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发展史及简介

“超声内镜检查是指借助超声波的影像技术,用内镜进入人体腔道内进行超声扫描的检查方法。超声内镜检查包括超声内镜直接检查和应用微探头进行检查。超声内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超声分辨率,可以帮助判断病变具体来自消化道哪个位置,在诊断消化道及周围脏器以及肾上腺处的良恶变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超声内镜检查适用的范围广泛,也在超声内镜的引导下,可以进行穿刺取活检病理的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前应至少停止进食6个小时,检查时应该保持空腹。”

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腔内的形态,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由于插入探头接近病变,缩短声路而降低了声衰减,故可采用高频技术,明显提高图像分辨力,发现细小病灶。这些性能在常规超声检查中是无法达到的。目前,超声内镜已广泛用于消化道及胆胰病变的诊断及治疗。EUS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EUS诊断、EUS穿刺活检(EUS-FNA)。EUS注射治疗(EUS-FNI),现已进入介入性EUS时代。消化系统腔内超声(digestiveintraluminalultrasonography)主要包括经消化管(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和直肠)、胆管、胰管、壶腹和腹腔进行的直视下和非直视下超声扫查。当今内镜超声检查术已成为消化系统腔内超声在消化内镜医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查方法。

直视下超声扫查

(1)各种用于消化系统检查的超声内镜有超声食管镜、超声胃镜、超声肠镜、超声腹腔镜(laparoscopicultrasonography,LUS)和超声直肠镜(rectosonography)。

(2)经内镜活检钳道导入各种微型超声探头(ultrasonicprobe,USP),可进行经胃镜的食管和胃超声扫查;经十二指肠镜的十二指肠和壶腹部超声扫查;经肠镜的结肠和直肠超声扫查;经胆道镜的胆管内超声扫查(percutaneousbiliary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PBEUS)。

(3)术中超声扫查:术中肝脏超声扫查、术中胆囊超声扫查、术中胆管超声扫查、术中胰腺超声扫查、腹腔镜术中超声扫查(laparoscopicintraoperativeultrasonography,LIOU)。

非直视下超声扫查

(1)非直视下经直肠超声扫查(blind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BUS),指在非直视下将直肠超声探头插入直肠内进行直肠、前列腺和膀胱的检查。

(2)经鼻食管超声扫查(transnasalesophagealultrasonography),指经鼻胃管将微型超声探头导入食管进行超声扫查。

(3)经鼻胃超声扫查(transnasalgastricultrasonography),指经鼻胃管将微型超声探头导入胃内进行超声扫查。

(4)经皮胆管超声扫查(percutaneousbiliaryultrasonography,PBUS),指先做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biliarydrainage,PTBD),然后分次用扩张导管将引流通道扩至8F大小,再将微型超声探头沿PTBD引流通道插入胆管行超声检查。

(5)经皮胆囊超声扫查(percutaneouscholecytosonography),指按PTBD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插至胆囊内行超声检查。

(6)经乳头胆管内超声扫查(transpapillarybiliarysonography,TPBS),指按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技术经切开或扩张后的十二指肠乳头将微型超声探头插入胆总管行超声检查。

(7)经乳头胰管内超声扫查(transpapillarypancreaticductultrasonography),指按ERCP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插至主胰管行超声检查。

(8)经乳头胆囊内超声扫查(transpapillarycholecystosonography,TPCCS),指按ERCP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经胆总管插至胆囊内行超声检查。

超声内镜发展史

器械发展史

(1)1956年,Wild和Reid报道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前列腺疾患,从而开创了泌尿科腔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2)1957年,Wild和Reid采用15MHz的腔内超声探头经直肠对结肠癌进行超声诊断。

(3)1964年,Watanabe等应用旋转式直肠探头扫查前列腺获得成功。

(4)1968年,渡边等全面开展了经直肠的前列腺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5)1976年,Lutz等将A型超声探头经胃镜活检钳道插入食管和胃内。

