰涩难懂之处!我向来对对这种随意删改大家作品的做法,持有反感!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径!因为这删除的不仅仅是一段话,而是关闭了一扇我们理解作者和作品的门,会造成我们对作品的误读和误解!从结尾这一段的议论中,我们不难发现,柳宗元分明是同情驴的,因为他是受害者,而且是被“好事者”用船把它装到它不熟悉的地方后发生的悲剧!言下之意,如果驴不被好事者弄到黔,它可能就不会遇到虎,也就不会被吃掉!

而要读懂《黔之驴》另一个关键点是《三戒》的小序。小序是柳宗元对自己创作动机的说明,它是理解作品最好的一把钥匙,序的全文如下: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大致意思是:我一向讨厌不知道推究自己本来面目,却假借外物来表现自己的人:有的人依仗别人的势力要求与另一类人交好,有的人显示出自己的所谓本领惹得强大者发怒,有的人乘机放肆作恶,但最终结果一定是祸。有客来谈及麋鹿、驴子、老鼠三种动物,我就模仿它们的情形,写了《三戒》。)

“似其事”三个字是关键!向来无人注意此三字!因为容易懂不必解释。从字面上看,“其”,代词,这里毫无疑问应解释为“那,那些”,“似其事”就是象那件事情,或象那些事。这“那件事”,或“那些事”,究竟是什么事件呢?弄明白了“那件事”、“那些事”,麋、驴、鼠的所指大概也就基本清楚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就必须研究、分析柳宗元创作《三戒》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

二、“知其人,方能解其言”——柳宗元创作《三戒》的时代背景

文学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文学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因此,理解《黔之驴》或《三戒》须先对柳宗元的人生经历和他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其言”——理解作者作品真正的寓意。

《三戒》是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司马,到永州后创作的。柳宗元33岁时擢升为礼部员外郎,成为王叔文集团的主要成员,他们依靠重病在身的唐顺宗李诵的支持,打击宦官、藩镇和大地主大官僚的势力,推行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兴利除弊取得一定成功,仅几个月,由于李诵病重被逼让位于宪宗李纯,李纯在宦官、藩镇、大官僚地主的支持下取消改革,贬谪、诛杀改革集团的主要领导人物,年轻有为的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和刘禹锡、韦执谊、韩秦、陈谏、韩晔、凌准、程异八人都被贬为偏远州的“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八司马事件”。柳宗元从“超取显美”的高官一下子被贬为“自度罪大”的流囚。这种不平常的遭遇和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给予他极大的精神上的打击。

柳宗元在柳州的职务全衔是“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是编外闲员,到永州后,他既无官舍,又无具体职务,他自己说是“俟罪非真吏”(《陪韦使君祈雨口号》),即不是真正的官吏,而是被流放的囚徒。柳宗元初到永州,寄居在一座古寺——龙兴寺里,这里环境荒凉,所居西厢房仅有北窗,光线昏暗,潮湿闷热。整天接触到的是僧侣和佛经。半年后,随他来永州的70岁老母就病故了,柳宗元身心再次受到重大打击。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当时他只30多岁,就已经“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致,内消肌骨”(《寄许京兆孟容书》),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之下,柳宗元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为自己和改革辩护,希望当政者和朋友们谅解,这还算积极的一面;二是自怨自艾,自我忏悔,自我责备。在他的《与裴埙书》中,他说自己参加革新活动是“年少好事,进而不能止”“性有倨野,不能摧折,以名盖恶,势益险”。在《寄许京兆孟容书》中说自己“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很忤贵近,狂竦缪戾”,以致反对派对他“诋诃万端,旁午构扇,尽为敌雠,协力同攻”。柳宗元得意时确实年少气盛,骄矜之态溢于言表,他自己在《答问》中以为“凡事皆易、不折之以当事急务”。加上当时改革派得势,鱼龙混杂,其中不少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以为有顺宗李诵支持,可以永远掌权,反对派主要人物之一、大官僚韦皋在给当时监国的李纯的奏章中写道:“今群小得志,毁紊纪纲,官以事迁,政由情改,朋党交构,荧惑宸聪。树置心腹,遍干贵位,潜结左右,唯在萧墙”。也大体上说明了当时改革派缺点错误的一面。到了永州,由于他身心交瘁,精神十分苦闷,所以自幼就受到佛教熏染的柳宗元这时进一步到佛教教义中寻求解脱,甚至一度发展到想出家当和尚的程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黔之驴》(《三戒》)是柳宗元由社会上一般情况联想到“永贞革新”“其事”从而发出的种种怨愤和自我嘲讽,或者也可以说是对“永贞革新”的影射和总结。他不愿直接也不能全面准确地说清当时的那些事,那些人,只觉得改革集团成员“不知推己之本”,不考虑自己的力量,以为依靠顺宗李纯的力量(“外力”)就可以“干非其类”“以技以怒强”,部分改革派中的腐败分子又“窃时以肆暴”,这一切都导致了“卒迨于祸”!柳宗元的佛家思想又使他有点悔不当初,受人愚弄的感觉……可是这些他又怎能公开说出来或写出来呢,何况直接涉及到封建社会里神圣而又不可侵犯的顺宗李诵和宪宗李纯!于是他只好用三个寓言来表达了(其他寓言中也有类似的意思)。

