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深圳大学医学部考研招生专业介绍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专业目录深大研究生专业课历年真题考研论坛课资料取分数线

深圳大学于2008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同年成立深圳大学医学院。深圳大学医学院确立了“高端、精英、超前、精湛”的办学理念。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为医学院名誉院长。

2013年4月,为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推动深圳大学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学校组建了深圳大学医学部。学部下设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预防医学系、深圳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深圳大学医学研究中心、医学人文中心、深圳大学附属医院等部门。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基金委重大及重点项目负责人朱卫国教授担任医学部主任,兼任医学院院长;柴金龙同志任医学院党委书记。

深圳大学医学部现有师资中约61%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其中特聘教授20名,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发明家科学院四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瑞典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评委会主席,国家“顶尖千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长江学者,国家优青,青年千人,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卫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外籍教师等。

医学部在深圳大学后海校区起步,医学部新校区正在西丽大学城建设。教学、科研建筑面积达7.7万平方米,已于2017年3月投入使用。深圳大学附属医院位于西丽校区附近,它将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具有专科特色的综合型高端教学医院,2017年仲夏之际交付使用并试营业。

医学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及合作办学,与世界多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

深圳特区经济发展迅猛,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生物医学产业发达,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处于加快建设、扩大规模、提高层次的关键时期,高水平医学人才需求旺盛。深圳大学医学部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详情请前往深圳大学医学部网站查询。

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位类型

083100

3

085230

100100

105101

105102

105105

105106

105107

105109

105110

105111

105112

105116

105127

··················································································································································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工)

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工)

学院名称

电子信箱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910]生物医学工程综合;

复试科目

[FS76]微型计算机原理或数字图像处理或基础化学;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医学超声

陈思平,陈昕,彭珏,张新宇,陆敏华,沈圆圆,孙怡雯,胡亚欣

02

医学图像处理

汪天富,倪东,张治国,刘维湘,黄炳升,雷柏英

03

神经影像与分子影像

谭力海,林静,黄鹏,何前军,罗永祥,常春起

04

医疗电子技术及应用

叶继伦,但果,张旭,周永进,丁惠君

05

体外诊断技术及仪器

张会生,李乔亮,徐海华,齐素文,孔湉湉,陈雯雯

专业介绍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和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在理、工、医等学科交叉领域进行前沿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医学超声、医学图像处理、临床检验仪器、生命信息监护、医疗电子与康复工程技术以及纳米医学领域,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学科方向: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瞄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前沿科技,同时面向深圳市乃至全国的医疗器械和健康医疗产业的需求,研发核心关键技术,多数研究方向和医疗器械以及健康医疗企业结合紧密并实现产业化,主要包括:生物医学超声、生物医学图像、临床检验仪器、医疗电子与康复工程技术、生命信息监护与支持、生物医学材料、分子影像与纳米医学。

导师队伍:专业导师队伍的规模与结构、特色与优势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集中,基础雄厚。目前承担研究生教学的专职教师有23人,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0人。每个研究方向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

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简介:

陈思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是我国医学超声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谭力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千人专家。

汪天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医学院副院长,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张会生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的研究与开发。研制的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产品累计销售额达2亿元。

叶继伦教授,致力于生命信息监护技术、生命支持类的方法学及应用的研究。中国医疗电子仪器标准分技术委员会成员。

黄鹏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长期从事癌症诊疗一体化方面的研究。

课程设置:开设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临床检验仪器原理及设计、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医学仪器设计、神经影像、生物医学材料等专业课。

教学资源:目前依托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相继成立了生命信息监测研究所、体外诊断仪器研究所、微生态工程研究所、眼视光科技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并成功获批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大学首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为科研和人才培养打造了优良的环境和基础。

培养特色:深圳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地之一。本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与多个香港、国外知名大学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如2012级的王毅毕业后进入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就业方向:2015年、2016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100%,就业单位均为珠三角地区医疗器械知名企业,如深圳迈瑞、理邦、新产业、金科威、蓝韵、开立、安科等公司。

以往生源情况:从2012年至2016年,本专业共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74名。来自211或985工程院校的生源数量逐年增加。

报考要求

085230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94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或生物医学材料基础;

[FS77]微机原理或图像处理或化学基础;

陈思平,陈昕,彭珏,陆敏华,TINGCHINCHIEN,张新宇,沈圆圆,孙怡雯,刁现芬,胡亚欣,毕超

张会生,李乔亮,齐素文,徐海华,孔湉湉,陈雯雯,徐希平,江必旺

但果,叶继伦,周永进,张旭,丁惠君

谭力海,常春起,黄鹏,何前军,林静,罗永祥,徐敏

085230生物医学工程(二级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含新型医疗器械)是国家十三五战略规划中的高科技重点发展领域。深圳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地之一。在深圳,医疗器械产业是各领域高新技术充分交叉与融合的综合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深圳高科技尖端水平的标志产业之一,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被视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领头羊”。在深圳大学周边,聚集了6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研发企业。在这样的产业背景和地缘优势下,深圳大学于2006年开始组建生物医学工程系,2007年正式成立于深圳大学原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与临床医学专业一起组建医工结合特色的医学院。

