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最常见的症状是原腹部手术切口处有包块出现,用力时突出,平卧休息则缩小或消失。
(1)小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距离<4cm。
(2)中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距离4~8cm。
(3)大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距离>8~12cm。
(4)巨大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距离>12cm或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的比值>0.15(不论其腹壁缺损最大距离为多少)。
腹壁切口疝的手术修补:开放修补和腹腔镜修补两大类,还包括腹腔镜与开放操作结合的杂交手术。
修补方法包括直接缝合修补和补片修补两大类。直接缝合修补的复发率超过50%,仅适用于缺损很小的腹壁切口疝,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的是补片修补,复发率约5%。
(1)开放切口疝修补术对腹壁和患者的创伤较大,开放手术时放置和固定补片较为困难。
(2)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是在腹壁上打3个5~10毫米的小孔,分离前次手术造成的腹腔内粘连,再用补片对缺损进行修补。补片放置完全在直视下进行,固定补片更加容易,已成为腹壁切口疝修补的首选方式。
(3)杂交修补术对于腹腔内粘连较重的切口疝患者,可以通过腹壁小切口在开放状态下完成粘连分离,然后在腹腔镜直视下放置和固定补片,即所谓的开放与腹腔镜结合的杂交手术,以克服开放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各自的缺点,实现理想的修补。
现在朝阳医院陈杰教授提出手术的主动减容技术,对于复杂巨大切口疝的治疗提供了另一思路及方法。
预防
针对病因:
1.避免切口感染:改善手术前后全身情况、纠正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术前停用或调整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用量等可以增强切口的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护切口等措施,从而降低切口的感染概率。
2.避免切口裂开:增强伤口愈合能力,避免术后出现剧烈咳嗽、肠麻痹、腹胀等使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术后腹带包扎以避免发生切口裂开。
3.避免慢性腹内压增高因素:处理慢性阻塞性肺病、前列腺增生、顽固性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疾病,有助于降低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