三、《黔之驴》暗喻了柳宗元乃至中国文人的悲剧

那么,《黔之驴》到底写的是什么人的悲剧它的寓意又究竟如何秉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我提出一个也许是“惊世骇俗”的看法:我认为,《黔之驴》写的是柳宗元乃至中国文人的悲剧;它的寓意在于告诫文人不要“出技以怒强”,而应锋芒内敛,谨慎处世,以求全身远祸。这是柳宗元基于历史上许多文人的不幸遭遇和自己的痛苦经历而得出来的人生经验与教训。

现在来看看,寓言中是怎样描写黔之驴的命运的。寓言开篇说:“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接下来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这样的驴不正是那些声名远播的文人儒士吗他们入朝或入仕之前,名声显赫,像一尊假神一样,让人“景仰”。如韩非,本为韩国公子,名闻秦始皇,始皇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竟出兵威胁韩国而得到韩非;如李白,还是草野平民时,唐玄宗已仰其声名,下诏征他入朝。然而,真到了朝廷,又怎样呢自我感觉恐怕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权贵眼里就是“技止此耳”,其处境只能是“黔驴技穷”、“至则无所用”。

其实,如果再往深层里想,可以发现历史上许多有思想有才情的“真文人”,尽管在生活中不一定对驴有什么偏好,但在精神性格上无不与驴相通相似。他们学问才气了得,但都书生气十足,敢说敢怒,敢发牢骚,敢不平则鸣,即使面对强权,也任性而为,无所畏惧,表现出一种兀傲不驯的“驴性”气质。比如:战国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东汉末大学者孔融、西晋著名诗人嵇康,以及唐朝大诗人李白和大文学家韩愈,等等,无不如此。其次,考诸文人儒生的人生际遇,又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性现象:历史上的“驴脾气”文人大都遭遇不幸,甚至下场悲惨,善始善终的情况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黔驴”者,前有古人屈原,后有来者岳飞,他们志在报国,而君主以为“无可用”将他们“置于山下”;屈原尚有《离骚》一鸣;而岳飞不曾“出技”,便以“莫须有”之罪,最终被“虎”所害。其死不悲吗?

综上说述,我认为:《黔之驴》的悲剧恰恰暗喻了柳宗元的人生悲剧,暗喻了中国历代文人的悲剧!

