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睫毛倒睫手术方法有哪些倒睫疾病有哪些分类下睫毛倒睫手术方法有哪些养生频道

倒睫是指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球结膜的一种睫毛位置异常。常与眼睑内翻同时存在,但也可以只有倒睫而无内翻者。倒睫的原因常是由于眼睑内翻,睑缘炎特别是溃疡性睑缘炎后引起的毛囊部瘢痕收缩的结果。此外,眼睑赘皮等都是倒睫的常见原因。

手术方法

手术矫正倒睫是预防沙眼性盲的“最后机会”,并且是最急需采取的行动。有许多不同的手术方式来矫正倒睫,但有一种手术叫双层睑板旋转术,该手术操作简单,矫正成功率高。

手术矫正术是根据顾客具体情况,即睑裂长度、眼睑外形、上睑缘与眉的距离等特点,施行的一种矫正手术。根据皮肤松弛与内翻的程度适当去除多余皮肤,去除皮肤的宽窄等,即睑裂长度、眼睑外形、上睑缘与眉的距离等特点,用稍弯小铁丝测试其重睑的合适位置,用米尺定点。龙胆紫划线作标志,中央点距睑缘6mm,内眦和中央点之间定点距睑缘约4mm,外侧点定于中央和外眦部之间,距睑缘一般不低于中点或低于中点0.5~1mm,将3点沿睑缘弧线连接后再观察其重睑是否合适,重睑线距睑缘的高度应根据睑裂的长短适当调整。沿切口标志切开皮肤,上睑皮肤过于松弛者,切口向外延长达眶缘,至外眦角时,不再继续沿弧线向下而将切口与外眦部鱼尾纹相一致。

1.不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只是单纯由于睫毛的生长方向异常,或者由于下睑赘皮的皮肤压迫,引起睫毛扫向角膜。

2.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

⑴先天性睑内翻

多见于婴幼儿,只发生在下睑,亚洲人发病率较高,易发生在下眼睑近内部位。发病机制:大多由内眦赘皮牵拉,眼睑眼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有些婴幼儿比较胖,加之鼻根发育欠饱满,鼻根部很平,加上伴有内眦赘皮和下睑赘皮,亦可造成下睑内翻。先天性眼睑内翻要与下睑赘皮(epiblepharon)相鉴别,前者睑缘本身向内卷曲,而后者是少见的先天性异常,下睑内侧有一条多余的皮肤皱襞,这一皱襞可以将下睑内侧的睫毛向内牵拉,与角膜和结膜接触,但睑缘本身并不内翻。

(2)退行性睑内翻

退行性睑内翻又称慢性痉挛性睑内翻或老年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发病机制:a.下睑缩肌腱膜的断裂,下睑缩肌无力;b.眼睑水平方向张力的松弛,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的收缩作用,导致睑板下缘倾向外,睑缘则向内;c.眼球的轻度内陷,老年人眶脂肪减少,眼睑后面缺乏足够的支撑所致;d.眼轮匝肌的重叠,眼轮匝肌痉挛,肌纤维向上卷缩,眶隔前眼轮匝肌重叠,导致眼睑内翻,同时引发倒睫。

(3)瘢痕性睑内翻

瘢痕性睑内翻,由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收缩牵拉,引起眼睑倒向眼球,上下睑均可累及。主要是沙眼瘢痕、结膜烧伤、化学伤、结膜天疱疮以及白喉性结膜炎等疾病均可引起。

发病机制:瘢痕的收缩造成眼睑后层明显比前层缩短而使睑缘朝内卷曲,引起瘢痕性睑内翻。

(4)痉挛性睑内翻

多见于下睑,由于眼部轮匝肌痉挛引起。发病机制:常见于眼部急性炎症,损伤或者内眼手术(如白内障摘除术),因为刺激引起眼轮匝肌特别是近睑缘的眼轮匝肌纤维反射性痉挛,导致睑缘内卷而形成眼睑内翻。由于下睑的睑板薄而窄,发生痉挛的机会较多,上睑睑板较宽,发生内翻的较少。此种内翻多为暂时性的,一旦刺激因素消失,多数可以自行消失。

⑴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的倒睫的治疗:

由于有些婴幼儿比较胖,鼻根部扁平,发育欠饱满,加上有的患儿有下睑赘皮或者联合有内眦赘皮,可以造成下睑倒睫或者造成下睑内翻,程度较轻者可随年龄增长而自愈。由于婴儿睫毛一般细小柔软,刺激症状一般不明显,保守治疗无效时方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一般在患儿3岁以后手术。有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鼻梁的发育,先天性睑内翻常可自行消失,一般不急于手术,可以经常扒其下睑,有时下睑可以粘贴胶布(但是已经极少使用,胶布会引起幼儿娇嫩的皮肤过敏,皮疹或者糜烂),另外,同时配合消炎的眼药水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眼药水点眼。

⑵对于成人不伴有眼睑内翻的数量较少的局部性倒睫,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

①拔除法:倒睫数量不多时可以直接用睫毛镊拔除,简单有效,但是由于睫毛的毛囊并没有破坏,几周内易复发。再次长出的睫毛会更粗更硬,刺激角膜,因此拔除只是在条件简陋没有其它办法的情况下,或者在其它方法都尝试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②电解法:电解破坏毛囊并拔除,有时需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成功率10~20%左右。

