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水的成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波光粼粼: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2、臣心如水: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3、爱才如渴: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4、积水成渊:形容积少成多。
5、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6、涓滴成河: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7、大江东去: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8、山溜穿石: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9、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10、澄江如练:澄:清澈,明净。练:洁白的熟绢。清澈的江水,像一条白练一样。多指对江景的鸟瞰。
11、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12、撒水拿鱼:抽干水捉鱼。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13、滴水成河: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14、鱼水深情: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15、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16、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17、山栖谷隐:在山中栖身,到谷中喝水。()形容隐居生活。
18、细水长流:比喻精打细算,长远安排,使财物、精力持续下去。
19、白水鉴心: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20、扬清激浊: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例如:(一)关于动物的成语:狐假虎威、狼心狗肺、鸡犬不宁、兔死狐悲、狼狈为奸、鸦雀无声等;(二)关于人体的成语:手忙脚乱、耳目一新、眼疾手快、掌上明珠、足不出户、腰缠万贯等;(三)关于方位的成语:前仆后继、左顾右盼、上行下效、声东击西、里应外合、南辕北辙等;(四)关于数字的成语,颠三倒四、五颜六色、七上八下、十拿九稳、千丝万缕、千方百计等。
二、根据应用范围分类
对于那些带有描写意味的成语,可以按照它们所表现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例如:(一)描写表情神态的成语: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怒气冲冲、嬉皮笑脸、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等;(二)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情不自禁、心花怒放、惴惴不安、心惊肉跳、忐忑不安、思绪万千等;(三)描写风景的成语: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花好月圆、争奇斗艳等;(四)描写天气的成语:风和日丽、飞沙走石、风雪交加、风起云涌、天高气爽等。
1.水何澹澹,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李白《行路难》)
8.造化钟神秀,_________。(杜甫《望岳》)
9.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白头搔更短,________。(同上)
11.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
13.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同上)
15.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夜来南风起,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18.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同上)
19.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1.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3.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李商隐《无题》)
24.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5.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26.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27.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28.________,亲射虎,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9._____。______,又何妨!(同上)
30.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31.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同上)
32.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同上)
3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5.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6.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同上)
37.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9.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同上)
40.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理解性默写,根据要求用诗文原句或自己的话填空
1.《关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2.《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望岳》中表达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忧国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的咏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创造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描写沙漠风光,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描写饯行场面,帐内帐外互相映衬,表现友情浓烈深挚、心胸豁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送别场面,把离别的惆怅深情融于雪景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刘禹锡对仕宦升沉、世迁的豁达胸怀,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16.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拾麦者因________,______而抱子拾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戒备森严,不可侵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用烘托手法描写将士们黄昏练兵,威武雄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描写深夜奇袭敌人的悲壮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达自己维护中央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0.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娱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2.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______,_____;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2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塞外秋景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思乡和建功的矛盾心理,抒发爱国情怀的词句是____,_____。
