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正>1现状调查兽医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特别是重大动物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经常与各种畜禽疫病亲密接触,往往靠经验、凭感觉诊断疫病。然而,疾病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很难引起注意,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以使疾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处理。因此,在诊断疾病及判断治疗效果时,实验室检测是较好的客观指标[2]。已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

<正>1国内养殖业发展阶段第1阶段,为传统散养阶段(改革开放到20世纪的8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养殖停留在传统的农户散养阶段,表现为个体养殖、科技应用少、生产效率低、行业效率底下等特点;第2阶段为适度规模养殖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为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各地区兴建了大规模的养殖场、科技应用普及率提高、全国总体饲养水平持续升高。很多知名的大型养殖场由此扬名;第3阶段,为规模化养殖饲养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这个阶段由适度规模向规模养殖过渡,一些大型的专业养殖户开始参与其中,使着这个行业展现出

<正>农村养殖业专业合作社是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养殖专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是中国农村由分散的个体生产和经营向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发展的最高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它保护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畜禽良种、饲料、兽药、养殖繁育技术、畜产品的经营销售、加工、信息等综合服务。成员以养殖场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

<正>1畜牧业基本情况维西县是云南省传统牧区之一,境内拥有牦牛、犏牛、黄牛、马、庆福山羊、绵羊、乌骨羊、藏猪、共元猪、维西鸡等较有特点和发展潜力的地方优良品种。畜牧业是维西县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几年来,通过开展生猪人工受精改良推广、肉牛冻精改良推广、马匹改良推广、山绵羊品种改良推广和雏鸡推广等工作,全县良种繁育系建设和良种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畜牧业发展很。据统计,2012年末维西县大小牲畜存栏67.2万头匹只,农民人均4.35头匹只,其中生猪存栏18.79万头,草食畜存栏15.53万头匹只;大小牲畜出栏14.98万头匹

<正>目前,青海省的兽用药市场与畜牧业生产需求相距较大。据青海省饲料兽药监察所2010~2011年连续2年对全国95家生产企业,105个经营和使用单位的108个品种,446批次的兽药进行质量监督性检查结果表明,总合格率为63%。说明青海省市场上流通的兽药质量较差,对青海省的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需各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综合治理,提高兽药质量,确保牧业持续健康发展。1存在问题1.1兽药进货渠道混乱按照有关规定,兽药经营批发环节实行专管。县以上各级畜牧部门所属单位为经营主渠道,私营企业(个体户)和兽药零售点不允许经营批发业务。但是有些县以下兽药经营、使用单

东部乡镇是泰兴市养殖主产区,是重点养殖乡镇,养殖业是其优势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已初步形成,养殖企业设施化水平得到发展,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应用,生态养殖取得了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未来发展将围绕加大调整规模养殖结构,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转变畜牧业经营机制,加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支持发展全产业链经营,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大型畜牧企业由生产环节为主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转变。

<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我国动物防疫活动的执法工作。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者应拥有动物疫病防疫意识和知识,以明确责任,承担法定义务,正确理解和配合动物防疫执法工作。1动物防疫工作是保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措施我国常见多发的动物疫病有240多种,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220多亿元,而动物疫病的传播主要是以动物、动物产品为载体发生远距离扩散。动物防疫工作以保护全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不是以保护纯粹个人利益为目标。因此,按国家法律规定,动物、动物产品凭检疫证明销售、收购、运输、加工和储

<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有效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妥善解决病死动物污染环境问题,从源头上遏制病死动物流向市场,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笔者等对桦甸市近年来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措施以及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现状据2012年末统计,存在情况:猪存栏4.24万头,牛存栏5.54万头,羊存栏0.39万只,禽存栏113.5万羽。动物出栏情况:猪出栏

<正>1存在问题1.1村级防疫员队伍情况目前,全县村级防疫员共有340人。存在年轻、有文化的人员不愿从事村级防疫工作,防疫人员老龄化,超过60岁人员有71人。工作条件艰苦,走村串户,翻山越岭,村级防疫工作人员变化大,春季干,秋季不干,队伍极其不稳定。养畜过万只(头)的村和养畜近千只(头)村的防疫员工资均为3600元,影响到防疫员工作的积极性。1.2乡级防疫技术人员情况全县2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按编制仍短缺人员26人,队伍青黄不接,文化程度低,实践操作技能不强,再加上缺乏办公经

<正>1存在的问题1.1检疫工作1.1.1转变检疫工作已基本实现了运输检疫向产地检疫、市场检疫向屠宰检疫的根本性改变。所有的乡镇都设立了产地检疫报检点,对出栏的动物进行产地检疫,民和县部分乡镇牛羊实现了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检疫工作的到位率和准确率大幅提升。1.1.2定点检疫定点屠宰检疫相对规范,农村散宰检疫有待改善。县城自牛、羊、禽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以来,定点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因其数量集中,环境较好,影响力大和收费有保障等特点,引起了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检疫力量相对得到了保障,检疫质量较高。全县没有一家合法的生猪定点屠宰场,猪肉

<正>《中国畜牧兽医文摘》于2013年29卷第3期在牧业论坛上刊登了《加强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和使用规范》一文。作者在文中就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对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笔者阅后很受启发,依据《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有关规定,及结合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工作实践,现就该文中提到的出具检疫证明加盖的检疫专用章等规范使用方面浅谈自己的建议,与同仁商榷。1检疫监督专用章1.1检疫专用章《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动物产品依法实施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是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的主体,是代表国家的行政执法行为。所以动物卫

<正>近几年来,养殖业时逢"多事之秋","速生鸡"阴霾尚未消除,H7N9禽流感事件又接踵而至,家禽及其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了滞销,家禽养殖业面临严峻考验,养殖农户接连亏损,苦不堪言。1速生鸡2012年12月18日,央视电台播出《揭秘"速生鸡"》,央视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称:白羽鸡从第1d入栏到第40d出栏平均体重可达2.5kg,1只鸡至少要吃18种抗生素药物,"鸡把抗生素当饭

<正>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我国兽医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是履行动物卫生监督职能的重要保障。扎实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对促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保障重大动物疫情稳定,保障畜产品卫生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设立较迟,工作起步晚,经验少,还存在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手段不强、执法力度不够、执法行为不规范等现象,所以,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亟待加强。为此,《农业部

<正>随着动物卫生监督体系的逐步建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作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检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驾作用。行政处罚作为行政执法行为的一种,具有行政处罚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性。先取证后处罚是行政处罚程序最基本的准则,但在具体行政执法时常常因无效或错误证据,丧失取得有效证据的时机,给行政执法工作造成很被动的局面。因

<正>云南省巍山县在2013年春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中全面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防疫模式和生猪"321"免疫新技术,动物防疫工作成效显著,动物防疫工作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广泛认可,实现直接促农增收近40万元。1基本情况1.1整村推进集中免疫在县、乡(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及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整村推进"动物免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开展辖区内强制免疫工作;成立以县、乡(镇)动

<正>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肉牛产业的大力扶持,山丹县肉牛产业不论是从养殖数量,还是生产的标准化上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技术服务部门,只有找准问题,才能破解难题。1存在的问题1.1养殖数量少,养殖水平低山丹县以家家户户的分散养殖居多,大马营乡、老军乡、霍城镇等3类地区牛的饲养以牦牛为主。规模小、分散养殖、传统思

<正>1肉羊养殖现状伊金霍洛旗2012年肉羊年度存栏数为18万只。其中,基础母畜达到12.6万只,年出栏肉羊11.3万只,出栏率54%。全旗现已建成肉羊养殖小区42处,养殖规模户752户,建成标准化羊舍86650m2,贮草棚75760m2,草房61032m2,青贮窖20000m3,拥有加工机具1800多台套。全旗共建成肉羊配种站79处,2012年羊人工授精羊数达到7.2万只。2存在的问题2.1产业缺乏"龙头"企业近年来,伊金霍洛旗肉羊产业发展缓慢,没有龙头企业带动

<正>中央一号文件涉及现代畜牧业发展,为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太仓市积极开展了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工作,并成功申报生猪标准化示范场。1示范场建设情况1.1设备、设施转型升级目前,全球养殖业已向更高级的数字化管理方向发展,但数字化技术精细养殖离不开畜牧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机械化发展可以成为数字化技术养殖提供的基础。为提升生猪规

<正>里下河地区蛋鸡养殖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其饲养模式包括农户散养(庭院养殖)、农村专业户(适度规模)饲养、工厂化养殖(规模集约饲养)。其中,前两类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前对农民增加收入及产品上市量,功不可没。随着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时刻都在警示蛋鸡养殖业应向健康养殖发展,要求变一家一户传统、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模式为规模养殖,以适应消费市场。1存在的问题

<正>随着农村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养鸡专业户越来越多。但很多饲养户缺乏养鸡的知识,没有掌握规范的饲养管理技术,不能做好疾病防治。同一批鸡苗,同期饲养,产生经济效益却有差异。1存在的问题1.1鸡舍部分鸡舍简陋,规模过小,村场紧邻,人鸡共栖。许多养鸡场多龄化饲养,鸡场内外毫不设防,饲养管理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料位、水位、垫料、通风、隔离、消毒按各自习惯运作,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生物安全观念淡薄,重治疗,轻预防,

<正>家禽养殖曾经是吴中区(原吴县)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倡"菜篮子"工程,吴县兴办的大型饲养场不仅满足了当时的市场需求,也改善了人民生活。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制,开始利用承包土地和自家的庭院,因陋就减,进行家禽养殖,形成了家庭农场式的小规模经营,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具有典型代表的养殖模式。2001年吴县市撤市设区后,吴中区提出了致富农民"六个一工

<正>为加强养蜂业发展的管理与指导,推动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结合养蜂业发展实际,养蜂业应加速实施生物产业化建设,这样既能提升养蜂业的行业地位,更有利于发挥养蜂业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养蜂产业的发展现状蜜蜂是我国具有几千年饲养历史的传统经济动物,养蜂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养蜂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回报率高的特点,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近年来,我国蜂群数量、蜂

<正>1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行划区轮牧制度首先,对本地区的牲畜进行调查,调查各区放牧场的载畜情况,详细了解本地区实际牲畜的存储数量。如果发现有超出草地牲畜承载量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尽可能小的减少对草场的破坏。其次,推行划区轮牧制度。划区轮牧是实行科学放牧、合理利用草地的一种放牧方法,也是放牧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避免草场退化,长期保持草场的产草量、载畜量和各种优良牧

本研究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毒(IBRV)g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M-T载体得到质粒标准品。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检测IBRV的方法。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达到360copies/25μL,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本试验方法的建立对于加强进出口牛IBRV的检验检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白猪和松辽黑猪的育肥、屠宰,分析两种猪的肉质特性及肌纤维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松辽黑猪肌纤维的嫩度为4.19,pH为6.29,失水率为15.45%,腰部眼肌肌纤维直径为56.86um,腰部眼肌肌纤维间距为21.07um.