学科带头人陈思平教授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9人,97%具有博士学位,70%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学术带头人中包括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中组部创新千人1名、青年千人4名。学科以生物医学工程大类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培养厚基础、善创新,具有领军、领导潜质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特别强调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科国际交流活跃,与美国、欧洲、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一流大学、研究机构都有广泛的实质性合作,优秀硕士生被陆续派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交流学习,博士后被派出进行合作交流,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未来学科将进一步增加公派的比例。

100100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27]医学细胞生物学;

[FS78]生物化学(基础医学);

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

许兴智,郑多,周光前,魏朝亮,栾萍,肖田

生物化学及分子医学

朱卫国,刘宝华,钱民先,王子梅,吉坤美,夏立新,巩丽云,江一舟

病理、生理及病理生理学

刘杰,王晓梅,胡东生,翟日洪,沙鸥,金哲,王军,刘立忠,吴序栎,应颖,林桂淼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

陈心春,刘志刚,YANGPINGCHANG,陈玮琳,ZHONGHUANG,李凌云,江山

06

药理学

付利,DESHENGLU,程永现,张素平,贺震旦,吴军,吴海强

100100基础医学(一级学科):

深圳大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共分为六个学科方向,涵盖了几乎所有传统基础医学的二级学科。现拥有深圳大学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深圳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重点研究平台。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本学科立足医学国际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凝炼研究方向,形成了如下特色与优势:

1)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该学科拥有包括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魏朝亮博士,以及郑多、周光前教授等。该学科在研究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基因组不稳定性、钙通道方面国际领先。致力于肿瘤发生机制和治疗靶点的研究,组织细胞和干细胞衰老、退变与再生的分子调控、线粒体功能、细胞重编程等基础研究,以及细胞治疗技术的转化和应用研究。

2)病理、生理及病理生理学:该学科拥有包括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阮雄中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张炜真、华先欣教授、以及范新民、金哲教授,王晓梅、刘杰、胡东生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影响。主要研究方向有:一、为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新方法的研究;二、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三、心血管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研究。并与全球著名药企阿斯利康(AstraZeneca)合作开展新的治疗代谢性疾病的药物的研发。

3)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该学科拥有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刘志刚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心春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杨平常和黄钟教授,特色研究包括:①尘螨基因组和转录组学研究、过敏原的标准化、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②肠道粘膜免疫和肠道过敏机制的研究;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④重要病原微生物(结核杆菌)的研究,在3项国家“863计划”和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近5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在该研究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4)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该方向拥有组胚学家沙鸥教授,解剖学王军副教授、赵振富副教授。以解剖、组胚等医学形态学为基础,致力于形态医学向分子层面及临床医学的转化研究。在肿瘤表观遗传学,筋膜学,干细胞再生研究方面国内领先。

5)基因组医学及分子医学:该方向拥有包括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项目负责人、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深圳大学医学部主任朱卫国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刘宝华博士,吉坤美、王子梅教授等。在肿瘤表观遗传调控、蛋白质修饰及细胞自噬、衰老(早衰)机制与干预研究、尘螨过敏原等研究方面国内领先,部分研究国际领先。

6)药理学:该学科拥有包括国家顶尖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DennisCarson,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吕德生、贺震旦、靳广毅、付利等。开展活性先导化合物和针对特异性抗原的个体化治疗的小分子创新药物、以及生殖毒性的研究,在天然药物抗病毒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研发多种具有产业化潜能的安全高效抗病毒和抗肿瘤的新药。

培养方案

(1)招生计划

专业代码:10001;招生人数:30人

(2)培养目标

以培养研究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熟悉了解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着重要求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达到以下标准:

A、基本知识

B、基本素质

深刻认识和理解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有效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必须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3)基本学术能力

具备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的专业能力,能熟练地参与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对自己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其解释进行设计、陈述和答辩,对他人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和借鉴。具备一定的从事基础医学有关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能力,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参与课题组的科研课题协同研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4)学科研究方向

医学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及病理生理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基因组医学及分子医学;药理学。

(5)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采用目标管理,贯彻课程学习与科研并重的原则,教学中贯彻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培养硕士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

(2)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3年。在修读年限内,硕士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其他规定见《深圳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6)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所修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中学位课与非学位课共计18学分。

(7)培养模式

以医学教育与科研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为主体,依托学科团队与学术平台,注重产学研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理论学习、学术研究、应用实践以及学位论文训练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授课形式多样化,包括课堂讨论、研讨会、科研实践等;同时,打破专业界限,采用完全开放的专业方向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105101内科学

内科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FS79]医学综合知识;

不区分方向

于力,陈延伟,万启军,阎德文,陈伟红,何永成,祝胜郎,邓启文,汪新宇,赵振林,谢妮,田耕,张敏,何清,李金秀,刘映霞,孙喜琢,李学东,高文斌,任力杰

105101内科学(二级学科):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含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风湿科、肿瘤科等学科。现有床位570张,医护人员430人,其中正高职称40人,副高职称70人;博士(后)39人,硕士90人;留学归国人员11人。省级重点医学专科2个(肾内科、血液内科)。深圳市级重点医学专科3个(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国家级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国家级内镜中心1个(消化内科)。深圳市级研究所4个(深圳大学肾脏病泌尿生殖中心、深圳市血液病研究所、深圳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深圳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3个(肾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

