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最新!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技术审评要点(2023年修订版)医疗器械技术审评要点

注册申请人应当保证手术机器人动物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实施与质量保证的具体要求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第二部分:试验设计、实施质量保证》中的要求。

2023年6月19日,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关于发布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技术审评要点(2023年修订版)的通告(2023年第18号)。

为进一步规范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的管理,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组织修订了《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技术审评要点》(2023年修订版),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2023年6月19日

附件全文如下: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技术审评要点(2023年修订版)

本审评要点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审评要点是对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产品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一、产品范围

本审评要点适用于多孔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简称手术系统),按现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该类产品分类编码为01-07-03,管理类别为Ⅲ类。

二、产品简介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产品组成通常包括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影像处理平台、三维腹腔内窥镜(简称内窥镜)、手术器械等。

(一)医生控制台

外科医生位于医生控制台,通过使用手动控制器(主控制器)和一组脚踏板(如有)来控制手术器械和内窥镜(如有)的所有运动。内窥镜用于采集手术区域的立体图像,外科医生在3D观察器(图1)或者佩戴3D眼镜在显示屏(图2)上观察患者解剖和手术器械的视图及其他用户界面特征。本文图示仅为示例,实际不同厂家结构设计有所不同。

图1医生控制台(3D观察器)

图2医生控制台(佩戴3D眼镜观察)

医生控制台最主要的控制部件为手动控制器,如图3所示。手动控制器用以捕捉外科医生的手部或者手臂动作,例如手动控制器平移6cm,终端器械移动的距离为2cm,该比例可根据实际手术情况进行调节(如有)。

图3手动控制器

(二)患者手术平台

患者手术平台位于手术床旁,包含分体或单体的多个机械臂,机械臂上可以连接内窥镜(如有)和手术器械。内窥镜用于提供患者解剖结构的3D视图。手术器械由医生通过医生控制台进行控制,实现手术操作。不同厂家患者手术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各部分的叫法可能有所差异,但基本原理和功能类似。

1.激光定位

患者手术平台可具有激光指示灯,为用户提供定位信息。手术前首先进行水平定位和手术定位,使手术平台和机械臂处于一个合适的手术位置。

2.吊杆

吊杆是可调节的旋转支撑结构,可以将机械臂移动到适合于执行手术的位置。

3.立柱

可向上或向下移动吊杆以调整平台的高度。

4.机械臂

根据产品设计不同,机械臂数量可能不同。机械臂的作用是实现握持并移动或操控内窥镜(如有)和手术器械。机械臂通过器械中多个转轮对器械进行控制。每个转轮负责控制不同的器械动作,比如有的控制绕轴线自转、有的控制开合等。

图4患者手术平台

(三)影像处理平台(如有)

影像处理平台包括系统核心设备、内窥镜控制器和视频处理器。影像处理平台还可具有触摸屏以观看内窥镜图像并调整系统设置。内窥镜控制器用于为内窥镜提供控制和照明,视频处理器用于从内窥镜控制器获取左右视频输入信号,并将处理后的图像输出提供给核心设备,系统核心设备功能包括:

1.与医生控制台及患者手术平台进行通信。将来自各种源(例如视频处理器、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分发到各种终端(例如触摸屏、外部输出);

2.与能量平台通信,从医生控制台脚踏板启用能量实现电凝、电灼、电切、吻合、血管闭合等功能。

影像处理平台组成如图5所示。

图5影像处理平台

手术系统如使用通用的三维腹腔内窥镜(非手术系统专用)提供影像,产品组成可不包括影像处理平台。

以上是典型的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仅为举例,注册申报资料按产品实际情况描述,产品组成可在上述基础上有所增减,例如不包括内窥镜以及影像处理平台,不包含激光定位装置等。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核心的工作原理是“主从遥操作”,即操作者操控医生控制台上的主控制器,经传感器测量、主从映射变化、从手逆运动学等机器人学原理,计算从手各关节的位置和速度,以实现对主手运动的精确复制,从而精确控制患者手术平台上的手术器械并完成手术。

