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7.28四川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位中国饲养员走进了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表演场地,她身后跟着一头直立行走的大熊猫,脖子上还带着一个结实的项圈。
场外是不断鼓掌叫好的外国人,场中是如今我们视若珍宝的大熊猫,那时候的国宝,看起来就像一头马戏团里的可怜动物。
这是全世界唯一一只会表演杂技的大熊猫,她天生聪明美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用自己的方式让无数外国人看见了中国,看见了已经濒危的大熊猫。
她就是巴斯,一生都是传奇的美女大熊猫。
▊举世瞩目的杂技明星
1984年2月22日,4岁的巴斯在觅食时落入四川省宝兴县巴斯河的冰冷河水中,被当地村民李兴玉和10岁的侄儿石家明发现并救起。
在送交给位于宝兴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时,保护区工作人员要李兴玉给这只大熊猫取名字,李兴玉想到是在巴斯沟附近发现它的,便取名为“巴斯”。
在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居住数月后,巴斯被送到卧龙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后经林业部调配,1984年5月6日,巴斯被接到福建省福州市的福州动物园居住,表示是为了大熊猫的科研繁殖。
在福州动物园,巴斯遇到了它的第一任饲养员陈小玲。
陈小玲和巴斯
陈小玲不仅年轻漂亮,还懂英语,但她对大熊猫却一无所知。
在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心驱使下,她开始了解大熊猫的习性、喜好、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并在驯兽师的指导下训练巴斯。
陈小玲发现巴斯是一只聪明、活泼、好奇、喜欢玩耍的大熊猫,于是她开始顺从着巴斯的喜好,着重加上了一些训练,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巴斯在玩耍的同时轻松学习到一些技能。
大熊猫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的智商和人类3.4岁的小朋友差不多,但也有高低之分。有的聪明过人,有的傻得可爱,而巴斯就属于前者。
仅仅三个月,她就学会了简单的直立晃板、骑车。
要知道,直立行走并不是熊猫的一种习惯或者优势,一般来说,直立行走对于熊来说是一种紧急或者恐吓的手段,因为直立行走对于它们来说并不省力,也不便于捕食或逃跑。
然而巴斯却轻松的掌握了直立的技巧,逐渐变成自己的一种技能。
它的耀眼程度,甚至超越了当时最火的明星。1987年7月至1988年2月,巴斯被邀请到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访问半年。
而巴斯离开美国当天,沿途有200余公里都是送别她的人。
回国后,1990年,巴斯成为本届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原型。
▊传奇巴斯和她的飞宁妈妈
巴斯在福州动物园生活了8年后,于1992年搬到了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遇到了她的第二个饲养员施飞宁。
施飞宁从1989年开始就在大熊猫研究中心工作,是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资历最老的饲养员之一。
她曾经在鼓领基地,对繁育的大熊猫幼崽精心护理,也参与每只大熊猫的繁殖及疾病的护理。她把每只大熊猫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着。
施飞宁和巴斯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爱护。
她每天都要给她梳毛、擦身、按摩、做米汤,她买新玩具、新衣服、新食物,并随时为巴斯摄视频记录她成长的点滴。
1998年,巴斯参与了一个惊人的实验,就是用她的体细胞来克隆另一只大熊猫。
实验中,她成功地让一个小小的胚胎诞生,虽然最后没有存活,但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个实验被中国最高的科学机构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这之后,巴斯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
2001年,巴斯被发现有高血压的问题,成为了全世界首位患有高血压的大熊猫。
2002年,巴斯因为高血压导致昏迷了一周,不过最后还是勇敢地走出了病房。又一次位居世界榜首,成为了独一无二挺过高血压的熊猫。
同年,巴斯再次因为白内障,看不清东西。成功接受手术后,恢复了视力。这一次,巴斯同样成为世界之最,第一个做白内障手术康复的大熊猫。
老年的巴斯
在2010年,她在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穿着黑框眼镜,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向全世界的人们打招呼,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参加亚运会开幕式的大熊猫。
同一年,巴斯在医院里经历了8天8夜的抢救,最后终于脱离了危险。巴斯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从胰腺炎中康复的大熊猫。
2015年,巴斯的故事被制作成了一个3D动画短片《巴斯向世界人民问好》,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播放。
巴斯又当上了世界第一,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自己动画片的大熊猫。
从4岁那年被人救起到现在,巴斯不断创造着传奇,但也一次又一次的在死亡边缘徘徊。
虽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但反复的病痛折磨,也让巴斯身体肉眼可见的衰退,就在大家都为巴斯的健康担忧的同时,一个噩耗突然传来。
陪伴巴斯20多年的施飞宁先一步离开了人世。
2016年3月,施飞宁毫无预兆的突发脑部疾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曾说:“我和巴斯是相互依赖、相互守护的伙伴,我会永远陪伴它。”
但谁也没想到她会是失约的那个人,最终也没能实现陪伴巴斯一生的诺言。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的巴斯,从此失去了她最爱的“飞宁妈妈”。
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和其他饲养员亲近,7天7夜不吃不喝,只是静静地趴着,等待着“妈妈”的归来。
饲养员们最后只能穿上施飞宁的衣服,并且模仿她说话的口气,才哄骗巴斯吃下了食物。
2017年1月18日,37岁的巴斯获得了“世界上现存最长寿圈养大熊猫”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
同年6月初起,巴斯因肝硬化、肾衰竭、年老体弱,出现多种病症,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福州总医院的专家多次会诊。
为了让巴斯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工作人员在巴斯的颈部切开一个小口,埋入了一个输液管,通过这个输液管给他输送食物。而经历这种手术的大熊猫巴斯是全球第一只。
飞宁妈妈逝世一年半之后,2017年9月13日,巴斯在海峡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病逝,享年37岁(大约等同于人类的111岁)。
9月16日,在福州熊猫世界举行了巴斯的追思活动,在国庆节之前每天为她播放专题视频,并设立悼念专版。
大批福州市民前来,为巴斯送上鲜花、鞠躬,表达对巴斯的哀思和敬意。
巴斯的遗体被送往北京进行解剖,以获取更多有关大熊猫的科学数据,她的骨骼和毛皮将被制成标本,保存在福州动物园。
▊巴斯传奇一生的“污点”
巴斯的一生虽然辉煌,但也不乏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两点:当初训练它表演到底是不是虐待?
