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如火如荼顺利开展的阴式手术培训、阴道镜专项技术培训、盆底解剖培训、宫腔镜高级技术培训、单孔腹腔镜专项技术培训班及精湛的手术演示充分体现了大家学习高涨的学习热情!
第九届“全球微创手术治疗研讨会”终于在今天上午迎来了开幕式!此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COGA)与美国妇科内镜医师协会(AAGL)、欧洲妇科内镜医师协会(ESGE)、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COG)、亚太妇科内镜医师协会(APAGE)、世界华人妇产科医师协会(WCOG)联合主办。本次大会的宗旨是为广大妇产科医师构建一个交流沟通妇产科手术技术,尤其是內镜下手术的国际平台,促进规范、先进手术方式与理念的推广!莅临此次会议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马迎民、FranklinLoffer教授、CYLiu教授、MarieParaiso教授、JubileeBrown教授、李奇龙教授等海内外专家们。在开幕式上,郎景和院士、马迎民副院长、Loffer教授、CYLiu教授、杨民副会长先后发表了致辞,对本次大会的举办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对大会的开幕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及充满了殷切的希冀,祝愿各位妇产同仁都能通过此次大会得到新的启发,祝愿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媛爱APP,实时更新
开幕式
大会伊始,由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与美国贝勒医学院的关小明教授为大会开幕主持
中国妇科内镜成立妇科内镜学组以来,有了迅速的的发展,从妇科医生的必备技能要求,到形成了有质有量的庞大队伍,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与国际同道们一起促进了交流、促进了友谊、促进了发展。每年在全国各地有不下于200场的妇科内镜和微创技术会议。整合提高质量,是今后的任务,我们已经走向了发展妇科微创的征程。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北京市卫健委直属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作为朝阳医院重点学科,经过已故妇产科主任张震宇教授的二十年开拓进取,成为卫健委首批妇科四类内镜技术培训基地,北京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北京市医管局重点医学专业、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妇产科免疫学疾病转化合作研究基地。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的发展得到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以及在座各位专家与同道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CYLIU回顾了全球妇科微创手术治疗研讨会的发展历程,深切怀念朝阳医院已故妇产科主任张震宇教授为这一品牌付出的努力,含笑回忆张震宇教授教他易经、八段锦等中国传统文化。预祝中国微创事业蓬勃发展。
会议实况
教授给大家带来的讲课是无法完全切除的黏膜下肌瘤的管理,它提出一个思考: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黏膜下肌瘤,也许不会导致长期的问题;提出一个建议:无法完全切除的黏膜下肌瘤在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患者中的建议。通过一些文献回顾指出:完全切除黏膜下肌瘤不一定能带来明显的临床获益,可采取观察至少三个月的保守治疗;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可采取观察;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切除所有残余组织。
Paraiso教授就机器人骶骨阴道固定术向我们介绍了她个人的观点:她所进行的手术中:40-50%为阴式手术(包括阴道网片),25-30%腹腔镜手术,25-30%机器人手术;机器人仅为一种工具;在某些研究中与开腹手术花费相当;阴道骶骨固定术联合或不联合阴式子宫切除,并不节约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多种方法有助于缝合操作。通过多个手术视频短片生动形象的向参会的妇产科同仁们介绍了机器人腹腔镜的手术优点以及一些手术技巧。她指出: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仍应用广泛,该项技术使更多医生可完成微创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该技术使缝合操作、分离、进入手术部位更简单和易于掌握;机器人辅助手术训练课程更有利于医生掌握骶骨阴道会阴固定术,骶骨子宫固定术,直肠固定术,及联合次全子宫切除术+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等,有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
薛教授首先介绍了近3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元的2012-2019年间海扶刀应用的数据统计,展示HIFU与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效,近期疗效优于手术治疗,总病例2000余例。并介绍了HIFU治疗的适应症与疗效随访。展示了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症状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影响分析;HIFU治疗还可用于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对于大量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无一例严重不良后果。还介绍了HIFU应用于胎盘植入、腹壁内异症等方面的作用。
单孔腹腔镜论坛
上午主会场的精彩演讲还在脑海中萦绕,但是下午各论坛的精彩却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上演,这里,我们在单孔腹腔镜论坛为您带来现场报道!
