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我院2013年2月—10月间40例胆石症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胆囊结石9例,胆管结石14例,胆囊合并胆管结石17例。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13)岁。将患者分为1组和2组,每组2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
1组患者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胆管护理、伤口护理);2组患者在1组基础上配合饮食护理、疾病讲解。
1.3疗效观察
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包括术后并发症、有无死亡等情况,此外还要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并发症率比较
1组患者术后出现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胆管出血、肝脓肿、感染共计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2组患者仅有1例感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满意度比较
1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2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1临床资料
2003~2004年我院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共104例,其中90例术后2h下床活动,3~4日康复出院。均比开腹手术缩短了疗程。
2巡回护士的配合
2.1仪器准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所需器械设备较多。术前应做好合理布局,并将各种仪器正确安装好后摆放在适当位置。连接好二氧化碳转换器与自动气腹机,预调试好气腹压力,检查荧光屏显像是否清晰,亮度是否适合,调好电凝适度值,同时将负极板固定在患者大腿肌肉丰厚处,接触面积大于负极板的3/4。在消毒铺巾后配合洗手护士依次将光源摄像系统、气腹机导管、电凝线接好,冲吸管道接好无菌生理盐水和吸引器瓶,检查气腹针是否通畅,准备就绪后开始手术。
2.2患者的床台平面头高20°~30°脚低,右侧高15°,以充分暴露手术野。妥善固定尿管、胃管、肢体。
2.3术中麻醉迅速在患者上肢建立2~3条通畅的有效静脉通道,连好三通及延长管,协助麻醉诱导,术中配合麻醉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准确给药。
2.4建立气腹后密切观察注意有无呼吸、循环异常以及皮下气肿的发生,与术者、麻醉医生、洗手护士保持密切联系和有力配合,共同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手术护士的配合
3.1术前准备了解所施手术具体步骤以及所需器械的名称和用途,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备好腹腔镜器械、开腹器械各1套。
3.2消毒提前20min洗好手,铺好并整理无菌器械车。将消毒柜中的特殊器械取回,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后依次置于器械车上,以避免消毒剂带进创口刺激损伤组织。
3.3术前配合协助医生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单。将用纱布绑好的冷光源导线、视频转换器导线和气腹管固定在助手右边手术铺巾上,以防滑落;将电凝线、冲洗棒导管固定在术者右边,接好摄像头、气腹针,同时将清洗擦干的腹腔镜器械依手术进程摆好在器械台上,根据手术需要及时准确提供给术者。
3.4术中配合手术过程中用70℃~80℃开水加温腹腔镜,以保持腹腔镜在腹腔内的清晰度,避免镜头因腹腔与镜头温差而起雾,影响视野。术中积极配合术者,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关键词】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
随着科学技术在日益逐步创新,我们医学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医学技术也不断增进。随之,腹腔技术也得到了技术的发展,进过多次试验及应用国内外学者逐渐认可单孔法进行腹腔手术镜下胆囊切除的优越感,但常规的三孔法手术在取胆囊前多在剑突下或脐部戳孔处钝性扩张戳孔以利胆囊戳取出,据患者反应术后疼痛明显且缝合后手术疤痕较明显;[3]但单孔法手术直接在脐下部取一较常规LC术略长的切口,取胆囊时一般不需钝性扩张戳孔,并且术后缝合无明显疤痕,既减轻了术后患者戳孔疼痛,又满足了部分患者为术后疤痕的后顾之忧。以下为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1月,采用单孔法和三孔法进行胆囊切除对比的实例,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42例患者中女28例,男14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约为52岁。术前B超均证实胆囊结石25例,胆囊结石合并合并胆囊息肉5例,胆囊息肉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无腹部手术史1例。将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类型等方面比较无差异,均可进行比较。
1.2手术器械微型腹腔镜,10mmTrocar,无损伤抓钳及其常规LC手术器械。
1.3方法手术位置选在在患者脐下缘皱褶处,大约长为2.0cm切口,并在切口中央处刺置入5mmTrocar建立气腹及置入微型气腔镜,注入二氧化碳气体闭合法建立气腹,气腹保持一定的压力为12-13mmHg。(1)对照组:采用单孔法进行手术,手术者应站在患者的左侧
,助手位于患者两腿之间进行扶镜。气腹制造成功后,在切口处置入10mmTrocar,放入10min腹腔后镜进行探查,在同一切口内不同穿刺点其右侧穿刺置入10mmTrocar置电凝钩,其左侧不同穿词点直接置入无损伤抓钳用于牵引胆囊。左右手交叉(或直接用右手牵引胆囊,左手持电凝钩)顺行或逆行胆囊切除,方法同常规LC术。胆囊切除后经此唯一切口内取出胆囊,不放置腹腔引流。(2)观察组:采用三孔法进行手术,手术者和助手均站在患者的左侧,在脐上、剑突下和右肋缘下分别作1~2cm的切口,然后穿刺1个10mmTrocar和2个5mm的Trocar;然后将10mmTrocar放入10mm30腹腔镜,2个5mm的Trocar分别放入分离钳和电钩。首先探查腹腔,例如若无手术禁忌,应先分离胆囊前三角,再分离后三角,分离出胆囊动脉,胆囊管,胆总管和肝总管等。其余步骤与单孔法相似。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的平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经对比得知,对照组患者痊愈17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5%,在采用三孔法经行手术后,患者明显出现戳孔疼痛感并且在手术缝合后疤痕较明显,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与观察组组效果比较
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对照组17例3例1例0例96%
观察组11例4例3例3例75%
P值P
3探讨
