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语句衔接题解答方法

多年来,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都把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作为考试命题的范围,反映在试卷上,大致有两种题型:一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二是“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解答这类题,要做到“七看”:

一看:前后话题是否一致。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00年春季高考题)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解析:这段短文的话题是“公安干警”,而A项将话题转移到了“犯罪嫌疑人”和“全

部赃物和赃款”,这样就造成了一段文字三个话题的毛病,使语言表达前后不连贯;同理,B项后一分句将话题转移到了“全部赃物和赃款”、C项前一分句将话题转移到了“犯罪嫌疑人”,都犯了话题前后不一致的毛病。只有D项,两个分句都是承接第一个分句的话题“公安干警”的,所以是最恰当的一项。

二看:陈述的角度是否一致。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1997年高考题)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解析:这道题要从陈述的角度是否一致来考虑。本段文字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陈述的,所以承接上文应该先说“门外”,然后再说“门两旁”。联系下文的语意来看,前面的语意最好是“对联一副”,这样才能够与下文衔接紧凑。所以B是最恰当的一项。

三看:是否合乎逻辑。

3.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1996年高考题)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

解析:一般来说,一段话的组织总有它内在的逻辑联系,或合乎生活逻辑,或合乎事理逻辑。否则就会结构松散,表意不连贯。这道题,按事理的逻辑来看,应该是先听到广播,然后才有接下来的一系列活动:④句是写师生听到广播,即得到信息,②句是写师生得到信息后所产生的心理,③句是描写师生在心理作用下的动作,①句是对师生投入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体现着事理间的先后顺序。所以答案是C。

四看:句式结构是否一致。

4.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高考题)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a②aB.①a②bC.①b②aD.①b②b

解析:①句用a衔接,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可是联系上下文来看,就显得不妥当。可见选择什么样的句式,除了要考虑句子本身的意义之外,还要考虑和上下文的联系。①句上文“身体魁伟”和下文“两颊微微陷下去”都是主谓式,如果中间选用偏正式的“粗黑的眉毛”,上下文就显得不协调,所以应该选用与上下文句式一致的主谓式语句b。

附带说明一下,②句对景物的分类要符合事理逻辑,将“高山”与“深谷”、“草原”与“森林”、“溪流”与“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这种分类才符合事理逻辑,所以应该选择b。本题答案D。

五看:内容是否照应。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高考题)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解析:这段文字谈“多读”“少读”的问题。第二条横线后面有“十里洋场”,可见应该对应“多读”,当选③;因为前后内容是对比关系,可见分号前应谈“少读”,当选②;又因为整段文字都是谈“读书”,而不是“读书人”,所以选⑤。答案为A。

六看:意境是否协调一致。

6.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1988年高考题)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这个语段的意境是冷清、荒凉的,其色调是灰暗的。而A的意境是“热烈的”,色调是暖和的;C的意境开阔且雄伟,且观察角度与下文矛盾;D的色调明快,与下文意境不协调,且观察角度与下文矛盾。答案应为B,因为它的意境与色调与下文一样,都是冷清,荒凉的。

七看:是否按空间顺序。

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2001年高考题)

⑴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⑵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桥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解析:先看第(2)句,远眺的对象有“群山”“层林”“白云”,这三者中“群山”是固定的,接下来按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应该先是“层林”再是“白云”,否则语无伦次。所以应选④。

再附带说说第⑴句,横线前是六个字,横线后是四个字,只有选②,前后节奏才一致、音节才和谐。本题答案C。

实际操作起来,此“七看”并不都是孤立的,有时还要综合“七看”去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999年高考题)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高考真题

一、事理规律指语言表达要遵循四个顺序:

(2)空间顺序。如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先中间后两边,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的顺序来说明或描写事物。

(3)逻辑顺序。如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先总后分,由因到果,或按条件关系,转折关系等进行叙述、阐述分析。

(4)人的认识顺序。如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介绍、叙述,等等。

例1、(2008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的问题。中国多年来——,——,——,——,——,——。

(1)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2)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3)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4)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5)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6)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4)(6)(2)(5)(3)(1)

B、(4)(5)(3)(6)(1)(2)