另一个是年老生病后为了抢救它,用别的熊猫的血给它输血,疑似导致熊猫龙飞死亡。
有传言说,为了让巴斯的演出更具有观赏性,及对巴斯形象的保护,巴斯在表演期间,是不能够上厕所的,所以巴斯只能吃流食,不能吃竹子,导致其大便长期不成形。
这样的消息一出,众多网友都炸开了锅。
他们认为,训练巴斯表演是一种对大熊猫的残忍和不尊重,违背了大熊猫的天性和需求,剥夺了它们的自由和尊严,给它们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
大熊猫是野生动物更是国宝,不应该被人类用来娱乐或者展示,而应该被放归自然或者保护在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之所以训练巴斯表演最关键的就是它本身有这个条件和能力,自己能接受被训练,所以才学会了表演,而不是被人类强加于它。
巴斯的表演并没有损害它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而是给它带来了乐趣和满足感,让它成为了一只快乐和自信的大熊猫。
并且还有说法是巴斯之所以能那么长寿,就是因为表演训练让它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而培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当时社会对于“好”的普遍认知,更别说培养出了一只令人骄傲的大熊猫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大熊猫的需求和期望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人们更希望看到大熊猫的自然状态和行为,而不是它们的人工训练和表演。更关心大熊猫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幸福,而不是它们的外在形象和表现力。
由于认知的不同,于是现在的观点和以前的观点就产生了矛盾分歧。
因此,我们无法用现在的标准和观念来评判过去的事情和行为,更不能否定巴斯在那个时代所做出的贡献和成就,也不能忽视巴斯在那个时代所受到的爱护和尊重。
而是应该用历史的视角和客观的态度来理解和评价巴斯的一生,既不要过分美化,也不要过分批判。
自从2010年,巴斯的身体状况状态每况日下,动物园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抢救实验”,而最令人唏嘘的输血续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大熊猫龙飞原本生活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因为2008年汶川地震,它被转移到福州动物园。在那里,它遇到了巴斯。
而目前网上的说法是,由于龙飞是外来熊猫,没有庇护所,它被选中成为了巴斯的“移动血库”。
为了给巴斯延长寿命,龙飞不断地被抽血,这一输就是六年。
需要输血时,他们就想到龙飞,输完血后,就将龙飞随意摆放在场馆地上,还经常被暴晒在太阳下(大熊猫喜寒怕热)。
在这种不公的待遇下,龙飞也因此身患多种疾病。在巴斯去世后的第二年,龙飞因为心肌重度缺血去世,年仅18岁,死亡前连一块完整的皮毛都没有。
很多人认为巴斯输血是一种对龙飞的不公平和不负责任,牺牲了龙飞的生命来拯救巴斯,导致了龙飞过早地死亡。
关于这件事,现在并没有任何确切消息肯定龙飞的死亡是因为抽血过多导致的,而像大熊猫这样的高等哺乳动物,不同个体之间也有血型的差别,也许龙飞是当时动物园里唯一一只和巴斯血型相配的大熊猫。
龙飞的早逝确实让人感到惋惜和怜悯,但不可否认的是,假如没有它的话,巴斯无法撑过那么多场救命的手术。
尽管名气并不大,不过龙飞和巴斯同样都是一只英雄的大熊猫,我们也应该永远记住这只在背后默默无闻付出的熊猫。
▊结语
巴斯的一生充满了奇迹和争议,既是是一部大熊猫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与大熊猫关系的历史。
它是一只不可复制的大熊猫,在它的传奇背后,深深烙印着那个年代的缩影。
希望巴斯在天堂能够安息,能够重逢它最爱的“妈妈”施飞宁。
参考资料:
最长寿的圈养美女熊猫“巴斯”
几次与死神做斗争的传奇大熊猫“巴斯”
对话“盼盼”大熊猫终身陪伴者:虽不会说话,但有“巴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