(6)1976年,Frazin首先使用经食管M型超声心动图,由于探头单声束探测本身的局限性而未被推广应用。

(7)1978年和1980年,Hisanaga等用可曲式装置进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对心脏各切面作二维超声成像,由于探头较大,临床应用受限。

(8)1979年,久永报道了经食管插入超声探头对胃壁、胰腺、左肾和脾脏的超声检查。以上经食管、胃的超声检查均为非直视下将多种类型的超声探头插入食管和胃内进行超声检查,所以非真正意义上的超声内镜,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了可视性的腔内超声装置,即超声内镜。

(9)1980年,美国的DiMagno采用“ultrasonicendoscope”一词,并在柏林欧洲胃肠学会上报道了应用内镜与超声组合在一起的电子线阵式超声胃镜所做的动物实验获得成功。同年,在汉堡欧洲第四次消化内镜学会上报告了两种超声内镜,一种是日本Olympus与Aloka公司合作研制的机械扇形扫描超声内镜(5MHz),原联邦德国的Classen等作了临床上对胰腺和胆总管显示的报告;另一种是美国SRI(ScienceReserchInstitute)的Green研制的线阵扫描超声内镜,DiMagno等对此作了临床应用报告。

(10)1980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EUS1号试验机,扫查角90°,频率5MHz。

(11)1981年,日本町田与东芝公司合作制造出了3.5MHz的线阵扫描超声内镜。

(12)1981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了EUS2号试验机,扫查角180°,探头频率7.5MHz和10MHz。

(13)1982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了EUS3号试验机(EU-M1),从而使EUS仪由实验转为临床应用,机型基本固定。

(14)1982年,美国的SRI研制出了SRI-2型EUS,探头频率10MHz。

(15)1984年,Olympus研制出了EU-M2型环扫超声内镜,扫查角360°,探头频率7.5MHz和12MHz,其超声仪功能有了很大改进。

(16)1984~1987年,东芝一町田公司研制出了EPB-503FL(频率5MHz)和EPB-70FL(频率7.5MHz)。

(17)1985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了线阵式超声内镜,探头频率7.5MHz。

(18)1988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了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EU-M3型环扫超声内镜,探头频率7.5MHz和12MHz,该机的活检钳道内径2.0mm。

(19)1989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了CF-UM3型超声结肠镜。

(20)1990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了JF-UM3型专用超声十二指肠镜。

(21)1991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了GF-UM20型环扫超声内镜,探头频率7.5MHz和12MHz,该机的主机系统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2)1993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GF-UMQ200型环扫超声内镜,探头频率7.5~20MHz,该机的主机是EU-M30。

(23)1999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了GF-UM240型环扫超声内镜,探头频率7.5MHz和12MHz,该机的主机是EU-M30。

(24)1999年,Olympus公司研制出了GF-UMQ240型环扫超声内镜,探头频率7.5~20MHz,该机的主机是EU-M30。

此后,日本又在超声内镜上增加了二维多普勒功能,研制出多普勒超声内镜;目前,又将二维多普勒改为彩色多普勒,即ECDUS。更新的超声内镜产品层出不穷,多家公司推出了性能优越、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的电子超声内镜。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穿刺超声内镜及三维超声内镜相继应用于临床,由此出现了超声内镜治疗学。

微型超声探头发展史

微型超声探头一词的英文表达及缩写有多种,目前尚未统一,常见的有:①ultrasonicprobe,USP;②miniatureultrasonicprobe;③endoscopicechoprobe,EEP;④miniaturecatherultrasonography,MCUS;⑤intraductalultrasonograply,管内超声,IDUS;⑥smallintraluminalultrasound微小腔内超声,ILUS探头。以往较多被文献采用的为USP这一缩写,近年来多选用IDUS代表微型超声探头。

微型超声探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项介入性超声新技术,起初主要用于心血管及泌尿生殖系统检查,后来扩大应用到消化道及胆管、胰管。其主要发展过程如下:

