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MAU排序,选择5个互为竞品的聚合类资讯app。
今日头条8.2.3腾讯新闻V6.2.80新浪新闻V7.58.0网易新闻V78.1搜狐新闻V6.5.6三、背景1.行业背景
新闻资讯行业从2012年的PC门户时代,经过移动化、视频化发展,进入基于5G和物联网带来的智能新时代。资讯平台整体月活超6亿,覆盖近八成的移动网民。
市场现状:移动互联网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存量时代,用户结构趋于稳定。新闻资讯领域MAU达6亿,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新浪新闻三强鼎立,逾七成的新用户流向这三家。
用户活跃度:对比2020年和2021Q1新闻资讯市场MAU、同比变化情况,新浪新闻增长强劲,2020年同比增长60%,2021仍能保持行业里较高水平的增长,从行业第三居上,超过腾讯新闻,成为行业第二;搜狐新闻同比增长在行业里排名第一;看点快报、趣头条MAU连续下跌。
用户使用时长:2016-2019年,移动设备单月使用次数呈升高趋势,但使用时长有明显下降。
2021Q1今日头条、新浪新闻、趣头条都超过40分钟,而排名较后的看点快报、网易新闻、腾讯新闻在20分钟以内;排名靠前的新浪新闻、排名较后的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的同比增长率较高,趣头条、搜狐新闻的用户使用时长缩短。
2.产品背景
1)今日头条
①slogan
从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信息创造价值→看见更大的世界。
在2018年今日头条改slogan为“信息创造价值”时,解释原因是在促进信息的高效、精准传播中,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2020年改为“看见更大的世界”,是为了解决信息茧房问题。
②特点
③发展历程
2)腾讯新闻
①slogan:打开眼界。
成立早,2003年成立腾讯网;IP资源丰富;赛事直播:以5年5亿元拿下NBA2015-2019赛季转播权,此后以3倍价格续约;特色栏目:贵圈、新闻哥、少年π、十三邀、巅峰、熬鹰巴士、谷雨影像、灼见……
③发展历史
2003年成立腾讯网,腾讯网在“2004中国商业网站100强”中排名第一。
2006年,经过世界杯和《超级女声》两次新闻运动,腾讯网对外宣布,它已经一跃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门户网站。
④营收情况
社交网络营收主要是由于合并虎牙的直播服务、腾讯音乐及视频会员服务收入增长。
3)网易新闻
①slogan:有态度→各有态度。
主体从网易新闻这家互联网企业,变为网站的自媒体和读者。
2011年网易新闻客户端上线,靠人工采编达成的“有态度”,很快被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机器推荐稀释,用户被分流,在网易新闻改为机器推荐后,与其他平台区别较小。
2016年网易传媒宣布,各频道被取消,成立直播事业群。2018年上线知识竞答综艺直播节目“网易大赢家”。
2013年网易考拉上线,2019年被阿里收购,2016年网易严选上线,2017年网易漫画上线,已被B站收购。
4)新浪新闻
①slogan:大浪逐新。
新浪网上线早,早期为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用户基础较好。旗下有新浪财经、新浪体育等独立产品,背靠微博,有一手娱乐资讯,内容及时、丰富。在运营上反应迅速,2018年上线24小时要闻热榜,2020年上线热榜,覆盖全面。
1998年新浪网成立,1999年创建新浪财经门户网站,2000年上市,2009年推出微博内测版,2011年微博正式启用独立域名weibo.com,新浪财经客户端上线,其前身是掌中新浪,2013年掌中新浪更名新浪新闻,同年迎来最大投资者阿里巴巴,2014年上线新浪体育。新浪新闻与微博打通了双平台的内容、数据和账号体系。
新浪新闻刚上线,下载量就突破420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20%,留存率达82%。截至2020年四季度,新浪新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36亿,日活跃用户规模突破6850万。
2019年新浪年报显示,新浪总营收为140亿元。其中,20%来自门户业务,仅为27.3亿元,剩余80%主要来自微博,为114.3亿元。应占净亏损4.6亿元。
5)搜狐新闻
①slogan:准确可靠。
上线早,三大门户网站之一;运营上迭代较慢。
2010年搜狐上线微博,新浪微博2011年时已有1亿用户,新浪胜出后,搜狐年利润逐年下降。2012年,搜狐在网易之后上线新闻客户端,主打“移动报刊亭”概念,邀约传统媒体入驻。
四、版本更迭1.今日头条
2020年上线疫情专区、放映厅,小说频道新增千本书籍。
2.腾讯新闻
3.新浪新闻
【讲讲】是什么,将网易网友的观点拎出来展示。
活动上2017年及之前,每年都有“有态度人物盛典”,2018年“网易大赢家”上线,用户可以答题赚钱,与今日头条的“百万英雄”类似。
5.搜狐新闻
五、功能差异
