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看点沈杨教授: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外阴淋巴管丰富,两侧交通形成淋巴网,癌细胞通常沿淋巴管扩散。故外阴癌需要做淋巴切除。但是外阴癌不同于卵巢癌,其淋巴结转移通常是从原发灶扩散至区域淋巴结的逐级转移,很少跳跃性转移。

一般外阴癌向同侧淋巴结转移,但是部分情况下外阴癌也可发生“跳跃性转移”:阴蒂部癌灶常向两侧转移并可绕过腹股沟浅淋巴结直接至腹股沟深淋巴结,外阴后部及阴道下段癌可避开腹股沟浅层淋巴结而直接转移至盆腔淋巴结,若癌灶累及尿道、阴道、直肠、膀胱可直接转移至盆腔淋巴结。

2.外阴癌的治疗指南

对于外阴鳞癌,治疗可根据临床分期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早期肿瘤,即T1期和小病灶的T2期(肿瘤≤4cm,没有侵犯尿道、阴道和肛门);

治疗以手术为主。先行病灶活检,若病变间质浸润深度≤1mm,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如术后病理证实病灶间质浸润≤1mm,术后随访即可,无需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

若病灶间质浸润深度>1mm,根据病灶位置决定术式:

1)单纯病变(病灶距外阴中线≥2cm)局部广泛切除术/改良广泛外阴切除术+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评估;

2)中线部位病变(前部/后部),局部广泛切除术/改良广泛外阴切除术+双侧腹股沟-股淋巴结评估,根据原发灶及淋巴结的病理结果决定辅助治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NCCN(2cm)及FIGO(1cm)对中线的定义并不一致,临床上一般用“1cm”作为区分中线部位病变与否的界值。

△局部晚期肿瘤,即大病灶的T2期(肿瘤>4cm)和T3期(肿瘤侵犯尿道、阴道或肛门)。

治疗一般是手术结合放疗,腹股沟淋巴结和外阴病灶分步处理。

1)如临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可疑淋巴结,先行腹股沟-股淋巴结切除术。如术后病理检查为淋巴结转移阳性,行外阴原发灶/腹股沟区/盆腔(引流区域)同期放化疗。如淋巴结转移阴性,行外阴原发灶的同期放化疗。

2)如临床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淋巴结,可考虑对增大的淋巴结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确认转移后行原发灶、腹股沟区、盆腔同期放化疗。

△肿瘤转移超出盆腔,即任何期别的T,任何期别的N和超过盆腔的M1期病变。

3.淋巴结切除术的现状

开放式淋巴结切除术作为经典手术入路是大部分医师的选择,但是单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20%~40%的患者存在伤口并发症,30%~70%的患者有淋巴水肿。所以其他手术方式如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成为了临床医生的新选择。

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应用已比较成熟。有证据表明,对部分外阴癌患者而言,腹股沟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代替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但其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其仅适用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且直径<4cm的单发外阴病灶且既往无外阴手术史的患者。

二、腹股沟区的解剖

要清扫腹股沟淋巴结,要对腹股沟区解剖有充分的认识。

1.腹股沟区结构。

腹股沟区分为股前内侧区和股后区。股前内侧区包括浅层结构(含有Camper筋膜[脂肪层]和Scarpa筋膜[膜性层],后者往往和深筋膜融合,浅血管/神经位于脂肪层和膜性层间)、深筋膜、肌腔隙与血管腔隙、股三角和收肌管。需要注意的是,股神经位于肌腔隙,其与血管腔隙以髂耻弓分隔,所以分离血管时相对安全。

2.腹股沟区重要血管有股动脉、股静脉和大隐静脉

股动脉及其分支包括:股浅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阴部外动脉)和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穿动脉[4~5条])。

而股静脉与股动脉伴行,向上移行为髂外静脉,主要属支为大隐静脉。

大隐静脉是股三角解剖的“核心”,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重要解剖结构。大隐静脉在卵圆孔处进入股静脉,它周围和诸多浅支连同皮下脂肪有很多淋巴结——很像是一棵树,多个分叉,“果实”累累。剔除这些淋巴脂肪团是手术的主要内容。大隐静脉有5条高位属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

3.腹股沟区神经包括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

生殖股神经股支从腹股沟韧带穿出,术中容易碰到,应尽可能避免损伤,不过一旦切断其影响也小。

4.其他重要结构

1)深筋膜(阔筋膜),其分层不明显,又名“无名筋膜”。是全身最厚的深筋膜,致密坚韧。上方附于腹股沟韧带和髂嵴,下方与小腿及腘部深筋膜相续形成结构。

2)隐静脉裂孔(卵圆窝),是大隐静脉及属支穿入的出口,位于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一横指处,是卵圆形薄弱区,由筛筋膜覆盖,裂孔外缘锐利(镰状)。