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一种微创外科手术,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外科技术结合的产物。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外科医生探索更加微创和完美美容的手术方式,由于脐孔可以隐蔽较小的手术瘢痕,医学界开始探索研究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5]单孔法LC术的技术难点表现为手术器械不灵活,导致不容易操作,器械惯性不好掌控,所以发生副损伤的可能性较大,但随着经验的不断提高,采用专用的三通道Trocar或改善的腹腔镜器械即可提高手术器械的灵活性,手术的安全性也随之大大得到提高,其手术适应症也得到了逐越的拓宽,亦可完成复杂胆囊切除术,使更多患者得到更完善的治疗效果。经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对比分析,对照组采用单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安全性高、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且无疤痕使患者更快得到康复,此类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妇科住院的实施了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手术的病例38例,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35.2岁,卵巢囊肿剔除术1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1例,不孕症手术7例,输卵管妊娠6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均有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并选择同期一般情况基本相似的病例行有气腹腹腔镜手术78例作对照。全组病例除了子宫切除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其余病例均采用联合阻滞方法麻醉。
表1两组病例术前基本情况对比(n)
组别例数卵巢囊肿剔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孕症手术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切除
(或切开取胚)术子宫切除术
无气腹组381211762有气腹组76242214124
1·2方法
1.2.1手术操作:(1)消毒铺巾后,安放悬吊棒于手术者对侧手术床上。(2)三孔式切口部位的选择:腹腔镜孔选择在脐上缘,按脐轮的弧度左右方向横行切开皮肤,切口长约1·0cm,闭合式置入目镜trocar。选择麦氏点与反麦氏点为第2、3穿刺点,避开腹壁下静脉,切开皮肤长约1~1·5cm,腹腹腔镜直视下穿刺进入腹腔,置入操作套。(3)根据患者脐耻之间长度选择不同宽度钢针抓手,用手提起下腹壁,于耻骨联合上3cm处沿前正中线向脐孔方向刺入直径1.2mm的克氏钢针,在皮下近筋膜处走行,于脐孔下缘2cm处穿出。钢针两端分别套入细导尿管,固定于钢针抓手上,两端向上弯曲。(4)钢针抓手提起腹壁,将其吊链悬挂于悬吊棒横杆挂钩,将腹壁悬吊起,通过卷链器调节腹壁吊起的高度。
1.2.2手术种类及主要步骤:卵巢囊肿剔除术1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1例,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切除(或切开取胚)术7例,不孕症手术行盆腔粘连松解或输卵管造口术6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2例。手术步骤较有气腹腹腔镜操作略有改进。剔除肌瘤的过程与传统的腹腔镜类似,术中可通过举宫及手指的直接碰触、探查,发现深肌层的小肌瘤。附件手术可把病变提出操作口外,如输卵管部分切除、造口,较大的卵巢囊肿在其内容物被抽吸后均可提出切口外进行剥离囊壁、止血、缝合等。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单因素的方差分析。
表2两组病例术中术后情况对比
无气腹有气腹无气腹有气腹无气腹有气腹
卵巢囊
肿剔除术61.5±5·755.3±8.275.2±13·168.±15.700
子宫肌
瘤剔除术113·3±4.999.±15.7193.2±17.3157.2±25.800
不孕症手术87.5±15.681.5±5.731.5±9.729.1±57.900
输卵管
妊娠手术55.9±13.748.5±9.949.2±5.847.1±11.800
子宫切
除术89.8±18.658.5±5.7131.5±9.7172.1±5.900
2.1本组病例均按术前诊断行相应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无1例术中改术式,手术经过顺利,无术中副损伤。手术
3·1腔镜手术属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小、出血少及受术者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传统腹腔镜手术需借助于人气腹为腹腔内手术提供操作空间,悬式腹腔镜技术是通过腹壁的机械悬吊为腹腔内手提供了一个无需持续气体维持的腹腔内手术操作空间。但常由于吸引器的应用和套管系统的不密闭而影响气腹状态,而影响手术效果。另外气腹机及CO2的购置、腹腔镜专用手术器械及手术费用还存在问题。相比之下,悬式腹腔镜技术的优点逐渐为广大妇产科医师所认识:
3)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完全可以摒弃全麻插管,利用的硬膜外麻醉,减少了患者费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技术无需人工气腹,故可省去气腹机及其设备,省去购置CO2的成本;手术时较少使用各种套管、金属夹器械等腹腔镜专
用器械,一次性器械的使用少,并可以长久使用。与气腹腹腔镜手术相比,每位患者可以节省1/2~1/3的医疗费用[9],有利于手术普及。有气腹组762422141241·2方法
3)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完全可以摒弃全麻插管,利用的硬膜外麻醉,减少了患者费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技术无需人工气腹,故可省去气腹机及其设备,省去购置CO2的成本;手术时较少使用各种套管、金属夹器械等腹腔镜专用器械,一次性器械的使用少,并可以长久使用。与气腹腹腔镜手术相比,每位患者可以节省1/2~1/3的医疗费用[9],有利于手术普及。有气腹组76242214124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既往开腹胆囊切除术(OC)是对胆囊疾病患者最常使用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的广泛应用,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良性胆囊疾病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1]。我科2009年6月~2010年5月间对260例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施行胆囊切除术,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0年5月间共收治胆囊疾病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60例,均在知情同意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LC组)160例和对照组(OC组)100例,其中男115例,女145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5岁。术前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B超检查提示并由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胆囊良性疾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其中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15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58例,单纯胆囊结石31例,急性胆囊炎19例;合并高血压46例、糖尿病19例、肝功能异常16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轻中度贫血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疼痛评分标准参照NR疼痛评分标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l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难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