(1)1980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Prototype1微型超声探头,扫查角90°,频率5MHz。

(2)1981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Prototype2微型超声探头,扫查角180°,频率7.5MHz。

(3)1985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线阵式Prototype微型超声探头,频率7.5MHz。

(4)1987年,美国的Silverstein和Martin等完成微型超声探头在犬消化道的实验研究,并于1989年在“Gastroenterology”上进行报道。他们将直径1.8mm、频率20MHz的超声探头插入内径2.0mm、外径2.9mm的鞘内,经3.5mm的内镜活检钳道对犬的消化道进行了活体和离体标本检测,发现该探头对犬消化道壁的结构显示与离体标本的组织学结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举为微型超声探头在消化系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当时采用的缩写即EEP,表示内镜超声探头。

(5)1988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环扫微型超声探头,扫查角360°,频率7.5MHz。(6)1990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UM-1W环扫微型超声探头,扫查角360°,频率7.5MHz。

(7)1990年,Rosch和Classen开展了经内镜微型超声探头在上消化道应用的临床研究,其使用的是UM-1W微型超声探头,探头外径3mm,频率7.5MHz。

(8)1991年,藤村和相部等对Prototype1,(频率7~8MHz)和Prototype2,频率7.5MHz两种类型的微型超声探头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切除人胃标本进行了离体超声实验研究。

(9)1992年,Aloka公司研制出了可经常规内镜的微型超声探头,MP-PN型,频率15MHz和20MHz,具有多种长度。

(10)1992年,东芝公司研制出了频率15MHz、外径2.4mm的微型超声探头。

(11)1992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UM-2R、3R环扫微型超声探头,扫查角360°,频率12~20MHz。此种探头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12)1991~1992年,Yasuda、Furukawa和Gary等相继报道了经十二指肠乳头的胆管和胰管内微型超声探头检查,当时已开发出直径仅1.4mm、频率30MHz的微型超声探头。

(13)1994年,Shinya等报道用15MHz的微型超声探头可将上消化道壁分成7~9层结构,并与组织学进行了对比。

(14)1997年,西尾等采用OlympusXUM-4R微型超声探头(外径2.0mm)经OlympusGF-UM20和GF-UMQ200超声内镜的活检钳道插入胃内,行超声内镜下的微型超声探头检查,该法在超声内镜对某些消化道病变显示困难时,不用换镜即可进行微型超声探头的检查。

(15)1997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UM-4R环扫微型超声探头,扫查角360°,频率20MHz。

(16)1998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UM-G20-29R环扫微型超声探头,扫查角360°,频率20MHz。该类探头是目前行胆胰管内超声的最常用探头。

(17)1999年,日本Olympus公司研究出了UM-3D2R、UM-3D3R环扫微型三维超声探头,扫查角360°,频率12~20MHz。同年,相继开发出UM-S30-25R、UM-BS20-26R,从此开始了三维超声的临床应用。目前,微型超声探头已广泛应用于消化系各部位的检查。