24.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白描手法直抒亡国哀思的名句是______。
2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6.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涵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以便御敌立功、报效祖国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29.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0.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追忆军营生活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青史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33.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离京却不忘报国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开放性默写根据你的积累,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原句,答案不限课内外
1.描写春景的。2.描写夏景的。3.描写秋景的。4.描写冬景的。5.咏雪的。6.咏莲的。7.咏菊的。8.描写高山的。9.描写山水的。10.描写花的。11.描写鸟的。12.咏叹花鸟的。13.描写登高远眺的。14.描写洞庭湖的。15.描写长江的。16.涉及黄河的。17.蕴涵深刻哲理的。18.描写征战生活的。19.描写战地红旗的。20.描写农耕生活的。21.描写农村淳朴好客风尚的。22.直接描写真挚友情的。23.直接抒发豪情壮志的。24.情景交融抒发惜别深情的。25.抒发爱国情怀的。26.抒发理想抱负的。27.托月抒怀的。28.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29.抒发忧国思乡情怀的。30.咏叹历史兴亡的。31.以古人自喻的。32.巧用历史典故的。33.抒发思亲情怀的。34.描写大海景象的。35.描写塞外风光的。
四、语言的运用与化用运用出自课文的成语、格言、名句或者对其加以点化,自选话题,造句或写话
1.辗转反侧: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___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___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
1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______
1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
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___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
1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___
1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_________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
2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__
2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
2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___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
25.沙场秋点兵:_____________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
2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
28.写出出自《〈论语〉十则》的六个成语,并任选三个造句或写话。
答: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或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写出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任选其中两个,各造一句话。
答: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写出出自《岳阳楼记》的五个成语,并任选两个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写出出自《醉翁亭记》的两个成语,解释其现代常用义,并各造一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自选话题,用出自《出师表》的下列成语或名句造句或写话。
①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出自《鱼我所欲也》的成语是哪一个对这个成语,我们现在应该怎样理解请造句。
34.出自《曹刿论战》的成语是哪一个请用它的现代常用义写一句话。
肖像描写
面部五官
她美丽、端庄、朴实,她温柔、安静、落落大方。她那双明媚的眼睛并不特别大,盖着长长的、微翘的睫毛,抬起来亮晶晶,低下去静幽幽。她说话慢慢的,脸上总是带着善良的微笑。她那张活泼的笑脸,像春天里娇艳的鲜花在开放。
体态特征
妈妈赤着双脚,裤管挽得很高,弓着腰,上身前倾着,锄头在她手中腾越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我走近妈妈,她脸上一颗颗汗珠沿着她耳侧几缕银发往下淌着,浸透汗水的衣服裹着她那瘦小单薄的身子,万道霞光映着她那伶仃的身影。
衣着服饰
一袭粉紫色的短披肩小外套,更加衬托出她绝佳的身材,再搭配一条嫩黄色天鹅绒齐膝裙,一双黑色的高筒靴,漆黑的头发有着自然的起伏弧度搭在肩上。
【眉心飞语】
面部五官,是一个传情达意的载体,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特点进行描写;对人物体态特征的描写,以“形”传“神”,抓住能表现人物特征的地方加以描绘,通过人物的外在形象为读者展示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气质;对人物衣着服饰的描写,不难看出这个人平日的个性,喜好,还有气质。正如张爱玲所说:“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种袖珍戏剧。”
语言描写
神奇幻想
战争场面
“缴枪不杀,宽待俘虏!”正在这个时候,传来了二班长的喊声,这口号喊得正是火候,只见一个敌兵伸手抓住了匪军官握枪的手,恳求里带点威胁:“副团长,投降吧!”“对,不打啦!”其他敌兵也跟着嚷起来。那军官的威风全没有了。
激情课堂
这次尝瓜会是李老师主持的。他笑着对大家说:“第一个谜语――看到一个好吃的东西就流口水,猜一个成语。快,谁先抢答!”李老师提高了声音。
“我先猜。”一位同学抢先举了手。
“这个成语叫‘口水直流’。”这个同学侧着脑袋非常认真地说。
“不对,这不是成语。”李老师笑着对他说。
李老师又叫王刚回答。王刚不慌不忙地说:“这个成语是‘垂涎三尺’。”
“对啦!好,奖给你一块西瓜。”
充满神奇幻想的语言描写,大胆虚构,塑造新颖生动的形象,通过想象可以将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联起来,让自然万物开口说话;战争场面的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对话,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真实再现战争场面;激情课堂的语言描写,通过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展现紧张、扣人心弦的学习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展。
对小男孩投篮动作的描写,完整地描绘出每一动作,使人如临其境;对老母亲手部动作的描写,凸显人物动作的缓慢,年龄的衰老,细致入微,深入人心;对姐姐头部动作的描写中,将姐姐读书时细微的表情变化刻画得十分到位――疑问、惊奇、顽皮,起到了有声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
动作描写
四肢动作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冲过了两道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上篮,篮球在空中划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手部动作