RNAi技术可以特异、高效的干扰病毒的复制,在抗病毒研究领域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是各国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之一。口蹄疫病毒(FMDV)是一个极易变异的RNA病毒,能够通过改变其表面抗原位点的方式逃脱宿主免疫系统,常规的疫苗免疫无法有效地控制FMDV的传播。RNAi的出现为我们防治FMD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介绍了RNAi技术的发展、作用机制和在口蹄疫防控中的应用。

本课题选择70只健康肉兔,随机分成7组,研究不同种类植物油脂(菜籽油、椰子油)对50~80日龄生长肉兔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总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脂肪添加组血糖含量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菜籽油组的甘油三脂和总固醇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椰子油添加2%、4%、6%三个水平添加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HDL含量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以菜籽油6%增加幅度最大,与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本研究设计了针对鸡新城疫病毒(ND)的F基因保守区6个特异性部位的4条引物,建立了NDV的逆转录环媒恒温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恒温水浴锅中作用1h即可得到其特有的阶梯状条带,加入荧光素后结果肉眼可直接观察。本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是荧光RT-PCR的10倍。

本实验主要是探讨和研究嗜水气单胞菌对鲤鱼体内髓过氧化物酶(MPO)酶活力的影响。实验方法主要是采用嗜水气单胞菌悬液对鲤鱼进行腹腔注射感染,鱼体解剖后取血液和组织,MPO试剂盒反应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鲤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MPO水平上升。

<正>奶牛性控冻精是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技术分离出X精子,与卵子结合发育为雌性胎儿,是一项实用的生产技术。随着奶牛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科学的饲养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品种改良,使奶牛个体产奶量大幅提高,单产已由过去的4t提高到7t,奶牛性控冻精的应用又使奶牛雌性率由50%提高到90%以上,在单产提高及产奶母牛总量增加的双重推动下,奶牛业正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本试验主要基于奶牛性控冻精价格较高,通过其在初产牛和

欧拉羊引入卓尼县申藏乡,种羊行为表现正常,生长发育良好。其交配公母比例为1:15~1:30,一般在7~9月配种,12月~翌年2月份母羊产羔,少部分11~12月配种,翌年3~4月份产春羔。母羊受胎率在93%以上,羔羊成活率95.7%,无难产,且羔羊生长发育良好。引入的欧拉羊种羊发病率低于12.5%,死亡率为2%。总之,欧拉羊种羊引入卓尼申藏后适应性良好,充分发挥出了种羊的生产性能,引种繁育获得成功。

<正>1受孕准备消毒,为母羊受孕创造良好环境。第1,对其周边定期撒2%的火碱或者是生石灰进行消毒,羊舍周围及舍内污染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第2,饲养人员进入羊舍,要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服清洗消毒:1次/2~3d。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羊舍时,应更换舍区工作服、工作鞋,并遵守场内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羊肉以它的营养特点和美味倍受人们的欢迎和青睐。近年来,肃北县引进肉毛兼用型的甘肃高山细毛羊为父本与本地的土种蒙古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生产肉羊,既满足了人们对羊肉的需求,又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肃北县地处甘肃省酒泉市西部,辖地分南北两部分,南北两部所占的总面积分别为35118km2和3160km2,南部祁连山区属于高山地区,北部属低山丘陵区。皆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正>火红黑山羊是云南省的地方优良品种,属肉皮兼用型,以肉质鲜美、板皮优良而著称,深受海外消费者的欢迎。该品种曾列入《曲靖畜禽品种志》,生产性能较好,适宜山区放牧饲养。为弄清火红黑山羊现状,保护地方良种,制定品种选育及品种标准,笔者等从1998年起在有关单位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对火红黑山羊的中心产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开展有计划地选育工作。1产区概况火红黑山羊主要分布于会泽县火红片区,该地区域面积264.4km2,最高海拔2686m,最低海拔1340m,属典型的高寒冷凉山

<正>重庆市开县本地山羊,属川东白山羊地方品种。长期以来,由于饲养在相对固定区域内,随着世代近亲系数的增加,导致一些个体体型变小,体重减轻(俗称火药包羊),经济效益明显低下。为了增大本地白山羊体型,提高生产性能,达到增加效益之目的,开县于2010年从四川省种畜场引进南江黄羊100只,安排在县内10个乡镇与本地白山羊开展经济杂交。为摸清杂交一代羊

<正>规模猪场的母猪繁殖水平在整个猪场占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品种选择和后备猪的培育应选择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通过杂交产出"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其生产性能显著,窝产子12头左右,泌乳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率65%以

<正>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在开展本地品种选育过程中,大力推广本地土鸡人工授精技术。笔者长期参与此项工作,总结出技术要点,供读者参考。1种公鸡的挑选标准1.1外观体质健壮、肌肉结实、前胸宽阔、眼睛明亮有神,灵活敏捷,叫声清亮;腿脚粗壮,脚垫结实,富有弹性;羽毛丰满有光泽,无杂色,第2性征明显,鸡冠和肉髯发育良好,颜色鲜红为佳。

<正>腾冲奶水牛是采用印度摩拉水牛或巴基斯坦尼里水牛与本地水牛杂交培育出来的,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奶多、产肉性能好等优点。近几年来,水牛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加大资金投入,全县农村饲养奶水牛已是蒸蒸日上,但其饲养方式、方法依然处于传统的粗放状态,存在饲料消耗多、种类单一,奶产量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缺憾。笔者根

<正>羊分为种公羊、母羊、哺乳母羊、育成羊等几种类型,不同羊,其饲养管理技术不同。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种公羊一定要种性特征表现明显,雄壮有活力,各部位紧凑、结实、匀称。在饲养过程中不能过肥过瘦,经常保持健壮体魄,精力充沛,配种能力旺盛。因此,给种羊应有良好的营养水平。实践证明,对种公羊蛋白质供应充足,它的性机能就旺盛,射精量多,精液品质好,精子密度大,受胎率高。一般每天供给

<正>羔羊死亡一般集中在2个阶段,即产后3d以内和断奶后的1个月内。1死亡原因分析1.1母源性因素死亡多发生在产后3d以内。1.1.1母羊体质瘦弱,致产后无乳羔羊因无乳可吃,饥饿死亡;羔羊先天发育不足,产死胎或产后当天死亡。1.1.2怀孕期间注射疫苗母羊在口疮疫苗、羊传染性胸膜炎疫苗、三联四防疫苗、口蹄疫疫苗,出现应激反应或药物使用不当,内服或肌肉注射驱虫药、大剂量使用链霉素等刺激性强的药

<正>罗平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草地资源丰富,面积达250余万亩,特别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的特有石山灌丛面积多达57万亩,非常适合山羊的生长,因此山羊养殖成为罗平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并且罗平黄山羊经过广大畜牧工作者多年的选育,于2010年1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入选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当选为云南

<正>山羊具有多产、早熟、瘦肉率高等特点,其肉、奶、皮毛等都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以皮毛为例,山羊毛是制作工业用刷、毛笔等的上等佳品,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据统计,我国每年产出的山羊板皮在4000多万张,出口占了1000多万张以上,占据着对外国际贸易的25%左右,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高的声誉。1品种选择从重庆本地山羊品种来看,其生长较为缓慢、个头不大、屠宰率不是很高、质量也参差不齐,其经济收益不是很高。为了提

<正>近年来,随着仔猪市场价格的稳定上涨以及国家在养母猪政策上的倾斜,饲养母猪、培育仔猪出栏,已经成为贵州省广大养猪户致富奔小康的途径之一。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供广大同行和养殖户参考。1仔猪接生1.1准备产房母猪要在预产期前15d撵入产房,产房内要备有保温设备(即保温箱或保温灯)。同时,产房在母猪撵入前必须进行1次全面清洗消毒。1.2接生仔猪出生前,要提前准备好5‰的高锰酸钾溶液和已消毒好的

<正>仔猪断乳之后,发育较为迅速、可塑性强,是最有利于培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仔猪断奶之后,其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依附母体到断乳后的安全独立生活,这其中机体非常容易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染病。所以,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只健康成长,对于今后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鉴于此,本文在介绍早期断奶的意义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进行了论述,为今后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和

<正>仔猪从断奶~8周龄是育成期。仔猪育成期是哺乳仔猪由断奶顺利过渡到补料的重要饲养阶段,搞好仔猪饲养管理,是提高生猪育成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在生产实践中,规模猪场应配备保温产房、育仔舍、产仔床、保育栏等基础设施。1饲养环境首先,注意给仔猪提供一个温暖、干燥、卫生、舒适的环境,减少仔猪的死亡率,有效加快仔猪增重速度。2适宜温度

<正>提到仔猪保健,都会联想到仔猪的出生关、断奶关。都在想办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促进生长,提前出栏。近年来,猪病在增多,老病没去,新病增加,尤其是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等,出现了免疫失败现象,垂直传播的疾病增多。加上一些免疫抑制病破坏猪的免疫力,在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严重,更加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仔猪抗病力低下。如果只采用抗生素类保健品饲养仔猪,已经很难凑效。3周龄内新生仔猪体内抗体低,应想办法让仔猪在出生的头3d吃上初乳,如果在头6h内吃上初乳更好,以获得被动免疫力,可以帮助新生仔猪健康成长。给母猪以充足营养,保证母猪健康