5.股三角解剖

股三角的解剖对腹股沟淋巴结的清除尤为重要。股三角区的上届为腹股沟韧带、外界为缝匠肌内缘、内界为内收长肌。股三角为阔筋膜所覆盖,里面有淋巴结、血管、神经。

股三角从内向外为:股管、股静脉V、股动脉A和股神经N。

血管周围及皮下组织有丰富的淋巴脂肪团,是手术切除目标。几个重要的血管分支是解剖和手术需要加以辨识的。

6.腹股沟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分为腹股沟浅淋巴结和腹股沟深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上、下两群。上群收纳脐下腹壁、臀部、会阴、外生殖器、肛门的淋巴。下群收纳足和小腿内侧、大腿的浅淋巴结、臀部、会阴的部分淋巴。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

深部淋巴结,重要的有克氏淋巴结(Cloquet’s淋巴结),在外阴癌是“必扫”项目,清扫时需小心,有旋髂深静脉于此回流入股静脉,清楚时应注意避免旋髂深静脉损伤出血;结扎断端,以防形成淋巴囊肿。其位于股环开口,清扫时不宜过分牵拉。

三、LESS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1.手术步骤

a.患者置于膀胱截石位,髋部微屈使腹股沟尽量平坦。

b.术前用记号笔在皮肤表面划出手术范围,术中可以通过手指对表面的皮肤界限进行间断按压以协助定位,保证清扫范围。

c.于腹股沟韧带上方1cm中点处行长约3cm平行切口。现在是2cm切口,因为这部分组织的弹性很大。切口直达腹股沟韧带,或者腹横筋膜,于Scarpa筋膜处手指分离皮下间隙,形成皮下操作空间。

d.置入PORT。站在同侧操作,操作向前内侧。建立操作空间,置入穿刺套管时注气压力为14mmHg,随后将注气压力调至12mmHg,以减少皮下气肿发生的可能性。

e.建立操作空间时,在Scarpar筋膜层进行解剖,依次从悬于操作视野的上方把脂肪全部分离下来,这样既保证了操作视野及空间,也保证了皮瓣血供,减少术后发生皮肤坏死的可能。

f.从腹外斜肌表面开始,紧贴腹外斜肌腱膜,用超声刀切割,将含有淋巴结、淋巴管、皮下脂肪等组织从上而下切除至腹股沟韧带。外侧至髂前上棘内侧至耻骨结节,完全暴露腹股沟韧带,显示腹股沟三角。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向下切除股外侧表面脂肪组织,暴露阔筋膜,紧贴阔筋膜表面向下切除皮下组织至耻骨结节内下3cm左右,暴露隐静脉裂孔,显示大隐静脉,向左右两侧分离,暴露长收肌和缝匠肌,完整显示股三角。

g.清扫Scarper筋膜深方至筋膜表面的淋巴脂肪组织,保证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上界至腹股沟韧带上方3cm,外侧至阔筋膜,内侧至内收肌,下方至股三角顶端。遵循“整块切除淋巴结组织”的原则。

h.术中行腹股沟淋巴结快速病理检查,如发现肿瘤转移,则同期行盆腔淋巴结清扫。

i.每侧给予放置引流管两根以保证术后引流。在切口外侧,髂前上棘内侧,建议放置比较粗的引流管,避免堵塞,比如F18或F20引流管。术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既可以保证引流,同时也可以减少皮瓣漂浮的可能性。

j.术后一周内嘱患者尽管减少下床活动,减少血栓形成,腹股沟给予骨科常用弹力绷带加压,减少皮瓣漂浮的可能性。外压内吸,减少引流量。

k.术后根据病理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后续放化疗。

2.LESS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历史

2006年Tobias-Machado等首次将单孔腔镜技术应用于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首例SSEIL患者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右侧淋巴结清扫使用腔镜,左侧采用开放术式,术后左侧出现皮瓣坏死,而右侧未出现并发症。

2013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科,6例下肢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单孔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自制单孔多通道,6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大出血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早期1例术后出现淋巴漏,切口延期愈合,其中5例采用负压持续引流,切口均1期愈合。6例患者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和下肢淋巴水肿。单孔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下肢恶性黑色素瘤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技术可行,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恢复快。