三、参考文件

(一)适用和可参考的指导原则

见附件1。

(二)适用和可参考的标准

见附件2。

(一)综述资料

按照《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药监局2021年第121号)提交申报资料,在综述资料中提供产品组成各部分的清晰的彩色实物图示,包括医生控制台的各细节、患者手术平台的各细节、手术器械末端、手术连接部、机械臂、按键、接口等,说明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连接关系,包括脚踏面板上各部分的作用,多个机械臂如有差异的应予以说明。说明各运动部分的自由度并以配以图示。如配合使用的产品已获得注册证或正在进行注册,应提供相应注册证或说明注册进度,例如超声软组织手术刀头配用的超声软组织手术设备。对于专用第三方设备,应提供双方的合作协议。

列表比较与参考的同类产品的异同,应包括在主控制臂、运动控制、机械臂结构、手术器械等方面的差异。

(二)非临床资料

(1)运动不受控:操作不当、软件故障、机械臂碰撞等导致,造成患者意外伤害。

(2)感染风险:手术器械未按要求进行再处理。

(3)手术器械超期使用:应按照已验证的次数使用,超期性能下降会导致手术风险。

2.产品技术要求及检验报告

产品技术要求可参考的标准见附件2,格式及内容见附件3。产品含有多个软件组件的,应列出所有软件组件的名称、发布版本及命名规则。涉及运动范围的,建议给出运动范围图示。对于三维内窥镜,产品技术要求中应包括左右两路有效光度率偏差、左右两路单位相对畸变偏差、左右两路图像旋转偏差、左右两路中心位置偏差(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左右两路放大倍率差、左右两路图像时差(电子镜适用)的要求。

3.研究资料

3.1化学和物理性能研究

3.1.2联合使用

含有超声刀头、血管闭合器的,应提供其与声称的主机联合使用研究资料。

3.2电气系统安全性研究

应当提供电气安全性、机械和环境保护以及电磁兼容性的研究资料,说明适用的标准以及开展的研究。

3.3辐射安全研究

产品组成中如含有光源,应提供光辐射安全研究资料。可参考《医疗器械光辐射安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提交资料。

3.4软件研究

3.5生物学特性研究

手术系统中内窥镜、手术器械、3D观察器等与人体(患者、操作者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部分,应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

(2)描述申报产品的物理和/或化学信息并考虑材料表征(如适用),如器械的物理作用可能产生生物学风险,应当进行评价。

(3)生物学评价的策略、依据和方法。

(4)已有数据和结果的评价。

(5)选择或豁免生物学试验的理由和论证。

(6)完成生物学评价所需的其他数据。

如含有多种手术器械且原材料、灭菌方式、加工工艺、预期用途等存在差异的,应对每种手术器械分别开展生物学评价。生物学特性研究应描述每个接触部位所用的材料,以图示进行说明,如涉及开展生物学试验的,通常应考虑开展细胞毒性、致敏、皮内反应、材料介导的致热性(如适用)、急性全身毒性(如适用)试验,可选取典型产品进行试验,并说明评价产品与试验产品之间的差异。如手术器械的成分仅为医用不锈钢,不包含镀层或者金属合金,无加工助剂或者灭菌剂残留的,申请人如提供了材质证明,可豁免生物相容性试验。具有可浸提物/可沥滤物的手术器械及其附件,应考虑致热性和急性全身毒性的要求。与已上市产品相比,如内窥镜或手术器械中采用新的材料,申请人应在评价资料中详述其理化性能和生物学特性。如豁免生物学试验,可参考《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和审查指南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7﹞345号)中的附件2出具评价报告。

3.6清洁、消毒、灭菌研究

手术系统中的内窥镜以及手术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无菌组织接触,使用前均应进行灭菌。申请人应开展清洁、消毒、灭菌研究。

(5)以非无菌状态交付,且使用前需灭菌的医疗器械,应当提供证明包装能减少产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且适用于生产企业规定灭菌方法的研究资料。

