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应尽早(推荐25岁以前)做全结肠切除与回肠-肛管吻合术或回肠-直肠吻合术。回肠-直肠吻合术后应终生每年一次直肠镜检查,如发现新的息肉可予电灼、激光、微波、射频或氩气刀等治疗。从30岁起,有上消化道息肉者,推荐每三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如果有大量息肉,检查应更加频繁。大量十二指肠息肉的患者,每年
关于举办“2020原料药注册申报流程、CTD撰写要点与关联审评实操培训班”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在2019年新《药品管理法》实施后,2020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应建立化学原料药、辅料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关联审评审批制度。如果说2019关联审评
(1)吻合口梗阻为术后最常见并发症,包括功能性和机械性梗阻。患儿在手术1周后胃肠减压液仍为胆汁性,或拔出胃管后反复出现腹胀、呕吐、无正常排便时应考虑吻合口梗阻可能。可经胃管注入适量碘油行造影检查,了解吻合口通过情况。如确定存在吻合口机械性梗阻应再次手术,解除梗阻原因,切除病变肠段及原吻合口重行
手术治疗的指征为:(1)肠套叠经空气加压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未成功者。(2)发病超过24~48小时,临床疑有肠坏死者。(3)复发性肠套叠,尤其发生于儿童者。(4)成人肠套叠。手术前应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禁食水、胃肠减压,必要时采用退热、吸氧、备血等措施。麻醉多采用全麻气管插管。
一、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肠梗阻(ICD-10:K56.0/K56.2/K56.5-K56.7)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ICD-9-CM-3:45.62/45.91/46.01/46.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为慢性吸烟者。主因腹痛持续3天,肛门无排气、排便2天就诊。患者自述在过去的4个月内左上腹部间断疼痛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曾自行间断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止痛。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如下:心率120次/min,血压120/70mmHg,呼吸22次/min,室内空气中血氧饱和度92%。
1.术后定时扩肛或作肛管排气,如有排便、排气,单纯肠套叠复位病人即可恢复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则停止胃肠减压,给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步增加。2.作肠套叠单纯复位的病人,大部分都有肠内毒素被吸收而引起的高烧,除对症处理和补液外,应给缓泻剂或服中药“通肠汤”,促使肠内容物及早排出体外。
边缘溃疡见于各种消化性溃疡手术或非消化性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术后者约占95%,其中发病率与首次手术的术式选择有关。据统计,以单纯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发病率最高(30%~50%),其他依次为HSV(10%~20%),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引流术(10%~15%),单纯胃大部切除(2%~
空肠溃疡见于各种消化性溃疡手术或非消化性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术后者约占95%,其中发病率与首次手术的术式选择有关。据统计,以单纯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发病率最高(30%~50%),其他依次为HSV(10%~20%),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引流术(10%~15%),单纯胃大部切除(2%~
首先测量土壤紧实度有专门的紧实度测量仪,分为指针式紧实度仪和数字式紧实度仪。1)先将欲测量的土壤表面整平,然后将本器尖端部份全部插入土壤中,直到(口)部份。2)垂直顺向拔出土壤硬度计,并从表上读取硬度指示值。3)读取测值完毕,请旋转从动针旋钮,使指示表归零。4)如果侧头内部附着土壤,将会使测量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7岁。主因上腹痛、恶心和非胆汁性呕吐1天于急诊就诊。腹痛部位主要发生在上腹部并伴有多次非胆汁性、非血性呕吐。患者曾于此次就诊前一天排便、排气,除7年前行腹腔镜胃旁路手术外,无其他既往病史。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6.7℃,心率67次/分钟,血压155/86mmHg,呼吸
治疗1、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可应用空气或钡剂灌肠法复位。但怀疑有肠坏死者禁忌使用。2、灌肠法不能复位或怀疑有肠坏死,或为继发性肠套叠者可行手术疗法。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探查情况决定。无肠坏死者行手术复位;有困难时切开外鞘颈部使之复位,然后修补肠壁;已有坏死或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可行肠切除
1.非手术治疗经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肠坏死发生。(1)改善心脏功能首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慎用血管收缩药物和洋地黄类药物,采用血管舒张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解除血管痉挛。(2)扩张血管经动脉造影导管,输入罂粟碱可有效地扩张血管,改善血供。同时观
1.一般治疗包括止泻、补液、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2.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但作用不确切。3.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有严重并发症者。如肠套叠无肠坏死者行手术复位,已有坏死者行肠切除吻合术。
细胞转染是指将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导入真核细胞的技术。
诊断根据患者有右下腹疼痛等低位肠梗阻表现的病史,右下中腹扪及胀气的盲肠且有压痛的体征,应首先考虑盲肠扭转的可能;结合腹平片显示盲肠显著扩张且有液气平面,钡剂通过升结肠显示受阻征象可明确诊断。治疗盲肠扭转一旦确诊,则应按肠梗阻治疗原则积极进行胃肠减压、补液和使用有效抗生素,同时纠正水、
1.切口多采用右侧旁正中或经腹直肌切口。2.探查蛔虫团部位,梗阻及肠管病变程度,有无肠扭转、套叠或阑尾蛔虫。3.处理蛔虫团:(1)肠切开取虫术(enterotomyandremovalofascaris):用于虫团较大不易疏散而肠管尚无坏死的情况。将虫团聚集的肠段提出腹腔,
一、肠外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肠外瘘(ICD-10:K63.2)。行病变肠段切除肠吻合术(ICD-9-CM-3:45.6/45.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肠外瘘
急性肠系膜缺血病人主要并发于心血管疾病,而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又会加重心血管疾病,因而应把改善心脏功能和病人全身情况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等措施的同时,尽快手术探查,不可顾此失彼。在对病人一般情况及心脏情况予以诊断及处理后,即进行选择性动
一般采用内科治疗。1.克罗恩病手术适应证肠梗阻,慢性肠穿孔后形成腹腔脓肿、肠内瘘或腹壁肠瘘,长期持续出血,以及诊断上难以排除痛肿、结核者。以回肠末段克罗恩病为例,手术应切除病变部位包括近远侧肉眼观正常肠管3cm,作端端肠吻合。如因粘连严重或局部脓肿形成,不能切除,可在病变近侧3cm处切断
1.病历摘要(图1~2)病例1(图1):女,14岁;因“间断头痛1月余,加重伴恶心1周”于2018年3月入院。头痛部位:额部、枕部,表现为针扎样跳痛,呈间断性发作、间歇期正常。近1周来头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率增加、间歇期缩短,伴恶心;脑神经检查及小脑体征检查阴性。CT提示椭圆形囊性占位、低密度、无钙
盲襻综合征是指小肠内容物在肠腔内停滞过久,细菌过度繁殖所引起的以腹泻、贫血、吸收不良和体重减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本病由小肠狭窄、憩室、神经功能失调、硬皮病等引起,在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导致盲襻或盲袋形成并发生淤滞所致。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
类别同酮洛芬。规格(1)25mg(2)50mg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类别同地红霉素。规格(1)0.125g(2)0.25g贮藏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鉴别(1)取本品2片,研细,加热乙醇20ml,研磨1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滤过,取滤液1ml,照甲巯咪唑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5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检查含量均匀度取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