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新《药品管理法》的精髓要义

深刻理解新《药品管理法》的精髓要义

一、深刻理解法律修订的总体思路

《药品管理法》是我国药品监管的基本法律。1984年《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管开始步入法治化发展的轨道。《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众健康权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于2001年进行第一次修订,于2013年和2015进行两次修正,这次进行第二次修订。这次《药品管理法》修订伊始,就确定了以下总体思路:

(一)坚持政策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加强药品监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涉及监管原则、监管目标、监管体系、监管重点、监管方法等。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药品安全“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药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在“总则”中旗帜鲜明提出“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各项制度设计坚持了药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

(二)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变革的动力。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价值导向、需求导向往往紧密相联。当前药品管理领域面临许多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药品管理法治建设遇到的难题,其实就是药品监管工作的主题,概括起来就是:创新、质量、效率、体系和能力。新《药品管理法》破解的问题应当是药品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性、突出性、宏观性、全局性难题。

(三)坚持国际视野

我国药品监管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时代和大格局下展开的。《药品管理法》修订过程中,坚持以前瞻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积极借鉴当今国际社会药品监管的有益经验,特别是风险管理的最新实践成果,努力推进我国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的现代化,加快实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跨越与迈进。

(四)坚持立足国情

把握好改革创新的时空观对《药品管理法》修订至关重要。完善我国药品监管法制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关系。《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坚持立足国情,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药品产业特点、药品监管体制、社会治理文化等因素,着力将“中国的问题”与“世界的眼光”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新《药品管理法》有关中药监管的规定,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五)坚持改革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药品管理法》修订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自我革命、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涉及理念、体制、制度、机制、方式、战略和文化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药品管理法》修订的主旋律,也是《药品管理法》修订的生命线。无论是篇章结构,还是制度设计,《药品管理法》都有许多创新。

(六)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属性是药品监管的第一属性。科学发展是药品监管的本质发展。《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坚持尊重药品监管工作规律,着力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等,解决好监管的科学性、协调性、均衡性、充分性问题,有效实现监管事业发展、药品产业发展和公众健康利益发展。

二、深刻理解药品管理的庄严使命

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药品监管部门的使命。保护公众健康和促进公众健康两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新《药品管理法》在促进公众健康方面主要有以下制度安排:

(一)明确药品研制导向

新《药品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国家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人的疾病具有明确或者特殊疗效的药物创新,鼓励具有新的治疗机理、治疗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者罕见病、对人体具有多靶向系统性调节干预功能等的新药研制,推动药品技术进步。

(二)支持中药事业发展

新《药品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国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开展中药科学技术研究和药物开发,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促进中药传承创新。

(三)实施优先审评审批

新《药品管理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支持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品新品种、剂型和规格,对儿童用药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第96条规定,国家鼓励短缺药品的研制和生产,对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新药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四)实施附条件批准

(五)开展临床试验药物的拓展使用

新《药品管理法》第23条规定,对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用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药物,经医学观察可能获益,并且符合伦理原则的,经审查、知情同意后可以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内用于其他病情相同的患者。

促进公众健康,是新《药品管理法》确定的立法目的和管理使命。作为立法目的之一,这一管理使命具有特殊的法律价值,即弥补成文法的立法缺陷。众所周知,成文法具有内容完整、体系清晰、逻辑严密、结构科学等优点,但也有周延性、具体性、应变性不足的缺点。在成文法国家,往往采取确立法律原则、制定法律解释、认可社会习惯、设立一般条款、建立判例制度、确定立法目的等方式进行弥补。有学者认为,在诸多弥补方式中,立法目的的弥补往往是最终的弥补方式,也是最深刻的弥补方式。这充分说明,新《药品管理法》所确定的这一立法目的,不仅体现在新《药品管理法》所确定的各项制度中,而且体现在药品监管和治理的全部工作中。促进公众健康永远是一个开放、动态、渐进、持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此岸逐渐接近彼岸的永恒篇章。