<正>1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消化系统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刚出生时的仔猪胃重只有4~8g,且胃内缺乏胃酸、胃蛋白酶,靠肠液消化。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寒冷尤为敏感。缺乏先天免疫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差。2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2.1防寒保暖,防止冻死初生仔猪相当怕冷,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7日龄为32℃~28℃;8~30日龄为28℃~25℃;31~60日龄为25℃~23℃。温度低于仔猪生长适宜温度或猪舍潮湿,仔猪就会拉稀、下痢,继而发生死亡。所以,要采取各种适宜的保温措施,给仔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如增设仔猪栏、保温厢,加大饲养密度,采用暖炉、电热板、红外线灯保温等并保持圈舍干燥。2.2固定奶头,吃足初乳

<正>规模养猪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饲养密度大,这样势必造成猪舍空气污浊、湿度过大、夏秋季温度过高。猪舍内过高的温度、湿度以及污浊的空气,不仅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和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而且还会因热应激和浓烈的有害气体的吸入造成免疫抑制,致使生猪免疫失败,为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埋下了隐患。因此,只有提高猪舍通风换气效果,才能引入舍外新鲜空气,排出舍内污浊空气和过多的水分,改善舍内空气质

<正>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猪业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质量安全;二是效益提高;三是环境治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环境治理,方法较多,但效果不好。近年来我们采用生物发酵舍养猪,达到了免冲洗猪栏、零排放、环境型、无公害养殖目的。自2008年,山西省大同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引进河北省保定东奥牧业式发酵床养猪技术,包括石家庄天益有限责任公司的菌液,在山西大同阳高县顺义养猪场做了对比试验获得成功。后

<正>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哺乳仔猪护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养猪的经济收益。1及早喂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出生仔猪不具备先天性的免疫能力,必须通过吃初乳获得免疫力。仔猪吃乳前,要清洗乳房、乳头,防止仔猪哺乳时连同乳房、乳头上的病菌一同吃入,从而引起疾病,特别是腹泻方面的疾病。2注意保温防压哺乳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新生仔猪适宜环境温度

<正>仔猪生产是养猪业生产的基础,仔猪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由于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全,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能力差,易受到来自各方面诸多因素的侵袭,感染疾病死亡。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1做好环境卫生和疫病预防1.1卫生消毒养殖场所要保持饲料、饮水卫生,圈舍经常打扫干净;对饲养场地、用具等定期进行严格消毒,杜绝外人进入猪场。

<正>夏季天气炎热,怀孕母猪容易患无名高烧、中暑等病症,严重的会导致怀孕母猪死亡;对非怀孕母猪及配种公猪可造成配种不孕或母猪返情、公猪性欲冷淡、公猪精液稀薄少精、无精及精子死亡等病症。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夏季高温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1猪舍建设猪舍卫生消毒和通风换气,是预防疫病的基础。及时清理粪便,预防呼吸系统综合症、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正>1甸尾乡生猪饲养现状甸尾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乡,种植有稻谷、玉米等丰富的农作物,其中又以栽种红薯、牛皮菜等优质青绿饲料养猪为多,常年种植萝卜、马铃薯,大量的薯类等多汁青绿饲料是养猪最好的饲料资源。2002年甸尾乡引进了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资源——黑麦草,并因地制宜地开发饲料饲草资源,把种草与养畜相结合,为冬季养畜提供了优质的草料,解决了冬春季节青绿饲料不足的供给,提高了农民养殖的经济效益,也为甸尾乡生猪饲

<正>新购进仔猪后,由于环境、饲料、饲喂方式等均明显改变,使仔猪无法适应,而处于应激状态,机体各系统出现机能紊乱,轻者十天半月不生长,重者易诱发高热、便秘、下痢等疾病,甚至引起死亡。有的养殖户由于不注意了解所引进地方的疫病流行情况,还导致疫病发生,造成损失。因此,对新购仔猪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发病率。1做好进栏前准备在准备购进仔猪前,应对猪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1次彻底的清理消毒。清理消毒池,更换消毒液,铲除猪舍周边的杂草,清理疏通排粪沟,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排粪沟和公共走道消毒;对

<正>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鸡肉、鸡蛋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拉动了泸西县肉、蛋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适度规模养鸡户、小规模养鸡场像雨后春笋一样迅猛发展,拉动了泸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但也出现一些小型养鸡场投产后效益差,一部分甚至亏了本的现象。为此,笔者根据目前泸西县小型养鸡场在雏鸡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提出雏鸡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希望能对小型养鸡场的生产发展有所帮助。1育雏准备1.1工作人员

<正>1宁洱县畜禽养殖及防疫现状宁洱县畜禽养殖主要集中在农村,畜牧业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近年宁洱县动物防疫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畜禽的数量明显上升:2012年末,畜牧产值达7亿元。其中,肉类总产量3480万kg;禽蛋总产量180万kg;生猪存栏28万头(含能繁母猪5.3万头),比2011年增加3.19万头,增12.86%;大牲畜存栏5.3万头,比2011年增加0.05万头,增0.95%;羊存栏3.01万只,

<正>1开食及日常饲养管理措施雏鸡一般在孵出后24h左右开食为宜。开食后可将小米、碎玉米等饲料,撒在红色或绿色的塑料布上面,让雏鸡练习啄食,3d后再逐渐换为配合饲料。饲喂次数,一般1~40日龄每天饲喂5~6次;41日龄以后饲喂4~5次。每次不宜饲喂得太饱,要少喂勤添,以饲喂7~8成饱为宜。随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1~4日龄,最好饮电解多维,以利于雏鸡腹中剩余蛋黄的吸收利用和抗应急。饲喂时要随时注意饲料的消耗变化,饲料消耗过多或过

<正>近些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动物疫病呈现出新的特点,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困难。所以,必需认识动物疫病的发病特点,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1发病种类呈现多样化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国际间引种活动的频繁进行,而相对应的监管工作措施不足,基层防疫工作存在问题,导致各种动物传染病频频发生。如,禽流感、禽传染性贫血、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鸡马立克氏病、鸡病毒性关节炎、肉鸡胶水综合症、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等常见传染病。

<正>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畜牧养殖规模不断加大,加大了牧区环境污染,由密集饲养方式产生大量粪尿、污水等废弃物及NH3、H2S、粪臭素等有害气体,以及病原微生物。如不采取有效监控措施,一旦形成环境污染,则会影响到人畜健康,降低生产性能,影响畜产品品质,甚至形成公害。本文主要对当前畜牧业形成的污染及其处监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1牧区环境污染源及危害畜牧生产的废弃物有粪便、污水、畜产品加工副产品,家畜消化道排出的气体,其他废弃物腐败产生的气体。有害物质

<正>1畜禽发病原因1.1外因1.1.1病原体各种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及某些致病性的真菌侵入机体,引起畜禽疾病。一般通过机械性阻塞,产生毒素,破坏组织,掠夺营养以及引起过敏反应而危害机体。病原体对机体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特异性;能够作用于整个疾病过程,并可通过排泄物、分泌物和渗出物传染。病原体具有比较严格的传播途径、侵入门户和作用部位。一般致病作用取决于其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和各种特殊的毒性物质,并取决于畜禽本

<正>炎热对牛带来的负面影响高于寒冷对其产生的影响。牛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10℃~20℃。由于夏季气候炎热,空气潮湿,极易引起牛的热应激。在夏季避免热应激是保证牛具有较高生产性能的根本措施。1热应激的产生牛释放热能最重要的方式是对流、辐射和蒸发,热能的释放取决于牛的生活环境。当天气炎热,气温超过牛体温时,对流、辐射和蒸发散热停止,而环境中的对流热和辐射热开始走向牛

<正>1奶牛流产流产是由胎儿或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扰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一般认为,妊娠奶牛的流产率为3%~5%是正常现象。但近年来,牛群流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这与奶牛体质下降有关。1.1病因1.1.1胎儿及胎膜异常包括胎儿畸形或胎儿器官发育异常、胎膜水肿、胎水过多或过少、胎盘炎、胎盘畸形或发育不全,以及脐带水肿等。

<正>牦牛巴氏杆菌病常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见于秋末、春初,一般为散发或呈小范围暴发性流行。但此病多数为急性经过,若不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掌握该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效果,为今后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等于2009年元月份起对门源县皇城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动物自青海省门源县皇城地区2009年农牧户饲养的3000头牦牛。1.2调查方法通过走访牦牛饲养户,进行了口头询问的调查方法。

<正>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肉牛养殖的优惠政策,规模场(小区、大户)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云南农村小规模肉牛饲养是现阶段的一个重要养殖模式。据笔者对马龙县的肉牛养殖情况调查,全县2012年出栏肉牛35512头,农户散养户出栏21037头,占出栏的比重达到59%。以1家1户为1个群体,饲养肉牛2~20头的规模,牛舍往往附属于人居房屋的周围,饲养方式多种多样,加上人员随意出入牛舍,一旦发生疫病,很难全面控制。随着养殖户对品种的引进、改良、流通、交易等的日益频

<正>莱西市民众有养殖肉羊的习惯,近年来,随着养羊业的蓬勃发展,羊群数量大幅增加,饲养密度越来越高,但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肉羊口蹄疫就是危害肉羊业的疫病之一,该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以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趾间发生水泡和溃疡为特征。1临床症状患羊口腔、蹄冠和蹄叉间发生水泡。口腔内的上膛硬腭、舌面、趾间和蹄冠水泡开始时不易发现,以后病羊出现走路不稳,

<正>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力增强,羊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体质变弱,抗病降低。同时,春季气候变化反复无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是各种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以放牧为主的羊群,管理手段落后,饲养方式粗放,经常发生母羊流产和死羊,特别是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羊痘和梭菌类疫病等,引发母羊流产和死羔。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1加强饲养管理1.1生产母羊春季夜间气温仍然很低,而且羊只在晚上活动量小,一定要做好羊群的防寒工作,设法提高羊舍温度。羊舍在晚上仍需遮掩好门窗,尽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潮湿。

<正>当前,养猪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养殖正在成为主流,散养户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但是近年来猪病的肆虐,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要搞好规模化的养猪生产,规避猪病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必须紧紧围绕:"养、管、防、治"四个字下功夫,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归纳起来就是要做到:立足于养,关键在管,搞好预防,学会治疗。1"养"1.1饲料营养要为饲养的猪只提供科学的配方饲料,为其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其健康。养猪场应选择大公司名牌饲料,以保证饲料的品质。同时,应重视玉米、豆粕、麸皮等原

