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可视化结合了科学可视化、人机交互、数据挖掘、图像技术、图形学、认知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信息可视化完整的过程应包括信息组织与调度、静态可视化、过程模拟和探索性分析等四个过程如图1所示[8]。
3Processing概述
Processing[9]是一个由CaseyReas和BenjaminJothamFry发起的开源项目,主要目标是设计成为一个非程序开发人员的可视化设计工具。Processing建立在JAVA语言的基础上,但是大大的简化了JAVA语言。Processing可以跨平台使用,产生基于Web的Applet,也可以很容易生成Java应用程序。因为是一个开源项目,Processing也有很好的开源社区支持,大量的扩展的API得到开发,以支持Processing在可视化的各方面的应用。另外,我们也可以基于Processing为原型,根据应用的需求,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建立独立的信息可视化应用系统。
3.1Processing的API
3.2Processing的核心库
为了扩展Processing语言,Processing还提供了Processing的核心库,Processing默认带了XMLImport、OpenGLImport、VideoImport、NetworkImport、SerialImport、MinimImport、PDFImport、DXFImport和JavaScript等几个库。这些库扩展了Processing在视频、网络、串口通信和JavaScript等领域的功能。为了扩展核心库,还有40多个开源社区用户贡献的库,每一个库都带有自己的API。这些库扩展了Processing在声音控制、物理、运行检测和数据库连接等方面的功能[11]。
4Processing中的信息可视化应用实例
下面我们用某高校的固定资产投入数据来分析Processing信息可视化流程。我们要处理的是该校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投入数据进行可视化。根据BenFry提出的可视化设计流程如图2[12],当然这些步骤也不能盲目遵循,整个流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图2可视化设计流程
4.1数据获取和解析
我们从某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获得该校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投入数据。对固定资产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抽取,因为我们目前只对固定资产的总投入、学校每年固定资产的投入和每年新增固定资产件数进行数据可视化,所以,我们从固定资产管理处的大量数据中,只提出了这部分的数据,这些数据部分可以从资产管理处里的数据库中查到,但是有些数据只能从以前的统计表上获取,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以适合Processing进行操作。在这里我们自定义了一个类ReadData来读取这些数据。
data=newReadData("capital_assets.tsv");
4.2数据过滤和挖掘
为了寻找适合的尺度去将数据可视化,首先我们必须将原始数据里每列的最大值最小值找出,在自定义类里ReadData里我们实现求列最大和最小值的方法。
//首先使用常量MIN_FLOAT来初始化变量m
floatm=MIN_FLOAT;
//通过迭代获取最大值
for(introw=0;row
if(isValid(row,col)){
if(data[row][col]>m){
m=data[row][col];}}}
同样还有整个数据的最大最小值。然后利用map(years[row],yearMin,yearMax,plotX1,plotX2)来进行坐标重新分配。
4.3信息可视化和优化
plotX1=50;
plotX2=width-plotX1;
plotY1=60;
plotY2=height-plotY1;
然后,在draw()中画出图形rect(plotX1,plotY1,plotX2,plotY2),但是这还只是一个框,下面将数据表示出来:
introwCount=data.getRowCount();
if(data.isValid(row,col)){
floatvalue=data.getFloat(row,col);
floatx=map(years[row],yearMin,yearMax,plotX1,plotX2);
floaty=map(value,dataMin,dataMax,plotY2,plotY1);
point(x,y);}}
4.4可视化优化和交互设计
从上一步骤我们基本上已将信息进行了可视化表示,为了更好用户体验,提供更好的可视化效果,让用户能按需求进行可视化表示,这里我们设计了用户交互,让用户参与可视化设计,这样,更有利于信息的表征,使可视化更有效。下面的代码就是当用户鼠标移动到曲线上,会显示出当年的固定资产投入等数据。显示效果如图3所示。
if(dist(mouseX,mouseY,x,y)<3){
strokeWeight(10);
point(x,y);
fill(0);
textSize(10);
textAlign(CENTER);
text(nf(value,0,2)+"("+years[row]+")",x,y-8);
textAlign(LEFT);}}}
另外,我们还通过keyPressed()函数来增加了键盘的操作,可以通过键盘操作“+”、“-”来选择总金额、年增加金额和台件可视化图。
if(key=='-'){
currentColumn--;
if(currentColumn<0){
currentColumn=columnCount-1;}}
elseif(key=='+'){
currentColumn++;
if(currentColumn==columnCount){
currentColumn=0;}}
5总结
本文给出了基于Processing的信息可视化技术,介绍了Processing的API和核心库,并通过可视化某校固定资产投入数据展示了Processing的可视化设计流程,通过使用Processing,很大程度上的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提高了我们的开发效率。期望本文工作有助于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eketeJD.TheInfoVisToolkit[C].IEEESymposiumonInformationVisualization2004.USA:IEEEComputerSociety.Austin,Texas,2004:167-174.
