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轮高值耗材国采于昨天正式启动,此时距离首轮冠脉支架国采已过去三年。
什么样的赛道可被称为“集采避风港”?
市场需求叠加政策利好
国产内窥镜赛道迎来爆发
根据镜体进入人体的管道是否可以弯曲,内镜可分为硬镜和软镜两种,软镜是目前消化道癌症早筛的利器之一,硬镜在微创手术中应用较多,内窥镜下的微创诊疗是现代医学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国内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普及和微创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内窥镜的市场需求正在迎来爆发!同时由于目前该赛道尚未集采,内镜企业无论是在行业内还是资本市场都备受追捧。
截图来自开立2023年半年报
根据动脉橙的数据:医用内窥镜2021-2022年期间迎来吸金高峰,融资总额是以往4年间总和的近2倍,今年以来,也有近20起融资事件,单笔融资金额较大,均为数千万至数亿级别。
不仅资本市场认可,政策端亦是,近几年,国家政策从研发、拿证、销售、使用规范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助力医用内窥镜的发展,政策的强势扶持、资本的疯狂涌入以及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国产内窥镜迈入高增长时代。近两年,部分原产线纳入集采的企业也开始开辟内窥镜产线,入局内镜市场。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经销商还是厂家而言,内窥镜均是个值得入局的高潜力赛道。
经销商入局内窥镜赛道
首选产研实力强劲的国产龙头企业
为何要选择与头部企业合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01
头部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
从单赛道来看,头部厂家过硬的产品力、齐全的产线布局以及高投入的研发创新,在整个动荡的大环境里将给经销商提供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医招采公布的2022年软式内窥镜销售金额排行榜:开立打破国内软镜市场日系三巨头奥林巴斯、富士、宾得的进口垄断局面,跻身前三强。
图片来自医招采
头部企业在研发实力的支撑下,有着更具市场优势的产品、更为齐全的产线布局,以及更高的技术壁垒。开立内窥镜历经十年的蜕变,如今已有多款产品和技术走在前列。
除了高研发投入战略,开立长期坚持的还有多产品战略,如今开立已在消化呼吸和微创外科领域构建起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并基于临床需求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消化呼吸领域解决方案
开立医疗的消化呼吸内镜产品,主机系列包含分体式和一体式,从HD-350到HD-550,以及一体式的精卫系列,可满足不同医疗机构的临床诊疗需求。镜体方面涵盖了消化内镜,超声内镜,光学放大内镜,刚度可调肠镜,支气管镜,超声小探头,十二指肠镜以及超细胃肠镜,可为消化呼吸科室提供针对性临床解决方案,有效提高医院运营及服务效率。
消化呼吸领域诊疗方案主要有:胆胰系统疾病诊疗方案,对应镜体包括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以及超声小探头;消化道粘膜病变诊疗方案,对应镜体包括光学放大内镜、治疗型消化内镜、超声内镜以及超声小探头;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出血精准治疗方案,对应镜体包括治疗型胃镜、超声内镜、超声小探头以及超细肠镜。
呼吸疾病临床诊疗领域,开立也有对应的呼吸系统诊疗方案,镜体包括电子支气管镜和超声小探头。
微创外科领域解决方案
开立外科的2K和4K腔镜系统自上市以来,其图像质量和综合性能获得了临床用户的高度认可。随着4K荧光系统、10毫米胸腹腔镜镜体和气腹机在本年度获得国内注册证,开立整合诊断和治疗产品,提供超腹联合、双镜联合的解决方案,同临床专家一起探索术式创新,建立术式标准。
今年开立新上市了超声小探头,结合先前推出的环阵超声内镜和凸阵超声内镜,开立可为临床科室提供全系列的超声内镜产品。
国产替代浪潮下,国产企业只要在产品端取得突破,终端市场的反馈不会迟到。截止2023年第一季度末,开立内镜在国内近400家三甲医院完成了装机交付,销售及售后网络覆盖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
02
厂家的多产线布局确保可观的业务前景
长线视角来看,集采疯狂碾压之下,单赛道的脆弱性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经销商而言,可持续的产品规划乃是重中之重。
在一个集采政策长期影响下的行业,单一产品线一旦被淘汰只有死路一条,和赛道入局一样的重要的是赛道布局。
因此,做产品要讲长期主义,不能只看当下,要有未来规划,选择与多产线布局的厂家合作将带来更为广阔的业务空间。
以开立医疗为例,开立医疗不仅是国产内镜龙头,也是国产超声领域的佼佼者,开立以超声起家,2012年布局内窥镜后,很快内镜成为其营收的第二增长曲线,如今旗下产品已囊括超声医学影像、内镜诊疗、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四大领域,每个领域均硕果累累。
开立超声、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成绩单
超声医学影像
开立超声经过二十年的耕耘,如今已拥有自主研发生产的超声影像产品30余款,产品序列完备,在超声方面实现高中低端产品全面覆盖。
微创外科
开立微创外科领域的成绩正是得益于多产线布局,根据临床需求,开立结合已有的腹腔镜超声、消化内镜等产品,为多个临床科室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完善的解决方案构成开立在微创外科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这些优势也将为合作的经销商伙伴们带来可观的业务增量。
心血管介入
2022年12月,由开立医疗自主研发的血管内超声诊断设备,以及开立医疗全资子公司上海爱声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成功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式上市!
开立为何能在多个细分领域跻身头部?
创始人亲自作答!
品质优先
技术立身,品质优先,是开立刻在基因里的信念。
开立的高研发投入战略已坚持十年,每年都将营收的约20%投入产品研发,600余名研发人员分布在全球七个研发中心,布局超声、内镜、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领域,为各级别医院的不同科室提供临床解决方案。
临床导向
开立去年底获批上市的重磅产品---超宽频血管内超声系统IVUS,就是一个临床导向研发的典型案例,在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共同承担国产IVUS的科技部重点项目中,医生们反馈既往的IVUS产品因追求更高的中心频率,牺牲了成像深度,使得在评估左主干和分叉病变等较大血管结构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开立的科研团队针对这一临床痛点,结合在超声领域多年的积累和技术优势,创新地应用单晶复合材料,开发了超宽频IVUS成像系统,同时保证了高清图像和充足的穿透深度,用技术实力解决临床难题。
03
增值服务
当前的医疗环境在不断发展与变革,开立也在积极地应对,从以往单纯的设备销售,成长为“临床服务+解决方案”价值供应商,同时开立要求团队发展为基于细分临床应用领域的专业复合团队,成为临床实践和器械创新的最佳合作伙伴。
04
国际视野
开立的产品和营销面向全球,致力使中国创新走向世界。目前超声产品覆盖了全球130多个国家,贡献了一半收入。
集采的“车轮”滚滚向前,从冠脉支架开始,到人工关节、嵴柱,再到如今的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耗材。
在集采已经常态化的当下和未来,对于经销商来说,选择大于努力,想要深度布局,选择实力厂家长期合作是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