<正>1存在问题1.1防疫不当1.1.1疫苗质量参差不齐、效价低近几年国内疫苗生产厂家较多,兽药经营者多渠道进生物制品销售,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在养猪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的传染病仍主要是蓝耳病、猪瘟、链球菌、乙型脑炎、伪狂犬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有的厂家生产的疫苗效价不高,剂量不足,免疫时需要注射多头份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1.1.2免疫注射操作不规范.剂量不准确养猪户中大部分没有受过正规的兽医基础培训,免疫注射时操作不正确,进针深度不

<正>近年来,随着猪价的攀升,农村中小规模猪场也迅猛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猪病也日趋多样化、交叉混合感染病例增多、非典型性病例增多。鉴于此,笔者在分析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的防疫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的疾病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1防疫现状1.1疫病流行情况1.1.1猪病易感种类多样统计表明,农村中小规模猪场的常见病达30余种,且每隔4~5年都有增加1种新类型的趋势。国内已经灭绝的疫病,近年有复燃的迹象,严重影响猪的免疫力,导致猪

<正>保障猪群健康、实行健康养殖、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是养猪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支撑,而建立养猪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则是实现健康养猪的根本保证。养猪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场址选择科学合理的场址选择是养好猪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址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周围大环境对猪场的影响。猪场地势应高燥、背风向阳,远离村庄、主要铁路、公路干线、屠宰场和人员密集的场

<正>夏季很容易造成多种病原微生物繁殖。如果饲养管理不善,猪舍内通风欠佳,会导致猪体的抗病力下降,引发多种疾病。1发病特点经过笔者对养猪场的发病情况调查和诊疗实践表明,猪病多呈混合感染,临床非典型化已成主流,发病后不仅治疗成本高,而且短期内难以痊愈,养猪户损失较大。2临床症状病猪初期高烧,结膜潮红,眼眶发青,眼、鼻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随后四肢末端及耳尖发凉,出现呼吸困难,部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导致的以纤维素性常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脑膜炎为症状的一种细菌性流行症。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但动物传染病却一直威胁畜牧业生产,特别是规模养殖业,一旦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就会损失惨重。动物疫苗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武器,但免疫接种是否能够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免疫应答这一内部因素。畜群接种不一定产生坚强的免疫能力。近年来,畜群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特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临床以怀孕母猪流产、出现死胎、配种不孕等表现为主。1病原体猪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它能够有效地凝集鸡、鹅、猴、猫、老鼠及人的O型红细胞。其中,以鼠类中豚鼠的O型红细胞凝集力最强。猪细小病毒病病原的病毒感染力比较强,在恒温56℃持续48h的情况下,其病毒感染力及凝聚O型红细胞的能力仍不见消减。在外界条件下,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表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能繁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猪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普及推广,但伴随着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常导致母猪屡配不孕,给养猪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云南永胜小规模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起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正>许多养殖户已经认识到了猪病防控的重要性,能够主动配合防疫部门做预防接种,但由于不同厂家猪病的疫苗质量不一,疫苗注射操作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或存在其他免疫抑制病等原因,常造成猪病免疫效果不理想。笔者近3年来,每季度对2个规模场各采集血样8份,3个散养户各采集血样10份,做血样送检,检测结果大多数时候不达标。

<正>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疫病防治难是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结合21年的工作实践提出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存在隐患问题及应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和探讨。1存在的问题1.1品种选择和培育猪品种混杂,血缘不清,乱交乱配,导致近交衰退,仔猪孱弱,新天性免疫不足,适应性差,抗病力弱,种质低劣,杂交优势不明显。1.2猪生长发育的小环境建设猪舍结构简单,建设、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导致昼夜温差大、通风不良、湿度不均,环境应急为疫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正>我国是世界上养猪大国,猪肉产销总量占所有畜产品产销总量的80%以上。动物疫病是养殖业发展的天敌,随着养猪业持续发展,猪病对我国养猪生产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其中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病毒性传染病是主要原因。有效控制疫病,保障养猪业的顺利发展,成为当前畜牧业面临的当务之急。1猪病流行现状1.1病原体多重感染、继发感染较为普遍现行猪病大多是由2种或2种以上疫病混合感染所造成的,其中,80%是以病毒性传染病为主,病毒性传染病又以猪瘟、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流感为主;细菌性传染病以

<正>冬去春回,夏秋交替,大自然四季的轮回循环使得病原微生物易于繁殖和存活。如果猪场的日常管理不当,会导致生猪的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会乘虚而入造成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养猪场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用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1防止疫病传入措施养猪场(户)要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闲杂人员进出。养猪场(户)之间尽可能不要相互串门;养猪区域禁止外来人员出入,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全世界已从200多种动物体内分离出钩端螺旋体,并且动物能长期带菌。我国已从病人、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等66种动物体内分离出该病原体,其中,34种动物钩端螺旋体病为我国首先发现。啮齿动物以黑线姬鼠、黄毛鼠、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家畜以猪和犬感染最多,分别携带波摩那群钩端螺旋体和犬群钩端螺旋体为主;东北和华北亚区以家畜带菌为主;调查显示,四川犬的带菌率高达60%,其他地区多在10%左右。

<正>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因对生长速度、饲料效率、能量利用率和产量进行了遗传选育,已经为肉鸡生产提供了优良的品种,而现实饲养条件下饲养的大群肉鸡,由于各种内外环境的应激因素,严重影响肉鸡优良生产性能的发挥,而导致肉鸡生产成本增高,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在饲养肉鸡时加强鸡群的应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肉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应激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供饲养肉鸡时参考。1应激原因分析1.1鸡舍设施质量差、育雏条件差

<正>土鸡以其体质健壮,肉质良好,风味独特等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福安市土鸡消费量增长很快,且价格较高,土鸡的价格在78元/kg以上,且供不应求。多数要由闽北、莆田、浙江等地调入。土鸡养殖前景好,但因土鸡饲养存在鸡舍和运动场所消毒不彻底,饲养周期长,防疫困难,鸡传染病和寄生虫的感染机会多等,造成土鸡饲养成活率低,死亡率高,经验不足者,不仅经济效益低下,有时甚

<正>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由饲养管理不当,多种营养物质缺乏,使代谢发生障碍。大群养鸡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在开产前后,往往会出现鸡相互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恶癖。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啄癖导致鸡着羽不良,体热散失,采食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啄癖可导致肉仔鸡皮炎及组织损伤,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病因1.1环境饲养密度过大,禽舍空间不足,育雏时温度过高,采食及饮

<正>禽脑脊髓炎(AE)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特别是头颈部的震颤为特征,故又称流行性震颤。本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虽然大多数鸡群最终将感染病毒,但临诊疾病的发生率极低。如果种鸡群未予免疫,一般在开始产蛋后被感染,则病毒可垂直传播给子代,使子代发病。1病原体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属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无囊膜,直径24~32nm,浮密度1.31~1.33g/ml,沉降系数148S。

<正>结膜炎是家畜眼部常见病,马、牛多发。分为卡他性眼结膜炎、化脓性眼结膜炎、伪膜性眼结膜炎及水泡性眼结膜炎等。以羞明、流泪、结膜充血、结膜浮肿、渗出物及白细胞浸润等为特征。笔者以白蜡树皮为主药,治疗马、牛结膜炎65例,治愈62例,治愈率95.4%。1药物及用法1.1药物白蜡树: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生于山坡、山谷、山沟、林下。分布河北、山西、陕西、浙江、湖北,贵州、云南等地。药用部分是白蜡树的树干

<正>当前,全球禽流感疫情频发,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而发生于我国江浙地区的H7N9型禽流感疫情,目前已造成35人死亡,确诊感染病例130人,分布于全国10省39个地市区域,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禽流感病毒亚型多,变异快,各地一旦发现疑似发生禽流感疫情,应立即报当地兽医机关,及时隔离禽舍,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1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H7N9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主要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为高危人群。人感染H7N9

<正>家畜子宫内膜炎是兽医临床常见多发病,致病因子多,治愈困难。笔者在实践中,应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共计诊治各类家畜子宫内膜炎286例,其中,马2例,驴33例,牛226例,猪16例,除2例治疗后屠宰,其余全部治愈。1病因分析1.1自然交配感染母畜自然交配时,常因公畜携带病原体,致使病原微生物侵入而感染。1.2人工授精操作不规范在人工授精的情况下,由于有些输精人员不按规定程序操

<正>1曲霉菌素中毒因为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引起,黄曲霉菌素中毒主要损害肝脏,表现肝细胞核肿胀,肝体积增大,肝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母畜中毒后常伴有繁殖系统病变和障碍。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更换饲料,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白芍粉0.5%、维生素C0.05%、葡萄糖1%、活性碳1%等救治。2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因为饲喂已经感染了肉毒杆菌的鱼粉、血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毒素主要侵害动物神经系统,表现神经麻痹,并伴有唇、

<正>油菜多产于我国的南部,以罗平及周边地区居多,在每年4~5月份正是油菜籽收获的季节,也是马属动物因长期饲喂油菜壳而引发肠阻塞的多发时期。肠阻塞病"十结九绝"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尽早准确诊断治疗该病,是提高该病治愈率的关键一步。多数兽医工作者都因该病体温升高、偶有排便、腹痛症状不明显等致使诊断过程中形成误区,将肠阻塞误诊为其他发热性疾病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正>1发病情况某奶牛场是一个中型奶牛场,饲养荷斯坦牛1003头,发病牛群为2~4月龄,该牛群37头,2012年12月10~12日3d内,发病21头,发病率56.7%,病死率为0。在同一舍内的0~2月龄和4~7月龄两个牛群均未发病。2临床症状犊牛只见尾尖出血,食欲和精神状态正常,体温也不高。患病犊牛第2d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咳嗽,呼吸音稍增强,体温可

<正>奶牛蹄叶炎是指奶牛指(趾)间蹄皮组织的弥漫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无菌性炎症。其急性和亚急性期均有全身症状。青年牛比老年牛发病率高,发病牛有时占集约化管理牛群的一半以上。1病因1.1营养过多的投喂精料,饲料突变或偷吃精料等引起瘤胃酸中毒,瘤胃内异常发酵,引起大量的乳酸和组织胺形成。乳酸和组织胺作用于分布在蹄组织上的毛细血管,引起瘀血和炎症,刺激局部