三、深刻理解药品管理的基本原则

法律原则,通常被认为是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者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或者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共同认可的价值理想在法律中的具体体现。法律原则具有语言的凝练性、调整的广泛性、排列的优先性和存续的稳定性。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原则可以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其中,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法律全过程和各方面的基本原理或者准则。新《药品管理法》第3条规定,药品管理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原则,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药品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新《药品管理法》确立了我国药品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则:

(一)风险管理原则

在“药品研制和注册”一章,新《药品管理法》第21条规定,实施药物临床试验,应当向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如实说明和解释临床试验的目的和风险等详细情况,取得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自愿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受试者合法权益。第22条规定,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发现存在安全性问题或者其他风险的,临床试验申办者应当及时调整临床试验方案、暂停或者终止临床试验,并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必要时,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调整临床试验方案、暂停或者终止临床试验。

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一章,新《药品管理法》第33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药品上市放行规程,对药品生产企业出厂放行的药品进行审核,经质量受权人签字后方可放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不得放行。第35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委托储存、运输药品的,应当对受托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评估,与其签订委托协议,约定药品质量责任、操作规程等内容,并对受托方进行监督。第37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将药品生产销售、上市后研究、风险管理等情况按照规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在“药品生产”一章,新《药品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应当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在“药品经营”一章,新《药品管理法》第53条规定,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应当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经营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二)全程管控原则

全程管控原则是风险管理原则在空间方面的安排。保障药品安全,需要实现从实验室到医院的全程管控。新《药品管理法》从以下方面明确了药品的全程管控:

在产品全程管控方面,新《药品管理法》第6条规定,国家对药品管理实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依法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负责。

在信息全程管控方面,新《药品管理法》第7条规定,从事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保证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

在研制全过程管控方面,新《药品管理法》第17条规定,从事药品研制活动,应当遵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保证药品研制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在生产全程管控方面,新《药品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应当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在经营全程管控方面,新《药品管理法》第53条规定,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应当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经营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在延伸检查方面,新《药品管理法》第99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药品使用单位使用药品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对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延伸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隐瞒。

(三)社会共治原则

在行业自律方面,新《药品管理法》第14条规定,药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督促会员依法开展药品生产经营等活动。

在媒体监督方面,新《药品管理法》第13条第2款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药品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关药品的宣传报道应当全面、科学、客观、公正。

四、深刻理解法律设计的篇章结构

五、深刻理解法律彰显的制度创新

法律是由若干制度构成的完备体系。如果说,理念是法律的“心脏”,机制是法律的“筋骨”,那么,制度则是法律的“脊梁”。创新是法律制度修订的核心任务。没有充分的制度创新,法律修订就难以完成使命。

制度创新体现在新《药品管理法》的全过程:一是总则部分的制度创新,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品追溯制度、药物警戒制度;二是研制注册环节的制度创新,如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制度、药物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制度、生物等效性试验备案制度、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制度、拓展性临床试验制度、优先审评制度、附条件审批制度、关联审评制度、药品上市许可转让制度;三是生产环节的制度创新,如持有人委托生产销售制度、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审核制度、出厂与上市双放行制度、药品生产变更分类管理制度、药品召回制度;四是经营环节的制度创新,如持有人委托销售制度、药品供应商审核制度、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制度、网络第三方平台售药备案制度、药品进口口岸备案制度;五是药品上市后管理的制度创新,如持有人年度报告制度、药品上市后评价制度、药品储备制度、基本药物制度、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六是监督管理制度创新,如药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制度、药品信用管理制度、联合惩戒制度、责任约谈制度。七是法律责任制度创新。如违法行为处罚到人制度、首付责任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

(一)药物警戒制度

(二)药品上市许可转让制度

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是否可以转让,长期以来有关方面存在不同认识,核心在于药品上市许可本身的法律属性问题。《行政许可法》第9条规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从国际社会看,药品上市许可背后凝聚着技术创造成果,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可以依法进行转让。新《药品管理法》第40条规定,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以转让药品上市许可。受让方应当具备保障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质量管理、风险防控和责任赔偿等能力,履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义务。