THE END
1.超声内镜专家库则需换用标准超声胃镜和纵轴扫描治疗用超声胃 镜〔71。 勃膜 下肿瘤[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3);260 [5〕金震东.现代腔内超声学〔M了.北京:科技出版社,2000; 29 6 [6]彭贵勇,周永宁,杨建民.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 病 变诊 断 和治疗中的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https://m.fh21.com.cn/iask/doctor/article/93290-132480.html
2.什么是超声内镜?什么是超声内镜? 内镜超声(EUS)是超声探头和内镜技术的结合。 适应证 胆道疾病: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与ERCP相同。它对胆道肿瘤的诊断非常敏感,可以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TNM分期用于预后和评估可切除性,并指导治疗。 可能会出现纵隔病变。 胰腺病变:为了区分胰腺良恶性肿瘤,可在超声引导下通过穿孔活检确定肿瘤类型,并发现...https://www.chaonei.com/news_14409104
3.超声内镜的作用超声内镜的作用 参与医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张明博 副主任医师https://www.cnkang.com/video/article/DF12F8sVua.html
1.什么是超声内镜39问医生超声内镜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接入工作管道,经口腔或鼻腔、肛门等自然孔道进入胃肠或腹腔内,在实时超声...https://wapask.39.net/question/36252677.html
2.超声内镜是怎么做的超声内镜的检查是通过镜子进入口腔进入消化道进行检查,超声内镜除了能像普通胃镜一样进行观察,还可以进行超声检查,前面存在超声探头,能够发现消化道壁以及意外邻近脏器组织的招生情况。 超声出来的图像更加清晰,分辨率更高,诊断价值更大。 超声是不能通过气体的,所以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3386574/
3.超声内镜怎么做超声内镜是一种结合了超声和内镜技术的用于检查消化道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的特点,并且还可以通过多普勒技术来观察血流情况。下面将详细介绍超声内镜的操作过程。 1、术前准备: 在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之前,医生应提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向患者明确介绍检查的目的、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超声...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237963658e7c05d7014940e451ff495e.html
4.什么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是怎么回事科普文章超声内镜EUS是一种结合了内镜检查和超声检查的医疗技术,它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前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医生可以直观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的结构变化,如隆起、凹陷、溃疡、糜烂等病变情况,同时利用内镜下的超声实时扫描,获得胃肠道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具体如下: ...https://www.liangyiyy.com/article/info/1657087.html
5.认识“超声内镜”一、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属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是指将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形态,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1239479495.html
6.做超声内镜是不是很严重权威文章做超声内镜通常情况下不是很严重,超声内镜检查只是一种检测的方式,并不代表着患者出现重大疾病,所以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主要是为了确定患者的身体中是否出现病灶,但是在做超声内镜的时候,会比普通胃镜难受,因为超声内镜比普通胃镜的镜子前端加了一个微型的超声探头,这个检查要比普通胃镜复杂很多,但是排查...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1944153.html
7.什么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是内镜与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诊断技术,通过此检查可了解胃部病变的层次结构、组织学特征,如囊性病变、实性病变,以及是否向四周生长等。超声胃镜分小探头、大探头超声,小探头超声用于表浅病变,大探头超声用于胃外脏器的检查,包括胰腺、胆囊等病变。https://m.vodjk.com/voice/detail/178261.html
8.超声内镜是怎么做的?全国粘膜有问题吗?先做超声内镜和上消化道造影,如果粘膜没问题我建议不要活检,可能是粘膜下的肿瘤,平滑...https://www.1633.com/ask/205346.html
9.超声内镜系统产品核心技术均为公司自主研发,目前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00+项,涵盖现有业务产品线以及前瞻性技术。 研发投入比重占50%以上,技术涉及超声电子、光学技术、能量技术、介入器械等多个技术方向,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00+ 累计申请专利 175+ 授权专利 65 https://innermed.com/chaoshengneijingxitong.html
10.超声内镜消化内科超声内镜(EUS)是将超声探头在内镜直视下到达靶器官进行近距离探查,从而避免了体表超声探查时遇空气等干扰的缺陷,此时靶器官的图像与结构更为清晰。小探头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粘膜下肿瘤的性质诊断。专用超声内镜检查对食道、纵隔、胃、胰胆系统和肾上腺等处的良、恶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和介入治...https://www.bjsjth.cn/Html/News/Articles/2112999.html
11.超声内镜——让医生眼睛有了“穿透力”——记山西省肿瘤医院内镜...有人说,内镜操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有苦有乐,想想,的确很有道理。山西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全卯说到自己如何成为一名#的内镜医生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动力,每一步都极为重要,整个过程,敷衍和应付万万不能。 小操作解决大问题 超声内镜介入微创技术 ...https://www.sxzlyy.com/Html/News/Articles/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