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新疆自古以来盛产优良马匹,是珍贵的马品种资源宝库。近年来,自治区高度重视马产业发展,将马产业发展纳入了“十三五”规划。目前,新疆已初步建立起马产业发展构架和马良种繁育体系,具备发展现代马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新疆拥有悠久历史的马产业,正朝着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全力奔跑。
11月28日,自治区十一届政协召开“推动新疆马产业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
新机遇时期马产业如何把握?
“新疆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为马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自治区政协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卫华认为,推动马产业健康发展,新疆有基础保障、有历史机遇、有后续动力。
新疆自古以来盛产优良马匹,马品种资源丰富。目前,新疆现有马种资源6个,约占全国的14.3%,是我国马种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马存栏量89.4万匹,居全国首位。同时,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面积12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7.5亿亩。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为畜类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养马大区和主产区。
在张卫华看来,来自高位推动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迫切的转型升级为马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2017年,全国政协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马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作为重点提案进行督办,7月初,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在昭苏县召开了“推动我国马产业转型升级”提案办理协商现场会,进一步形成推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马产业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6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马产业紧密联系着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这种稳定的依存构成了马产业在新疆的牢固基础,为马产业发展提供了后续动力。”张卫华说。
2013中国那拉提速度赛马公开赛现场。(资料图片)
推动现代马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和附加值
“马产业是一个涉及面广、跨行业的产业,今后要在加强马的良种繁育能力的基础上,优化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提升新疆马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姚新奎说。
“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集育马产业、产品马业、马文化休闲娱乐产业、赛马产业、传统役用马产业等为一体的马产业集群。培育马术俱乐部、赛马、马术培训学校等现代马业经营体系,使马产业链条上的各要素联动起来,共同推动新疆马业向现代马业转型升级。”姚新奎表示。
“要提高农牧民收入,应先从提升马产业的消费价值链开始。”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忠山的观点是,依托高端赛事、休闲旅游等产业,整体带动马产业进入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深入探知马文化底蕴促进文、旅、体产业新业态
“马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符号。应对‘新疆各历史时期马对游牧民族形成的历史作用、重要社会意义’‘马随葬对新疆考古发掘调查的研究价值’‘游牧民族与马的历史关系’等方向进行课题研究、考古调查,加强民俗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为新疆推动马产业发展提供历史佐证和依据。”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厅长玉苏甫江·麦麦提说。
“深入探知‘马文化’底蕴,树立民族文化品牌,是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的有效途径。”玉苏甫江·麦麦提表示。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正积极配合自治区推进马产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共同编制《新疆现代马产业发展规划》。”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总规划师李伟说。目前,该委正在开展对新疆马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发产品、接待人次及收入等经济指标的摸底工作,并引导各地将马文化旅游纳入到各地区2018年的宣传营销活动中,并加大推广力度。
科技创新推动良种繁育和原种马品种保护
“实现马业的转型升级,良种繁育至关重要。”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张小雷说,“马产业已经真正成为农牧民快速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张小雷算了一笔账,科技项目实施后,农牧民养殖良种繁育的高质量专门化运动马、乳用马、肉用马及生物制品马增收效益比较明显,每培育一匹专门化运动马至少增收3万元,专门化乳用马每年每匹至少增收3000元,采集孕马尿每年每匹怀孕马至少增收2000元以上。
对此,自治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韧作出积极回应表示,自治区发改委将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性贷款支持马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