THE END
1.《黔之驴》中驴与虎的形象.参考答案: 一、虎的形象分析: 本文中的虎小心谨慎,本领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不贸然斗争,进攻前深入调查探究底细,掌握了敌人的详细资料时,再攻其要害.对它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不盲目出击,有了初步了解后,再几...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GIS外壳为卷焊不锈钢管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https://www.shuashuati.com/ti/2b3ac72ff7614e5ea391c07c9683b211.html
2.下面是《黔之驴》一文的阅读教学案例,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上的是《黔之驴》。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我自己感觉也不错。总结完寓意,我正准备让同学们朗读课文,班上经常发言的×××同学又举手了。我让他站起来,问他有什么问题。他说:“老师,既然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并且寓意也是从虎的角度进行总结。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不以‘黔之虎’为题,而以‘...https://m.ppkao.com/wangke/daan/0cba367ccf7240f4ad373add28b52cea
1.乌头马角是什么动物马不停蹄 马尘不及 马迟枚疾 马齿徒增 马齿徒长 马到成功 马到功成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马放南山 马翻人仰 马腹逃鞭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枚速马工 马革盛尸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角乌头 马迹蛛丝 马空冀北 马龙车水 马鹿异形 马鹿易形 马马虎虎 https://www.bozhoutz.com/cyjd/16973.html
2.驰马试剑打一个生肖豺虎 三人成虎 生龙活虎 势成骑虎 三言讹虎 身寄虎吻 豕虎传讹 三夫成市虎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如狼似虎 如虎添翼 乳犊不怕虎 如虎得翼 如虎傅翼 如虎生翼 如狼如虎 如龙似虎 人中龙虎 骑虎难下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驱羊攻虎 乔龙画虎 潜龙伏虎 前怕龙,后怕虎 敲山振虎 ...https://www.vjvjunst.com/cyjt/17030.html
3.割肉饲虎近义词画虎不成反类犬、 谈虎色变、 拒虎进狼、 敲山震虎、 拉大旗作虎皮、 虎口拔牙、 虎踞龙蟠、 虎略龙韬、 如狼似虎、 坐山观虎斗、 龙骧虎跱、 画虎画皮难画骨、 放虎归山、 虎头虎脑、 九牛二虎之力、 豺狼虎豹、 养虎为患、 官虎吏狼、 ...https://www.wghogzj.com/cyzz/14426.html
4.骑驴觅什么洪水猛兽 狼吞虎咽 猫鼠同眠 黔驴技穷 一丘之貉 管中窥豹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引狼入室 鹿谁手 中原逐鹿 象牙之塔 盲人摸象 声名狼藉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狐疑不决 黔驴技穷 鹏程万里 鱼虫 https://www.benqingcq.com/cyjy/16341.html
5.鹤骨鸡肤猜一生肖冯河暴虎 放虎归山 放虎遗患 风虎云龙 放虎自卫 伏虎降龙 凤叹虎视 官虎吏狼 宫邻金虎 甘冒虎口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割肉饲虎 虎步龙行 虎变龙蒸 虎不食儿 虎背熊腰 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 虎斗龙争 虎荡羊群 虎而冠 画虎不成 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虎成狗 ...https://www.atkpfzh.com/cyjy/17054.html
6.柳宗元其人和他的寓言《黔之驴》〔170〕刘禹锡三戒小石潭记寓言《黔之驴》,是文学作品,故事生动,形象鲜明,塑造了老虎和驴子两个艺术形象。 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故事开端:虎初次见到驴,又害怕又好奇,急于了解它的情况。 先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条件:有人给“黔”引进一头新物种“驴”,遂有了黔之虎遇驴的故事。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PE6KQLA0552ENDY.html
7.古汉语固定结构12例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 ——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https://www.360doc.cn/mip/1057460962.html
8.黔之驴总结下来,驴子的错误不在于它出不出其技,因为你可以在某些时候骗过所有的人、或在所有的时候骗过某些...https://iask.sina.com.cn/b/cljiyA87v4.html
9.《黔之驴》教学设计10篇翻译过程中有不懂的可以问老师。 翻译完后,小组自己设计展示方案展示。 2、背诵第一段 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背诵展示 当堂检测 学生出题,学生答题。(所学的重要词句) 李莎 《黔之驴》教学设计 篇4 学生通过对前一环节虎和驴两种动物的形象特点的细致分析,领悟寓言的深刻寓意自然就水到渠成,还能从多个角度阐述自己...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5472200.html
10.黔之驴文言文黔之驴文言文1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https://www.yuwenmi.com/shici/wenyanwen/3948669.html