(三)原料药关联审评制度

(四)抽验买样制度

新《药品管理法》第100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管理的需要,可以对药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抽查检验应当按照规定抽样,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抽样应当购买样品。所需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长期以来,在药品抽验中,抽验单位不向企业支付样品抽样费用,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也造成基层贵重药品抽样难的问题。新《药品管理法》的上述规定,有利于我国创新药品监管方式。

六、深刻理解法律设计的政策导向

政策是法律的灵魂。监管需要回答“为何监管、为谁监管、如何监管、靠谁监管”四大问题。法律需要明确“鼓励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四个方面。新《药品管理法》第8条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执行国家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新《药品管理法》在四个方面体现了法律设计的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

(一)鼓励

对于需要倡导、引导、支持、促进的事项,国家采取鼓励的管理措施。

1.鼓励开发中药并培育道地药材。新《药品管理法》第4条规定,国家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充分发挥其在预防、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和中药品种,鼓励培育道地中药材。第16条第2款规定,国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开展中药科学技术研究和药物开发,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促进中药传承创新。

2.鼓励研究和创新新药。新《药品管理法》第5条第1款规定,国家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研究、开发新药的合法权益。第16条规定,国家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人的疾病具有明确或者特殊疗效的药物创新,鼓励具有新的治疗机理、治疗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者罕见病、对人体具有多靶向系统性调节干预功能等的新药研制,推动药品技术进步。

3.鼓励儿童用药研制和创新。新《药品管理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儿童用药品的研制和创新,支持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品新品种、剂型和规格,对儿童用药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4.鼓励引导药品零售连锁经营。新《药品管理法》第53条第2款规定,国家鼓励、引导药品零售连锁经营。从事药品零售连锁经营活动的企业总部,应当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所属零售企业的经营活动履行管理责任。

5.鼓励短缺药品研制和生产。新《药品管理法》第96条规定,国家鼓励短缺药品的研制和生产,对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新药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有些原来属于鼓励类的事项,在新时代也成为特定主体的法定义务。如《药品管理法》第13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药品行业协会等应当加强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开展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普及工作。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药品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第14条规定,药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督促会员依法开展药品生产经营等活动。第1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二)限制

对于某些需要约束或者节制的行为或者事项,法律往往采取限制的管理措施。

目前,在药品领域,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新《药品管理法》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在限制类方面仅规定限制短缺药品出口。《药品管理法》第97条第1款规定,对短缺药品,国务院可以限制或者禁止出口。

(三)禁止

对于某些危害公众、社会、国家利益的行为,法律往往予以明确禁止。同时,对于禁止类行为,法律通常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1.禁止进口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新《药品管理法》第67条规定,禁止进口疗效不确切、不良反应大或者因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

2.禁止暴利、价格垄断和价格欺诈等行为。新《药品管理法》第85条第2款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遵守国务院药品价格主管部门关于药品价格管理的规定,制定和标明药品零售价格,禁止暴利、价格垄断和价格欺诈等行为。

3.禁止在药品购销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新《药品管理法》第88条规定。禁止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禁止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代理人以任何名义给予使用其药品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药师等有关人员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禁止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药师等有关人员以任何名义收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代理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

4.禁止短缺药品出口。新《药品管理法》第97条第1款规定,对短缺药品,国务院可以限制或者禁止出口。

5.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假药、劣药。新《药品管理法》第98条规定,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使用假药、劣药。禁止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禁止使用未按照规定审评、审批的原料药、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药品。

七、深刻理解法律运行的制度体系

(一)中医药法

(二)刑法

(三)人大决定

(四)司法解释

一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4〕14号)。该解释于2014年9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26次会议、2014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该解释共17条,对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进行了解释。《刑法》有关药品犯罪的规定修订后,该司法解释也需要修订。

二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材料造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7〕15号)。该解释共10条,对药品注册申请材料造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进行了解释。