符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不接受正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的人员报考。不符合报考要求的考生擅自报考,后果自负。

105102儿科学

儿科学

余加林

105102儿科学(二级学科):

科室医护人员共有56名,其中正高级职称4名,副高8名,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0人。开放床位70张,具有多功能呼吸机、高频呼吸机、视频脑电图机、脑功能监护仪等先进设备。开展业务有新生儿科、儿童神经康复(高危儿脑损伤、脑瘫、癫痫、脑病、神经发育障碍、儿童心理测验、认知言语康复训练、神经电生理检查)、小儿血液(地中海贫血、白血病、骨髓移植)、小儿呼吸、消化、心血管、肾脏、遗传代谢病、疑难危急重症、儿童保健等。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达5400人次。设新生儿科病区、儿内科病区、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儿童保健门诊、儿童运动功能训练室、儿童认知言语训练室、儿童脑电图室、脑功能监护室、儿童心理测验室、听力筛查室、儿童肺功能检查室。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分别有0、1、3项,已完成2项,获级成果奖0项,承担深圳大学医学院临床课的教学工作,近三年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分别1、1、1项。近五年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

我科在神经康复、血液、新生儿、呼吸、心血管、消化、肾脏、内分泌和遗传代谢等儿童疑难、危急重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色专科有:儿童神经康复和癫痫诊疗中心、地中海贫血诊治示范中心、儿童哮喘专科等。

一、儿童神经康复和癫痫诊疗中心:我院神经学科群系省市重点学科,拥有视频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经颅多谱勒超声、头颅B超、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体外反搏仪、亚低温治疗仪、高压氧治疗中心等仪器设备。我科儿童神经康复中心集小儿神经、新生儿、儿童保健和康复专业于一体,具有整体综合优势,重点开展脑损伤早期干预、脑瘫康复、儿童癫痫和神经发育障碍诊治等神经康复专科工作。

◎脑损伤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颅内感染、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新生儿重度贫血等高危脑损伤患儿,定期进行婴儿神经发育监测、脑瘫早期筛查、姿势反射检查、听力筛查、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诊断脑损伤并及时进行丰富环境刺激、神经发育训练、高压氧和神经营养药物等早期干预治疗和专业规范化管理。

◎小儿脑瘫康复:采用Bobath疗法、认知运动发育推拿法、Rood技术、痉挛肌治疗仪、低频电疗仪、脑血管超声治疗仪等物理运动治疗技术,以及作业疗法、语言认知训练治疗小儿脑瘫。

◎癫痫诊疗中心:应用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学、基因检测、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血药浓度监测诊治小儿癫痫,应用体外反搏技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独辟蹊径。对儿童难治性癫痫和癫痫性脑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儿童ADHD门诊:采用国际DSM-Ⅴ诊断标准、注意力测试、韦氏智力测验、儿童行为量表、SNAP-Ⅳ量表、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药物、注意力训练、生物反馈疗法和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认知言语训练:对于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的患儿,进行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数字认知、图形认知、序列认知、空间次序、逻辑类比等认知训练,以及前语言阶段干预、言语呼吸、发声、共鸣、构音的视听反馈和口腔功能训练。

二、儿童血液专科:依托我院的深圳市血液病研究所的条件,在儿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营养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溶血性贫血等小儿血液系统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重点开展地中海贫血规范化诊治和管理,在全国率先成立地贫之友和地贫服务队,地中海贫血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全国地中海贫血诊治示范中心。我科在深圳市最早开展儿童白血病的诊治工作,现已成为广东省农村儿童白血病诊治定点医院。

三、新生儿科:成功救治孕27周早产儿、620克超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重度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高危新生儿。

四、儿童哮喘专科:应用儿童肺功能仪、过敏源检测和吸入疗法诊治小儿慢性咳嗽和儿童支气管哮喘。

五、小儿消化专科:应用小儿胃镜、C13呼气试验,诊治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疡、胃食道反流、急慢性腹泻等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位照国,杨梅,杨海晨,卢建平,荣晗,刘铁榜

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二级学科):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市康宁医院始建于1980年,是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直属医疗卫生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集医教研防于一体;同时,承担全市精神卫生防治和康复技术指导工作,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为全市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的核心。

改扩建的综合大楼于2012年8月27日正式启用,整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诊疗康复环境显著优化;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50张,临床科室19个,2013年以来门诊每日接诊600-800人次,拥有CT、DR、rTMS等先进诊疗康复设备。

业务科室设置分为临床服务、社会防治、科学研究等三大系列。目前,情感障碍科、司法鉴定科、社区防治科、儿少精神科、精神康复科、临床心理科,已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配置最完备、最具发展潜力的专科。截至2014年12月31日,在岗职工586人,研究生68人(博士20人,硕士48人),高级职称81人。

