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可出现右上腹疼痛和黄疸者,鉴别诊断时均应加以考虑:①先天性疾患;②炎性疾患;③外伤性病变;④胆道蛔虫病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急诊手术。经非手术保守治疗12-24h,不见好转或继续加重,应及时行胆道探查减压。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原则和目的主要是取净结石、解除梗阻,胆流通畅,防止感染。
参考文献
[1]赵雅萍,许崇永,黄福光,等.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胆道及肝胰病变的影像学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2003,12(02):114-115.
【关键词】高频彩超;肠套叠;急性;阑尾炎;淋巴结炎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4.027
小儿急腹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但由于患儿不能准确提供病史,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很大困难。而超声可对小儿急腹症的常见病如肠套叠、急性阑尾炎、急性淋巴结炎等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佐证。本组回顾分析103例常见小儿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症状,旨在学习并提高对小儿肠套叠、急性阑尾炎、急性淋巴结炎的超声辅助诊断水平。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03例中男70例,女33例,年龄3个月~11岁;103例患儿大部分是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就诊,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14例,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10例。伴呕吐42例,伴腹胀、果酱样血便20例。36例患者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史,7例伴有腹泻或便秘。
2.诊断方法采用百盛DU6等彩超仪,探头频率3-5MHz、7-12MHz,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先用常规检查整个腹部,以排除肝胆脾肾疾病,确定疼痛最显著的部位,然后嘱其放松平静呼吸,重点而有序地对全腹进行纵、横、斜等多切面扫查,重点检查疼痛部位,右下腹、脐周,常规二维超声观察病变部位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然后加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病变内部及周边血流显示及分布情况。
3.超声结果及表现
(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同一肠系膜区域显示2个以上淋巴结,测量淋巴结最大切面长轴(L)及短轴(S),长轴直径>1.0cm,短轴直径>1.5cm,纵横比(L/S)>2,符合以上条件视为淋巴结肿大[1]。40患儿均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其位置有16例于脐右侧,6例于脐周、12例于右下腹,6例于右下腹及脐右侧。可探及肿大淋巴结4~11个,淋巴结长轴直径1.1~2.4cm,短轴直径0.51~0.86cm;肿大的淋巴结纵横径比>2,椭圆形,边缘光滑、完整,皮髓质界限清,周边回声低,中间回声稍强,成串分布或散在分布,无融合(见封四图2)。彩色多普勒显示的26例中,可探及短条样、点状彩色血流信号,2例可探及树枝状血流信号。2例可见下腹部肠间隙少量积液。超声诊断率为100%。
(3)急性阑尾炎16例,除少数坏疽性阑尾炎外,超声诊断的主要标准为阑尾增粗(≥6mm)、阑尾壁增厚(≥2mm)及阑尾腔积液,检出阑尾粪石有助于诊断(见封四图3)[2]。16例临床诊断为阑尾炎的患者中,超声诊断示肿大阑尾12例,右下腹阑尾区低回声团3例,腹部未见明显肿块1例,右下腹淋巴结肿大6例。
讨论
肠套叠、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以急性腹痛而就诊,而年龄小的患儿难以准确表达腹痛部位及腹痛性质,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经济、无创等优点,小儿腹壁薄,超声穿透力强,图像显示清晰,无疑超声检查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可靠的的影像资料。
3.小儿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临床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由于病程进展较快,腹部体征不典型,且出现迟,较成人更易发生穿孔,同时大网膜发育尚不健全,不能很好的包裹局限炎症,穿孔后更易形成腹膜炎,因此对急性阑尾炎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正常阑尾受其内部及周围肠道气体干扰显示率不高,当阑尾有炎症时,阑尾充血、水肿、化脓,周围有大网膜包绕,使阑尾与周围组织形成了明显的影像差异,构成了阑尾显像的病理基础。患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炎性充血,形成比正常人多的彩色多普勒信号。本组16例阑尾炎患者,12例超声表现为阑尾肿大,阑尾增粗,图像清晰,形态尚规则,部分阑尾腔内可见液性暗区、周边有积液。阑尾壁内有中等或较丰富血流信号。12例中8例为单纯性阑尾炎,4例为化脓性阑尾炎。3例表现为右下腹低回声团,阑尾结构显示欠清,形态不规则,表现为低回声团,内部回声不均,其中2例为穿孔性阑尾炎,1例为坏疽性阑尾炎。1例超声检查于阑尾区未探及明显肿块,临床诊断为单纯性阑尾炎,考虑为阑尾肿大不明显,患儿哭闹肠气较多所致。
[1]孙斌,陶静,初洪钢,等.浅表淋巴结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病因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11):679-681.
[2]林腾,郑宝群,赖志鸿.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分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8):600-603.
[3]李文益.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4-176.
[4]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04.