3.7模型试验研究

申请人可通过患者模型对手术机器人操控性能和部分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选择的患者模型应尽可能准确表达人体解剖结构、组织特性以及疾病特性,最大程度复现临床手术风险,同时考虑通过智能化设计对操控性能进行客观量化评价,申请人应对模型的适宜性(材质、结构、临床风险复现等)进行说明。模型试验可根据手术机器人拟申请的适用范围选择典型术式开展,模型试验样本量根据临床适用范围确定,应能模拟临床常用操作和最难操作,选取已上市产品作为对照组,并选取不同操作者开展试验,典型术式参考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要求。

申请人首个产品申请上市时,需要提交临床试验资料,模型试验可在设计开发过程用于产品性能评估,注册时是否提交模型研究不做要求。产品变更如涉及操控性能和手术效果评价,建议开展模型试验研究并提交研究资料。

3.8动物试验研究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首次申请上市时,以及产品变更涉及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果评价时,在临床评价前,通常需开展动物试验。产品变更如不涉及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果评价时,可不开展动物试验,采用模型试验评价。申请人可参考《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2021年修订版)》决策是否开展动物试验。

动物试验研究资料应当包括试验目的、实验动物信息、受试器械和对照信息、动物数量、评价指标和试验结果、动物试验设计要素的确定依据等内容。应基于动物试验目的设计动物试验方案,当需要通过动物试验研究证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时,动物试验要求可参考附件4。

鼓励申请人采用科学原则进行设计确认,如已有的研究资料能够证明申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申请人无需额外开展本要点要求的模型研究和动物试验研究。

3.9稳定性研究

3.9.1货架有效期

产品组成中如含有无菌提供的手术器械或附件,例如超声刀头,血管闭合器,应当提供货架有效期和包装研究资料,可通过对产品和包装进行加速老化和/或实时老化试验,试验后对产品进行性能、功能和无菌检测,对包装外观、完整性、密封性进行检测,证明产品在有效期内保持无菌且性能功能符合预期要求。可参考《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2022年修订版)。

3.9.2使用稳定性

不同产品影响使用稳定性的因素不同,对于手术系统,需分别规定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效期并提供相应的研究资料。对于有限次重复使用且使用前需要灭菌的器械,例如内窥镜和手术器械,其使用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耐受的灭菌次数,其使用次数研究通常与灭菌耐受性研究合并进行,通过对手术器械模拟多次使用、清洁、消毒灭菌后,对产品性能和安全进行测试,证明产品的性能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对于手术系统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例如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等,其使用稳定性需要考虑使用的影响、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可通过可靠性测试进行验证。通过对产品进行老化/疲劳试验,试验后对产品性能、功能和电气安全进行检验,证明器械在声称的有效期内,在正常使用、维护和校准(如适用)情况下,产品的性能功能满足使用要求。设备中如包含可更换的部件或附件,应对更换周期进行研究,同时在说明书和标签中明确产品的使用期限,可更换部件的更换周期、产品保养及维护方法。有效期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可参考《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使用稳定性研究还包括不同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研究,可参考GB/T14710-2009开展。

3.9.3运输稳定性

应当提供运输稳定性和包装研究资料,证明在生产企业规定的运输条件下,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例如:震动、振动、温度和湿度的波动)不会对医疗器械的特性和性能,包括完整性和清洁度,造成不利影响。

运输稳定性通常通过模拟运输试验进行,通过模拟在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遇到极端情况时,例如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变化、跌落、碰撞、振动、加速度等,产品不会发生性能、功能改变,包装系统具有保护产品的能力。经过模拟试验后,观察包装外观是否有不可接受的异常现象,测试产品性能功能是否符合要求,证明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不会对医疗器械的特性和性能,包括完整性和清洁度,造成不利影响。运输稳定性可参考GB/T14710或GB/T4857系列标准的要求进行,也可以参考相应的国际标准,运输贮存环境应与申请人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条件一致。

3.10人因设计/可用性研究

可用性测试是指在实验室、模拟使用环境、真实使用环境开展的用户接口测试,包括申请人的模拟使用测试、可用性实验室的检验测试、真实使用环境的现场测试,也可与已上市同类医疗器械开展可用性对比测试。

