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广东省医保局发文《广东牵头省际联盟带量采购再发力45个药品和超声刀头等医用耗材降价明显》。
据文中消息显示,由广东牵头多省联盟开展45个药品和超声刀等医用耗材集团带量采购,中选产品降价成效显著。其中:
超声刀头广东平均降70.11%,最高降93%。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广东平均降68.25%,最高降77.10%。
采购规模和集采成果覆盖了50%以上的中国市场和人群。
超声刀集采回顾
此前,福建曾对超声刀进行带量采购,平均降幅为40.77%,拟中选企业包括强生、奥林巴斯、天津瑞奇、北京速迈以及武汉半边天等企业。40%的降幅,在集采项目中只能说有限。
但更大的市场体量意味着能带来更多的议价筹码。
据广东省医保局称,广东省牵头的此次超声刀头带量采购是目前联盟地区最多、范围最广的省际联盟带量采购,由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首次操作实施。
超声刀头参与报名的企业共35家,报名产品58个注册证,16省联盟预采购数量约44万个,涉及中选企业27家,共计38个注册证,产品中选率高达77.14%。
按16省市联盟地区首年需求量测算,预计年可节约费用近20亿元,广东预计年可节约费用近5亿元。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拟中选产品涉及拟中选企业5家,预计年可节约费用近2亿元。
在具体中选价格和降幅方面,深圳普汇生产的3mm的超声刀从7730元降到545元,降幅达93%;属于高端需求的7mm、5mm的超声刀均价从5734降到1800元,降幅达68.6%,极大提高产品的可及性。
国产VS进口,集采加速国产替代
超声刀属于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中市场占比较大的产品。2016年,我国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市场规模为118亿元,到2020年已增至1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1%,预计2025年将达到423亿元。
目前,在超声刀领域,强生仍旧占据着国际市场的主流。据《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资料显示,我国超声刀国产化率仅在0-10%。
不过,近年来,国内企业亦已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集采,国产产品凭借更低的生产成本优势,有希望以更低价获得更大集采份额,加速国产替代的节奏。
此次的广东省16联盟带量采购,A采购单1类超声刀头(闭合血管5mm、7mm)分组中,共有4家国内企业和三家跨国企业中选。各分组中选企业中,国内企业明显多于跨国企业。
合壹汇医疗观点
此前,业内曾有国产化率要达到一定水平开会展开集采的预期,但以此次的超声刀头集采为例,尽管目前国内的超声刀国产替代率仍旧不高,此前的集采未能获得可观的降价幅度,但在覆盖全国50%的市场面前,超声刀头的平均降价亦达到了70%以上,最高甚至达到了93%。
超声刀的“百元时代”已经来临,集采洪流之下,医械行业生态正迎巨变,国产企业“弯道超车”机会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