中心/医院是国家级精神病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教学医院,深圳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深圳精神卫生临床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市科创委组织的中期评估;深圳市脑神经发育障碍康复技术工程实验室获发改委批准立项,纳入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计划;在2010至2014年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深圳市康宁医院连续四年名列精神病专科医院第十位,是深圳市唯一上榜的医院。在我市各种顾客体验度和公众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前茅。

目前,全中心/医院大力落实深圳市“三名工程”计划,签约建立“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深圳精神卫生中心”、“墨尔本大学深圳精神卫生交流与合作中心”;积极推进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五位一体”(心理医院+精神病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卫生保健所+综合门诊)建设,以“守护深圳人内心的安宁”为使命,恪守“精业守诚、厚德致和”的院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深圳自身发展特点的,“院前预防-院中治疗-院后康复和管理”为核心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力求做出深圳特色、深圳气派,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身心健康作出贡献。

精神病学方向

六大研究领域方向稳定,学术梯队完备。

一是生物精神病学方向。研究主要集中在难治性分裂症、双相障碍、强迫症、孤独症的遗传学研究方面,研究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其中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系列研究等成果被国内同行公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是临床精神病学方向。研究主要以基础应用研究,其中关于情感障碍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编《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参编《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及国家级继教项目教材《精神病学》等著作。

三是临床心理学方向。研究侧重于心理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家庭治疗、心理测量、心理创伤治疗等方面独具特色,处于国内先进地位。先后举办过中德、中美全国性的家庭治疗培训班,“二项数字必选测验”研究填补了国内心理测量领域的空白。

五是司法精神病学方向。研究主要集中于精神损伤与颅脑损伤后伤残评估,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3月,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国际质量体系ISO/IEC17020标准认证的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伪装精神障碍的系列评估方法》和《伤病前智力综合评估方法》两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六是社会精神医学方向。先后完成“深圳市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的中期考核指标的现场测试等。2005年率先在全国启动“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深圳以最高分荣获2009年度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颁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2014年,ACTT项目再次获此殊荣。

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廉翠红,柴宝,陆原

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二级学科):

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黄铁军,吴光耀,贡雪灏,熊华花,夏军,杜端明,周翔

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级学科):

医学影像专业是现代医学诊疗的基石,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医学专业是国家级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培基地,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临床诊断技术水平居深圳市前列,科研实力和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担负深圳大学医学院本科生桥梁课《医学影像学》的大课教学任务。是包括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在内的国内、省内多所重点高等医学高校的教学医院和培训基地;目前有7人受聘为广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兼职和专职硕士生导师,历年培养研究生数(包括博、硕士研究生)共33人,医学影像专业由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三个学科组成,各具特色:

105109外科学

外科学

李维平,王可兵,黄国栋,陈保东,梅红兵,朱伟民,陆伟,王先明,王大平,张世权,蔡志明,李晓武,胡深,易伟宏,杨大志,宫崧峰,黄贤键,刘嘉林,刘磊,李海军,杜世新,吴松,陈扬

105109外科学(二级学科):

泌尿外科:始建于1988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专科建设发展迅速,学科综合实力达省内先进水平,处于深圳市领先地位,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科室具有3D腹腔镜、高清腹腔镜、氩氦冷冻系统(冷冻刀)、泌尿外科检查床、德国进口双探头立体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钬激光、瑞士EMS碎石系统、佳乐前列腺电切镜、电子输尿管软镜、肾镜、膀胱电子软镜、精液分析仪、结石分析仪、生物反馈仪、尿动力检查仪、前列腺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分别有12、3、13项,已完成5项,获国家及市级成果奖3项,承担深圳大学医学院临床课的教学工作,近三年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分别2、5、6项。近五年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2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部,培养硕士博士(后)研究生21名。

骨关节骨肿瘤外科:骨关节骨肿瘤学科是国家、省、市重点学科,科室具有计算机导航系统,G、C型壁X光机各一台、全智能手术牵引床1台、手术显微镜2台、进口骨科动力系统10套、骨科3D打印机系统1套、CPM肢体关节活动仪2套、脉冲式足泵4台等先进设备。开展业务有人工髋、膝、肩、肘以及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复杂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术,恶性骨肿瘤综合保肢治疗,复杂骨创伤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微创治疗高龄老年髋部骨折等。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市科研课题10余项并取得良好的进展,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6项。出版专著4部。每年举办省市级学术会议及学习班1-2次,受到同行的好评。

脊柱外科:成立于1998年,经过十五余年近两代人的不懈努力,学科现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重点专科。在学术上我们一贯坚持以科研为基础,以临床为中心的原则,时刻瞄准国际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进展和应用。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韩国及国内多家脊柱外科中心保持紧密的协作伙伴关系,每年定时定人的多方交流不断。近年来,科室医务人员紧跟世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了十余项国内领先、与国际同步的新术式。如幼儿寰枢椎脱位的椎弓根螺钉治疗,标志着我科颈椎手术迈入了国内领先行列;极重度脊柱侧弯截骨矫形术标志着我科复杂脊柱畸形矫正手术进入了国内先进水平;经关节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失稳;各类微创手术;各类复杂脊柱肿瘤(en-bloc)手术;颈腰椎的非融合技术(包括颈椎人工间盘);复杂脊柱畸形矫正技术。建科以来,我们已收治各类脊柱外科病人20000余例,成功实施手术12000余例,优良率达93%以上。在严重脊柱脊髓损伤、复杂的脊柱畸形、肿瘤和退变的手术治疗方面已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许多病例是省外、港澳台及外国患者。