3.11注册单元

通常与手术系统存在物理连接或者电气连接的专用的部件或者附件可以与手术系统作为同一注册单元,例如通过机械臂控制的内窥镜和手术器械均可与手术系统作为一个注册单元。

与手术系统不存在物理连接或者电气连接的部件或附件不与该手术系统作为一个注册单元,例如传统的穿刺用器械或其他不通过机械臂控制的手术器械或附件。对于在临床中共同使用,与手术系统连接的通用设备、能量平台,则不与该系统作为同一个注册单元,例如内窥镜冷光源、高频手术设备、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等,与手术系统连接使用的手术器械也可单独注册。

手术过程中覆盖手术系统用的一次性使用无菌保护套不与手术系统作为一个注册单元。

配合使用的通用三维腹腔内窥镜以及其图像处理主机,不与手术系统作为一个注册单元。但如果三维内窥镜和图像处理主机(可集成冷光源)为手术系统专用,则可作为一个注册单元。

当控制系统与手术器械、内窥镜或附件不作为一个注册单元时,需在控制系统的适用范围中明确“需与已获准配合使用的手术器械、内窥镜及附件配合使用”。内窥镜、手术器械及其他附件适用范围中需明确配合使用的控制系统的生产企业、名称及型号。

(三)临床试验资料

1.临床试验目的

为确认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辅助医生开展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采取多种方法,包括模型试验、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等。注册申请人在充分的模型试验、动物试验确认产品性能和安全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开展临床试验设计。此时,临床试验目的为确认产品辅助医生开展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临床试验总体设计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为通用手术工具类产品,辅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常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和胸外科(以下简称“临床常见科室”)腔镜手术。产品注册时,注册申请人可在上述科室选择代表性的常见术式开展临床试验,用于支持临床常见科室的注册申报。临床试验可采用前瞻性、单组目标值设计。

3.入排标准

受试者是经过培训的医生按照临床诊疗规范确定的、拟接受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辅助进行泌尿、普外、妇科和胸外代表性术式的患者。其他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具体内容由申办方和研究者具体讨论决定。

(1)主要终点

主要有效性终点是手术未中转率,将“手术未中转”定义为未从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辅助方法转换为其他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下手术或者开放性手术。

(2)次要终点

5.临床试验样本量

临床试验开始前,注册申请人需全面收集具有一定质量水平及相当数量病例的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经科学分析(如Meta分析等),构建临床试验的目标值(性能目标),包括靶值和单侧置信区间界限(通常为97.5%单侧置信区间界限)。注册申请人需提交目标值的确定依据和支持性资料。

例如,若经过科学分析,该类产品在临床常见科室手术未发生中转的比例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为90%,申报产品预期手术未发生中转的比例为99%,在双侧显著性水平0.05、把握度80%、脱落率10%时,采用精确概率法进行样本量估算,临床试验的样本量为60例。若行业可接受该类产品在临床常见科室的术后30天Clavien-Dindo3级或以上标准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标准为16%,申报产品上述并发症预期发生率为3%,在双侧显著性水平0.05、把握度80%、脱落率10%时,采用精确概率法进行样本量估算,临床试验的样本量为48例。综上,临床试验的样本量为60例。

当注册申请人已通过临床试验确认该产品在一定适用范围(如泌尿外科,普外科特定术式)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后,若在已有适用范围上增加预期使用科室时,鼓励申请人通过非临床研究、临床试验确认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单科室临床试验的样本量建议为15例左右。

6.临床试验术式

临床试验需覆盖适用范围内的常见代表性术式。代表性术式通常为更高风险/更复杂的术式,对申报科室常见术式所能到达的手术工作区、目标组织类型(如实质组织、空腔组织、脉管组织等)及其涵盖的手术任务(如抓取、切割、缝合、凝结、牵引、剥离、结扎等)具有覆盖性。

注册申请人申请临床常见科室时,临床试验中需包括:(1)泌尿外科:肾部分切除术(经腹腔或后腹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2)妇科:子宫根治性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普通外科:远端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肝切除术/脾切除术;(4)胸外科:肺段/肺叶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等。