<正>真胃炎是真胃粘膜表层或深层的炎症。本病多发于老龄牛和犊牛,体质虚弱的成年牛亦可发生。1病因长期饲喂粗硬、霉败、品质低劣的饲料,突然变换饲料,长期饲喂大量酿造副产品。营养不足,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饲养方法不当,饥饱无常或长途运输,精神紧张,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影响消化机能,引起真胃炎。某些化学物质、有毒物质引起的中毒,前胃疾病等均能引起本病。

<正>子宫内膜炎是产后21d内无全身症状的产后子宫炎症或感染。加拿大和美国奶牛子宫炎为10%~20%。胎衣滞留是指产后24h内,胎衣没有完全排出,而胎衣滞留则为继发子宫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细菌生长环境,主要是出现大量坏死组织和及其在子宫内的延迟排出。其他可能引发子宫炎的风险因素是双胎、难产、死胎、流产、产乳热、能量负平衡和卫生条件差。

奶牛血乳症是产后奶牛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乳汁呈红色的一种疾病,本病致使大批牛奶被废弃,给奶牛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文中分析了奶牛血乳症的发病原因,根据临床经验介绍防治措施,为提高养奶牛的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正>由于气候影响,饲养管理技术落后,一些奶牛场出现母牛趴卧不起,而畜主对此症状缺乏认知,延误了最佳有效治疗时机,致使奶牛被淘汰,给奶牛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原因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症状,应引起读者重视。1产后败血症一般是急性乳腺炎、子宫炎、腹膜炎和恶性产道损伤等引起。患病奶牛体温升高、腹泻、脱水。首先治疗原发病,同时治

<正>1病因分析牛食用了大量粗纤维饲料或易膨胀饲料,导致瘤胃过度扩张增大,且其内容物发生滞留与阻塞情况,最终影响瘤胃机能,可并发脱水及毒血症。中兽医称为宿草不转,认为饲养不当导致瘤胃功能失调,"受纳"与"腐熟"水谷机能严重丧失,最后形成宿草不转。经验表明,该病症多发生于饲养环境欠佳的地区。瘤胃积食可分为原发性瘤胃积食与继发性瘤胃积食。前者主要是因为过度食入草料,具体既可能是因为草料品质粗劣,也

<正>1流行病学牛的粪尿、乳汁、精液、口涎、眼泪和呼出气中均含有病毒。病毒大量存在于水疱皮和水疱液中,个别病牛痊愈后5个月仍可从唾液中检出病毒。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入易感牛的消化道、呼吸道或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发病。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污染的空气、草料、饮水以及饲养和运输工具,鸟和风可从远方传播。本病传染速度快,2~3d内即可波及全群,乃至一片地区,继而羊、猪发病;发病率很高,但病死率不到1%~2%;冬季多发,夏季往往平稳。

<正>囊谦县共有各类牲畜65.28万头(只),其中,牦牛28.58万头,绵羊19.27万只,山羊15.64万只,马属动物1.79万匹。藏系绵羊数量在囊谦县居第2位,属藏系粗毛羊,体质粗糙紧凑,适应性强,晚熟,生产性能较低,是适应高寒环境的绵羊品种;山羊占全县牲畜总数的第3位,适应陡峭的高崇山峡谷和森林灌丛环境,属克什米尔紫绒山羊中的原始品种。当地素有养羊的习惯,做好羊常见病的防治十分重要。1痢疾刚出生的羊羔肠胃功能弱,易受细菌侵害而患病,应特别注意预防。

<正>为实施种草养羊项目,养羊业发展迅速,山羊疾病防控面临巨大的挑战,西南地区从前没有的羊病出现地方流行的趋势,一些山羊引进到西南地区后,不适应气候,出现很多应急性疾病,西南地区原有的疾病感染了新引进的山羊,发生地方性流行。做好山羊常见病防控,是保证山羊健康养殖的基础。1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此病又称"烂肺病",是由山羊丝状霉形体引起山羊发生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途径,经呼吸道感染,以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

<正>1发病情况2013年3月15日以来,在阿拉善左旗腾格里额里斯镇的乌兰哈达嘎查王某某羊群发生了一种呼吸急促、腹胀、突然倒地急性死亡的疾病。发病后,曾用磺胺嘧啶钠、青霉素、安胆、清热利胆散、羊五联针进行治疗,但病的初期有一定的效果,略有耽误就以死亡而告终。据统计该牧户共饲养540只,共计发病羊21只,发病率3.9%,死亡羊21只,死亡率达100%。调查表明,发病地区的大部分牲畜于2013年3月份起陆续注射了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三联苗。2临床症状发病急,有的未见任何症状即死亡。从1h~3d内均可出现死

<正>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发病羔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购入带毒羊传入,或是利用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1流行特点羔羊口疮多发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病程一般2~3周。病羊多因采食困难而衰竭死亡,严重影响着养羊业的发展,给养羊户造成极大的损失2临床症状发病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口腔升温,齿龈红肿。眼周

<正>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是由于绵羊摄入了含有肉毒梭菌外毒素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肉毒梭菌分为A、B、C等8型,其毒素也分为8型,各型毒素由同型细菌产生,其中C型常见于变质饲料和肉类,牛、羊、马、骡、水貂、禽和人均易感[1]1发病情况2013年2月14日开始在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乌兰呼都格嘎查任某某饲养的绵羊中发生一种以草料存集于舌根或呈团状在口中且不能吞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据调查该牧户共饲养

<正>1发病情况万州区某养殖场2013年4月20日从四川省简阳引进大耳羊85只,4月23日有3只大耳阳羊发病。至4月27日,发病羊共24只,其中已死亡2只。5月2日,笔者等到达现场时,发现发病羊共41只,发病率48.2%,已死亡8只,占发病数19.5%。由于引进的大耳羊单独在一栋圈舍,原有羊只未出现发病症状。调查表明,该场是新建场,圈舍面积1000m2,共有55间圈

<正>山羊口疮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当水冷草枯,营养条件跟不上时,常常导致此病发生,本病所有品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羊只均可感染,其中,以1~6月龄羔羊最易感染,偶尔也感染成年羊只,病死率较高。本病传染性极强,常呈群发,羊群中一旦有羊只感染,甚至有少部分成年羊只被感染,就会导致全群发病,病程一般为2~3周。病羊多因

<正>在北方的农业生产中,为防止玉米种子在播种后被土壤中害虫啃噬,往往在播种前将种子拌上农药,所拌农药大多为带剧毒的有机磷制剂。当动物误食有机磷农药后,发生以体内胆碱酯酶钝化,乙酰胆碱积聚和神经生理机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种中毒病。2013年3月21日,河北省宽城县汤道河镇一绒山羊养殖户,在放牧过程中羊只因误食拌农药的玉米种子而发生中毒。全群70只

<正>羊巴氏杆菌病又称羊出血性败血病。其特征为高热,皮下有浆液浸润,点状出血,胸腔内有黄色渗出物;肺出血、淤血部分有肝变特征;胃肠黏膜出血;脾肿大,其他脏器水肿和淤血。1发病情况2008年4月12日,一小尾寒羊养殖场从外地调入种小尾寒羊64只,调入后未采取任何防疫措施,直接与本场饲养的羊只混群饲养。2008年4月14日,开始陆续发病死亡,本次发病,先由购入的

<正>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该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获嘉县某猪场发生一起由于给哺乳仔猪剪齿不当引发的猪渗出性皮炎病例,给场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12年3月16日养猪场的场主邀作者前往猪场诊病。畜主介绍,猪场近期生产的20窝108头仔猪中,因争抢乳头使母猪乳头损伤增多,且个别仔猪在出生后4~5d,发生一种可以使皮肤变成油皮的皮肤病。目前,发病65头,死亡15头。且病例均是在争

<正>猪圆环病毒病在我国猪场的阳性率高达64.25%,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圆环病毒(PCV2)可感染各阶段的猪群,主要感染3~18周龄的育成猪。患猪体质下降、消瘦、贫血、腹泻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故又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功能衰竭综合症(PMMS)。PCV2主要在猪的免疫细胞中增殖,猪感染后很快引起免疫抑制,使其对其

<正>近几年来,笔者临床诊疗过程中,在沿难区瓦市镇的长乐村、田铺村等规模猪舍遇到猪气喘病,本文做一归纳总结,供同行参考。1流行病学猪气喘病仅见于猪,病原体长期分布于病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也可随咳嗽呼出气体污染周围环境,传染其他猪只。在新疫区爆发的初期,怀孕后期的母猪常呈急性经过,症状严重;流行后期或老疫区则以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多发,母猪和成年

<正>调查表明,本溪满族自治县全县中小型猪场基本都存在仔猪黄白痢病,其发病率占全群发病率的15.6%~62.5%,死亡率占32.6%~93.5%,其中,1户仔猪存活率只有8.9%,经济损失比较严重,同时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仔猪黄痢一般为1周内发生腹泻,常见1~3日龄;仔猪白痢一般为10~30日龄,常发于10~20日龄,发生白色或灰白色腹泻。主要原因为仔猪抵抗力差,许多病原体感染繁殖,引起幼畜腹泻,出现败血症死亡。1预防1.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条件差会诱发本病是主要诱因。创造良好的饲养环

<正>猪囊虫病又被称之为猪囊尾蚴病、米猪肉病。是由带科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猪各部横纹肌及心、脑、眼等器官引起的危害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疾病流行范围较广,呈世界性流行,世界各地均有病例存在。仔猪感染此病后,临床症状不明显,育肥后肉质低劣。人感染后会引起不同部位的病变,一旦由此引起脑囊虫病,会导致人致残,甚至致死。1囊虫病的危害1.1经济损失

<正>2007年9月初,本镇养猪专业户有3头母猪产仔,在5d之内仔猪出现排黄色和黄褐色稀粪症状,突然连续死亡。本病发病率高,发生突然,死亡率较高。通过本人多年临诊实践,初步诊断为仔猪黄痢。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在出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出生后12h即可发病,每窝仔猪发病数最高可达100%,有时可使全窝仔猪死亡,未死者生长发育缓慢。