科研教学: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分别有1、3、8项,已完成2项,承担深圳大学医学院的临床课程教学工作,并承担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医学院等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实习带教工作。近三年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分别3、5、8项。近五年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6部,培养研究生19名。

创伤骨科:于2004年10月经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创伤救治中心考查,确定为“广东省创伤救治中心-创伤骨科”,于2005年被评为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于2010年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要以诊治运动系统的创伤性疾病为主,诊治创伤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疾患为主要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在严重四肢及骨盆创伤、复杂关节骨折、各种臂丛神经损伤修复、各种骨折微创内固定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研工作:完成广东省卫生厅课题8项,深圳市重点课题3项,我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项,获省科委、卫生厅及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2项。在《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统计原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近3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业著作2部,并获得多项优秀论文及著作奖。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分别有1、2、1项,已完成3项,获资助科研经费总额897万元。

教学工作:我院做为广东省最早的临床教学基地,承担深圳大学医学院临床课的教学工作,近三年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分别1、2、3项。近五年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3名。这些学生目前正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医疗科研战线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专科优势:专科优势临床技术有计算机导航辅助韧带重建技术、个体化前后交叉韧带解剖双束重建、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软骨技术、肩关节不稳和肩袖损伤的关节镜下修复技术、髋关节镜手术技术、半月板修复与移植、经骨道无锚钉肩袖缝合技术等。

周围神经手足外科:成立于2014年12月,是深圳地区首个以诊治周围神经、手腕及足踝部创伤和疾病的特色专科。科室拥有德国高清手术显微镜、术中神经电刺激仪、高清腕踝关节镜手术系统、数字化G型臂和C型臂、微型骨动力系统、冲击波治疗仪、远程视频会诊系统等先进设备。主要开展业务有手足部创伤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各类骨折及脱位的治疗、畸形矫正、外伤后功能重建、良恶性肿瘤诊治、慢性疼痛症的诊治,周围神经损伤和卡压性疾病的诊治,以及腕关节和踝关节镜的微创治疗等。

胸外科:胸外科是一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疗团队,医疗设备先进,拥有进口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检测仪、多功能参数监护仪、超声刀、震动排痰器等设备。在胸部创伤、食管、贲门、肺部、胸膜、纵隔疾病以及胸廓畸形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率先引进并应用循证医学,其治疗方案近乎与国际同步,体现了循证医学的最新成果。

肝胆腹腔镜外科:始建于1987年的普通外科学组,1990年成立独立的普通外科肝胆组,2002年成立独立的肝胆专科。科室医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理论和新知识,开展医疗新技术和新项目,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科室近年来设备不断更新,学科整体实力迅速提高,在亚专业领域,尤其是肝脏外科和胆道专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甲状腺乳腺外科: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以乳腺外科为基础,辅以放射科、超声影象科、病理科、核医学科、中心实验室共同组成。专科医师15人,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后1名,博士2名,硕士8名。开放病床65张。具有乳腺癌的基因测序、循环肿瘤细胞(CTC)单细胞的测序、3D立体成像系统等先进设备。

烧伤整形外科:创建于1990年8月,是深圳市最早的重点医学发展专科(1996年)。具有烧伤悬浮治疗床、鸟牌呼吸机、皮肤拉网植皮机、烧伤超声清创机、激光美容治疗仪等先进设备。设有重症监护区、普通病区、整形美容病区及专科手术室,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电损伤、呼吸道烧伤,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是本科特色。同时还开展了烧伤后期瘢痕畸形、先天性器官畸形的整复及医学美容,激光、强光等生活美容手术数十种,能完全满足病人要求,医疗质量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首肯和赞誉。

开展业务:大面积烧伤、吸入性损伤、电损伤、烧伤残余创面及各种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同事还开展了烧伤后期瘢痕整复、先天性器官畸形整复、皮肤撕脱伤创面修复、毛发移植术及医学美容等专科业务。

105110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赵卫华,方光光,韦枝红,余志英

105110妇产科学(二级学科):

妇科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拥有病床75张,具有英国等离子体双极内窥镜系统1套、德国STORZ腹腔镜系统2套、STORZ宫腔镜系统2套、美国WALLACH光学电子阴道镜2套、微波治疗仪1台、美国WALLACH宫颈环切高频电波刀1台、宫颈TCT检查系统等先进设备。设有妇科微创、妇科肿瘤、妇科生殖内分泌、不孕不育及计划生育等5个专业,共有医护人员50人,其中妇科专家团队11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6人,护理团队23人,每日均有专家应诊。我院妇科遵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关怀有加、和蔼可亲”的服务理念,解病人之疾苦,除患者之病痛,博得了广大妇女患者的好评。我科具备雄厚的临床实力和科研能力,除能进行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与手术外,对妇科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我科手术量已达全深圳市第一。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手术量2500余台。门诊量125315人/年,门诊手术量8254例/年(其中无痛人流约7000余例),年住院病人达3879人次。