[5]秦玉明,贲晓明.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330-331.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超声诊断;价值
妇科急腹症也称急性下腹痛,是妇科常见症状。致病因素一般有两种,一是盆腔或盆腔周围脏器疾病,一是心理因素[1]。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科收治妇科急腹症患者2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治疗,现报告如下。
12诊断方法所有患者给予超声诊断,所用仪器为AlokaSSD620型超声显像仪[2],探头频率为35MHz,经腹部超声探头频率在35~25MHz之间,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在7~5MHz之间。超声检查时,嘱咐患者膀胱有所充盈,并帮助其仰卧位,在行阴道超声检查时,患者需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在检查的同时并有所记录,包括子宫的大小及形态,宫腔有无积液或者孕囊,有无孕囊及孕囊内有无胎芽,胎心、腹腔有无积液以及盆腔有无肿块及肿块的形态、大小、性质等。
13统计学方法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P
2结果
本组2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120例患者为宫外孕,占6000%,30例患者为急性盆腔炎,占1500%,20例患者为黄体破裂,占1000%,28例患者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占1500%。将2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比较,120例宫外孕患者,110例患者符合,符合率为9167%,10例患者不符,误诊率为833%;20例黄体破裂患者,16例患者诊断出,符合率为8000%,4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2000%;2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25例患者诊断出,符合率为8929%,3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1071%;3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24例患者诊断出,符合率为8000%,6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2000%。2例子宫穿孔患者,均诊断出,符合率为100%。对于具体数据,参照表格如下。
本组200例患者,177例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850%,23例患者误漏诊,误诊率约767%。4例黄体破裂患者误诊为宫外孕;3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误诊为黄体破裂;1例陈旧性宫外孕患者误诊盆腔炎症包块;1例陈旧性宫外孕包块合并感染患者误诊为阑尾脓肿;2例例卵巢妊娠患者误诊为阑尾脓肿;2例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误诊为阑尾脓肿;2例急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漏诊。
3讨论
妇科急腹症是指患者因妇科疾病引起腹痛。疼痛有可能是第1次发生,也有可能是原来的疼痛加剧[3]。常见的妇科急腹症的原因主要有这个几种,异位妊娠(宫外孕)、卵巢肿瘤蒂扭转、急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剧烈痛经以及子宫肌瘤嵌顿、变性等。
31流产患者超声诊断分析流产较为常见,它能导致妇科急腹症的发生。流产通常分为三个方面:先兆流产、完全流产以及不完全流产,对于不同类型的流产,超声图像会表现出不同。在流产的过程中,患者往往先是先兆流产,再推及到不完全流产,最后是完全流产。当流产发展到第三步,患者的子宫饱满,有逐步增大的趋势,且子宫内存在胚芽。三个阶段,患者子宫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难免流产阶段,胚曩在子宫下部,且呈不规则形状,患者的宫颈内口开口较大;不完全流产阶段,患者子宫较为饱满,没有孕囊,患者的宫颈内口开口较大;完全流产阶段,患者子宫大小正常,宫颈不开口。
32卵巢肿瘤破裂患者超声诊断分析卵巢肿瘤破裂也会导致妇科急腹症的发生。超声显示患者肿瘤破口大,边缘呈模糊状,且盆腔积液是最为典型的表现。
33宫外孕患者的超声诊断分析宫外孕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但发现时患者已出现内出血,后果很严重。所以,对于宫外孕患者的治疗,要尽早、尽快,尤其是对B超检查的应用,要合理科学。超声显示患者子宫大小正常,无妊娠囊,子宫内存在积液,且直肠呈凹陷状。
34盆腔炎患者的超声诊断分析盆腔炎又称盆腔炎症性疾病,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炎以及盆腔腹膜炎。患者多表现为疼痛。伴随患者炎症的发展以及患者自身免疫力的发展,超声诊断显示会与临床表现相异。对于盆腔炎患者的超声诊断显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附件肿块形状不规则,附件肿块多为囊性、实质性或者混合性。
本组2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宫外孕患者占6000%,急性盆腔炎患者占1500%,黄体破裂患者占1000%,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占1500%。将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进行比较,宫外孕符合率为9167%,误诊率为833%,黄体破裂符合率为8000%,误诊率为2000%,卵巢囊肿蒂扭转符合率为8929%,误诊率为1071%,急性盆腔炎符合率为8000%,误诊率为2000%,子宫穿孔符合率为100%。相比较,子宫穿孔与宫外孕效果显著,其次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再次为黄体破裂与急性盆腔炎。可见,超声诊断价值较高。
对于误诊情况,4例黄体破裂患者误诊为宫外孕,3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误诊为黄体破裂,1例陈旧性宫外孕患者误诊盆腔炎症包块,1例陈旧性宫外孕包块合并感染患者误诊为阑尾脓肿,2例例卵巢妊娠患者误诊为阑尾脓肿,2例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误诊为阑尾脓肿,2例急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漏诊。在诊断的过程中,应对各病种的特点详细了解,不能混淆,导致误诊漏诊。
所以,对妇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超声诊断治疗,诊断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诊断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对病史进行了解,对临床症状加以观察,并联合运用实验室检查,从而提高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3941398
[2]严英榴,杨秀雄,沈理.产前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290
[3]朱世亮,周永昌,徐智章.腹部疾病超声诊断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301302
[4]赵萌,李莉.超声诊断不典型输卵管妊娠32例.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6(5):303304
[5]尹春元,杨晖,何胜英.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临床79例分析.当代医学,2010,48(16):106107.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重复肾、输尿管;泌尿系成像
