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育年龄的“界限”跨度很小,超过此界限,最好不要生育二胎。
执笔:邵菲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二胎政策开放之后,不少家庭都有了再添一个的想法,但是有部分夫妻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此有些犹豫。这些高龄女性担心自己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住怀孕及育儿的重任。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女性生育年龄的三个“界限”
女性想要成功度过受孕、怀孕、分娩三个阶段,都需要身体作为支撑,也就是说,需要子宫及卵巢处于健康的状态才行。
然而,女性生育年龄“界限”跨度很小,仔细划分只有3个阶段,一个比一个难,一旦错过了,想再次怀孕就很难了。
最佳生育年龄(22-30岁)
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处于最佳状态,心态也很年轻放松,是最佳的受孕时期。
此外,这类女性的卵子质量更高,身体的适应能力更好,这样一来,胚胎的质量更高,孕期的不适反应也会有所“减缓”,胎儿就可以更好地发育。
合理的生育年龄(30-35岁)
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虽然其身体机能较黄金期有所下降,但卵子的质量还相对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加之心态也会更加成熟平和,也是比较适合孕育的。
此外,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女性都是在30岁之前生育头胎,而专家建议两个孩子之间最好相差3岁,因此,在此阶段生育二胎最为合适。
高风险生育年龄(36-45岁)
一般而言,女性超过35岁之后就属于高龄孕妇,需要谨慎考虑是否生育。
此时,她们的卵子质量开始下降,身体机能也在逐渐衰退,个人精力也大不如前。这样就可能导致胎儿患病的几率增加,怀孕和分娩的难度也随之提升,无论是从胎儿健康还是自身的角度来考虑,都不是生育孩子的上乘选择,母婴都挺危险。
高龄产妇注意事项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都在走下坡路,患妊娠糖尿病、心脏病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对母体和胎儿都存在健康隐患。
数据显示,高龄产子的畸形发生率随年龄逐年上升,以唐氏儿为例,35岁产妇发生率为四百分之一,而40岁的产妇则骤升至百分之一。
此外,高龄分娩的风险也极大,出现难产、产后出血等情况的概率也相对较大。产后恢复方面自然不能和年轻人相比,也要受更多的罪。而在育儿方面,势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不过,生育孩子是上天赋予每位女性的权利,选择何时孕育也是她们的自由,但是,对于高龄孕妇而言,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延伸阅读:世界分娩年龄最大的女性
这项记录的保持者是一位印度女性,名叫曼加亚玛,她在74岁高龄的时候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但是,曼加亚玛的这次孕育并非自然受孕,而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协助怀孕的。虽然在试管第一周就顺利受孕,但是在整个孕期,她过得并不轻松,整整9个月一直住在医院,共有10名医生检测她的营养和心脏等问题,直至最后顺利生产。
不过,曼加亚玛74岁高龄产子虽然创造了世界记录,但是却引发了很多负面的质疑:这个年龄段的父母能否能很好地照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