<正>仔猪黄白痢是仔猪较易患的一种肠道急性、致死性很强的传染病,该病可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发育不良或育成率低,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点1.1仔猪黄痢又称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或早发性大肠杆菌病。①主要感染出生后1周内仔猪,最早的可在出生后数小时发病,但以1~3日龄最为常见,1周龄后很少发生。②同窝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可达90%~100%,有时存活1~2头仔猪也成为"僵猪",被淘汰,但不同窝之间仔猪发病与否差异很大。③该病一年四季发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2011年5月,刚察县养猪大户,从甘肃引进60~70日龄的仔猪52头,出现高热,排灰绿色恶臭稀便,呼吸困难等症状,前后死亡8头,死亡率为15%。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副伤寒,通过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治愈44头,治愈率达84%;有效控制了仔猪的死亡,减少了养猪农民的经济损失。1病因

<正>某猪场猪群中,母猪和仔猪均发生腹泻,经查病原体为流行性腹泻病毒。调查表明,曾接种了几次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三联疫苗,但免疫失败,并继发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作者参与了治疗,疗效较好。1全群防治措施在整个猪群在饲料中添加含黄连、黄柏、大黄、黄芩、板蓝根、白头翁等中兽药制剂(用沸腾的开水浸泡30min,过滤收集药液。重复2~3次,合并药液,摊凉备用)+2%氧氟沙星可溶性

<正>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指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临床上,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较普通的蓝耳病更具杀伤力,对养猪业的危害及损失更严重,需提高认识、严加防范。1流行病学本病以猪最易感,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皆可感染,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地区性流行;临床以妊娠母猪和30日龄以内仔猪最易感,而且有典型的临诊症状;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

<正>无乳综合症是母猪产后常见病之一,该病会造成仔猪吮乳不足而引起饥饿,致使仔猪的营养不良、瘦弱、生长缓慢,引发仔猪腹泻,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临床症状在分娩期间或分娩过后1~2d内有奶,其后,乳汁合成和乳流完全或部分停止;临床症状常见母猪乳房逐渐松软、缩小、干瘪、少乳或无乳。表现精神疲乏,食欲不振,便秘,最初吃少量饲料或青饲料,严重时则完全不食,饮水减少,呼吸加快,心率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常出现昏迷状态,体温正

<正>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征。1临床症状1.1败血症型一般发生在流行初期,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42℃,在数小时至1d内死亡。急性病例,常见精神沉郁,体温41℃左右,呈稽留热,减食或不食,心跳加快,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

<正>犬产后抽搐症又名产后风、产后仔癫,是母犬分娩后的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表现是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收缩,小型犬多发,一般发生在产后15~25d。1发病情况2013年3月11日,宽城镇西街1户豢养的2岁博美犬生产仔犬6只,2公4母,产后奶水充足,幼犬生长,发育快,3月27日,母犬突然发病,开始走路摇晃,站立不稳,饮食欲俱废,随后全身突

<正>僵猪是生长发育严重不良的猪的统称。其特征是能吃料但不长肉,肚子大,两头尖,皮肤苍白,皮厚多皱,皮毛粗糙无光泽;精神呆滞,曲背弓腰,极度消瘦。由于其生长缓慢、耗料多、易生病,所以饲料报酬低。1形成原因1.1先天原因近亲繁殖、早配、公母猪老年体弱、妊娠母猪营养缺乏或受到外界剧烈刺激等,造成仔猪出生个体较小、发育差、生活力弱

<正>犬细小病毒病为犬科动物常见病,由犬细小病毒引起。发病迅速,传染率达100%,病死率10%~50%[1]。笔者在多年的动物门诊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介绍该病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1病原体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CPV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在4℃~10℃存活6个月,37℃存活2周,56℃存活24h,80℃存活15min,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正>1发病情况患犬是1只纯种的腊肠犬,8岁,体重6.2kg,母犬,无生育史。平时主要饲喂肉类,鸡肝,火腿肠等食物,定期免疫。于2010年2月第1次来本院就诊,2010年8月再次来本院就诊。2主诉信息该犬在2012年2月第1次来本院就诊,当时该犬表现为频繁排尿,但尿量少,尿中有少量潜血,但食欲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注射3日麻佛霉素后症状好转,未继续治疗。此次就诊,该犬近3d总不断做出排尿姿势,但仅能排出较少尿液,就诊日发现有血

<正>2013年3月15日,1只苏牧的眼睛周围长出一个豆芽瓣大小的衍生物,诊断为犬第3眼睑增生,需做手术治疗。3月16日早上10点做了手术治疗,按照药物剂量和犬的年龄,注射了0.4ml846合剂(陆眠宁),进行手术,手术后,1周左右,疗效明显,眼睛恢复正常。2013年4月8号,1只松狮被诊断出眼睑内翻,决定手术治疗,手术半月,松狮恢复健康。1典型病例病例1:京巴犬,2岁,体重8.2kg。据主诉该犬已病7d左右,腺体充血、肿胀、泪溢。患犬不安,常用前爪搔抓患眼。眼角旁有一个明显的突出物

<正>2013年2月初,独山县一养殖场饲养的大白兔发生腹泻,并出现急性死亡。场主用青霉素等治疗无效,遂请笔者诊治。1发病情况该场的1号圈舍饲养200余只大白兔,笔者到场时,有43只发病,死亡15只,场主起初怀疑是更换饲料引发下痢,没有隔离。但病情蔓延不绝,所以,要求场主进行隔离和消毒。病兔病程2~3d,主要以发生急剧水样腹泻或血泻为主,粪便呈现黑褐色水样或带血的胶胨样,死前出现神经症状,脱水,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鸡的不同类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包括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关节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等。1流行病学鸡粪污染种蛋是造成雏鸡感染最主要的途径。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通过种蛋造成的传播,成为雏鸡大量死亡的病因之一。细菌可经蛋壳和壳膜侵入,引发鸡胚感染。鸡舍内大肠杆菌含量一般在105~106个/g灰尘,老鼠等啮齿动物的粪便也经常含有致病性大杆菌,可通过污染的井水将致病性血清型引入鸡群。正常母

<正>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常见多发病,尤其是冬春季节发病率高。1发病情况2012年年底,当地天气寒冷,某养鸡户的蛋鸡发生死亡,求诊。问诊得知,患鸡咳嗽、甩鼻、头部、眼部肿胀,严重的逐渐死亡。现场检查发现,鸡舍通风没达标,氨气味重,但温度适宜。解剖发现有明显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分析可能是继发了大肠杆菌病的症状。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20世纪90年代初该病在我国达到了一个发病高峰。后来,随着免疫密度的加大、防护措施科学,发病有所缓和。但近几年来,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污染,该病又有增加趋势,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1发病情况在如东某饲养1000鸡的鸡场实习期间,先发现有20只鸡出现精神沉郁、缩头、打盹,翅膀下垂、羽毛松散,不愿走动,饮食

<正>肉鸡由于生活习性,生长性能及饲养方法与蛋鸡不同,所以,其常发病也不同,要了解和掌握其防治方法。1肉鸡腹水综合症本病是由多因子致使病鸡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液体并致使病鸡死亡的综合性疾病。病因:为饲料中高蛋白、高脂肪较多,对鸡不加限饲,肌肉生长速度过快,鸡体代谢增强,最后形成腹水。症状:病鸡初期症状不明虽,随后呼吸困难,羽毛粗乱,鸡冠暗红发紫,生长缓慢;体重轻,后期腹围增大,手触压有波动感,最后突发死亡。

<正>鸡球虫病是养禽生产中常见的寄生虫病。病原体生活力强、传播途径广,难于根除。雏鸡染病后死亡率高,给广大养禽户带来极大的危害。多年来,笔者在基层兽医工作中,经常遇到鸡球虫病,本文介绍防治体会,供读者参考。1发病特点鸡球虫病分布极广,几乎养鸡场都有球虫病的发生。过去该病多发于春夏季节,随着集约化规模饲养的推广及养殖密度的增加,以致一年四季都有球虫病的发生,特别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地区,有利于球虫卵囊的生长发育,常常是暴发性流行。

<正>鸡痛风主要表现为肾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心脏、肝脏、肠系膜、气囊、腹膜、胃肠浆膜表面及关节腔内;病鸡排白色稀便,逐渐消瘦。常因心包膜与心肌被白色尿酸盐沉积,继发粘连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而很快死亡。各个年龄段的蛋鸡都可发病。1病因(1)种母鸡体内的维生素A缺乏,导致小雏鸡在出生2~3d内发生此病死亡;(2)饲喂了过量的高蛋白饲料,而导致青年蛋鸡发病,致使生产性能下降;(3)高钙低磷饲料导致产蛋鸡发

<正>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鸽痘是由痘病毒引起,以皮肤出现痘疹和喉头黏膜出现假膜为特征。临床分皮肤型、黏膜型(白喉型)、眼鼻型和混合型四型,混合型感染情况多见。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日龄的鸽群均可感染,童鸽发病较多,常见黏膜型(白喉型)和眼鼻型混合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升高。本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和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感染。2临床症状2.1皮肤型

<正>目前,盲目追求畜禽生长速度而滥用药物添加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全国每年使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为15~18万t,大约有10万t左右未被动物利用粪便排出而污染环境,成为公害。粪便中较高的磷、铜、锌、砷及其他微量元素会在土壤中富集,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有机微量元素、酶制剂、天然中草药、益生素与酸化剂及除臭剂等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抑制、分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降低兽药残留、有机毒物、氮、磷、重金属、有害气体等的排放及污染;同时能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

<正>抗生素和化学合成剂在畜牧生产上广泛使用,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高,对人体危害大,成为制约畜牧生产发展及提升畜产品质量的"拦路虎"。我们利用天然中草药植物无副作用、吸收快、排泄快的优势,按照育肥猪生长发育特点,合理组方添加喂养,达到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育肥猪生长,提升畜产品质量。1中草药植物添加剂组方、原理和使用1.1组方五加皮、远志、柏子仁、夜合欢、松针粉各1000g,贯众、

<正>1基本情况平昌位于四川东北部,幅员2229km2,辖43个乡镇,546个村(居),总人口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3万人,全县耕地面积62.68万亩,草山草坡103.6万hm2,年产粮食38万t、天然牧草11.72亿kg、农作物秸秆40万t,载畜量40万个黄牛单位,境内自然环境优越,丰富的饲草资源和良好的养殖传统为发展优质肉牛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之称,是高蛋白、高纤维、高微量元素、高消化率的饲料作物,原产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2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约12333333hm2。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榆林市最西端、毛乌素沙地南缘,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县内种植作物以杂粮为主,盐、皮毛、乳品为支柱产业,是陕西省重要的农牧业大县。这些年,县委政府明确提出根