11.阅读《黔之驴》的教学实录师: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阅读《黔之驴》的教学实录师: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师:刚才大家都在认真思考,下面我们看下你们总结的对不对(出示幻灯片答案),请大家将答案记下来。 师: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 生:因为一开始以为它很厉害。 师:虎后来为什么吃掉驴 生:因为虎看出驴的本领不...https://www.xuesai.cn/souti/qgyff9v5.html
12.改写《黔之驴》作文(精选14篇)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例如,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驴和虎,结合各自的表现及命运,谈谈从中收获了哪些道理。再者,请大家想象一下,虎会有哪些心得体会呢?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可以不断地挖掘文章新的内涵。 篇5:续写黔之驴优秀作文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2j1727d.html
13.黔之驴综合练习及答案9篇(全文)窥之远遁()虎大骇()黔之驴() 好事者()益狎()跳踉()且噬己() 2.与“驴不胜怒”的“胜”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A.美不胜收B.百战百胜C.引人入胜D.不胜其烦 3.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项不正确?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驴)以入。B.至则无可用,(驴)放之山下。 C.(虎)以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ja2mhhn.html
14.用黔驴技穷造句大全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在现代汉语中,捉襟见肘可比喻成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有时还指某件事物的不完善。造句: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3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没有办法了。 https://www.hnnscy.com/zaojudaquan/66527.html
15.黔之驴与归山虎的故事华人佛教自从唐代黔之驴被老虎识破伎俩吃掉后,柳宗元笔下的《黔之驴》不径而走,不仅世人家喻户晓连动物们也个个皆知。虎族将其当作荣耀代代相传。驴类则世代蒙羞,把这一典故作为教育后代发奋图强的经典。 时针转到二十世经末,改革开放的东风也吹到了黔地。又有好事者想:“自从有了黔之驴的典故后,此地一直无人再敢养驴。https://fo.ifeng.com/xinlingwuyu/detail_2010_12/16/3537115_0.shtml
16.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通用11篇)(4)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水平和写作水平。 ___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 ___ (2)《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改成反问句) ___ (3)鸟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叫。(改成拟人句) ___ (4)学习现代科学技术非常重要。(改成感叹句...https://www.oh100.com/kaoshi/yuwenshiti/467938.html
17.黔之驴续写黔之驴续写(一)当猛将这愚笨的驴吃掉后,便回到洞内苏息,这虎本以为在黔地“这等愚笨之物肯定已灭尽”,柳老师也是这么想的。实在,贩子运来的是一公一母两端驴,他本想用它们来繁衍出更多的驴赢利,可不意此中一只母驴在下船的时间跑进了树林,贩子就把公驴拴到树上,想把母驴引来捉住,谁曾想让老虎给吃了。这...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47759.html
18.寓言学习方法推荐驴的本领就是叫吗?这是讽刺吧?驴可以拉车,驴可以拉磨,在东北 ,在北方,家里,在旧社会家里有一头毛驴那可不得了的对不对?所以驴是有本领的,驴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生:好事者 黄老师从题目入手进行研究,让学生自我否定自己。把“黔之驴”翻译成“贵州的驴子”不合适,那么怎么翻译呢?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获得...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jihua/870049.html
19.黔之驴教案黔之驴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黔之驴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黔之驴教案1 教学目标: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https://www.jy135.com/jiaoan/645381.html
20.出自黔之驴的两个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示例:他们不过是黔驴技穷,想求个活命罢了。 (陈立德《前驱》三十八)近义词:无计可施 束手无策反义词:神通广大。 请用三个成语概括黔之驴? 黔之驴1. 不求甚解:指驴子只是听从主人的命令,而没有深入理解背后的原因或意义。 https://www.oilube.cn/7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