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患者吴女士在51岁时绝经,绝经后生活一如既往,没有明显不适。然而,三个月前的一天,吴女士在无明显诱因下感到阴道里脱出一“肉球”,尤其是在重体力劳动和站立后该症状会加重,可以从阴道口见到有肿块脱出,卧床休息后会稍有好转。近一个月来,吴女士感到肿物明显增大,如鹅蛋大小,白带明显增多,偶尔会有漏尿、便秘的情况出现,严重影响其生活,遂于近日慕名前来我院就诊。
妇产科主任刘建忠
带领团队查房
妇产科主任刘建忠接诊后为其进行妇检,发现其阴道前壁全部突出于阴道口外,阴道后壁虽仍在阴道内,但已达处女膜缘,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遂拟“Ⅱ度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Ⅲ度、阴道后壁脱垂Ⅰ度”收入院。
女性骨盆底部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的,类似于一张“吊床”,在它的上面承托着子宫、直肠和膀胱等盆腔脏器,使其维持在各自正常的解剖位置。当这张“吊床”(即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因某些原因出现薄弱或松弛的时候,就会导致盆腔脏器脱垂,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其主要表现就是患者感觉有肿块从阴道脱出,有时伴有不受控制的漏尿,在咳嗽或运动时更为明显。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将脱垂的子宫和膨出的阴道壁切除,再将损伤的筋膜进行缝合,这种修补仍然是建立在原有病变的盆底组织上,故随着年龄增加,组织越来越松弛,复发率高。因此国内外临床医生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改进术式,近年来推出了许多新的术式,比如骶棘韧带悬吊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阴道骶骨固定术等。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刘建忠主任带领祁昔琴副主任医师、陆蓉医师为患者进行腹腔镜下Y型网片子宫/宫颈骶骨固定术。术中,刘建忠主任团队将患者宫颈与骶骨通过聚乙烯Y型网片桥接起来,将脱垂的子宫、宫颈悬吊起来,固定在骶骨上,保证了子宫等盆底器官不会再脱垂。在刘建忠主任团队的精心操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术后创伤小、瘢痕小,患者恢复较快,术后4天即出院,且无漏尿、便秘等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刘建忠主任带领团队成员
为患者手术
经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的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手术难度高,不仅需要术者熟练掌握盆底解剖结构,具有高超的手术操作技能和熟练的腔镜技术,对操作者的缝合技巧要求也极高,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妇科技术实力再上新台阶。
专家简介
刘建忠
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4年,擅长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各类手术,腔镜手术率90%以上。
熟练开展: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减灭术。
熟练开展宫腔镜手术:子宫纵隔、粘连、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复杂宫腔畸形等手术。
熟练行腹腔镜各类手术:腹腔镜下大的子宫肌瘤去除、腹腔镜下次全、全子宫切除、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术、子宫脱垂骶前悬吊和尿失禁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