2018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于《中华腔镜外科杂志》发表首例外阴癌行单孔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严谨认真的沈杨教授

专家简介

沈杨,男,医学博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任医师,东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UniversityofArizonaMedicalCenter访问学者(2014-2015年)。

社会兼职:美国AAGL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分会单孔及经阴道腔镜学组委员,江苏省妇产科学会腔镜学组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妇产科学会腔镜学组副组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盆底学组理事,世界华人妇产科学会NOTES学组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市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21篇。担任国内外多个核心期刊审稿专家。擅长妇科肿瘤的综合诊治,尤其是常规/单孔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早期卵巢癌的手术治疗,晚期卵巢癌R0切除术,复发性宫颈癌盆腔廓清术;擅长女性盆底修复及尿失禁治疗。

THE END
1.宫腹腔镜妇科手术后需要插引流管吗?有问必答宫腹腔镜妇科手术后也是需要查引流管的。如果只是少量的积液慢慢的也会被吸收,如果积液比较多的情况下对...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81906870.htm
2.腹腔镜引流管拔除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引流管一般可以在做完手术以后的第二天拔出。如果比较严重的并且伴有胆囊炎症状的患者...https://www.myzx.cn/ask/6712267
3.腹腔镜手术需要引流管吗39问医生病情分析:腹腔镜手术需要引流管。引流管是为了防止腹腔内粘连,引流也有助于排出脓液和腹膜积液。由于手术可能会导致肩部肿胀疼痛,放置引流后疼痛会减轻。如果只是少量的液体会慢慢被吸收,但过多的积液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建议手术后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保暖,不能做重体力的工作。 2021-07-29 举报 ...https://wapask-mip.39.net/mip/question/87710714.html
4.单孔腹腔镜让手术从“微创”走向“无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AFFILIATEDHOSP...“之前只是看到关于疝气微创手术的新闻报道,这次我90岁的父亲亲身体验了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真实感受到第一天手术第二天就能出院的神奇过程。关键是全身上下找不到一点手术痕迹。”管先生如是说,他对我院普外科主任王鹏及团队精湛的技术、高超的能力赞不绝口,并特地写来感谢信致谢。 http://www.ahnmc.com/shownews.asp?id=15586
5....高坪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胃外科成熟开展“单孔+1”腹腔镜手术“单孔+1”腹腔镜手术可由2名或3名术者参与完成,节约人力,同时减少3个腹部戳孔及1个辅助切口,主操作孔不仅可以让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更彻底,减少术中操作的盲点,还可通过此孔安置腹腔引流管便于术后观察,提高手术安全性。 腹腔镜“单孔+1”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辅助肠癌手术、腹腔镜“单孔+1”左半结肠切除术...https://www.ncwy120.com/news_hos/content_707-1.html
6.普外科精品病例——微创中的微创:单孔加一腹腔镜直肠手术单孔加一腹腔镜手术是常规腹腔镜手术的进化版,切口更小,创伤更轻,恢复也更快。本例患者术前肿瘤不大(3cm),位置高(距肛10cm),体型适中,非常适合进行单孔加一手术。如果肿瘤较大(超过5cm),位置较低(低于5cm),或者患者肥胖(BMI超30),则需要考虑常规5孔法加辅助切口的术式。因此,单孔加一腹腔镜手术虽好,但也要根...https://www.meipian.cn/536ihk56
1.单孔腹腔镜术(精选十篇)单孔腹腔镜术 篇1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腹腔镜,自制疝穿刺针,套线器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公认的, 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随着微创外科概念的不断进展和推崇, 近年来,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已经成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新途径。自2009年8月至2013年3...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glr94f.html
2.单孔腹腔镜范文10篇(全文)经口、阴道、直肠都可以做到“无瘢痕”(No scar)手术,但因手术入路部位的正常菌群容易带入腹腔造成腹腔污染以及操作技术困难和穿刺孔关闭等问题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PLS)与NOTES相比具有腹腔感染机会低、操作技术与传统腹腔镜技术接近等优势,更容易被微创外科医生接受...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c0m62su.html
3.做了单孔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怎么治疗真实医生问答问题描述:你好 我做了单孔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 咨询下(女,40岁)昨晚出手术室感觉宫缩似的剧痛 用了镇痛泵效果不好我是多发肌瘤 浆膜下 不知道是不是剥除了四个此外 我发现肚脐下居然又有个孔 插引流管?不是一般单孔不用引流管吗?这是手术不顺利吗? 病情分析:有引流管也是正常常见现象,没什么问题,引流口是根据...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a2whAnXblNf5E0G9Q341ZA/
4.泌尿外科率先成功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继该例手术完成后,泌尿外科又成功为一侧肾上腺腺瘤患者,开展了单孔腹腔镜后腹膜手术。术中,专家们在患者腰部做了一个3cm的切口,经过后腹腔摘除患者的肾上腺腺瘤,患者全身仅一处手术切口和一个引流管出口,手术效果满意。 据了解,由于单孔腔镜手术对术者手术技能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只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少数实力领...https://www.whuh.com/info/1055/5673.htm