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地跟随着筷子。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加明显,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单从课文中积累语言是有限的,在教学中应以课文中好词好句好段作为拓展点,有效辐射,由一个例子带出一串这样的字、词、句、段、篇,丰富学生的阅读。例如,教学“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时,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成语故事,课外收集成语故事。在教学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引导学生阅读其童话作品。课本中还有我国四大名著的精彩节选,教学时注重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去读读原著。课本中还有阅读链接、课外书屋、综合性学习栏目,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详细而具体的指导,对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非常有效。冰心说“:要读书,就要读好书。”依托教材,拓展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有针对性,又广而不滥。
二、深悟,借鉴写作技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广泛地阅读,可谓获得无数“大鱼”,为习作广积了“粮草”。然而,学会捕鱼的技术更重要,那才是目的。课文的经典性不容置疑,都出自名家之手,其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及写作方法上别具一格,手法纯熟,特点鲜明。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其表达。
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十册第七组课文时,引导学生领略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更要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段时,感悟作者从动作来体现小嘎子的机灵。教学《“辣妹子”初见林黛玉》片段时,感悟作者用具体的语言描写来刻画“辣妹子”的巧舌如簧,见风使舵的特点。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感悟作者通过特定情境下的神态和动作描写,雕琢出了闻名于世的吝啬鬼形象。从而让学生感悟人物描写的方法不光有外貌描写,还可以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特点。教材中在表达上特点鲜明的课文多如繁星,教学时不光引导学生知道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让学生初步习得一些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技巧。
三、多写,提升写作水平
四、总结
一、诵读积累,形成语感
语感专家王尚文指出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而培养语言最关键、最基础的就是读和听。训练初中生的语感,诵读和倾听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对文本进行过度解析,而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机制,让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语感。
二、读写结合,转换语感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将阅读文本和写作分开教学,但是殊不知如果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这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更能让他们在强化书面语言训练的同时将自己思考到的内容转化成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感鉴别能力。
读写结合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读得更加彻底,更能让他们尝试将学到的客观语言进行内化,形成自己的主观语言,在这种逐步转化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语感也自然有所提升。
三、想象联想,升华语感
精彩的文学作品总是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本的表面含义,更要深入进去,体会文本的言外之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激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可以得到一定的升华。
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着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三、正音、读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幻灯片显示易读错字,由学生读出,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黔qián窥kuī骇hài遁dùn
噬shì狎xiá踉liáng憖yìn
2、听课文朗读录音后正音。要求:听准字音;基本了解故事大意。
3、学生举手朗读。
4、集体朗读。
三、串译全文
师生共同解答疑难文言词语的含义。
1.字词释意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避偷看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以为且噬己也:将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益狎: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
技止此耳:只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
2.请学生结合已知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3.幻灯片显示参考译文.
4.补充强调
船:用船(名作状)至:到了
稍:渐渐且:将要
蹄:用蹄子踢(名作动)止:只仅
尽:吃光(用做动词)断:咬断
四、问题研讨
观看视频动画,对比思考以下问题。
1、动画相对于文字要形象,但是无法体现作者的写作技巧,经不起推敲。现在我们来研究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
动作的有: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跳踉……
心理的有: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
2、谁来分析这些词语的妙处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3、故事的寓意在哪里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4.从这则寓言中你知道哪些成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点伎俩也用完了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五、小结
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一次性学习了三个成语,更感受了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神,受益匪浅。
六、课外延伸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úchuānɡlièfènɡróuzhòulǐnɡyùméiɡui
dànshēnɡqīnshírónɡyùɡuāiqiǎodǎjiǎo
二、积累运用。
1.组词:
顽乖
捐卓
2.词语搭配:
传播收集
优美的严峻的
神情动作
3.补充成词,并按要求作答。
①故新②心魄③新异
④蜂而⑤兵政⑥能善
⑦鱼而⑧集广⑨轻于
⑩独心
(1)描写工作方法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2)带有近义词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3)带有比喻成分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4.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括号中填序号:
(1)胜:①赢,胜利;②打败;③超过;④优美;⑤尽
引人入胜战无不胜不胜感激
(2)临:①到,来;②对着,靠近
身临其境居高临下临危不惧
5.按要求写词语。
①表示腿或脚的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_。
②表示“看”的意思的词_____________。
③描述有关五官的成词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③修改病句:爸爸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
④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
⑤科学家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科学家终于得出了科学结论。(用关联词语连接)_____________
7.填空,并按要求作答。
①她一生共得了_______项奖金、_______种奖章、_______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_______次诺贝尔奖。
