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眼痒、怕光、有卡痛感或泪汪汪的感觉,有时候眼睛还发红,以为是眼睛发炎了,滴消炎眼药也不见效,后来发展为眨眼越多眼睛就越卡,也更怕光了,只好去专业眼科医院,经检查才发现是倒睫。
一、什么是倒睫?
正常人的眼睑紧贴眼球表面,睫毛向外翘起,远离眼球表面,以便发挥遮光、挡尘的作用。
而倒睫就是指睫毛生长方向倒向眼球并接触眼球的不正常情况
二、为什么会长倒睫?
引起倒睫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包括不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和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眼睑内翻一定会引起倒睫,但是倒睫不一定都是眼睑内翻导致,倒睫可以单独存在。睑内翻是指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的异常状态。
(一)不伴眼睑内卷
(二)伴随睑缘内卷
1.先天性睑内翻
儿童倒睫一般是先天性的,病因与下睑皮肤多、下睑轮匝肌肥厚以及内眦赘皮等原因有关。
其中多数患儿合并有内眦赘皮,内眦赘皮是内眦角前方自上而下呈顺向性或自下而上呈反向性蹼状皮肤皱褶,伴下睑倒睫的患儿在内眼角处形成了向内以及向上的拉力,将下睑向上提拉,加重了下睑内翻的程度,多见于亚洲儿童。
2.退行性(痉挛性)睑内翻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皮肤、肌肉以及结缔组织逐渐松弛,睑缘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肌肉力量失衡导致引起退行性(痉挛性)睑内翻倒睫。
3.瘢痕性睑内翻
由于睑板瘢痕挛缩造成睑缘内卷进而引起倒睫,称为瘢痕性睑内翻倒睫。多因沙眼,睑缘炎,外伤等引起。
二、倒睫有什么危害?
睫毛刺激角膜和结膜可产生频繁眨眼、揉眼、眯眼,睫毛直接接触角膜,造成角膜上皮损伤并感染,部分儿童抵抗力较差者甚至引起角膜溃疡穿孔严重威胁视力。
二、儿童倒睫如何治疗?
(一)不伴眼睑内卷的倒睫
拔除倒睫: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易反复,再生的睫毛会更粗硬,使症状加重。
电解倒睫:需要在局部麻醉下,使用电解器破坏倒睫的毛囊,镊子轻轻拔出,复发率较低,不影响美观,但因局麻有轻度疼痛,儿童配合度差。
(二)伴眼睑内卷的倒睫
睑缘内卷所致的倒睫主要根源在于睑缘位置的异常,无论是电解还是拔除,都无法根治,往往需要手术纠正睑缘位置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手术时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⒈3岁以前
刚出生的宝宝鼻根部通常较为扁平、发育欠饱满,随着发育的完善,轻度的倒睫有自行消退趋势,并且3岁前孩子的睫毛还很柔软,不至于对角膜造成严重的刺激,可使用抗生素眼膏保守治疗。
⒉3岁以后
如果经保守治疗后,睑内翻倒睫仍然存在,对角膜上皮造成影响的建议尽早手术。此外,合并有内眦赘皮造成下睑内翻者建议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手术。
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主要切除下睑肥厚的轮匝肌及多余的皮肤,固定睑板并矫正内眦赘皮,下睑分层缝合不留瘢痕,对于年龄较小难以配合拆线的儿童,采用可吸收缝线,尽量免于拆线。
术后切口的瘢痕会逐渐淡化,在3-6个月左右基本就会完全消失,不仅解决了倒睫对角膜和眼球的刺激,同时也使眼睑轮廓更加自然美观,眼睛整体美感得到提升。
合并内眦赘皮
五、小孩年龄小,全麻是否有风险?
大量临床事实都证明了短期的麻醉经历对于大脑是没有危害的,全麻最大的风险是食物反流和误吸,而如果胃内没有食物,这种反流和误吸的风险就不会存在,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在全麻前麻醉师一定会千叮万嘱不能给小孩吃东西,如果小孩手术前偷吃了食物,那么手术就只能推迟至第二天。所以全麻手术是有风险,但只要有专业的麻醉师指导和实施,家长和小孩能够积极的配合,那么风险几乎为零。
二、成年人倒睫的治疗
(一)先天性睑内翻
皮肤轮匝肌切除睑板固定术:睑缘轻度内卷伴倒睫,可采取皮肤轮匝肌切除睑板固定术,采用改良的双层缝合术,此种方法疗效持久确切,术后短期依赖皮下组织的瘢痕愈合达到矫正倒睫的目的,术后远期(3-6个月)皮肤面基本无瘢痕。
(二)退行性睑内翻(痉挛性)
退行性睑内翻的手术方式主要有眼轮匝肌缩短术及下睑缩肌复位术两种,对于眼睑水平和垂直向的松弛均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倒睫矫正理想,几乎不复发,且下睑也较前紧致。
(一)瘢痕性睑内翻
瘢痕性睑内翻只能通过手术矫正,手术方式多样,重点提出以下两种方法
带蒂皮瓣睫毛转位术及带蒂轮转肌瓣转移术:适用于重度瘢痕性睑内翻,将带倒睫的前部后徙远离眼球,睑缘间填充皮肤或轮匝肌达到矫正效果。手术效果持久,几乎无复发,远期对外观也无影响。
七、倒睫会复发吗?如何预防?
拔除倒睫100℅复发,电解倒睫复发率约20℅.
倒睫手术复发率较低,术后如再次出现的少量几根倒睫毛,只需行电解拔除即可
对于预防倒睫复发需要注意的是:
①注意眼部卫生,控制眼部炎症
②术后减少揉眼造成缝线松脱复发
八、对于倒睫,你明白了吗?
如果再次出现眼睛卡痛、流泪以及眼红,一定要注意倒睫的存在;一旦发现倒睫,就要根据真正的病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盲目的拔倒睫和使用眼药水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