关教授首先讲述了手术发展的历史,着重介绍了机器人手术。单孔手术使用不同长短的手术器械,完成不同方向及角度的操作,单孔手术在标本取出方面有很大优势。播放了机器人单孔手术视频,他介绍机器人的连接和组装可以在5min之内完成。Vnotes手术减少了手术伤口不易愈合等问题。机器人vnotes手术,可以将逆行手术变为顺行,将其与AI结合,可能成为未来手术的主流。AI手术的优点有定位精准,不易疲劳等。AI可以自主学习。诊断是AI目前在医学方面的主要应用。关教授诙谐的讲述了AI的一些缺点。他认为我们对新技术的态度应该是——认知、接受以及改变。
两年半以前,孙教授进行了全国多中心研究。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中国大陆开展有四项要素:一、学术探索与创新;二、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三、政策和学会支持;四、器械研发与创新。他提到中国妇科特点是有层次、有组织、有规模的。13年,李奇龙教授在上海举办两次培训班,自那以后,单孔一直在发展,中国目前有22个省市自治区正在进行单孔手术。调查发现:在病种方面,目前单孔手术以良性病为主;年龄方面,病人年龄较年轻;镜头方面,普通10mm镜头仍是主流;缝线方面,术中缝线多为普通可吸收线。他介绍了单孔腹腔镜的不同点,单孔腹腔镜使用理由,Notes的历史和现状以及Notes宫外孕卵管切除术等,并播放了不同入路的手术视频。
郑教授首先提出单孔腹腔镜技术面临的瓶颈:操作空间狭小;器械与光纤相互干扰;排烟差、烟雾对视野干扰;对视野清晰度要求较高,然后列出了解决方法。她提出5mmHDEEII产品优势为:高清晰画质、视野范围广、使用方便、微创、美容。她介绍了一个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肾静脉水平)+大网膜切除术的病例,并播放了手术视频。
冯教授介绍Notes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通过胃和口腔,但经阴道切口是目前应用notes最常用的途径。经阴道入路进行notes有许多优势:阴道容易去除污染,发生切口感染及切口疝的可能性低;阴道后穹隆组织薄,进入腹腔方便,相对其他途径安全、损伤小且易于关闭;阴道穹隆无筋膜覆盖无体神经支配,术后疼痛轻;阴道内环形皱襞的纵向伸展性好,弹性容量好,弹性容量好,利于操作和取出较大的标本;直视下完成阴道切开放置port和缝合阴道。Notes在外科手术方面开展了经阴道胆囊切除术、经阴道阑尾切除术及经阴道入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胆囊切除术。她提出了联合手术的定义,如何选择穿刺部位及vnotes的优势与不足等。
郑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外及国内单孔腹腔镜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统计情况,接着她提出LESS在妇科恶性肿瘤应用中的所需要的多方面技巧技巧,例如单孔操作平台的选择、悬吊暴露技巧、等。单孔腹腔镜操作技巧在多个方面发生了转变:操作由“双手”变“单手”、操作空间由“左右”变“上下”、术者体位由“侧方位”变“正中位”、操作野由“小”变“大”、抓持距离由“近”变“远”、操作由“同时”变“分步”。最后郑教授用丰富的手术视频讲授了不同手术位置的悬吊方法、缝合技巧方法及血管损伤处理方法等。
彭教授从文献中探讨子宫颈癌的术式方法选择,阐述了淋巴结切除术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关键的一环。接下来用动画生动形象地显示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过程并详细介绍了解剖结构和手术步骤。常规腔镜器械行腹腔镜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手术,对术者体力、技巧都是全新考验,而单孔腹腔镜下的淋巴结清扫难度更大,学习曲线更长。彭教授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改进,使得单孔腹腔镜线层解剖法具有了推广价值。最后,彭教授由浅入深详细介绍了所谓线的定义以及分层的目的,并用实际手术视频进行解析,着重阐述了解剖分离过程中的手术技巧和难点以及应对办法。
康楷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个让他终身难忘的病例,希望借此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考。患者49岁女性,查体及辅助检查发现附件区包块,CA125升高达5000U/ml,所以进行了开腹探查,但是结果却未发现明显肿瘤,仅在左侧有一个稍大的淋巴结,淋巴结冰冻病理结果提示无明显异常,继续探查在闭孔神经外下侧盆壁和盆底发现一个包块,冰冻提示腹膜外病灶,那么第一个问题迎面而来,术式该如何抉择?最后是按卵巢癌做的手术,那么许多问题又来了,肿瘤从哪里来?如何分期?手术范围是否合适?后续如何治疗?结合术后石蜡病理结果及外院会诊,考虑患者为混合型宫颈癌转移至腹膜后淋巴结可能性大,组织中可见明确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分化,部分区域可以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及鳞癌分化。再次追问患者病史发现患者5年期因为HSIL、HPV16阳性做过宫颈锥切手术,锥切术后5年间CA125渐进性增加。结合病情我们后续增加了放疗。虽然目前仍不知该患者的疾病分期,不知道她的手术范围是否合适,但是,通过此病例,我们又一次体会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
大会掠影
此图文、视频、文字,均由媛爱APP独家采编,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此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官方移动客户端—媛爱APP独家媒体支持和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