5.公卫·救治超微创单孔腹腔镜成功实施切脾手术澎湃号·政务手术后,患者在肝胆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恢复良好,于第二天拔出腹部引流管,术后第三日康复出院。屠女士表示:“术前一直担心伤口会影响腹部美观,没想到手术伤口这么小,恢复得这么快。” 黄杨卿主任医师表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和多孔腹腔镜手术相比,超微创单孔腹腔镜切脾手术具有显著的优势。手术仅通过脐部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04199
6.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问题描述: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医生回答 王景钧 副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单孔腹腔镜后护理与常规一样。仅将2孔或3孔减至腹壁上的1孔,称为单孔腹镜。如果有引流管的患者,要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避免滑落。如果是胃肠道的手术,除了每天监测病人的体温,有没有腹部疼痛等情况外,喝水或吃清汤之类的...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question/b9d934e46d624aac97215c9cbb5711f4.html
7.微创中的微创!德宏州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成功开展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此时单孔腹腔镜应运而生,该手术通过一小切口(3-5cm,视肿瘤大小,肿瘤越小切口越小)及专用的单孔多同道手术装置完成。该手术术后仅有一小切口+一个引流管口,因此该手术有如下特点: 1、术后疼痛、炎症反应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更轻,因而患者能早期下床、加速康复; ...https://www.dhzyy.com/info/i/1332.html
8.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212例报告【摘要】: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早期应用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为212例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76例成功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7例因显露困难或需放置引流管中转两孔或三孔法腹腔镜手术,1例术后毛细胆管漏行开放手术。17例成功施行...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QJW201201007.htm
9.“日间手术”太可了!——首例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南方+花都人医肝胆胰疝外科团队今日成功为1名胆囊结石患者实施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仅在患者脐部切开1.5cm左右的切口,置入单孔腹腔镜设备,利用单孔腹腔镜器械成功切除胆囊。 术后常规不放置引流管,进一步保证患者的舒适性,且术后清醒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24小时内做到入院、手术、出院。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24/c8332177.html
10....徐州一院宋兴超团队在全市率先成功开展“单孔+1”腹腔镜肝...单孔+1腹腔镜是在单孔腹腔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放置手术引流管的2mm小孔作为操作孔,从而有效避免了“筷子效应”,手术的可控性、流畅度和操作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单孔腹腔镜为什么以肚脐作为手术入路? 众所周知,肚脐是人出生后离开母体遗留下的天然疤痕,这个地方神经末梢分布相对少,对疼痛不敏感,也没有肌肉,...https://www.xzsdyyy.com/article/5203.html
11....我院减重代谢外科成功开展多例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经过手术团队的全力配合,此次手术耗时约2小时,出血不到50毫升,手术切口仅一处,大小约2cm,达到了美容效果,无需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第一天,患者已能下地活动,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患者李女士持续门诊随访,已成功减重22斤。我院已成功开展多例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标志着减重代谢外科团队在为患者提供多样化...https://www.6thhosp.com/Content/News/8979
12.极致微创从“三孔”到“单孔”,肚脐开小洞胆囊切除不留疤...张主任分析病情后,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且可以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提供最佳美观效果。肖女士入院后我科迅速完善术前准备并安排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5ml,无需放置引流管,术后6小时能下床活动,术后2天顺利出院。此后,一周内普外科团队又相继成功完成两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良好,患者顺利康复出院。https://www.gzslyy.com/newsinfo/3022479.html
13.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张玉阳团队成功施行省内首例单孔气腹腔镜下宫颈...与经自然腔道的NOTES手术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符合术者操作习惯、感染几率更低、安全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等优势。与传统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相比,在单孔腹腔镜下实施该术式时,由于同轴效应、筷子效应等,操作难度极大,特别是在淋巴结清扫步骤及分离输尿管及子宫动脉的区域时,极易造成出血,因而对术者的操作...https://news.wmu.edu.cn/show/4/2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