(五)实施条例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该条例于2002年8月4日国务院令第360号公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第666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药品管理法》修订后,该条例需要进行修订。

(六)“三定”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厅字[2018]53号)。该规定明确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制定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制度,并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研制环节的许可、检查和处罚。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生产环节的许可、检查和处罚,以及药品批发许可、零售连锁总部许可、互联网销售第三方平台备案及检查和处罚。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药品零售、医疗器械经营的许可、检查和处罚,以及化妆品经营和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质量的检查和处罚。《药品管理法》对各级监管部门的药品监管职权做出原则性规定。有关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事权,可以依照《药品管理法》以及“三定”规定执行。

八、深刻理解法律实施的成长机制

法律是有生命的。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提出:“法律自公布之日起,即与时代渐行渐远。”美国著名大法官卡多佐指出:“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因此,《药品管理法》一经公布,它就会像婴儿一样在社会滋养下不断成长。通过以下措施,助力《药品管理法》不断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建立配套制度

(二)贯彻执行法律

(三)解释法律

法治是一种成长的艺术。英国学者边沁提出:“理解法律,特别要理解法律的缺陷。”任何法律的制定都有其缺陷,这在某种程度上源于法律是现代民主制度的产物。基于大多数的共识是立法的前提。真正实现“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乃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法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解释,以赋予其创造力和生命力。如新《药品管理法》第6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依法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负责。第27条第2款规定,批准上市药品的审评结论和依据应当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第121条规定,对假药、劣药的处罚决定,应当依法载明药品检验机构的质量检验结论。这里的“依法”,不仅需要做出“规定”,也需要进行“解释”。立法过程就是立、改、废、释的持续过程。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甚至行政解释,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法律以鲜活的生命,使其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宣传普及法律

法律的力量在于社会的信仰。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深入、广泛、持续的普法活动,有利于使药品管理法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所掌握、所尊重、所信仰,这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通知》,明确了宣传普及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基本要求。新时代,《药品管理法》的宣传普及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创新宣传普及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公众的接受度和认知感,努力使药品安全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稳健运行。

