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勃,俗称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马屁泡;担子菌类马勃科。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体型较大,鲜美可食用,嫩如豆腐。老则灰褐色而虚软,外部有略有韧性的表皮,顶部出现小孔,弹之有粉尘飞出,内部如海绵,黄褐色。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马勃的鉴别方法及其马勃图片。
本品为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LasiosphaerafenzliiReich.、大马勃Calvatiagigantea(BatschexPers.)Lloyd或紫色马勃Calvatialilacina(Mont.etBerk.)Lloyd[Calvatiacyathiformis(Bosc.)Morg.]的干燥子实体。
二、马勃的本草品种考证
马勃的始载本草为《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云:“俗人呼为马屁勃,紫色虚软,状如狗肺,弹之粉出,傅诸疮用之,甚良也。”《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曰:“此马庀菌也。虚软如紫絮,弹之紫尘出,生湿地及腐木上,夏秋采之。”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马勃相符。
三、马勃的植物形态鉴定
1.脱皮马勃:担子果近球形至长圆形,直径15~25厘米,无不孕基部。新鲜时白色,成熟后失去水分,逐渐变为浅烟色。包被二层,薄而易消失,外包被成块的与内包被脱离,内包被纸质,成熟后包被全部消失,仅遗留成一团紧密的孢体,随风滚动。孢体体轻,柔软,有弹性,灰褐色,渐退成浅烟色。孢体由孢丝及孢子组成。孢丝长,分枝,互相交织,紧密结成一团。孢子球形,表面具刺。
2.大马勃:担子果球形至近球形,直径15~25厘米,不孕基部不存在或很小。包被白色,逐渐变为浅淡黄色或淡青黄色。包被二层,即由膜质的外包被和较厚的内包被组成,早期表面稍被一层绒毛,后变平滑,成熟后裂成碎片而脱落,露出淡青褐色的孢体。孢体较松散,由孢丝及孢子组成。
3.紫色马勃:担子果陀螺形,直径5~12厘米,不孕基部发达。包被分二层,薄而平滑,成熟后上半部往往成片地破裂,逐渐脱落,露出紫褐色的孢体。孢体被风吹散以后,仅遗留一个杯状的不孕基部,连在生长处的地上。
四、马勃的药材性状鉴定
1.脱皮马勃:呈扁球形或类球形,无不孕基部,直径15~20厘米。包被灰棕色至黄褐色,纸质,常破碎呈块片状,或已全部脱落。孢体灰褐色或浅褐色,紧密,有弹性,用手撕之,内有灰褐色棉絮状的丝状物。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手捻有细腻感。臭似尘土,无味。
3.紫色马勃:呈陀螺形,或已压扁呈扁圆形,直径5~12厘米,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两层,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外翻,上部常裂成小块或已部分脱落。孢体紫色。
五、马勃的药材理化鉴定
取本品碎块1克,加乙醇与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各8毫升浸湿,低温烘干,缓缓炽灼,于700℃使完全灰化,放冷,残渣加水10毫升使溶解,滤过,滤液显磷酸盐的鉴别反应。
六、马勃的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草地腐殖质丰富之处。脱皮马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贵州等地。大马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紫色马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广东、广西、青海、新疆、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