妇科微创手术:各种妇科腹腔镜及宫腔镜的检查和手术。我科为卫生部妇科腔镜基地,85%手术为腔镜完成。

妇科肿瘤的根治:如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及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的治疗。

不孕不育的内分泌治疗及宫腹腔镜的联合手术治疗。

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药物及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及手术治疗。

各种生理与病理因素造成的女性性功能障碍。

女性生活美容:如处女膜修补术、阴道缩窄术。

专科优势:临床技术有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儿童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术、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等。我科的专科特色是妇科腔镜微创手术,在全市三大综合医院中,近5年手术量、出院病人数、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比例及医生人均工作量均位居第一。我科为卫生部妇科腔镜培训基地,95%手术为腔镜完成;腹腔镜下套扎术剔除巨大子宫肌瘤更是我科首创,深得同行认可。妇科双极气化电切宫腔镜在华南地区首家应用,填补了较大子宫粘膜下肌瘤不能用宫腔镜电切的空白。腹腔镜下两孔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创伤小,恢复快,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矫治先天性无阴道)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诸多优点,我院为深圳乃至国内极少数可独立进行该项目手术的医院之一。

产科

105111眼科学

眼科学

窦晓燕,闫晓河,郭萍,邓宏伟,秦波,刘旭阳,赵军

105111眼科学(二级学科):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是院重点学科,是广东省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深圳基地及卫生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深圳培训基地。包括两个门诊、一个病区、一个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现有医护人员3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生导师1人,科室拥有一批先进的诊疗设备,如Technolas217z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系统、AlconInfinity超声乳化仪、博士伦前后段玻切机、OrbscanII眼前段综合分析诊断系统、德国罗兰多焦电生理系统、Zeiss免散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YAG激光治疗仪、Topcon综合验光仪、Topcon眼前段成像系统、Humphrey视野计、Zeiss角膜内皮细胞检测仪、Topcon3D-OCT、Topcon非接触眼压仪等。眼科在复杂性眼外伤的诊治、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角膜屈光手术、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年诊治患者6万余人次,手术量年3000余例(含眼科激光手术),承担着深圳市的眼科临床、教学、科研以及急诊急救任务,已成为在深圳市乃至广东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眼科。

105112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卢永田,聂国辉,苗北平

105112耳鼻咽喉科学(二级学科):

耳鼻咽喉科是与特区一同成长起来的临床一级学科。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深圳市最大规模的耳鼻咽喉科。1993年成为医院重点专科,现有2个门诊部和1个住院病区;设有听功能检测中心、内窥镜诊疗中心、呼吸睡眠监测中心、变态反应室、前庭功能检查室和耳鼻咽喉实验室;固定床位35张,在编人员30余人,聘任人员4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7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士11人。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1人、博士后1人、博士5人、硕士5人、学士5人。

听功能检测中心配备有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耳声发射仪、声导抗仪、AURICLE纯音测听仪和助听器验配仪,可开展主客观听力检测、语言测听、婴幼儿听力检测、咽鼓管功能检测、中耳声导抗检测和助听器验配。

内窥镜诊疗中心配备有WOLF内窥镜诊疗系统、XOMED动力系统、PENTAX电子鼻咽喉镜、OTOPRONT和OLYMPUS纤维鼻咽喉镜及射频微波治疗仪,可开展耳鼻咽喉形态检查、照相、储存、打印和窥镜下微创治疗耳鼻咽喉疾病如声带小结、息肉、喉乳头状瘤、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特别对早期发现鼻咽癌和喉癌提供了可靠保证。

中心于2005年在深圳市首家引进鼻内镜导航系统,这对于一些高难度手术如:视神经管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和鼻内镜下脑垂体瘤摘除术及侧颅底手术如听神经瘤摘除术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呼吸睡眠监测中心配备有MONET呼吸睡眠监测仪和ARTHROCARE等离子刀,可监测诊断鼾症、中枢性和周围性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并对周围性病变施以手术和消融治疗。

变态反应室主要完成过敏性鼻炎、咽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过敏原检查和特异性脱敏治疗。

此外,耳鼻咽喉中心尚配备有MULOR显微镜、蛇牌耳科电钻、显微手术器械、SCOPE半导体激光器、STORZ小儿支气管镜、食道镜等设备,为解除耳鼻咽喉疾病患者的痛苦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开展科新技术多项,如:耳显微外科手术、喉显微外科手术、鼻内窥镜手术、先天性中外耳畸形一期成型术、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手术治疗、全喉、部分喉切除术及发音重建术、下咽癌切除及咽喉功能重建术、颈清扫术、视神经管减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颞骨切除术、电子耳蜗植入术、高危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等。

科学研究是专业发展之本,科室共承担省部级、厅局级、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科委科技进步壹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叁等奨、国家教委科技叁等奖、省卫生厅叁等奖各1项;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和参予编写专著10部。