各科室样本量分布需基本均衡。已上市产品增加预期使用科室时,可参考上述要求选择代表性术式。若注册申请人采取其他代表性术式,需基于前述代表性术式的定义论证其合理性。

7.统计分析

可参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对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四)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样稿

注册申请人需在说明书中提示可能转开放手术的情况,并将相应风险告知患者。注册申请人还需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确患者摆位和体腔切口规划等信息。

(六)审评报告注意事项

1.产品名称

产品组成中如包含手术器械,产品名称通常可命名为“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产品组成中如不包含手术器械,仅包括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和影像处理平台基本配置,产品名称可命名为“腹腔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如产品不属于GB9706.1中“ME系统”范畴,则产品名称命名为“腹腔内窥镜手术设备”或“腹腔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设备”。如产品适用范围同时包含腹腔内窥镜手术和胸腔内窥镜手术,可命名为"胸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胸腹腔内窥镜手术设备”或“胸腹腔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

2.结构组成

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结构组成一栏可描述为由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影像处理平台(如有)、三维腹腔内窥镜(如有)、手术器械以及附件组成,但同时在注册证附件中以列表的形式明确系统组件中每个组成部分的规格型号和所包含的组成,在综述资料中详述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附件中结构组成描述举例见表1。附件可包括可插拔的线缆、转接头、一次性使用绝缘套等。如含有一次性使用的或无菌提供的产品组成,应明确。产品组成中如包含血管闭合器、超声手术刀头,应在手术器械列表中明确其配合使用的主机,配用的主机应经过验证。

表1产品结构组成列表示例

以上仅为举例,注册时应根据产品实际情况明确产品组成,不含有“等”字样表述。

对于手术器械,建议在产品技术要求中按无源手术器械和有源手术器械分别列表明确,格式举例见表2。

表2手术器械列表举例

五、《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清单》各项内容的适用性

见附件5。

六、其他

产品组成中的无源手术器械和高频手术器械的注册申报资料可参考《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第1部分:手术器械》,超声刀头注册申报资料可参考《超声软组织手术设备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修订版)。

附件:

1.适用和可参考的指导原则列表

2.适用和可参考的标准列表

3.产品技术要求编写示例

4.动物试验要求

5.《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各项内容的适用性

附件1

适用和可参考的指导原则列表

附件2

适用和可参考的标准列表

附件3

产品技术要求编写示例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产品型号:

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影像处理平台***,内窥镜***

手术器械型号见附录C(数量较少时也可在此处直接列出)。

软件版本和版本号命名规则:

版本号命名规则

发布版本号

性能指标

医生控制台

患者手术平台

三维内窥镜

手术器械通用要求

表面光洁度

尺寸

表面粗糙度

硬度

运动范围

配合

化学性能

微生物

……

持针钳专用要求

抓钳专用要求

高频电勾专用要求

超声刀头专用要求

吻合器专用要求

血管闭合器专用要求

脚踏开关

系统要求

需引用YY/T1712标准中的适用要求

软件性能功能

软件的功能、使用限制、接口、访问控制、运行环境(若适用)、性能效率(若适用)等

安全要求

应符合GB9706.1,GB9706.202,GB9706.218、YY9706.277和GB7247.1-2012的所规定的要求,产品特征见附录A。

电磁兼容要求

应符合YY9706.102、YY9706.277、GB9706.202标准的要求。

检验方法

试验条件

术语和定义

附录A主要安全特征

可按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影像处理平台分别描述。

附录B产品结构组成图示

包括各组成部分图示(含手术器械整体及末端图示、器械盒图示)及说明、各部件之间以及与网电源之间的连接关系。

附录C手术器械列表

附件4

动物试验要求

一、研究方案设计

动物试验方案设计应根据动物试验目的,综合考虑以下要素。

(一)动物种属及术式的选择

注册申请人应当根据申报产品的适用范围,充分考虑试验的典型性,明确动物种属(猪、犬等)的选择依据。可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系列规范,从手术难度分级、基本操作、目标组织类型、申报的手术器械等因素确定典型术式,例:

通过实施猪子宫切除术代表妇科手术;通过实施猪一侧肾脏部分或全部切除术代表上尿路;通过实施犬前列腺切除术代表下尿路外科手术;通过实施猪直肠切除术、胃切除术代表胃肠外科手术;通过实施猪肝切除/脾切除术代表肝胆外科手术;通过实施猪肺叶/肺段切除术、食管切除术代表胸外科手术。申请人可按照上述典型术式开展动物试验,若采取其他术式,需论证其合理性。

动物试验应尽可能涵盖申报产品所具有的所有外科基本操作,通常包括:持针、打结、抓持、切开、分离、牵拉、剥离、止血、结扎、缝合、剪切、血管闭合、空腔脏器吻合、组织的凝闭等。

评价的动物组织(若有)应涵盖:系膜、网膜、韧带、肌肉、筋膜、脂肪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结)、实质脏器(代表术式)、空腔脏器(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等,组织类型根据申请产品的适用范围选择。

(二)方案设计

宜设对照组,注册申请人可以选择已上市腹腔内窥镜手术操控系统或选择腹腔内窥镜下的术式比对。两组配套使用的操作器械的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应当相同/相似,且涵盖申报产品结构组成中的手术器械。其他手术器械、试验材料及耗材、试验药品、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手术操作过程、术后护理及处理、再手术(若有)、试验结果统计及分析等也应平行对照。如,两组均同时使用能量类/无源类手术器械,试验的组织器官/解剖位置/点位应相同/相似,钛夹(若有)数量及位置应大致相同等。

若不设对照组,应明确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指标的确定依据,可以是已有的公开发表的文献、经验数据等。

试验之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配套使用的手术器械各工作模式(设置参数)的选择原则,在试验时,由操作者针对靶器官/组织情况选取适当的工作模式(设置参数)。应对病理评价/阅片者设盲,病理学评价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试验组和对照组(若有)应由相同操作者进行。

(三)操作系统的评价

通常应包含安全性、有效性、可操控性等评价指标。

2.有效性,应当设计主要评价指标和次要评价指标。

主要评价指标可为动物存活状态下顺利完成试验目的的比例。因操作系统及手术器械的原因导致未能完成试验目的或术中动物因大出血死亡都视为手术失败。

手术机器人成像质量的评价可参考《医用内窥镜临床评价体系专家共识》中的主观评价指标设定,此外还应对3D成像性能(若有)、荧光成像能力(若有)进行验证。

3.可操控性的评价可采用主观评价,但指标应量化且具备实操性、适用性。通常包括:

(1)医生及患者手术平台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性能,可参考YY/T1474、YY/T9706.106、FDA指南ApplyingHumanFactorsandUsabilityEngineeringtoMedicalDevices制定。

(2)操作系统性能:包括主从操作、机械臂运动、用户接口易用特性、各手术器械与操作系统联合使用性能、控制平台与影像处理平台的图像移动一致性、器械移动的平顺性和夹持的稳定性等。

(四)手术器械的评价

与操作系统配合使用的手术器械通常应评价可操控性、灵活性,能量类还应评价安全性、有效性。能量类手术器械可根据试验目的设计相应的方案。

可操控性应当侧重于验证操作系统对手术器械控制的评价。除典型术式的全部基本操作外,还应根据各自由度的图示,评价手术器械实现的自由度数量、各自由度的运动方向、运动范围等是否能满足预期临床需求。

手术器械的评价可通过分析评估后选取典型性型号进行验证。例1,确定典型术式后,同一非能量类的手术器械有多个不同的设计,可选择结构最复杂、自由度最多、末端执行器位姿空间(角度、距离)最大的型号作为最不利情况进行动物试验。例2,已获证的手术机器人,产品结构组成新增能量类的手术器械的型号,且工作原理、作用机理与原型号相同/相似,可选取典型型号进行验证。如新增双极钳型号与原型号相比头端部发生变化,可单独评价头端部大小/形状/轮廓、抓持力、开口角度、运动范围等。