C、(5)(1)(6)(4)(3)(2)

D、(5)(4)(3)(6)(2)(1)

(分析)需要填入的6个句子之间属于因果关系:其中句子(4)(5)表原因,叙述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的做法;句子(1)(2)(3)(6)表结果,叙述我国在粮食生产中取得的成就。原因部分中,句子(4)是方针,(5)是具体做法,两句顺序是(4)(5)。结果部分中,句子(3)(6)是具体成果,(1)(2)是重大历史意义,四句顺序为(3)(6)(1)(2)。最后结合横线前面“中国多年来”这些词语考虑,确定答案是B。

二、前后照应规律

在总分关系的句子或语段中,如果总说部分先说甲,后说乙,那么分说部分也要先说甲,后说乙;总说部分先说过去,后说现在,则分说部分也要先说过去,后说现在。

例2、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1)老虎服服帖帖地在舞台上表演

(2)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3)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4)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4)(1)(2)(3)

B、(1)(3)(4)(2)

C、(1)(4)(3)(2)

D、(3)(1)(2)(4)

(分析)原句横线前面先说人类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后说“主宰它们命运”,所以,横线中也应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填句子。其中(1)(3)属于“玩于掌中”的内容,(2)(4)属于“主宰它们命运”的内容;要填的四句顺序为(1)(3)(4)(2)。故答案为B。

三、语序提示规律

例3、(2009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1)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2)它的嗅觉细胞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3)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4)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5)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6)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情

A、(3)(2)(1)(6)(4)(5)

B、(3)(6)(5)(2)(4)(1)

C、(5)(4)(1)(3)(2)(6)

D、(5)(2)(4)(6)(1)(3)

(分析)横线前面的句子是总写狗的忠义、勇敢和聪明的特点,句子(3)(6)是用具体事情表现狗忠义、勇敢的特点,根据前后规律确定,(3)(6)分别填入第一、第二空。(2)(5)是具体说明狗的聪明,应紧挨(3)(6),但根据语序提示规律考虑,(2)中的代词“它”指代(5)中的狗,故排在(5)后面;又(4)中的“这种特殊的天赋”指代句子(5)(2)的内容,应排在(5)(2)后面;剩下的句子(1)排最后。故本题答案B

四、句式统一规律

就是说为了增强句子的节奏感,或加强语气,提高表达效果,相同句式(包括结构相同和语气相同)的句子总是放在一块,或放在对称的位置。

4、(2007年全国卷)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字母符号。

——,——,人口不过20万,——;——,——,枕着清澈的多瑙河,——;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的一石一水无不浸润着音乐的魅力。

a、面积不过八十顷

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c、偎依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

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分析)依据句式统一规律以及句中的分号确定,a余“人口不过二十万”都是主谓结构,应填在第二空;c与“枕着清澈的多瑙河”都是动宾结构,应填在第五空;又依据话题统一规律可知,第一个分号后面的句子描写小城的美丽风光,前面的句子叙述小城的人文历史;因此描写景物的句子d和f分别填在第四、六空,叙述历史的句子b和e分别填在第一、第三空。故答案是baedcf。

五、情境和谐规律

指一个句子或语段所表现的情景,或明快,或暗淡;或喜悦,或悲伤;或褒,或贬。

例6、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时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瘦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分析)原句中横线后面的文字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情境,根据情境和谐规律,可以排除选项A、C、D、所以答案为B。

例1、(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1/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2/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3/白云缭绕,层林叠翠4/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1)(2)B(1)(4)C(2)(3)D(2)(4)

例2、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信息(2)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3)压迫着人们的心灵(4)改变人生的轨迹