所填的都是_______,这一系列数字说明了居里夫人_______。从这里你体会到居里夫人是_______的人。
②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只能给那些有_______的人,给那些善于_______的人,给那些具有_______精神的人。
“偶然的机遇”说明了_______,“只能给……”说明了_______。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
你即将小学毕业了,读了这句话有何感想请你谈一谈。
③_______是道德之本;最伟大的见解是最_______的。
④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写诗句。
①赞颂美好品质的:_______
②表达悲愤之情的:_______
③表示寄情山水的:_______
【关键词】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整理;复习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涉及得较为广泛、基础知识较为庞杂,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整理的目的在于为复习提供指向性,而复习的目的在于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重新梳理,温故而知新,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要使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整理与复习取得成效,必须要解决语文基础知识中的难点,突出基础知识中的重点,紧抓基础知识中的要点,正确地将学生摆在复习中的主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1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包含的内容及整理与复习的基本策略
1.1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
1.2整理与复习的基本策略
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整理的第一步是要确认好方向,方向是指路明灯,这也是为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做好铺垫以便进行针对性复习的必要举措。其次是要确定复习的目标,目标是学习道路上的不竭动力,制定明确的复习目标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更高。最后,老师要对复习的内容与复习的方法进行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比简单的死记硬背式复习更为高效。
2拼音的整理与复习
2.1整理方向
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综合整理,尤其是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提及的容易犯错的拼音误区如多音字、边音与鼻音、平舌与翘舌等方面进行整理与归纳。
2.2复习目标
夯实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声调等的认读规律;掌握拼写与拼读的规则,并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与借助拼音识字;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通过音序的方法掌握查找字典中的生僻字。
2.3整理与复习方法指导
2.3.1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认字的方法,学会运用标准的普通话,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拼音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在进行整理与复习,不需要将认识隔音符号纳入复习规划中,要以正确的读音为突破口,使学生能够辨别形相似或音相似的声母、韵母。
2.3.2教师可以采取读绕口令、辨别读音相似字的方法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
2.4整理与复习的例题
2.4.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炽(zhíchì)热尘埃(áiāi)抹(māmǒ)布
2.4.2多音字组词
yányìmiányánliánjiàchíchěn
()()()()
3字、词、句的整理复习
3.1整理方向
字词句的整理重点在于第十一册与十二册,整理内容包括常见错别字或词,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教材中出现的成语;相同词语的不同用法;简单的病句整理;还有就要将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总结归纳。
3.2复习目标与复习指导
要使学生能够理解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掌握近义词与反义词的用法;掌握成语的用法;能对句子进行扩写与缩写;能够修改整理的简单病句等。下面笔者就复习指导分别进行说明:
3.2.1生僻字的整理复习指导
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将平时听写中出现的错别字进行整理,并找出大家普遍出现错误或出现错误概率高的字或词,由老师汇总,编写完成之后老师要在复习的过程中进行抽查,使学生能从错别字误区中走出来。具体做法为:首先是要学生将整理的经常写错的字找出来,并对写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次是将所有错误的字或生活学习中容易忽视的错字提交给老师;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经常出错的字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在练习中加深对错字的印象,巩固对正确字的认识,杜绝下次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3.2.2词语的整理复习指导
首先还是由学生对自身不熟悉的近义词、反义词、成语、歇后语进行整理,老师再进行收集,采取此种方式的作用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然后在复习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各类词语进行分类别的汇总,以成语为例,可将成语分为数字成语、带动物的成语等。一般而言,成语都伴随着一个故事,此时老师可以在复习中讲解与成语有关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成语的印象。对于有些成语中较为常见的错误,如“哀兵必胜”很多学生常常写成“衰兵必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对于这类比较普遍的错误老师要在复习中不断强调。
3.2.3病句的修改
病句有其病因,要从病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常出现的病句类型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重复嗦、前后矛盾、连词混用等,针对不同语病现象,老师要设计出相应的例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同时结合病因进行修改,如成分残缺就需要补充;搭配不当就进行更改;语序颠倒就调整;重复嗦就进行删除;在修改之前要确认病因,在修改完成之后要仔细检查,确保句子通顺,完整,连贯。
4阅读的整理与复习
4.1整理方向
加强对重要、典型课文的理解,并从中总结规律;特别是要对古诗词中的名句、名篇进行归纳;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拟小标题等方面的描写。
4.2复习目标
4.3例题分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人教版《桂林山水》)
概括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并分析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段话都是在描写漓江的水如何如何,可以看出这段话主要描写的对象是漓江,因此可以回答“这段话主要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运用的修辞手法从几个分号与并列的句子中可以得出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5结束语: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基础知识涉及的内容较为多,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整理与复习,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唤起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巩固学生薄弱的部分,使语文基础知识系统化、全面化。
参考文献:
[1]赵国勤.语文复习的“四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10).