<正>防风通圣散是宋金时代的医学家刘元素制定的名方,收载于他著的《宣明论方》一书中,该方是他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创造表里双解法的代表处方,该方主治外感表证而兼有理热的表里俱实之证。从事兽医工作近30年来,作者曾运用此方治疗马类家畜的外感、内热病症数例,收效良好。1方组荆芥、防风、薄荷、麻黄、黄芩、栀子、石膏、连翘、桔梗、当归、白芍、川芎、大黄、芒硝、滑石、白术、甘草。

<正>兽药是兽医药物的简称,包括了家禽、水产动物、野生动物等等使用的各类药物。近些年来,兽药研究趋向多样化,渗透到药理学、毒理学等各个方面。1动物性药物研究具有独立性药物可以分为功能性药物和非功能件药物,前者如阿司匹林、咖啡因等,后者则主要指化疗药物。功能性药物人和动物共同应用,不会带来不良后果;而非功能性药物,尤其是抗微生物药,则绝非如此。远立国,李成明等在《生物兽药研究进展》中提出,在动物和人应用同一类或同一种非功能性抗菌药物后,可导致增加人类的抗菌药耐药性,从而降低抗菌药治疗人类感染

<正>目前,在母牛饲养过程中普遍使用缩宫素进行助产或提高母牛的受胎率。临床还使用缩宫素防治母牛不孕、子宫内膜炎、产后感染、胎衣不下等,提高了养牛的经济效益。1提高受胎率缩宫素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能帮助精子快速到达目的地、减少中途损耗,从而提高母牛的受胎率。通过给试验组母牛进行人工授精时,在颗粒精液中加入缩宫素,测定母牛的受胎率,结果发现,试验组母牛的受胎率达78.57%,对照组母牛的受胎率仅45.45%,试验组母牛受胎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极显

<正>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积极研制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或低残留的新型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然而,笔者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发现,一些养殖人员不按科学盲目用药和不规范地乱用药。畜禽平时无病时常用药物预防,致使动物机体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病用药效果不显时,就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动物机体的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影响了动物产品的安全性。而有些兽药销售人员更是唯利是图,不遵守用药原则,多种药物随意混合使用,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但疗效不显,且增大了养殖户经济负担。由于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造成少用药养不好,多用药畜产品残留的被动局面。一方

<正>藏系绵羊是玉树州畜牧业的当家畜种,历来是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最突出的表现是春乏死亡,严重制约了玉树州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了预防春季寄生虫高潮的出现,全州大面积推广藏系绵羊进行预防性驱虫技术,并证明是遏制春季寄生虫感染高潮、控制春季藏系绵羊大批死亡的有效途径。为了摸清藏系绵羊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驱虫效果,笔者等对歇武乡部分村的绵羊作了抽样剖检和粪便检查,现将调查方法、结果及讨论分述于后。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品

<正>选择25%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按0.4m1/10kg体重皮下或肌肉注射,对绵羊绵羊肝片吸虫、消化道线虫和羊鼻蝇蛆具有良好的驱杀效力,l4d后虫卵转阴率达100%,消化道线虫和羊鼻蝇蛆驱杀率分别达到93.8%和100%,是驱杀绵羊内外寄生虫的理想药物。1试验材料1.1药品科兴维特注射液,长效伊维菌素注射液,内蒙华奥科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有效成份为氯氰碘柳胺钠和伊维菌素,规格100m1:25g:2g,批号:090915。

选用1~2月龄幼兔75只,随机分成5组,即中草药高剂量组、中草药中剂量组、中草药低剂量组、地克珠利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观察临床症状,检测卵囊排出量、料重比、死亡率对药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药高剂量组、地克珠利组可抑制兔球虫卵囊产生,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均显著优于其他组,而高剂量组和地克珠利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表明,中草药治疗兔球虫病的效果理想。

解决大肠杆菌耐药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药敏试验选出敏感药物,制定合理疗程,选用几种敏感药物交替使用。本试验用阿莫西林等10种药物对500百只发病鸡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和治疗实验。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敏感性较高。

试验采用200只1日龄罗曼蛋鸡公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组A、B、C分别饲喂常规日粮和饮水饲喂1mg/ml的黄芩苷、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D组(免疫对照)和E组(未免疫对照)饲喂常规日粮,通过TB3.5染色法研究3种中草药对罗曼蛋公鸡胸腺肥大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与E组(未免疫对照)相比,板蓝根多糖能极显著提高胸腺肥大细胞的数量(P<0.01),黄芩苷和黄芪多糖也能够提高胸腺肥大细胞的数量(P>0.05)。

本文研究复方替米考星溶液对鸡巴氏杆菌病治疗效果,采用市售替米考星溶液为对照组,对仔鸡人工感染禽巴氏杆菌病菌,将复方替米考星溶液以50mg/L,100mg/L,200mg/L3个剂量饮水给药,治疗人工感染巴氏杆菌病的仔鸡,考察复方替米考星溶液疗效并确定饮水给药推荐剂量。结果表明:复方替米考星溶液中、高剂量组治疗鸡巴氏杆菌病疗效显著,其治愈率为83.3%、93.3%,有效率为93.3%、96.7%,与市售对照组替米考星溶液比较,差异显著(P<0.01);死亡率:复方替米考星溶液与市售替米考星溶液对照组及感染未治疗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体重:复方替米考星溶液中、高剂量组鸡平均增重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但明显高于感染未治疗组和市售制剂对照组。从结果可以看出,复方替米考星通过饮水给药,100mg/L的剂量对鸡巴氏杆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液氮机是畜牧业生产必需的制冷机械,它的安全运行对液氮生产及冷冻精液保存十分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液氮机使用中主要故障维修及部分使用技巧。

家畜繁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实践性和实用性强,其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验的实践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文中分析了《家畜繁殖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正>[1]稿件内容:来稿选题应在本刊栏目涵盖范围,并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深入。所有科研成果力求真实、创新、实用。试验设计科学,数据可靠,技术具有可应用性。来稿若有基金资助或课题经费资助的论文,请在"作者简介:"后用"基金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发稿前,作者务必仔细校对文字、数据、图表、符号等,确保稿件严谨。

<正>《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畜牧、兽医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多次获奖。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1985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1672-0857;国内刊号(CN):11-4919/S;邮发代号:80-282。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畜牧兽医行业,成为宣传、推广、传播行业科技信息的平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自

<正>噬茵体疗法在对抗多重耐药病原茵引起的感染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从污水中分离到一株新的噬茵体,命名为NKP-1,并对噬茵体NKP-1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电镜观察确定NKP-1为短尾噬茵体,裂解试验表明该噬茵体为烈性噬

<正>采用加热法和盐析法对大肠杆菌K88、K99、987P纤毛抗原进行了提取、纯化,并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对提纯效果进行了检验。将纯化的纤毛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K88、K99、987P纤毛抗原抗血清,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了抗血清的效价。结果表明,纯化的K88、K99、987P纤毛为高纯度的纤毛抗原,其分子量分别约为26、18、20kD。K88、K99、987P抗血清的琼扩效价依次为1∶32、

<正>利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和攻毒试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弱毒活疫苗检测免疫后牛血清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抗体效价及其与保护效力的平衡关系。40头牛其中弱毒活疫苗免疫牛30头,对照牛(抗体阴性牛)10头,采用不同剂量免疫(103.5~106.5TCID50/mL),按抗体效价高低将实验动物分,并用IBRVLN01/08强毒株攻击,将攻毒保护结果与攻毒时抗体效价结果平行比较分析,结果显

<正>从山东省自然发生疑似鸡包涵体肝炎的商品肉鸡群中分离到4株病毒。这些毒株的复制可被5-溴尿嘧啶-2-脱氧核苷抑制,表明毒株的核酸类型为DNA;对乙醚和氯仿有抵抗力;耐酸不耐碱;对热敏感。根据已发表的Ⅰ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用这2对引物对4株病毒的核酸模板进行PCR扩增,

<正>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限饲蒙古绵羊对其胎盘生长发育及胎盘块类型分布的影响。选择健康蒙古绵羊42只(经同期发情且受孕),于妊娠90d选择6只母羊进行屠宰,其余按体重随机分配到3个组:0.175MJ/(kgW0.75.d)(RG1:n=14)、0.33MJ/(kgW0.75.d)(RG2:n=12)和自由采食组0.67MJ/(kgW0.75.d)(CG:n=10),进行不同能量水平饲养至妊娠140d,再选择

<正>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禽、羊组织中环丙氨嗪残留量的方法。动物组织样品中残留的环丙氨嗪经三氯乙酸/乙腈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25μg/kg。羊肉、羊肝、羊肾和羊

<正>调查了重庆市山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重庆市武陵山区和山峡库区6个种羊场共301份粪样进行了检测(其中每个羊场抽检率大于10%)。结果检出隐孢子虫阳性样品16份,平均感染率为5.32%,场感染率为50%,均在山峡库区,种羊场阳性率最高为21.1%;不同年龄阶段感染情况为:以2~3月龄羔羊、产后1月和怀孕2月左右母羊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9.68%、10.5%和6.67%。所检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

<正>采用RT-PCR方法扩增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pET-32a。将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Rosetta,经1.0mmol/LIPTG诱导,外源基因获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blot以及ELISA试验证明,重组VP1蛋白与标准阳性血清发生反应。以纯化的VP1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包被酶标板建立了检测口蹄疫病毒O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355份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

<正>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猪星状病毒亚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猪星状病毒广西流行株衣壳蛋白ORF2基因进行扩增,最终克隆得到PAstV/NNJG7株的衣壳蛋白完整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其ORF2全长2358bp,编码786个氨基酸;与猪星状病毒Ⅰ型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77.3%~79.4%;在ORF1b和ORF2连接处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在ORF23′端有一段长83bp非翻译序列及一

