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重点企业、市场规模发展前景
吻合器是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的医疗器械,用于替代手工切除与缝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人们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纠正治疗需求将不断增加,吻合器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推动我国吻合器市场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内吻合器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生产企业加入竞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其中,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如强生、美敦力等竞争对手以其技术和市场服务优势,整体上在我国市场中占据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国内吻合器厂商则呈现出分散、多而不强的特征,行业内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技术实力较为薄弱,并且产品多集中于竞争更为激烈的开放吻合器领域。
随着吻合器行业的快速发展,该领域未来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由分散到集中将成为吻合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1、吻合器市场发展情况
吻合器可分为开放式吻合器、腔镜吻合器、智能吻合器。开放式吻合器主要应用于开放外科手术,替代手工缝合伤口,提升外科手术缝合切割的整体效率。开放式吻合器市场方面,进口品牌强生和美敦力旗下的柯惠由于技术成熟、进入中国市场早,在国内市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吻合器厂商经过多年发展,在开放式吻合器领域逐渐提高市场占有率,与进口品牌各占据市场一半的份额。开放式吻合器市场格局相对稳定,进口和国产价格趋近,市场竞争激烈。
腔镜吻合器作为微创外科医疗器械,能够解决在术野狭小或部位较深等微创外科场景下手工操作不便的难题,而且其生产材料和制造工艺的要求较高,与开放式吻合器相比,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腔镜吻合器在降低手术难度的同时,保障了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因此近年来市场需求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而持续增加。在价格上,随着近年国内腔镜吻合器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国内政策对国产品牌的支持,腔镜吻合器的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吻合器已经逐渐从第一代开放式手术用吻合器、第二代腔镜吻合器向第三代电动吻合器发展,相较于手动吻合器,电动吻合器操作简单,击发省力、省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降低医疗事故发生概率,切割缝合组织的过程连续平稳。中国医疗器械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智能吻合器行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第一代开放式吻合器和第二代腔镜吻合器均作为第Ⅱ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而第三代电动吻合器根据使用科室的不同,分为第Ⅱ类、第Ⅲ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内多家企业在此领域布局。
2、行业代表企业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以强生、美敦力等为代表的国外医疗器械企业凭借较为完整的产品线、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等优势,占据全球及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较高的市场份额。
吻合器市场方面,以强生、美敦力为代表的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方面,主要包括天津瑞奇、天臣医疗、法兰克曼、派尔特、东星医疗以及健瑞宝等厂商。
(1)强生公司
(2)美敦力及旗下柯惠医疗
美国美敦力公司(Medtronic)成立于1949年,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致力于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终身的治疗方案。美敦力主要产品覆盖心律失常、心衰、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置换、体外心脏支持、微创心脏手术、恶性及非恶性疼痛、运动失调、糖尿病、胃肠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脊椎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五官科手术治疗等领域。
2014年美敦力公司收购柯惠医疗(Covidien),使美敦力公司掌握柯惠医疗的产品线,扩大了美敦力的规模与业务范围。柯惠医疗主要生产外科产品、能量型产品、血管治疗及常需医疗用品、呼吸与危重症产品、缝线及疝产品、神经和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等。
(3)天津瑞奇
天津瑞奇外科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自动缝合器系列产品及微创外科产品的企业。其产品主要用于微创外科手术领域,为普外、胸外、妇产科手术提供开放式手术器械和腔镜下手术器械。瑞奇在美国辛辛那提、天津和上海设有三个研发中心,致力于为全球的临床外科医生提供微创外科解决方案。
(4)健瑞宝医
健瑞宝医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6,000万元,公司长期专注于以腔镜吻合器为代表的腔镜手术器械及其他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投入,公司成功将上述核心技术应用于腔镜切割吻合器产品,形成了腔镜切割吻合器的自主量产能力并其产业化推向市场。同时,围绕微创外科手术所需的医疗器械,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谱系,覆盖腹腔镜用穿刺器、腔镜吻合器、筋膜闭合器等。此外,在开放手术器械领域,公司也有较为健全的产品布局,涵盖管型消化道吻合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弧形切割吻合器、管型痔吻合器、皮肤缝合器等,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外科手术需求。
(5)天臣医疗
天臣医疗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8,000.00万元,天臣医疗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研发创新和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管型吻合器、腔镜吻合器、线型切割吻合器、荷包吻合器和线型缝合吻合器5大类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心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脾胰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手术领域。
(6)东星医疗
东星医疗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7,513万元,东星医疗主要从事以吻合器为代表的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长期深耕医疗器械领域,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不断拓展和延伸产品线,从初期代理销售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外科手术器械起步,逐渐发展为以吻合器及其组件为代表,覆盖多品类手术设备和医疗耗材的平台型集团化公司。
(7)法兰克曼
法兰克曼主要吻合器产品包括腔内直线切割吻合器系列、穿越横切吻合器系列、肛肠吻合器系列、管型消化道专用吻合器、直线切割吻合器、一次性全层荷包缝合器等。
(8)派尔特
3、未来发展趋势
(1)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带动医疗器械需求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由2011年的18,49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26,736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由2011年的13.7%增长到2021年18.9%,从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不断释放,进而推动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
(2)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成为未来趋势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以美敦力等为代表的国外医疗器械企业凭借较为完整的产品线、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等优势,占据全球及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较高的市场份额。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企业起步较晚,国内生产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研发实力、资金实力均难以与全球领先企业形成全面竞争。
(3)微创技术契合临床诊治需求逐渐成为临床应用主流方向
外科微创、低侵害的理念是外科里程碑式的发展,主要体现的形式表现为内腔镜手术方向上。内腔镜手术的进展与吻合器器械的发展相辅相成。腔镜手术从1987年的法国医生的第一例真正意义的腔镜外科手术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手术从最初简单的胆囊切除手术发展到今天许多的高难度,超复杂的消化道重建及重要脏器切除手术。能在腹腔镜下完成现代医学临床中的复杂手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包括腔镜吻合器在内的微创外科手术器械的发展。腔镜手术的发展需求催生了腔镜切割吻合器,而腔镜吻合器的出现又反向推动了微创下内腔镜手术的蓬勃发展。
(4)电动智能化器械
腔镜切割吻合器是腔镜手术中开展高难度超复杂手术的关键必备器械,在早期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术、袖式胃切除及胃旁路手术等临床术式中均有应用。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生产的腔内切割吻合器均为手动,手动腔内切割吻合器存在如下缺点:1)击发时器械头部晃动,导致牵拉组织,可能对组织产生损伤;2)击发时缝合力非线性,容易对组织造成压榨性损伤;3)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组织厚度选择不同的规格的吻合器,可能由于医生经验、规范吻合技术掌握不充分而导致吻合器使用效果不理想。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吻合器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