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首义之都,武昌的公园广场有着一种深邃的“人文魅力”。漫步在海棠盛放的首义广场,宛如欣赏一幅历史画卷,每一朵海棠花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历史在这里演绎,文化在这里延伸,走进首义广场便能让人感受到那浓厚的文化氛围。
阳春三月,如果想要约上亲朋好友踏青赏花,融历史、文化、美景为一体的首义广场绝不会让你失望。
首义广场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11万平方米,绿化率约50%。广场“首义文化”厚重,中部有孙中山铜像,南部有黄兴拜将台、辛亥革命博物院(南区),西部有彭刘杨三烈士红砂石像,北部有辛亥革命博物院(北区)等重要主体纪念设施,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遗迹,还有坐落中轴线的十八星旗花坛主体景观设施、景观迷宫、旱式喷泉等现代园林景观。
首义广场自2007年建成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五个一流”管理标准,坚守“精品园林之基,历史文脉之续”特色理念,通过行业精准规范管理不断夯实精致园林硬实力,通过首义文化赓续传承不断丰富历史人文软实力。
2019年,在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举办的武汉市公园养护技能大赛中,首义广场荣获“最美示范区”一等奖,2023年更是被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评为“武汉市第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
日前,武汉市2023年“精致公园”评选结果发布,首义广场凭借其良好生态环境、独特的景观以及丰富文化内涵,成功晋升武汉“精致公园”行列,在其历史文化名片上再添靓丽色彩。
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而首义广场作为连续两届汉马13km跑的终点,更是让武汉的城市形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首义广场以孙中山铜像南北向沿线区域为中轴线,被彭刘杨路分隔为南北两广场。北广场绿化设计采用规整式的对称种植。南北轴线两侧选用树干挺直,树形优美的常绿树种乐昌含笑。靠近红楼的乐昌含笑内侧还配植了红枫、梅花、垂丝海棠、紫薇、红叶石楠树种。
群众广场和下沉式广场种植了桂花、杜英等大型乔木,既丰富园区的景观效果,满足游人的观赏要求,又可在夏季为游人提供遮阴的条件。
这个季节的首义广场红叶李、樱花、垂丝海棠等花卉也将竞相绽放,红叶李的洁白素雅,樱花的粉嫩柔美,垂丝海棠则以其成片花海仙境的独特姿态,成为广场上的“花魁”,备受游客朋友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博物院旁的景观迷宫,简直是为遛娃一族量身打造。
首义广场自然教育工作坚持“多元、精致、共享”理念,紧密结合园林行业及首义文化特色,零距离对接受众面,逐步形成了一套主题体系科学、教育方式创新、文化品位丰富的集公园大课堂、自然生态研学、植物医生问诊日等栏目为主体的自然教育工作体系。
公园大课堂活动是首义广场“依托多元平台效应,打造品质公益服务”有力抓手。近年来,广场始终坚持以“跟踪需求,提炼特色,打造精品”为工作主线,将经典课程体系化分类,并以续篇形式持续出新,其中园林科普类涵盖生态农场、绿色小家、园林意境美系列,内容涉及食用型植物、家庭植物小手工、中国园林构造等多元素。
作为“武汉市中小学生绿色生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首义广场自然生态研学结合季节性特点及代表性植物景观特色,开设以栾树等园区特色植物为主题的自然研学活动,多环节、多实践地让学生走进首义广场,走进大自然,感受城市客厅的生态之美。每年植树节,更是有不少单位、中小学生走进广场,开展植树及认养活动。
植物医生问诊日作为首义广场每月开展的特色项目,拉近了广场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广场园林专技人员通俗易懂地为养花爱花者带来家庭绿植养护方法,传授前沿园林科技技术,并走进社区上门传播绿色文化,手把手指导社区绿化养护工作,深受市民游客与社区居民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