近两年,卢永田主任在深圳率先开展了前颅底及侧颅底等高难度手术,如:颅咽管肿瘤,脑膜瘤,脑垂体瘤及颈静脉球体瘤等高难度手术在深圳周边地区及华南地区有很好的社会影响。相信在院科各级领导支持下,我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将继续保持在深圳的领先优势,精益求精,在科研、教学、继续教育、临床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为医院增辉。为深圳人民提供优质、科学、权威的医疗服务。

105116麻醉学

麻醉学

孙焱芫,廖翔,刘志恒

105116麻醉学(二级学科):

专科优势:专科优势临床技术有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及各种神经阻滞技术、肌松监测技术、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等。专科特色包括门诊无痛技术、可视化麻醉技术、自体血回收及回输技术、魏氏鼻咽通气道和喷射通气技术等。利用技术优势面向全市麻醉科辐射,多次帮助各级医院麻醉科解决技术难题。在2015年麻醉模拟操作大赛获得深圳市第一名;2014、2015年连续获得镇痛论文解读大赛深圳市冠军。

科室倡导“舒适医疗”,麻醉科在深圳较早开展了术后镇痛、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新项目,为每一位在深圳市二医院就诊的患者尽可能提供更多无痛的各种医疗技术。近五年每年完成各类手术的麻醉超过13000例,术后镇痛治疗超过4000例;2000年起开展无痛人工流产手术;2010年起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现已完成5万余例门诊无痛手术,无一例麻醉意外;除各种常规手术麻醉外,还顺利完成各种复杂性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心脏手术,肺隔离手术麻醉,婴幼儿唇腭裂,超高龄关节置换,重大急诊创伤,产科急重症,特大面积烧伤整形等特殊手术的麻醉。高质量的麻醉和术中监护管理水平为全院各种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是手术病人的忠实保护神。

除临床工作外,已承担或在研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多次成功举办了省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近年来开展的“术中自体血回输”、“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头部神经阻滞清醒开颅手术”等6项新技术获得院内新技术奖。在教学方面,科室承担了广东医学院、深圳大学、南华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等教学工作,2004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现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十余名,在读研究生多名。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现为深圳市仅有的三家麻醉专科医生培训基地之一。科内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实习医生和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和考核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院深圳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建立,麻醉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工作也在不停的进步和拓展,科室的未来将更加注重临床、科研与教学三位一体,紧跟国际医学发展的脉搏,努力倡导“安全、优质、高效、舒适”的围术期医学,为特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05127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

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

陈向东,梁真,尹朝霞

105127全科医学(二级学科):

医疗特色及专科优势:

1.以全科医学为基础:全科医学科已经成为现代化综合三甲医院必须设置的科室,我科以全科病房为核心、全科门诊及医院内外妇儿及辅助科室、专科医院及社康中心为临床及教学基地,组成完善的全科医师培养系统。

2.以老年医学为重点:我科以发展老年医学为临床及科研重点方向。老年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其疾病谱涉及全身器官系统,被公认为内科全科。我科自创立以来,实施“多学科合作治疗模式(MDT模式)”以及“全人照料”、“和缓医学”等现代的治疗管理理念,在老年慢性病不稳定期、危急重症救治、严重疾病终末期等方面治疗水平居全市领先地位。科室研究领域为“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老年综合征研究”“老年慢病管理体系构建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精准管理”等。2015年我科被评为医院重点临床学科。

3.以全人照料为目标:现代医学重视疾病的全方位管理,提倡“医学-心理-社会”为管理模式,我科以“全人照料”为目标,不仅对病人进行疾病评估治疗、而且对致病的社会及生活方式方面进行评估、心理等实行全方位评估及管理。获得“深圳市和谐文明岗”、“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NO.1专业课全程班

班型

授课形式

授课内容

辅导价格

更多内容

√1对1

√网授

√面授

√全程提分

√深大初试

√专业课

单科7800元

双科8900元

√协议通关

单科13800元

双科15800元

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深圳大学考研信息网,本站为您提供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报考咨询、考研真题、专业课笔记和讲义、考研辅导等信息资料。