[2]HeerJ.prefuse:atoolkitforinteractiveinformationvisualization[C].USA:ACMPress,2004:421-430.
[3]BenjaminB.Bederson.ToolkitDesignforInteractiveStructuredGraphics[J].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2004(30).
[4]NahumD.Gershon,StephenG.Eick.InformationVisualization[J].IEEEComputerGraphicsandApplications,1997:7-8.
[5]McCormickBH,DeFantiTA,BrownMD,eds.VisualizationinScientificComputing[J].ComputerGraphics,1987:21.
[6]RobertsonG,CardSK,MackinlayJD.TheCognitiveCo-processorforInteractiveUserInterfaces[C].ProceedingsoftheACMSIGGRAPHsymposiumonUserinterfacesoftwareandtechnology,1989.
[7]FoleyJ.GettingThere:TheTenTopProblemsLeft[C].Vision2000issueofIEEEComputerGraphicsandApplications,2000.
[8]宋绍成.信息可视化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研究领域[J].情报科学,2004(1):13-17.
[9]Processingoverview[EB/OL]./about/.
[10]IraGreenberg.Processing:CreativeCodingandComputationalArt[M].CA:Apress,2007.
[11]ProcessingLibraries[EB/OL]..reference/libraries/.
[12]BenF.VisualizingData[M].CA:O'ReillyMedia,2008.
罗万才(1970-),男,湖南汉寿人,工学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可视化;河南省
前言
一、区域经济综合评价
(一)指标的选取及模型的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全面测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应当采用能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原则,同时考虑到县市指标的可得性,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3],从三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一是总量指标,包括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4项指标;二是人均指标,包括人均GDP、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5项指标;三是强度指标,包括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占GDP的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3项指标,共选取了能反映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12项指标组成评价体系,分别表达为:I1GDP,I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I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I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GDP(元),I5人均GDP,I6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I7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I8农民人均纯收入,I9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1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I11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占GDP的比重,I1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2.评价模型构建
(二)数据的处理
按SPSS11的要求将原始数据做成符合格式的数据文件(*.xls或*.spv),利用SPSS中的DISCRIPTIVESTATISTICS模块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再利用ANALYZE模块中的DATAREDUCTION进行计算。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s(表1)检验两种检验说明所选指标及数据量适合于作主成分分析,而且效果显著。
累积贡献率表明,指标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4.75%,故可以用它们代表原始因子全部信息。以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中的3个主成分系数为权重,计算出各主成分的得分。最后,将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所占比重或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三)评价结果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河南省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分及排名,如图1所示。
二、区域经济空间可视化表达
在GIS平台支持下,通过关键字段(如ID号等),将经济发展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建立联结,可以实现属性数据的空间可视化表达,使更多区域经济的属性信息直观表示。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图、等值线图、等值线立体图及区域经济立体图等。
(一)河南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图
从河南省空间布局来看,河南省区域经济呈现出“IT”形状[4]。其中,“I”是一条沿宁西线分布的带状区域,这条带状区域除南阳市、镇平、信阳、罗山外,还处于经济欠发达区,但周边皆为经济不发达区,故它是一条相对隆起带。“T”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及环太行山前的环状区域。整体上来看,位于中原城市群范围内的县市经济发达;豫西、豫北地区,京广、陇海沿线地区县市经济发达;山地平原过渡区县发达,山区县次之,平原县最为落后。
(二)等值线图
(三)彩色等值线立体图
由图4可以清楚地观察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峰”度及空间分布状况。郑州、洛阳、濮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紧随其后是巩义、安阳、焦作、新乡、许昌等市。
(四)区域经济立体图
通过经济综合实力属性数据与河南省空间数据相结合,生成区域经济立体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及起伏状况(如图5)。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河南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布图、等值线图、立体等值线图、立体图的观察,结合区域经济理论、我国经济主要流向及河南省区域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空间可视化表达方法对于认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有重要作用。通过等值线可以清楚地观察各个地区的经济综合水平及分布情况。河南省区域经济形成了以郑州、洛阳、新乡、焦作等地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等值线密集区域,这些中心处于河南省经济“峰”的位置,经济综合评价值较高。河南省已经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组织经济活动的格局,区域性中心城市依靠自身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影响周边县市的发展,构成了典型的“中心-”发展模式。
2.在城市工业化初中期,产业特征是依赖自然资源的资源密集型特点,由于能源不能承受高的运输费用,运量大、成本低廉的“线”态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就成为现代运输通道的基本组成部分,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分布特征上就是沿铁路、高速公路及国道等主要复合交通线路呈现出经济的集聚趋势。河南省经济的空间布局正在由传统以陇海线和京广线为骨架的“十字”结构伴随着南北经济流的削弱和东西方向的加强而逐渐被东西走向的四条发展轴线所取代,即环太行山经济轴线、陇海线、洛平漯轴线和宁西线[5]。
参考文献:
[1]邹君.湖南省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动态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
[2]罗亚.中国城市群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东西部合作研究,2004,1(1):96-98.
