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线注意一下角度,充分暴露三角区;超声刀的手感好好感受一下……”在珠江医院肝胆二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潘明新的提点下,一名基层医生专注地操作着单孔腹腔镜下的器械,实施“胆囊切除手术”。高度逼真的手术视野和手感让人几乎忘记,手术“对象”其实是一块使用离体全灌注技术模拟“活体”的动物肝脏,这个“沉浸式教学”场景来自4月19日-20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举行的第三期珠江腹腔镜单孔胆囊及肝切除高级模拟培训班。而在另一个训练场景,医生们则对3D打印的生物材料肝脏肿瘤模型实施了精准的“肿瘤切除”——该模型的原型来自一例真实的肿瘤患者。
模拟器无限逼真还原手术场景
由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联合举办的“珠江腹腔镜单孔胆囊及肝切除高级模拟培训班”最近一年内已经连续开办了三期,广受基层医院骨干医生欢迎。来自珠江医院肝胆二科和临床技能中心的师资团队持续收集整理学员反馈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打磨课程体系,优化授课方式,完善训练模式,助力基层医生提升手术技能。在本次的第三期培训班上,便有5组带离体动物脏器的腔镜模拟训练器和5个生物材料3D打印的肝癌模型供学员进行模拟实操训练。
“大家都知道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但其实微创对医生的要求也更高。如果遇到意外出血一类的情况,腹腔镜下处置起来难度可比开腹手术要高多了。但手术医生怎么训练呢?不可能在真实的病人身上‘练手’,使用全灌注的离体动物脏器在腔镜下进行模拟训练,这个场景就非常接近真实手术场景了。”潘明新说。
据悉,此次培训班招募的学员均是各地微创领域的主任及副主任医师,目标十分明确,为的就是让这些在基层医院的骨干力量能够快速提升,独当一面,让更多基层患者获益,免于奔波求医。田京主任表示,在开展医学生、规培医生教学工作和基础技能培训的同时,整合技能中心专业师资队伍和临床专科专家资源,通过小班高级培训的模式,对已经上岗的执业医生进行专业技能的针对性提升,这也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未来也希望努力将这种模式拓展到更多的专科。
单孔腹腔镜将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腹腔镜下单孔肝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近期潘明新团队牵头的“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中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项目已入选广州地区临床特色技术(2023-2025年)建设名单。“腹腔镜发展到单孔,在安全、成功治疗疾病的前提下,还能减少疤痕,以单孔胆囊切除手术为例,从肚脐进入,手术后身体上看不到任何疤痕,从更高层面满足了患者的美观需求,带来更多获益。相信未来这样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因此让更多执业医生熟练掌握手术技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潘明新说。
“当然,手术只是疾病救治的其中一个方面。在推广应用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同时,肝胆外科疾病的诊治也需要更精准。”据悉,潘明新团队在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转化治疗,以及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监控等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科研攻关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有望进一步提升肝癌的精准诊治,让更多患者获益。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通讯员:伍晓丹、韩羽柔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