THE END
1.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招聘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招聘招聘猎聘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招聘招聘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招聘招聘信息,有超过10000多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招聘招聘信息任你选寻,招聘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招聘人才就来猎聘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招聘招聘!求职找工作就用猎聘聊。https://www.liepin.com/s/824d47208f05c8bf4a14daca7726a819/
2.深圳市卫生降委员会高清腹腔镜系统批量采购B包成交结果公告贝登医疗为您提供“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清腹腔镜系统批量采购B包成交结果公告”相关招投标信息,更多广东深圳医疗器械招投标信息,请定期关注贝登医疗器械招投标信息中心。https://www.vedeng.com/zhaobiao/detail-500875631.html
3.深圳开立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开立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招标采购专栏,每天实时更新有关深圳开立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招标公告、企业采购、拟在建项目等一系列商业信息,查询更多深圳开立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尽在比地招标网。http://m.bidizhaobiao.com/company_528893458127867904.html
4.2022年创新医疗器械大盘点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 注册人: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产品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主要采用微型精度高手术器械,能提高术中主从操作的精度和顺畅度;具备位姿解耦的自平衡主手构型设计、三维电子高清视觉系统和力感告警安全机制。产品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与进口产品相比,将大幅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http://www.epintek.com/newsview.asp?/528.html
5.某单位宫腹腔镜成像系统(第二次)成交公告二、项目名称:宫腹腔镜成像系统(第二次)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 中标(成交)金额:35.0000000(万元) 四、主要标的信息 五、评审专家(单一来源采购人员)名单: 刘洪英、赵宁平、李洪军、邹庆、庞翠华 六、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 ...http://www.ccgp.gov.cn/cggg/dfgg/cjgg/202408/t20240829_23022809.htm
6.开立医疗:60.563.27%+1.92300633硬镜领域,2019 年 SV-M2K30 获得上市许可,同开立腹腔镜超声系统相结合,开立在成为 16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度报告全文 国内唯一可提供硬镜-超声联合解决方案的厂商。 (3)血液分析仪产品:2019 年公司继续推出了自动进样血液细胞分析仪 SC-9000、SC-9000CRP 系列 产品,并获得了 NMPA 注册...https://q.stock.sohu.com/cn,gg,300633,5510985547.shtml
1.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民族医疗产业的优秀引导者,自成立伊始,始终致力于临床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产品涵盖医用数字超声诊断系统、电子内窥镜系统、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以及自主研发的探头群。https://www.sonoscape.com.cn/index.php
2.开立医疗器械品牌介绍→开立超声诊断仪开立电子内窥镜内窥镜十大品牌 品牌指数: 80.3 8 105122 去投票 胃镜十大品牌 品牌指数: 95 4 139744 去投票 医疗器械 - 19 73590 去投票 医学影像 - 19 66552 去投票 品牌企业介绍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633)是一家全球先进的科技公司,致力于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涵盖...https://www.maigoo.com/brand/37784.html
3.「开立医疗招聘」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开立医疗招聘)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技术负责人、博士 超声医学图像处理算法工程师、博士 光学工程师等120个职位。其中,应届生校园招聘3条,硕士研究生招聘20条。开立医疗相关领域:医疗器械,彩超,探头,血液分析,内窥镜。想了解开立医疗招聘条件https://www.jobui.com/company/12075253/jobs/
4.中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锐观网第四节、医用内窥镜细分应用:胸腹腔镜 一、胸腹腔镜需求概述 1、适用场景 2、患病情况 3、治疗情况 4、人群特征 5、内窥镜检查与治疗 二、胸腹腔镜需求现状 三、胸腹腔镜竞争格局 四、胸腹腔镜需求潜力 第五节、医用内窥镜细分应用:支气管镜 一、支气管镜需求概述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654649.html
5.中国20家医用内窥镜企业盘点微创?于1998年成立于中国上海张江科学城,是一家创新型高端医疗器械集团,在中国上海、苏州、嘉兴、深圳,美国尔湾、孟菲斯等地均建有主要生产(研发)基地,形成了全球化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 微创 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 微创?已上市产品400余个,覆盖心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及心律...https://www.aibang.com/?p=18371
6.企业首页粤械注准20142230252 超声探头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械注准20152230495 超声探头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械注准20152230526 超声探头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械注准20152230602 超声探头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163220287 腹腔镜超声探头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https://c61011.qxw18.com/
7.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立医疗秉承“开行业先河、立民族品牌”的理念,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2004年发布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便携式彩超SSI-1000,至今已经开发超声医学影像产品30余款和60余种探头,其中包括腹腔镜探头、TEE探头、血管内超声探头等特种探头。开立医疗自主研发的全系列探头实现超声探头从体...https://job.xidian.edu.cn/teachin/view/id/122904
8.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633 证券简称:开立医疗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 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报告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金田路 2026 号能源大厦南塔楼 10-19 层) 二〇二一年一月 深圳证券交易所: 贵...http://disc.static.szse.cn/download/disc/disk02/finalpage/2021-01-19/c2796b5f-14a5-4409-ad55-74c60585cf47.PDF
9.企业创新志开立医疗:“深圳造”彩超守护航天英雄降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02年成立的从事医疗设备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成立至今20年的时间里,开立以超声作为起家业务,并先后在内镜诊疗、微创外科、体外诊断等领域不断钻研。 国内第一台全数字便携式彩超、国产第一只单晶探头、国产第一只腹腔镜探头、国产第一只经食道探头、国产第一台高...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2-04/16/content_25066398.htm
10.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长沙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4K腹腔镜中标...二、项目名称:4K腹腔镜 三、采购结果 合同包1: 四、主要标的信息 合同包1:货物类(湖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五、评审专家(单一来源采购人员)名单: 刘溯、陈义波(采购人代表)、肖友平、李小清、胡志奇 六、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 代理服务费收费标准:甲方支付,参照1980号文件计取,甲方向乙方支付不超过18144元。 https://www.cssfybjy.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50572
11.2024校园招聘开立生物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招聘开立医疗秉承“开行业先河、立民族品牌”的理念,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制造。2004年发布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便携式彩超SSI-1000,至今已经开发超声医学影像产品30余款和60余种探头,其中包括腹腔镜探头、TEE探头、血管内超声探头等特种探头。开立医疗自主研发的全系列探头实现超声探头从体...https://xyzp.haitou.cc/article/310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