[3]王启仿,陈江龙.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21-25.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RFID);设备管理;WebServices平台;物联网;esper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ssetmanagementsystembasedonRFID
WANGZhan-feng,SHENHui,XIONGWen-wei
(NationalComputerSystem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AcademicResearch,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RFIDassetmanagementsystemtakesfulladvantageofRFID,sensor,GPRSandotherInternetofThingstechnology,andtakesassetintoanunified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Themanagementofengineroomequipments,includinginventory,automatedidentificationoutofstorageandgraphicsmonitor.Theenterpriseassetinformationmanagementvisiblecanbeachieved,theservicecanbeprovidedforenterprisedecision-making,assetallocation,assetinventorytoimproveoperationalefficiency,reducebusinessoperatingcosts,andenhancemarketcompetitiveness.
Keywords: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devicemanagement;WebServicesplatform;InternetofThings(IOT);esper.
0引言
随着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特别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采用RFID进行机房设备管理已成为机房设备管理的主要方向。RFID具有读取速度快、无需人为干预读取数据过程等优势,能进行快速的资产识别、盘点,可以准确快速掌握机房内的重要资产信息。
1系统架构
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图中,基于J2EE和WebServices平台实现的RFID机房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提供接入认证、事件处理、Web交互展现,以及用户权限管理、RFID设备管理、资产信息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变动管理、查询统计和信息交换管理等功能。通过信息交换服务接口,与现有的MIS、ITSM等系统交换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库服务接口访问存放于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设备信息、标签信息以及系统运维等信息。
2功能设计
2.1总体业务流程
图1系统架构
图2所示是本系统的总体业务流程图。本系统从初始化到上线运行,要经过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1)对机房中的机柜进行编码,将编码信息输入至系统,并将RFID标签固定在机柜上;
(2)对服务器进行编码,将编码信息输入至系统,并将RFID标签固定在服务器上;
(3)根据读取标签范围要求,布置RFID读写器并在机柜中布置分支天线。
经过调试后,系统即可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图2总体业务流程
2.2总体功能流程
图3系统总体功能流程图
2.3功能设计
2.3.1资产管理初始化
RFID标签容量大,可以通过RFID手持终端即时读取和显示标签卡中信息。设备标签卡具体信息可以包含固定资产编号、固定资产电子标签ID号、固定资产名称(即物资管理部门所说的设备名称)、设备用途、机房编码,机柜编码,资产名称、物理特性、购入日期、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出厂编号、投运日期、最后变动日期、资产价值、生产厂家、厂家联系人信息、负责人、功用、维修保养记录、使用情况、固定资产状态等信息。
