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即分别将卵子和精子取出后,置于培养液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过程。
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
在日前举行的2019上海科技论坛——遗传与分子诊断产学研大会上,记者就试管婴儿方面的问题专访了我国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
我国目前孕期筛查主要针对染色体异常
针对孕期筛查的必要性,黄荷凤院士进行了解答——
我国目前的筛查方向定在染色体异常方面。因为孕期最多发生的是染色体异常。比如,21号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大概有千分之几,是比较高的。一般来说,有大块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大多无法降生,但是21号染色体非常的小,所在的基因点位不多,生出患儿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孕检是想把这些小孩早早地筛出来。国家在这方面是通过妇幼保健室强制性进行孕期筛查,保证诞生的孩子都能达到基本健康水准。
孕检筛查是一种生化方法,通过抽血取得三四个指标,比如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MET(尿蛋氨酸)等,通过计算、预算,看得出的值是否异常,由此筛出一批可能是高危的孕妇。高危孕妇再抽血取得DNA,做无创产前筛查,但它只是筛,无创筛查得到的结果中又有部分高危,这部分就需要做诊断。用真正的净标准:小孩的羊水里面的脱落细胞,或者脐带血里面的血细胞进行诊断,即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如果得出染色体异常的结论,则说明孩子是患儿,需要终止妊娠。
黄荷凤表示:“孕妇经过三次筛查后,基本上有缺陷的就被筛掉了。但也会有几个漏网之鱼,不过那部分就极少了,真是万分之一。”
试管婴儿其实不把胚胎放在试管里面
数据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4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每年约有1200万-1500万对夫妇会出现不孕不育的问题。对于这些夫妇,试管婴儿成为最后选择。为什么叫试管婴儿?
黄荷凤解释说:“试管婴儿是通过非自然的生殖方法,解决不孕不育或者遗传病问题,这个技术被大众叫试管医学,其实医生是从来不把胚胎放在试管里面的。试管婴儿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由实验室的试管代替了输卵管的功能而被称为‘试管婴儿’。”
据黄荷凤介绍,试管婴儿的历史很短暂,1978年才在英国诞生出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算到现在不过41年。目前,大多数试管婴儿的案例,都是不到20岁的一批小孩。“我做妇产科、特别是后来从事生殖医学以后,考虑得最多的问题是小孩子的健康问题,是这个问题让我慢慢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我想证实这些试管婴儿健不健康。”鉴于对试管婴儿健康情况的深入研究,黄荷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配子源性疾病”理论学说,对精/卵源性疾病的代间及跨代遗传/表观遗传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目前的试管婴儿依然做不到100%成功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0万试管婴儿出生。不过,即使在技术如此先进的今天,试管婴儿也不是100%成功的。
“技术在不断进步,选择试管婴儿,只要坚持下来,多数人还是能够成功。”不过,黄荷凤补充说,按照自然规律,人到了45岁,自然受孕率已经下降到1%左右,即100个人只有1个人可以自然怀到孩子。而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受孕率可以增加到50%,即100个人可以有50个人受孕。但每个人个体情况不同,目前的试管婴儿成功率依然无法达到100%。(记者张蕃)
正在加载...
尊敬的用户,您未能注册“中国数字科技馆”账号,请重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