③冷冻治疗:可以解除众多的倒睫,潜在的并发症有:皮肤的色素脱失,术后的睑缘切迹,对睑板腺的损害和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④激光治疗:激光分离术,对少数散在分布的倒睫是有效的。

⑤显微镜直视下手术切除毛囊治疗:可在显微镜直视下将毛囊切除;若倒睫数量多,可楔形切除或前板层切除,对于其他方法无法处理的局部成簇的倒睫有效。

常情况下,上下睑睫毛是充分伸展指向前方,且排列整齐,不与角膜相接触。若是出现睫毛向后生长,那就是倒睫。乱睫是指睫毛不规则生长。两者都可导致睫毛触及眼球。

睑内翻是指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一种位置异常。当睑内翻至一定程度时,睫毛也必然随之倒向眼球,刺激角膜、结膜,成为倒睫。因此,临床上睑内翻和倒睫常同时存在。凡能引起睑内翻的各种原因,均能造成倒睫。其中以沙眼最为常见,尤其是瘢痕期沙眼。其它如睑缘炎、睑腺炎、睑外伤或睑烧伤。因为睑缘部或眼睑的瘢痕形成,结膜收缩变短,睑板变弯曲,牵引眼睑游离缘向后转折,睫毛倒向眼球。乱睫可由先天畸形引起。

临床上,倒睫多少不一,有时仅1-2根,有时一部分或全部睫毛向后摩擦角膜。患者常有眼痛、流泪和异物感。由于睫毛长期摩擦眼球,导致结膜充血、角膜浅层混浊、血管新生、角膜上皮角化、角膜溃疡。

倒睫或乱睫的诊断不难,肉眼下检查即可发现。检查下睑时,应嘱患者向下视,方能发现睫毛是否触及角膜。

对少数和分散的倒睫,可用拔睫镊拔除。重新生长时可予再拔。较彻底的方法是在显微镜下在倒睫部位切开除去毛囊,或行电解法破坏毛囊。对于数量多或密聚的倒睫,应手术矫正,方法与睑内翻矫正术相同。

THE END
1.睑内翻,倒睫手术为何无法使用医保睑内翻,倒睫属于很常见的疾病,儿童中极易发生此类疾病,不及时治疗,对眼底损伤很大,扎坏眼底.我家孩子6岁,长春市,住院手术 倒睫手术,自费.经过咨询长春市医保,和网上查询,睑内翻 倒睫手术 归类为美容类,不属于医保范围,只能自费.作为患者家属,我觉得这样的政策很奇怪,或许政策的制定者是为了防止医保资金被滥用,但...http://wsjkw.jl.gov.cn/hdjl/zxzx/zxzx/202108/t20210826_8196799.html
2.上睑下垂的诊断,治疗及最新进展罗旭松医生文章但是,额肌方法是将上睑垂直向上提升,而不是正常的向后上旋转,并不符合生理,手术容易产生睑球分离、睑内翻倒睫等併发症,上睑形态不够自然,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加之近年来在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使用提上睑肌矫正术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进展,使得利用额肌矫正方法的使用已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https://www.guahao.com/article/detail/aMXTi14738116382392320
1.眼睑常见病有哪些?麦粒肿倒睫眼睑闭合不全等常见问题应对→...摘要:眼睑病是发生于眼睑部位的疾病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或为局部疾病发病部位在皮肤睑腺睫毛肌肉等包括眼睑的炎症外伤肿瘤以及眼睑的内外翻上睑下垂眼睑先天性畸形等。眼睑常见病有针眼/麦粒肿、霰粒肿、睑缘炎、倒睫、睑内翻、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上睑下垂等,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护理等知...https://www.maigoo.com/goomai/134781.html
2.下睑倒睫手术方法视频内容 下睑倒睫的矫正手术,比较常用睑缘缝线、皮肤切口,具体如下:1、睑缘缝线:比如青少年或者儿童做下睑内翻矫正,可以通过睑缘的缝线矫正,即不用做皮肤切口,只是在皮肤上通过穹窿部的缝线矫正内翻倒睫;2、皮肤切口:顺着眼睑、睑缘的位置做切口,同时去掉一部分眼纹匝肌或者皮肤,再做内翻矫正术。此手术对于年龄较大...https://m.cnkang.com/video/article/C55D750JJ8.html
3.张颖作文(通用12篇)五、下睑内翻、倒睫、下睑赘皮的手术治疗: 根据先天性睑内翻形成的解剖因素,通过对皮肤及眼轮匝肌的整复,改变下睑睫毛方向,避免睫毛接触角膜,从而避免了畏光、流泪、角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保护了视功能。同时,对下睑赘皮的矫正可在外观上明显增大眼裂,改变眼睑外观形态。并避免了传统的缝线固定法形成不美观的下睑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tx5hxcx.html
4.倒睫手术前后对比照片倒睫手术前后对比照片 倒睫戴某某,男 1.双眼下睑严重倒睫,角膜上皮粗糙,荧光素染色阳性 2.反向内眦赘皮,下睑内翻,倒睫 倒睫 李某某,女 双眼倒睫,反向内眦赘皮,下睑内翻 倒睫 马某某,男 1, 双眼下睑内翻倒睫,触及角膜,双角膜清。 2, 反向内眦赘皮,下睑内翻,倒睫...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14705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