[2]李广燕.在新课标下搞好小学语文复习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0).
[3]赵海红.关于小学语文复习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如今,我们的科技发达了,家家户户都用水晶吊灯来装饰房间,蜡烛却逐渐下岗了。(开门见山,但是缺少文字的灵动之处,应当开篇就要抓住读者的眼球。)
一天,水晶吊灯用骄傲的口气对蜡烛说:“唉,我说,老弟,你看,这下人类的科技发达了,都来使用我呢,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呀,既可以照亮,也可以来装饰房间,我还很漂亮。怎么样,我的用处是不是很广泛呢?哪一点像你,身上都扑满了灰尘。(应当补充,一点都不漂亮,与自己的漂亮展开鲜明的对比。且水晶吊灯的语气当更张扬跋扈自以为是些,更能突出蜡烛的谦虚。)”可蜡烛却谦虚的说(此处的谦虚有点突兀。):“我承认,你的确很漂亮,可我们都是为人们照亮的……”还没等蜡烛把话说完,水晶吊灯就(此处用“又”比较合适)说道:“就你,还为人们照亮呢!我看你得了吧!不一会儿功夫也就拜拜了……”
水晶吊灯与蜡烛吵得正来进劲(最好可以用成语替代,如“不可开交”这样简单的成语也可。此文成语运用较为贫乏,这样会显得语言较单薄,无法跻身优秀作文的队伍。)的时候,水晶吊灯突然熄灭了。主人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保险丝断了,邻居正在修。主人正在愁眉苦脸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身上早已扑满灰尘的蜡烛。蜡烛燃烧了起来,流下了热泪。水晶吊灯又(可补充形容词,可体现吊灯的阴阳怪气与自负)说道:“哎呀呀,真是稀罕,真没想到你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你知道这次机会是谁给你的吗?是我——水晶吊灯知道吗?“知道,知道,能不知道嘛?”“知道还不说声谢谢。””谢谢你。”蜡烛无可奈何的说道。(这后面的对话显得累赘了,可以删除。)
蜡烛用完了,保险丝修好了,水晶吊灯也亮了。正在水晶吊灯得意洋洋的时候,听主人说道:“还是蜡烛好啊!在没电的情况下还能派上用场呢!”
水晶吊灯听了,想起以前的过错,惭愧地低下了头。小荷总评:此文以拟人化形式来描写水晶吊灯自身的优越感,单薄感就在于语言的运用不太丰富。既然是童话,必须做到的几点,一就是语言的巧妙运用,将物品拟人化后,必须赋予其人的性格,为了表现得淋漓尽致,描写力度一定要足。然后就是,童话一定要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像你这个故事,结尾过于仓促,不妨写明白水晶吊灯从骄傲到惭愧的变化过程,这里,主人的话未免就有点起不到大作用的感觉了。或者也可以直接揭示,让故事更跌宕起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