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致肠梗阻是结直肠肿瘤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结直肠肿瘤致急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由于结肠梗阻多为闭袢性梗阻,一旦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时,临床处理非常棘手。选择处理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治疗方法更加多样化,并基本趋向于一期切除吻合术或结肠次全切除吻合术[1]。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结直肠肿瘤并急性肠梗阻患者97例,均行手术治疗,现回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7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年龄21~84岁,平均58.1岁;右半结肠癌32例,左半结肠癌28例,直肠癌37例;中、高分化腺癌56例,低分化腺癌28例,黏液腺癌13例;DukeB期44例,C期41例,D期12例。均通过腹部X线片、CT、超声、肠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及术中冷冻病理切片明确诊断。本组病例均于入院前1~15d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主要为腹胀、便秘、恶心、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或仅少量排气。30例入院时表现为完全性肠梗阻。
1.2治疗方法
1.2.1围手术期处理
结直肠癌在我国较为常见,其是一种恶性肿瘤,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过去十年的发病率逐年提高[1]。结直肠癌等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且部分手术治疗患者发生转移或复发[2]。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分析其产生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与临床收益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研究组KPS(85.36±5.78)分、ZPS(0.95±0.19)分;对照组KPS(74.21±6.34)分、ZPS(1.21±0.21)分。研究组KPS得分显著比对照组高,ZPS得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一、人群筛查及早期诊断
二、药物预防
三、外科治疗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临床效果
近几年,国内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而该疾病的病因仍然没有明确[1]。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手术为主,由于部分患者对于手术不了解,不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基于此,本文简析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详解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在41~75岁,年龄平均为(61.0±4.7)岁;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在44~73岁,年龄平均为(60.0±4.2)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手术室护理。两组结直肠癌患者各项基础资料比较,P>0.05,可行下文的比较。
关键词: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协助诊疗;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
2教学效果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围术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微创技术;腹腔镜;优质护理;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结直肠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病死率仅次于肺炎,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该疾病患者,但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速度慢,患者接受度往往较低。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且该术式所需费用低、术后恢复期短、创伤小,备受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青睐,但与此同时,患者对于与手术相适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借助反复充放气促进循环压力的形成,能够对血液流动起推动作用,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症状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焦虑;抑郁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室护理;应激反应;胃肠道功能;并发症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1]。但手术属于有创操作,易引起患者多种生理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2-3]。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通过优化围术期多项护理措施,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4]。本文观察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优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而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是影响该手术质量的关键。配合良好的手术室护理能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预后。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以期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能耐受手术。排除传染类疾病、血液疾病及其他重大脏器疾病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50~70岁,平均(63.39±3.69)岁。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50~70岁,平均(63.25±3.5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