注:“√”代表产品有此项功能,“★”代表产品特色功能
今日头条可以发布UGC内容,支持发布直播和问答,其他产品只支持图文、视频。头条还会将用户在抖音里发布的内容同步过来,偏向于PUGC平台。
2.特色频道
3.热榜
腾讯新闻的热榜做得非常细致,内容丰富。
新浪新闻很好地利用了微博的资源,在热榜上榜单更加丰富,最近疑似下线汽车榜。
4.放映厅
5.推送
推送是内容平台的重要业务,占据各公司相当比例的DAU。oppo、vivo厂商操作系统对推送数量限额,且用户默认关闭系统通知权限,而华为、Apple等机型无限制所致。各个竞品的推送包括全量、个性化、地方推送等,作用都是提高用户活跃度。
6.自媒体扶持
各自出台扶持创作者的激励计划,给予创作者一定的现金、流量扶持,实现优质内容的产出,各家竞品有一定的方向。
(艾瑞咨询2019)
六、优劣势1.今日头条
1)优势
2)劣势
2.新浪新闻
用户停留时长低:虽然体量庞大,但用户停留时长非常低,仅10多分钟,与今日头条70多分钟的停留时长相差明显。
4.网易新闻
社区氛围:用户的活跃参与为网易新闻带来了极具差异化的社区文化。比如网易独有的【盖楼文化】,网友们玩梗、写诗,穷尽各种有趣的表达方式,在成就了无数流行语和打油诗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社区文化。这种文化区别于任何竞品,更加激发了用户的表达、互动和回馈,形成了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土壤。品牌效应:从门户网站开始,到各种重要赛事、热点事件的报道,已经在用户心中留下头部新闻的品牌映象。
目前聚合信息流平台产品已进入下半场,进入存量用户时代,之后产品迭代应该会逐渐放缓,各个竞品会在每次热点事件发力,并加速布局其他赛道。
内容差异化极其重要,优秀创作者和IP资产成为头部新资讯平台搭建内容生态壁垒的聚焦点。
1.造成各资讯产品DAU相差如此悬殊的原因是什么?
1)品牌
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都是从门户时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目前以APP作为主要展现形式的,前期多以体育起家,用户有深刻的品牌认同感。腾讯新闻前身是腾讯网,趣头条是聚合类资讯平台,2016年上线,行业地位的走低与品牌没有占据用户心智有关。
2)独家内容
有足够的资金后,头部PGC内容都可以买入,还可以签优质自媒体,让自媒体与自家平台签独家协议。
3)产品壁垒
虽然同质化严重,但发展较好的资讯产品多有自己的壁垒,比如推荐算法、搜索功能、明星资源、体育赛事资源、产品矩阵。
2.未来资讯类产品的发展方向可能是什么?
1)内容生态建设
①视频化
用户更加喜好视频化资讯内容,头部资讯平台持续加码,布局短视频、直播内容。5G、点云和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从采编到分发形态给新闻行业带来革新,直播体验会有很大提升,资讯+直播会抢占用户更多注意力。
②新热内容
热点是能吸引两个领域及以上用户的内容,目前腾讯新闻、新浪新闻在热榜上做得比其他竞品完善,新浪热榜也是2021Q1MAU大涨26.9%的原因,未来今日头条将筹备个性化的兴趣热榜,更好满足用户对科技、财经、体育等垂直领域用户。
③深度内容
获取深度信息的用户,沉浸行为相对稳定,根据巨量引擎的今日头条人群洞察报告,这部分用户更喜欢娱乐、体育内容,平台使用频率相对低,但粘性和使用时长相对高。满足这些人的需求,可能对平台留存、品牌和调性的塑造有正面影响。
2)强化全景渠道的建设
3)搜索
今日头条长期布局搜索,2020年2月28日已上线头条搜索app,2021年4月底今日头条PC端上线搜索功能,其中包括综合、资讯、视频、图片、用户、问答、微头条、百科。
4)打造全场景服务生态
5)拓宽变现渠道
注:财报部分的美元全部以6.47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参考资料
字节跳动,再跳一个台阶?
2020年新资讯行业年度盘点报告
字节跳动、快手、一点资讯上榜“2019中国独角兽”
从「跟贴」到「讲讲」,网易新闻在算法时代的突围之路
天天快报部分人员转岗至腾讯新闻,对抗今日头条目标成空
突然“消失”的腾讯新闻极速版APP
2021年Q1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网易新闻的“足球战事”和背后的内容逻辑
看懂了这些push策略优化技巧,还愁KPI完不成?
被“遗忘”的今日头条?
5G能否扭转传统新闻困局?《纽约时报》5G新闻实验室给你答案|德外独家
新浪新闻app持续高增速DAU增长率稳居行业第一
搜狐,把C位丢在2008
中国移动端新闻资讯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搜狐财报:年度盈利,长跑依旧
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除了推荐和搜索,头条还有热点分发
网易公布2020年财报:靠游戏赚翻了
2020年表现稳定腾讯营收4821亿元净利润首破千亿元
新浪2019年财报公布:净营收21.6亿美元,净亏损7050万美元
QuestMobile2021全景生态流量洞察报告
本文由@运营思考笔记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