Thediagnosticvalueofmulti-slicespiralCTurography(MSCTU)onduplexkidneyswithabnormalureters
QuHong
(DepartmentofMedicalImaging,CorpsHospitalofUrumqi,XinjiangUighurAutonomousRegion,Urumqi830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diagnosticvalueofmulti-slicespiralCTurography(MSCTU)onduplexkidneyswithabnormalureters.Methods:16caseswithduplicationofrenalpelvisanduretermalformationwereundergonemulti-slicespiralCTscan,enhance,delayedscanningg,usedthethree-dimensionalreconsructiontechnologytocarryonthereconstructiontotheprimarydata,toobtainthree-dimensionalimageofurinarysystem.Results:16casesofduplicationofkidneyandureterinpatientsoccurredin13casesofunilateral(therightsideof9cases,therightsideof4cases),occurredin3casesofbilateral,showedrenal,doubleureterin2cases;repeathydronephrosisexample6(example1bilateral),2casesofcomplicatedureteralcalculi,ureteralend1caseofcystsandnoectopicureter.Conclusion:Multi-slicespiralCTurographyisveryimportantapplicationvalueofdiagnosisandclinicaltreatmentonduplexkidneyswithabnormalureters,itcanbegetmorediagnosticinformationfromthethree-dimensionalimages,multi-directionalobservationofthekidneyandureterlesion.
[Keywords]Multi-slicespiralCT;Duplexkidneyswithabnormalureters;Imageofurinarysystem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是较常见的上尿路先天性疾病,多发生于上肾部及其输尿管,以单侧多见,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在尸检中约占0.7%[1]。泌尿系统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是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随着C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技术的应用,为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快速、安全、准确、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所做的16例螺旋CT泌尿系成像中重复肾、输尿管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重复肾、输尿管的诊断价值。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16例行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检查的重复肾、输尿管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5.5~60.0岁。临床表现:16例中以腰部胀痛不适就诊者8例,血尿者4例,反复尿路感染者2例,无任何不适体检时B超发现异常者2例。
1.2检查方法及后重建技术
采用PHILPS公司16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层厚2~3mm,螺距1.25,120kV,250mAs,扫描范围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平面,所有病例均进行平扫、增强及延迟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包括曲面重建c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技术(SSD)及容积重建(VR)。
本组16例重复肾、输尿管均行CT平扫、增强、延迟扫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三维重建,所获图像均能满足临床需要。三维图像均清楚显示肾及输尿管全程形态。16例患者发生于单侧13例(左侧9例,右侧4例),3例发生于双侧,可见双肾、双输尿管者2例,均为女性,重复肾积水6例(双侧1例),重复肾上肾积水者5例,下肾积水者1例,轻度积水3例,中度2例,重度1例,并发输尿管结石2例,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未见输尿管异位开口,肾轴旋转不良6例。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优势在于,它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操作简便,扫描速度快,信息量大,图像分辨率高、多种成像方式、多方位观察病变、无需肠道准备和腹部加压等优点。强大图像后处理功能可以快速重建出清晰细腻的图像,更能可靠清晰地显示泌尿系统的立体结构,并可避免重叠干扰,观察周围组织结构的压迫移位情况[7]。由于不受组织重叠的影响,既可同时显示正常及显影浅淡积水的肾、输尿管,还可追踪扫描输尿管至膀胱,以明确输尿管开口是否异位以及是否合并输尿管囊肿;重建后,泌尿系全程显示在一幅图像上,图像效果直观明了,在显示重复肾畸形的同时能够帮助明确梗阻病因,而且还可以观察肾脏的分泌和排泄功能[8],临床医师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比静脉肾盂造影对于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有更高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KOWJ,HongCH,HanSW.Duplicatedcollectingsystemwithlowerpole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uction[J].YonseiMedJ,2001,42(5):553-557.
[2]刘根生,李玉侠,宋翠萍.磁共振尿路成像在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J].医药产业资讯,2006,3(14):7-8.
[3]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9-480.
[4]毛和平,刘志斌,郑航.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7):566.
[5]陈昭典,韦思明,余家琦,等.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附21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3):156-158.
[6]李子健.CT增强延时扫描在泌尿系先天性畸形诊断的应用[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7,6(5):13-14.
[7]王小宁,徐清.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病变的价值(附40例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5):39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