2.3.2资产上架管理
运维人员在查询机房设备的机柜位置后,产生入库作业清单。作业清单至少要包括机柜编号和服务器编号等信息。根据作业清单要求,将服务器运至指定机房,机房值班人员通过RFID手持终端生成的入仓工作单确认入仓操作。运维人员按照入库作业单要求将服务器放入指定位置后,通过RFID手持终端扫描机柜编号以及服务器编号确认操作无误后完成入库作业清单。机房值班人员通过RFID手持终端确认机柜编号、服务器编号和服务器位置后完成入仓工作单。
通过系统进行流程化、标准化操作,既能保证资产得到准确管理,同时也减少了因人工口头办理、纸质单据办理而出现差错的可能性。
2.3.3资产调拨管理
当需要在机房内进行设备调拨操作时,首先在系统内将该设备置为调拨状态,系统通过固定式阅读器,自动将该设备置为调拨状态。作业人员通过RFID手持终端找到该设备后,对设备进行调拨下架、上架等操作。因为之前系统已经将设备状态置为调拨状态,所以设备在移动时不会产生异动报警信息,资产自动盘点也会实时显示该设备处于调拨状态。作业人员调拨操作结束后,通过RFID手持终端确认完成调拨,随后机房人员再通过RFID手持终端确认完成调拨。
2.3.4资产异动管理
2.3.5资产清查盘点
机房中存放的都是企业的重要IT资产,是整个企业业务正常运行的最重要环节,所以需要精确、及时、完整掌握机房资产的信息,相对于传统的资产管理,对资产盘点的准确性、及时性要求更高。
系统支持自动盘点和手动盘点两种方式。
(2)手动盘点。在需要对设备进行手动盘点时,机房值班人员打开系统盘点界面,将盘点信息导入至RFID手持终端。值班人员首先读取机柜RFID标签确认后,依次读取机柜中服务器标签。若机柜中读取标签数据与导入至手持终端中盘点数据一致,界面呈现绿色条目,表示确认通过。若不一致,手持终端界面呈现红色条目表示不通过,可选择重新盘点或待查盘点。最后将盘点数据通过GPRS、Wi-Fi等方式导入至系统。
2.3.6系统整合对接
RFID系统可以与现有的OA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网管系统进行系统整合,支持系统之间数据和业务流程整合。系统支持从其他业务系统导入资产信息,也支持将RFID资产信息、变化信息、异动信息等同步给其他业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流程作无缝对接。
系统有灵活的数据导入接口,可将现有系统数据批量导入到新系统中;提供将所有查询结果导出至Excel文件的功能。提供资产分类、资产编码等系统数据导入、导出功能。
2.3.7资产报表
系统提供报表自定义开发功能,方便用户按照需求开发定制新的报表,并支持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工具。能够根据用户需要灵活定义关键绩效指标,为决策提供依据。
2.4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如图4所示。
图4系统功能
3系统实现
3.1系统监控画面
系统开发基于J2EE体系架构,应用了hibernate、struts2、spring等框架,使用Oracle数据库,前台机房机柜等监控展示界面使用flex技术开发。在系统处理异动信息时,使用esper引擎对异动事件进行规则处理,实现异动事件的快速反应。
图5所示为系统的机房监控界面,一旦有设备的异动情况就会在相应的RFID固定阅读器天线处显示报警,让机房管理员可以随时地监控机房内的设备。
图5机房监控画面
3.2RFID手持终端系统
RFID手持终端系统由C#开发,运行在WinCE5.0系统上,使用Webservice方式与中心服务交互数据信息,使用Oracle数据库在服务端存储数据,与服务端通过数据库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
图6所示为出库下架界面,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该功能界面对机柜中的资产进行出库下架操作。
图6手持终端设备出库
4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RFID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本系统实现资产信息管理可视化,为企业决策、资产调配、资产盘点工作服务,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单承赣、单玉峰、姚磊.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王建业.基于RFID的资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4]ETZIONOpher,NIBLETTPeter.Eventprocessinginaction[M].[S.l.]:ManningPublications,2009.