THE END
1.超越速度与智慧,勇敢与忠诚并存,探秘杜宾犬的多面性格!狗狗哺乳动...超越速度与智慧,勇敢与忠诚并存,探秘杜宾犬的多面性格!2024-11-20 16:07:36 白子画短视频拍摄 四川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白子画短视频拍摄 89粉丝 每天更新 07:25 超越生存法则:蜜獾,自然界中的无畏勇士! 03:55 超越猛禽:西班牙...https://www.163.com/v/video/VCGH4GE20.html
2....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259a00a717001fabdc064c3948e8f1d3.html
3.忠义试题答案解析,忠义试题答案解析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查看答案 依次填出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n...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https://www.ggtiku.com/wtk/so-%E5%BF%A0%E4%B9%89.html
1.小狗在历史上扮演了哪些特殊角色它们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小狗不仅是人类忠实的伙伴,也是古代文明中的重要成员。从狩猎和战争的辅助者,到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宠物,它们无时无刻地陪伴着人类走过千年的风雨。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小狗作为狩猎工具的作用。在古代,有许多文明会训练小狗帮助捕捉野生动物,这种合作关系使得人类能够更有效地获取食物资源。比如,北欧人...https://www.pcr8nv7es.cn/qin-lei-yang-zhi-bai-ke/464737.html
2.为什么人们喜欢养狗而不是其他动物作为宠物有些人认为,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它们非常聪明、友好和忠诚,可以成为家庭的一员并与家人分享生活经验。此外,许多人还觉得拥有一只狗会增加他们的运动量和平衡能力。但是也有人更喜欢猫或其他动物做为宠物,因为这些动物可能更独立或更容易照顾 因为狗狗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它们可以陪伴我们度过许多美好的时...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03720.html
3.《狼图腾》读后感(通用56篇)我如饥似渴地读完这本书,一般童话里的狼都是反派的,就连汉字中含狼的成语基本上也都是贬义词,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但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离奇的故事逐渐让我对心目中的狼有了新的认识,没想到在人人心目中的狡猾、凶狠、贪得无厌的狼,在这本书里会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它机智、勇敢、团结,听说《孙子...https://www.unjs.com/dhg/6354978.html
4.(精华)《狼图腾》读后感从小到大,我印象中的游牧民族只是白色的蒙古包和挥动的马鞭,黝黑的脸,我印象中的狼就是一种凶残的动物,经常印在心里的与狼有关系的词语好像就是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反正没有赞扬狼的词语,而读了《狼图腾》这本书后,我对草原民族和草原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勇敢的游牧民族和聪慧、果敢,爱恨分明的草原狼...https://www.yjbys.com/duhougan/langtuteng/4199021.html
5.12星座最适合和什么星座做情侣?12星座男女性格分析最佳星座情侣配对狮子男热爱生命,总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总不停地思索着,怎么样“把理想化成实际的行动力”,或是“化阻力为助力”这一类问题。 2、骑士风度的求爱者: 他有着敏感的保护心理,柔情绵绵而又多愁善感,想让他坠入情网向你求爱并不困难,无需过多的周折,可以说狮子男有一种一触即发的情感,...http://www.cwbaike.com/a/aec00e17efa28388.html
6.关于小狗小学作文(精选45篇)这就是爷爷家的小狗,可爱又聪明的母狗。 小狗小学作文 篇6 狗是人类最真诚的朋友,也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我今天要介绍的是我外公家养的一只小黄狗,它虽然没有其它狗那么名贵,但它那可爱的样子确实招人喜欢,我习惯性的叫它小黄。 小黄有着一身金黄色的毛,油亮亮的,在阳光下很是漂亮。它那黑溜溜的眼睛...https://mip.ruiwen.com/zuowen/xiaoxuesheng/3099390.html
7.关于动物的趣事作文(精选35篇)动物的趣事作文 篇9 这是两只多么聪明的小蚂蚁啊!瞧,两片树叶也有了魔力。请你仔细看图编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一个晴朗的早上,蔚蓝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可爱的小蚂蚁爱爱和机灵的小蚂蚁玲玲要到河对岸看望生病的奶奶。 她们走呀走,来到了这条小河边,想:我们该怎么过去呢?玲玲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看见地...https://www.cnfla.com/zuowen/2462712.html
8.《八公的故事》读后感可能我描述的不够感人,可是我确实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写这些文字,可能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好稀奇的,狗本来就对人很忠诚的!是呀,狗尚且如此忠诚,那人呢? 人,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从古至今,多少忠义之士死于非命,多少奸臣贼子逍遥法外,人们在这尔虞我诈的社会学会了欺骗,每天忙着从一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74g12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