(五)试验结果及结论

应对操作系统及手术器械的试验结果进行整体评价并提供完整的研究报告。各组生存期内各评价指标的试验结果及其分析,试验及对照组设备偏差、管理偏差,评价偏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汇总结论,系统评价安全性、有效性、可操控性。

二、试验报告

试验计划中应详述样本量或动物的数量及分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应对试验环境、试验步骤进行描述,明确试验机准备、动物准备、手术方法、手术部位、术前准备等。应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附件5

《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则》各项内容的适用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美国强生系列产品报价/价格/性能参数/图,美国强生6.腹部外科手术,胃癌根治术,直肠癌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7.微创妇科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宫外孕输卵管开窗术,子宫全切手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8.泌尿外科微创手术,肾囊肿切除术,肾癌根治术,肾移植取肾术,肾上腺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癌根治术。 【产品说明】 1.快速凝血:刀头以5550...https://www.bio-equip.com/show1equip.asp?equipid=4666655
2.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课件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和清洗消毒及管理,1,ppt课件完整,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和清洗消毒及管理1ppt课件完整,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腹腔镜器械的使用越来越多,由于腹腔镜的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其用后的处理即消毒灭菌难度大,临床腹腔镜器械清洁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将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医疗安全,是...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902445.html
3.电凝超吸刀(肝脏外科手术超声刀主机+超声刀头+电凝手柄)生产厂家...5mm 腹腔镜下超声乳化吸引和单极电凝一体手柄;主机集成冲洗和抽吸功能,快速设置,自动自检。 产品功能 适用于对肝脏的血管和肝管进行精细解剖。 图片展示 产品说明 泽立HEPACCS电凝超吸刀是肝脏外科手术用超声刀,配备超声刀头、电凝手柄等附件。采用DELT组织技术的HEPACCS可提供优化的组织效果,提升肝切除术时脉管解剖的...https://m.ylqx.qgyyzs.net/ylqx/wx_mInfo.aspx?id=255186
4.微创外科概述(5) 由于手术者的手不进入腹腔,从而减少了腹腔内脏器浆膜层的损伤以及对脏器功能的干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腹腔内脏器粘连极少。 (6) 腹腔镜手术需要无血的手术环境,原则上是无血手术;采用超声刀而取代普通的手术刀,超声刀头的高频(55.5Hz)的机械震动可产生80℃的高温,促使组织蛋白分解凝固,并产生止血、切割、...https://www.hdph.com/?a=1049
1.笑谈超声刀的功效作用及副作用?都在这里了笑谈超声刀的功效作用及副作用?都在这里了鉌楼挽歌 甘肃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为所有爱执着的痛,为所有恨执着的伤 陈翔六点半 2868跟贴 打开APP 第279集:婆婆大闹调解室,最终自食恶果 白老三动画 1跟贴 打开APP 在医生眼里没有男女,只有患者 乌鸦追剧 2922跟贴 打开APP 监狱不提供厕所,犯人却想...https://m.163.com/v/video/VNGJ7MLBL.html
2.腹腔镜超声刀使用方法39问医生腹腔镜超声刀使用方法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超声刀应用、术后管理等治疗措施。1.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通过小切口置入微型器械,在可视条件下切除病变组织,利用超声波能量凝固止血。此方法主要用于胃肠、妇科等微创手术,如胃息肉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2.超声刀应用超声刀利用高频电能转化为微波穿透组织产生高温,使组织凝固...https://wapask.39.net/question/95994037.html
3.腹腔镜手术方式(精选十篇)2.1 三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腹腔镜镜下缝合组与超声刀组患者术后孕酮、睾酮、雌二醇、促黄体生长素与卵泡刺激素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凝组患者术后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等水平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5gjlb3.html
4.2024超声刀十大品牌10大超声刀品牌→Maigoo品牌网超声刀十大品牌是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部门和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联合重磅推出的10大超声刀品牌排行榜,榜单由品牌数据研究部门基于大数据统计及人为根据市场和参数条后最终才形成数件变化的分析研究专业测评而得出,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统计真实客观呈现的结果。名单以企https://www.maigoo.com/best/3zIMODQe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