THE END
1.宠物药品及宠物服务品牌企业概况根据《2021 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公布的数据,2018-2021 年,我国宠物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21 年我国宠物数量达 1.11 亿只,同比增长 10.4%,随着 Z 时代消费能力提升,预计未来我国宠物数量增速将进一步加快。宠物数量的增长充分带动了宠物经济,为宠物医疗及宠物药品行业发展提供了条件。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0/12/8486179_1139832441.shtml
2.宠物临床急需使用的人用药品目录61种.docx《宠物临床急需使用的人用药品目录61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临床急需使用的人用药品目录61种.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宠物临床急需使用的人用药品目录(61种)一、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类(4种)甲硝嗤注射液阿托伐琨片罗硝嘎片米诺环素片二、消化系统用药(6种)奥美拉理注射液...https://m.1wenmi.com/doc/719920.html
3.联用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活性组合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4.现有技术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中和抗体,以及艾可宁仍有很多不足,例如具有病毒覆盖不足的缺陷,不能很好地用于hiv病毒的治疗和预防。因此,本领域急需开发一种更为有效地治疗或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用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活性组合及其应用,从而能够解决单独使用艾可宁...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5/202210759643.html
1.《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实用问答农业生产8.执业兽医师开具的药品可以在其他地方购买吗? 答:依据《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规定,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师不得限制动物主人或者饲养单位持处方到兽药经营企业购药,但兽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除外。 9.兽医处方笺有没有统一的规格和样式? https://nyj.nanyang.gov.cn/2024/11-18/802238.html
2.最新兽药手册,现代畜牧业的必备指南客户案例最新兽药手册是现代畜牧业的必备指南,全面涵盖兽药知识,提供最新兽药信息。本书内容详实,包括各类兽药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帮助畜牧业从业者科学合理使用兽药,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动物健康。摘要字数在100-200字之间。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已成为关键所在,兽药作为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重...https://www.szbstzn.com/post/12383.html
3.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批准61种人用药可用于宠物临床急需使用宠业家消息,近期,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发布了关于《宠物临床急需使用的人用药品目录(61种)》的通知。 据悉,该所开展了“宠物用药需求与解决思路研究”专题调研,并列入农业农村部系统调研课题和我所主题教育整改整治问题清单,经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批准(农牧便函〔2023〕638号),组织行业内宠物一线临床专家和宠物权威专家...https://feed-china.cn/wap/industrytrends/1673.html
4.为爱犬降保驾护航的精选药品指南为爱犬健康保驾护航的精选药品指南 首先,宠物药品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宠物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品来治疗,因此在选择药品时,最好是根据宠物医生的建议进行。 其次,宠心乐园提醒所有主人,在购买任何宠物药品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https://www.0zlw2vgr.com/zong-he-zi-xun/335264.html
5.医药魔方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坚强领导下,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以下简称42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https://www.pharmcube.com/news/article/704a4889985075b8ad2a523c0b8f0a0f?index=news
6.甘肃势泉市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使用指南将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使用周期较长、疗程费用较高的谈判药品纳入“双通道”。 目前,纳入“双通道”单独支付管理的谈判药品有114种。 2021版药品目录纳入“双通道”单独支付管理谈判药品名录 (二)参照“双通道”单独支付管理药品 为保证平稳过渡,对转入常规目录的原15种谈判药品,暂时继续实行“双通道...https://sxyyjgxh.cn/portal/article/index/id/1927/cid/42.html
7.2016年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真题及答案4.应经单独论证才能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的是 A.含有濒危野生动物植物药材的中成药 B.非临床治疗首选的化学药品 C.除急救、抢救用药外的生产品种 D.易滥用的、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的中成药 答案:C 5.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使用管理确定的原则是A ...https://m.educity.cn/zyys/1800755.html
8.纳入一批抗癌药慢性病患者急需的创新药“救命药”新版医保目录...昨天是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首日,一批抗癌药、慢性病患者急需的创新药、“救命药”纳入新版目录。记者昨从上海多家三甲医院获悉,已有肿瘤患者、高血压患者等成为获益者,就医负担大幅减轻。 纳入医保,月均自付最多可省3万余元 “在瑞派替尼进医保前,一个月4万元左右的治疗费用对我们普通家庭而言,真的不容易。”...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3/02/032488680.shtml
9.辅仁药业: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辅仁药业集团实业...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 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 药品注册 指 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并决定是否同意其 申请的审批过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某药品生产企业能够生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90800000011_10.shtml
10.医院药学(医学高级):药事管理必看考点(考试必看)考试题库1、单项选择题 根据《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基本药物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举办的所有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B.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C.举办的医疗机构可不配备基本药物 D.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 E.基本药物报销比例可略...http://wap.91exam.org/exam/87-1078/1078562.html
11.单克鹿体药物市场前景预测与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5)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10 (6)基本医疗药品保险目录管理制度 ...10 (7)人类遗传资源采集及收集备案制度 ...https://doc.mbalib.com/view/b008b6de5ab4f0abf2fb47b9aa8921f8.html
12.2014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历年真题试卷(五)E.省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设立的药品检验机构 11.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的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携带 A.运输证明 B.运输证明复印件 C.运输证明副本 D.运输证明副本复印件 E.准予运输证明 12.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抢救病人急需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而本医...https://m.hqwx.com/news/2013-9/201309120925472247.html
13.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科技成果【成果完成人】李善军 【技术简介】为解决山地果园果实、肥料和农药等运输过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生产实际问题,华中农业大学研发了多系列多种形式的适宜于不同地形和动力条件的山地果园运输机,其中自走式单轨道系列运输机具有占地小不影响园间行走、不需要电力供应、轨道可任意长、轨道可形成闭环、安全性高等特点。 https://www.xgsme.cn/ArticleDetail.aspx?objectid=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