摘要:对高校资产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不清、观念陈旧、资产缺失、账目不规整、资产价值计算的时候并未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真实价值体现并不充分、资产管理方式并不合理、功效发挥能力太小。对这些问题需要相应的管理对策,首先要对管理的观念进行更新,打好管理基础,建立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都进行效率的提升。对会计核算的制度加以改进,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将管理规范化才能阻止隐形的流失现象,建立完善的指标系统,做科学的考核。进而将人员素质做提炼来持续地推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并有效解决现存问题。
关键词:高校资产;精细化;管理
一、高校资产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
对高校精细化管理方面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表现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都不是处在重视的位置。对成本的计算意识不强,以及对无形资产管理的不重视,还有对资产管理目的模糊也没有建立保值增值的责任观念。
对固定资产没有折旧和减值的准备,这些是不符合会计核算配比和真实性原则的。对于固定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来说两套的会计核算方式行不通。因为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划分和价值账核算划分做不到完全的统一,这样使得选择资产会计科目在做价值核算时候就容易出现误差。在建工程科目的账目上会出现长期挂账的现象,使得交付使用的时候对固定资产账目价值变大而导致财务数据失去了真实性。
一些高校至今还是用传统的资产设置卡片,还有使用纸质条码标签,用手工的方式将设备信息做划分,在进行编辑和查询,出现标签丢失的现象,很容易就没有证据来进行查询了。与此同时因为没有办法准确的判定资产使用的效率,也就没办法进一步地了解设备使用的状况,这样使得固定资产配备做不到公平合理化,对高校国有资产资金来说就是一种浪费。
二、高校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对会计核算体系改革来达到资产管理能力的增强,要先废除修购基金制度来组建固定资产折旧体系,其次是保持固定资产和企业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步调一致,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加入基建会计核算,来确保可以将自行建造来获得固定资产行为的真实呈现,还要成立设备配套购置资金和维修体系,实行资源费用合理缴纳体系,要激励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到精细化。为确保财务部门和事物部门管理之间的紧密联系,要实行动态管理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这样可以使核算过程保持及时性和准确性。
规范管理行为来阻止隐形流失现象,第一要对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提起足够的重视,再成立监督体制;第二要严谨对待资产处理和报废的流程;第三是对高校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目标要逐步的实现。高校的目的之一是从账目上查询资产总额,还要对资产的充分使用方式加以重视,确保这些可以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助力,进而有效地保障高校国有资产避免隐形流失。
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有关联的方面很多。在资产管理工作的进程中不仅仅要依靠学校领导的重视,还要有学校中各院系的协调和支持,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急需现代化运行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技巧。
[1]何军志.提高大型仪器利用效率的尝试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30-73.
[2].提高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管理模式探索[J].使用技术与管理,2013(2):190-193.
关键词:项目成本核算实践探讨
一、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项目成本测算的基础和范围
将医院的总成本通过四级分摊归集到门诊和住院临床各科室,然后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计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通过完全成本核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员经费、变动性费用与固定性费用全部被计入项目成本,每个项目成本包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部分。根据普遍性的原则及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医院单独测算的项目为:132项手术项目、26项麻醉项目、56项ICU项目、7项内镜治疗项目、10项DSA项目以及6项胃肠动力项目,共计237个医疗服务项目。
(二)项目成本测算的方法
二、项目成本测算的步骤
(一)一般项目测算的步骤
1.确定工作量:统计各科室2012年所有医疗项目的工作量,具体内容包括省标编码,省标名称,省标价格,工作量。将省标项目(即目前执行的项目)与《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以下简称“国家项目”)中的项目对接。将省标项目的工作量分配到对应的国家项目,从而确定国家项目的工作量。
2.剥离专用卫生材料:统计各科室领用的卫生材料明细,包括材料名称,材料单价,材料数量等信息。确定哪些材料属于国家项目中规定的“除外内容”,剩下的为“内涵一次性耗材”,在“内涵一次性耗材“中再区分公用卫生材料与专用卫生材料,公用卫生材料在总成本中进行公摊;将专用卫生材料从总成本中剥离,在测算具体项目的时候加回。
3.剥离专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统计各科室截止2012年底仍然在用的固定资产明细,包括资产名称,资产原值等信息,计算在用固定资产2012年度的折旧额。统计哪些属于公用固定资产,将其折旧额在总本成中进行公摊;哪些属于专用固定资产,将其从总成本中剥离,统筹分摊到使用该资产的医疗项目中。