<正>采用涂布法将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生产菌种TMⅡ10-444分离于不同平板培养基上(生产用麦芽浸膏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置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成熟后,挑取单菌落、初筛、复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效价。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有差异,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的菌落比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明显长得快;对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选育的菌株进行了筛选,最终获得4支高于对照生产菌株,分别是2107、2115、2165和2183。此结论为延胡索酸泰妙菌素产生菌菌种选育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正>从粗毛褐孔菌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单体化合物,经过分析鉴定,分别为羊毛甾二烯二醇(Ⅰ)、麦角甾醇(Ⅱ)、齿孔酸(Ⅲ)、D-阿拉伯糖醇(Ⅳ)、十八烷酸(Ⅴ)。首次从该药材中获得各化合物,为药材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正>建立了固相支撑液液萃取-平行蒸发技术用于快速净化多种饲料中的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先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样品,再用硅藻土固相支撑液液萃取净化,然后用全自动平行蒸发技术浓缩,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

<正>为了解广东猪流感病毒(SIV)的流行变异情况,2010年11月从广东某规模猪场采集流感症状的猪鼻拭子60份,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分离到1株猪流感病毒,通过流感分型RT-PCR和HI试验鉴定为H3N2亚型SIV,命名为A/swine/Guangdong/L22/2010(H3N2),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及相似性分析发现,该分离株有低致病性流

<正>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不同水平妥曲珠利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288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各组日粮相同,对照组(1组)饮用自来水,试验组(2组、3组和4组)于8~10日龄连续3d饮水中分别添加妥曲珠利25mg/L、50mg/L和100mg/L,试验期42d。结果表明,妥曲珠利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均无显著影响(P>0.05);25mg/L和50mg/L妥曲珠利组肉鸡28日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

<正>近年来,由于绒山羊数量减少,其价格一度上涨,饲养前景广阔。防疫保健是绒山羊饲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羊群越大,疾病种类越多,羊的发病率就越高。防疫一旦做不好,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在生产中必须搞好羊群的定期驱虫、药浴、防疫等工作。1春季1.1产羔前,所有羊舍、运动场应彻底清扫,全面消毒。1.2让羊吃足初乳,保证常乳;保证羊舍干燥,注意羊舍卫生,加强对羔羊的培育,保证羔羊成活率。1.3加强母羊产前、产后管理,防止母羊流产、产后瘫痪、水肿、眼炎及乳房感染等疾病。

<正>为控制在我国流行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Avianinfluenzavirus,AIV)和筛选具有标记的疫苗毒株,用流行的H5N1亚型AIV的HA基因和H9N2亚型AIV的NA基因及H1N1亚型AIV(A/PR/8/34毒株)的6个内部基因通过流感8质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拯救了重组病毒rH5N2/PR8株。为了降低重组病毒的毒力,对H5N1亚型AIV的HA基因进行了修饰,使其裂解模式由PLRERRRKR↓GL修饰为PLIETR↓GL。

<正>水肿病是能由产志贺样毒素型大肠杆菌产生的Stx2e毒素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对断奶仔猪有较高的致死率,常造成较大的经济。当前,Stx2e毒素影响病原菌与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Stx2e基因缺失株作为后选疫苗的潜力有待确认。本研究中我们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了大肠杆菌1522(serotypeO139:

<正>本文回顾了2008~2012年江西全省及纵向观测点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状况,表明全省的流行区域在逐年缩小,全省家畜平均感染率从2008年的2.01%降至2012年的1.67%,疫情下降缓慢。为了实现2015年全省家畜平均感染率降至1%以下的防控目标,本文对达到防控目标的风险以及控制风险的措施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正>蜱类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可以携带和传播多种重要病原。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地处新疆北部,是我国虫媒疫病的自然疫源地。2010年~2012年期间,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硬蜱区系考察与分类研究,共采获硬蜱标本19466枚,隶属5属21种,以草原革蜱(DermacentornuttalliOlenev)、亚洲璃

<正>用纯化的特异性重组抗原NcSRS2和TgSAG2作为包被抗原,经rELISA方法和商品化试剂盒,对采自新疆部分山区牦牛血清样品分别进行了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抗体检测。rELISA检测结果显示,新孢子虫阳性率为5.4%(16/192),弓形虫阳性率为1.7%(5/192),与IDEXX公司新孢子虫试剂盒和北京永辉公司试剂盒符合率分别为98.9%、100%,未发现交叉感染的样品。表明建立的rELISA方法特异性好、重复性良好。

<正>2010年以来中国大部分种鸭和蛋鸭养殖地区相继发生了以减料、产蛋下降和伴有一定死淘率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淘率高,给中国的养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2010年给中国的养鸭业造成的损失达50亿元。随着研究的深入,该病被确诊为是由一种新型病毒-鸭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本文围绕着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生物学特性、病毒检测方法及致病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鸭坦布苏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正>用鸭瘟病毒(Duckplaguevirus,DPV)人工感染2月龄SPF鸭,定期剖杀,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为鸭瘟后,对各组织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观察,并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后24h,试验鸭中枢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表现为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组织间隙增大;肝脏、脾脏组

<正>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在我国普遍使用,在强大免疫压力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加快,现有商品化灭活苗无法完全保护免疫鸡免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株的感染。为此,本研究以从近期流行毒株中筛选出的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Shanghai/441/2009(H9N2)(简称为SH441)为种毒,制备灭活

<正>根据ClassⅠ新城疫病毒分离株9a5b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P蛋白基因,原核表达后利用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经二次亚克隆后筛选到4株针对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所得单抗进行P蛋白在细胞内定位分析,NDV9a5b株按5

<正>蓝舌病病毒内蒙古株是继云南株、四川株之后,从隐性感染的山羊血液中分离获得的目前在中国唯一一株接近于蓝舌病毒血清17型的毒株。将他与云南毒株和美国17型毒株进行比较,发现其血清学反应群特异性完全相同;中和试验表明与云南毒株之间

<正>根据前期试验中测得的蓝舌病病毒VP7蛋白的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和Biosun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以单参数(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抗原性)预测为基础,结合二级结构预测来综合分析蓝舌病病毒VP7蛋白的B细胞表位。比较两种软件的预测结果发现,在蓝舌病病毒VP7蛋白的381

THE END
1.兽医外科行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docx兽医外科行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docx 38页内容提供方:hyh59933972 大小:40.14 KB 字数:约2.25万字 发布时间:2024-11-13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兽医外科行业发展方向及匹配能力建设研究报告.docx...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2/5232111144011344.shtm
2.医用或兽医用细菌培养肉汤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医用或兽医用细菌培养肉汤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第1页 医用或兽医用细菌培养肉汤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2 一引言 2 背景介绍 2 报告目的及意义 3 二医用或兽医用细菌培养肉汤市场概述 4 市场规模及增长速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196631.html
3.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惠民县人大副主任魏小蕾,惠民县副县长周学磊,惠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召武等领导陪同活动。惠民县各镇办兽医站及生猪养殖场(户)70余人参加培训学习。 省市专家组一行先后到山东和美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鑫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与技术交流,深入生产和实验室一线,了解企业技术需求,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达成多项...http://www.sdbzasvm.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6&id=5018
1.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实习调查报告pdf版经管文库(原...203.39 KB0个论坛币 GDP和人均GDP平减说明.xls 27 KB0个论坛币 关键词:PDF版调查报告教学实习PDF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53948-1-1.html
2.兽医设备行业调研报告:细分市场及品牌占比企业博客分类商机中国兽医设备行业调研报告提供了对兽医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兽医设备年销售额与增速、细分市场概况、增长驱动与限制因素、主要参与者经营情况和区域分布等方面重要见解。报告首先通过对过去五年国内兽医设备市场及各区域兽医设备市场基本发展情况做出分析概括,其次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环境并考虑可能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预测未来五年中国...https://www.bokee.net/classificationmodule/biz/post_view.do?id=15951320
3.市畜牧兽医研究院党总支–滨州机关党建11月3日下午,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青年研习社组织举行“二十大报告主题” 专题读书研习活动。院青年研习社青年理论学习组组长、院党总支第一支部书记唐娜主持。 研习社成员集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围绕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发挥...http://www.bzjgjs.gov.cn/author/sxmsyyjydzz/
4.兽医临床问诊内容按先后顺序第一项是()兽医临床问诊内容按先后顺序第一项是( ) A. 病例登记 B. 主诉 C. 现病史 D. 日常管理 E. 既往史 题目标签:兽医内容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报ˇ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龙煤2024安管试题 A.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 地方政府 ...https://www.shuashuati.com/ti/624c4ffe73ef4b14ab5b6d515e66da6d.html
5....年中国宠物降消费白皮书(62页).pdf在线下载88、合随着供给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宠物健康医疗服务线上化发展将迎来更多契机,诸如线上宠物医疗问诊服务,提高宠物就医效率,改善宠物就医体验,丰富宠物就医类型等。同时,实现线上进行宠物健康类消费,线下进行使用,全渠道联动,线上医疗作为线下的重要补充。随着需求端宠物主养宠消费的升级,以及健康养宠意识的提升,宠物主...https://www.sgpjbg.com/bgdown/116422.html
6.兽医临床诊疗技术题库(精选5篇)1.下列属于兽医临诊检查第一步的是(D) A.视诊 B.触诊 C.叩诊 D.问诊 2.下列问诊技巧不恰当的是(D) A.避免重复提问 B.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C.注意提问的条理性 D.对腹泻患者可问:“有里急后重的表现吗?” 3.问诊的内容不包括(D) A.主诉 B.现病史 C.既往史 D.临床检查结果 4.既往史内容不包...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8dm3d1w.html
7.互联网宠物医院定制互联网宠物医院服务平台互联网宠物医院问诊...互联网宠物医院可以将全国各地的优 秀兽医资源整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医疗资源共享的平台。宠物主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宠物医院获得更多的医疗选择,不再局限于所在地的宠物医院,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 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互联网宠物医院通过分析用户的宠物档案和医疗记录,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根据宠物的病情和需求...http://176831800.b2b.11467.com/news/4437752.asp
8.基层兽医范文12篇(全文)除全面宣传贯彻动物防疫法外, 着重向养殖户宣传: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的方针;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 经强制免疫的动物, 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 加施畜禽标识;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 要按《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 (试行) 》的规定进行无...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wzv0es3.html
9.在线问诊:如何有效管理和治疗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平台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面对像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这样的常见疾病时,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快速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RSV是一种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尤其在婴幼儿中更为常见。下面,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在线问诊来有效地管理和治疗RSV。 https://cont.jd.com/pccontent/100500675867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