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腹部超声介入外科:本中心05年引进1台B超机,09年引进1台彩超机,科室自身培养超声介入医师,开展肝胆外科多项超声引导穿刺技术。目前我科针对绝大部分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或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等介入治疗,使得急性炎症完全控制,以后择期行彻底性的手术;大部分肝脏脓肿行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后无需开刀手术;部分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术前减黄治疗成为常规;超声引导下肝脏病变的穿刺活检、肝囊肿抽吸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术后胸腹水的穿刺引流、肝脏恶性肿瘤的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经皮胆管支架植入术、肝癌无水酒精治疗、术中定位等介入治疗均由我科自己进行。每年超声介入治疗400例次以上。
3..氩氦刀治疗技术
2005年4月,我院描准科技前沿技术,在省内第一家引进美国Endocare第三代氩氦刀超冷系统。该系统的引进,给不能进行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的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目前共开展了4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胆道外科
在80年代初对肝内二、三级胆管解剖进行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在肝胆管结石和急性重症胆管炎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工作,开展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02年本研究所在华东地区首家引进日本PENTAX电子胆道镜,大大地降低了术中结石残留率。在省内率先开展“胆石症患者术后预留胆道通道”的临床研究,对结石复发的患者可通过预留通道行电子胆道镜取石,避免了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开展肝门部胆管癌的肝移植治疗,最常生存已达8年余,常规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在省内率先开展门静脉部分动脉化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动脉切除,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降低了肝切除联合肝动脉结扎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实施选择性的术前PTCD减黄,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及手术成功率;对于无法切除的患者实施经PTCD胆道支架植入术,该技术在福建省内达到领先水平。开展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胰脾外科
在省内率先开展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目前已开展9例,最长生存已达10年余,此技术属省内领先水平、国家先进水平。开展保留胃十二指肠的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及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等胰腺外科新技术。对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施行早期超声引导下介入微创及血液滤过等先进治疗措施,后期再手术治疗,明显增加了治疗的安全系数,减少了手术并发症,而且明显降低了治疗费用。开展门静脉高压症的多种外科治疗,如贲门周围离断术、脾肾分流术、肠腔分流术、断流分流联合手术。
六、甲状腺外科
常规开展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年甲状腺手术400余例次。近年还开展了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及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常规进行美容切口缝合,术后2-3天可以康复出院。
七、人工肝技术
引进日本Asashi株式会社的Plasauto-IQ人工肝支持系统,为肝移植围手术期与重症抢救患者行体外肝脏支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人工肝支持系统运用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液吸附、血浆吸附、血浆成分分离等手段,部分替代肝脏的解毒及排泌功能,清除内毒素、细胞因子等造成肝外器官损伤的毒性物质,为重症患者的抢救与大器官移植提供了重大支持手段,人工肝技术为40余例急肝衰病人赢得急诊肝移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