4.计算项目的当量成本和项目成本:计算医疗服务项目的约当工作量,即按统计的实际工作量乘以相应的成本当量系数。科室的总成本按人员经费、公用卫生材料、公用固定资产折旧、其他费用等科目分列,某一科目的成本额分别除以项目约当工作量合计数,计算出项目的某一科目的单位成本当量系数承担的成本额。计算项目的某一科目成本额,即项目的某一科目单位成本当量系数承担的成本额乘以成本当量系数。计算项目的公用总成本,将医疗项目不同科目的成本额相加即可合计出项目的公用总成本。
5.确定项目的专用材料成本:由于各医疗项目使用的卫生材料存在品种、数量上的差异,因此,对具体医疗项目的不可收费的专用卫生材料逐一罗列其名称、规格、单价,数量,并加到相应的医疗项目成本中。
(二)项目的特殊测算步骤
1.手术专用固定资产的分摊:手术室的项目较多,因此还要将医疗项目按专科进行分类,将对应的专用固定资产也按专科进行分类,这样专科的项目与专用的固定资产之间进行对接,再将这些专用固定的成本按手术例次进行分摊,进一步提高了固定资产折旧分摊的准确性。
3.手术项目:由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自身需求不同,同一手术对所提供耗材选择存在较大差异性,在测算中取的是中间价。专用设备的折旧成本占比为6.39%,尽管笔者所在医院的手术专用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但因设备的折旧支出为固定成本,因此接受项目患者的多少直接影响分摊到单位项目中的成本。
4.麻醉项目:经测算,直接人员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固定资产折旧占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31.63%、23.04%、31.55%,说明三者对麻醉项目成本的影响大致相同。
5.其他项目:ICU项目的直接人员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固定资产折旧占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29.19%、46.22%、13.45%,这说明材料是决定ICU项目成本的第一要素,这与ICU项目的材料为“打包收费”,包含在项目的“内涵一次性耗材”中有关。重症监护室病人的病情危重变化快,高技术的监护人员和合理的人员配置是监护质量的保证,因此人员成本仅占总成本的1/3显然太低,这与我院ICU病房的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床护比尚未达到规定的配置要求有关,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较大。对重症医学科常见病种的三种治疗方案进行项目组合的成本测算,可以看出重症医学科的实际成本与病种、住院天数有关,病情越重,成本越高。
三、开展项目成本核算的体会
(一)合理控制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中材料成本所占比重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中材料成本所占比重较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卫生材料的使用种类、数量、金额都在不断增加,不仅对各种病患的确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而且有效提升了临床诊疗效率,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普遍应用;另一方面卫生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品价格的日趋上升以及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影响了医疗总成本的控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因此,应该正确判断卫生材料使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规范准入标准,实行集中采购,力求从源头上降低采购价格。一些高值耗材可以根据患者需要给予自主选择,增加透明度。通过控制材料成本,还可以优化医疗项目的成本构成,提高人力技术劳务成本,使调整后的价格能切实体现医疗技术的劳务价值。
(二)合理增加医疗服务项目的数量
国家项目中的医疗服务项目数量尽管已大大增加,但项目的设置仍然未能充分体现目前的学科发展水平和规律。目前笔者所在医院已开展的手术项目如“精索曲张静脉显微结扎术”、“输精管副鼻管显微吻合术”等在国家项目中都没有收费依据;麻醉项目中目前已开展的神经阻滞项目(HAD-HAL)均实施可视化技术(便携式高频超声)或神经刺激器协助以减少并发症、增加阻滞满意率及病人舒适度、减少全麻实施比例;各种插管(HAM62402、HAM62403、HAM62601、HAM62602、HAM62603)定位使用喉镜、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等;在麻醉恢复室(HAP28901)给予患者人工通气过渡到清醒以保障安全并加快手术室周转等技术。
(三)合理控制耗材的价格区间
符合临床医疗实际需要的耗材价格较高,但在国家项目中属于“内涵一次性耗材”,但这些一次性耗材的价格范围较大,会给项目的定价带来困难。如:喉罩麻醉中用到的“一次性喉罩成本”价格在150-800元之间;术后镇痛服务中使用的普通和电子镇痛泵价格在70-350元不等;术中胃管置入中使用的胃管价格在80-210元不等;还有房颤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项目中使用的材料价格高达几千元。
(四)合理增加技术劳务成本
(五)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应考虑成本核算及其他因素
通过数据分析,旧有的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与成本已严重背离,且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市场物价的提高,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有关部门在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应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考虑物价增长、医院等级、技术创新、药品零差率等因素,使医疗服务收费成为医院补偿的主要渠道。
医疗项目成本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改进的工作,需要有成本核算体系和数据作为支撑。笔者所在医院长期开展的这方面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模式和方法仍然有待商榷,需要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基金项目:浙江省康恩贝医院管理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医院成本控制研究”(2012ZHA-KEB318)
[1]周期.深度透视医改后医院财务管理价值[J].哈尔滨医药,2011,(6):436-437.
[2]陈义凤.医院成本控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