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发热,最高体温38.5℃,使用抗生素治疗1周有所好转
●间断性阴道排液,呈黄白稀薄脓性
●持续下腹隐痛
●产后哺乳
●月经未复潮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1月12日)
●子宫前位,宫体大小约5.0cm*4.8cm*3.9cm,肌层回声均质
●宫腔居中,子宫内膜厚0.5cm
●子宫前壁下端切口处可见三角形暗区,大小约1.3cm*1.4cm
●其向外突出有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3.6cm*1.9cm,内有液体蠕动,为浆膜层所包绕
●右卵巢长径约2.6cm,回声未见异常
●左卵巢长径约3.0cm,回声未见异常
●CDFI未见异常
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憩室,并外突低回声包块(血肿可能)。
超声复查(1月26日)
●子宫前位,宫体大小约5.1cm*5.1cm*4.2cm,肌层回声均质
●宫腔居中,子宫内膜厚约0.7cm
●宫腔下段呈分离状,宽约0.3cm
●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浆膜外膀胱后方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大小约1.5cm*1.9cm*1.3cm,内似可见密集细点状回声,加压后无明显涌动
●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可见无回声区,大小约0.6cm*0.6cm*0.3cm,顶端距浆膜层约2.7mm
●左卵巢长径约2.9cm,回声未见异常
超声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分离,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浆膜外低回声区,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无回声区(憩室可能),术后瘢痕愈合不良合并憩室。
手术治疗
由于超声检查未能测出子宫浆膜层厚度,故需进行宫腹腔镜手术探查。
●宫腹腔镜检查
宫颈管出现大量黄白色干酪样稀薄脓液样组织,并不断向外流出。因患者术后持续有脓液排出并伴有发热,考虑局部感染,进入宫腔后通过超声检查可知其子宫内膜较薄,且病灶位于子宫下段位置,憩室边界不清,双侧范围较大。
●腹腔镜下分离子宫前壁粘连
切忌损伤子宫、膀胱,并寻找间隙准确分离粘连。
●腹腔镜下修补瘢痕憩室
解剖分离膀胱前壁与子宫之间的粘连,更好进行憩室的修补。宫颈下段间断连续缝合以及加固缝合。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已经恢复原本大小与形态。
术后随访
术后2个月(3月29日),月经来潮、正常。
超声复查
●子宫前位,宫体大小约4.6cm*4.5cm*3.8cm,质地欠均匀
●子宫前壁下段肌层薄,厚1.0cm
●子宫内膜中等回声,厚0.6cm,宫腔分离,液性暗区大小0.3cm
●子宫右前方分隔,液性暗区大小2.5cm
●左卵巢可见
●右卵巢可见
●CDFI:子宫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复查超声提示:宫腔、盆腔少量积液。
病例小结
该病例诊断非典型的CSD感染伴严重粘连,局部解剖变异;
手术治疗中分清结构,进行解剖缝合与子宫修复;
警示医生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严格操作规范,减少医源性后遗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