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分为超声诊断中心及特检科,是集诊断、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超声诊断中心。超声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9名,其中硕士1名,本科学历18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初级职称5名,主管护师3名,技师1名,护师1名。科室内下设4个专业组:分别为妇产组、心脏组、综合组、特检组。
我院是聊城市产前诊断及筛查技术管理中心。超声科配合妇产科、检验科开展羊水穿刺,负责全市产前筛查与诊断的指导与管理工作。科室同时还承担了济宁医学院、聊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
科室全体人员积极研发新技术新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科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医院优秀文化,提出了用心服务、注意细节、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质量管理方面,严格遵守超声诊疗规范,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高超的操作手法,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真正做到临床医生的“眼睛”。
为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科室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提供急诊、床旁超声诊断服务,制定了科室服务规范和一系列的超声诊疗优化流程,实行了多项方便患者就诊、方便临床会诊的具体措施。
超声诊断中心
超声诊断中心目前拥有7台200万元以上的高档彩超,包括我市率先引进的目前世界上最高档、最顶尖的妇产专业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产最新款VolusonE101台,另有VolusonE83台、VolusonE61台、LogiqE91台及飞利浦iEElite心脏机1台。
超声诊断中心目前开展了常规产科超声、胎儿四维超声、胎儿心脏超声、妇科超声、盆底超声、宫腔三维成像、腹部超声、儿科胃肠道超声、超声监测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肠套叠、髋关节超声、新生儿颅脑超声、肌骨超声、心血管超声、介入超声(超声引导粗针穿刺组织学活检、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超声引导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等等,对全身多器官进行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估、愈后的观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诊断水平处于同级医院领先地位。目前采用超声图文工作站对报告及档案实行电脑化管理,并与医院医疗网络接轨。目前总共开展超声检查项目30多项,可充分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超声诊断中心包括多项特色项目,如介入超声、超声监测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肠套叠、盆底超声、胎儿四维彩超、胎儿心脏彩超、新生儿胃肠超声、髋关节超声、小儿颅脑超声等,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辅助诊断依据。
特检科
特检科现包括心电图室、脑电图室、肌电图室、经颅多普勒室,现有日本光电心电图机2台、日本光电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5台、进口32导检测设备1套、EME公司的sonaratek型号的经颅多普勒仪、丹麦丹迪KEYPOINT4的肌电图仪。
一、心电图室
现有日本12/18导联日本光电心电图机及日本光电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开展项目包括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床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项目。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是一项无创的常规检查,其应用范围包括:
1.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
2.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3.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4.诊断心脏扩大、肥厚。
5.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6.判断人工心脏起搏情况。
动态心电图对一些临床症状鉴别如心悸、胸闷、晕厥等有着特殊的价值,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工具,也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唯一有效的检查工具。
二、经颅多普勒室
现采用EME公司的sonaratek型号的经颅多普勒仪,经颅骨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颅内主要大动脉及颅外大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与研究的方法。
临床应用范围:
1.对颅内血管疾病的诊断: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狭窄、脑血管痉挛、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缺血性脑卒中可了解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以便判断预后;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疾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确定、脑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瘘、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锁骨下盗血综合征;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狭窄。
2.对临床疾病的病因学诊断:头痛的病因学诊断;头晕、眩晕的病因学诊断;脑腔隙性梗死的病因学诊断。
3.脑血管功能状态评价:Willis环的功能状态及侧支循环功能状态;在各种生理状态及各种药物的影响下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及舒缩反应的评价:病理状态下的脑血管功能状态,包括病理状态下选择脑血管手术的时机。
4.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的疗效评:脑外科手术前后的疗效观察及血流动力学评价。
5.脑血流动力学监护。
三、肌电图(EMG)室
现应用丹麦丹迪,KEYPOINT4的肌电图仪,用来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的方法。通过此检查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
临床检测内容和应用范围:
1.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通过测定的结果判断是否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病变的范围,并可协助判定轴索损害和脱髓鞘病变。用于诊断: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嵌压性周围神经病、神经根和神经丛病变、前角细胞病变、肌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2.F波:可以反映运动神经近端的传导功能。F波出现率下降,是脱髓鞘病变最早的表现。传导速度减慢提示近端存在脱髓鞘病灶。用于急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和CIDP等神经根神经病的诊断,颈椎病、腰椎病神经根病变的辅助诊断。
3.H反射:最有价值的参数是H反射的潜伏期,可以反映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通路的病变。用于S1神经根病变的诊断。
超声科特色项目
一、胎儿四维超声
四维功能提供了包括腹部、血管、小器官、产科、妇科、泌尿科、新生儿和儿科等多领域的应用,尤其在胎儿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在胎儿检查时,准爸爸妈妈在感觉宝宝的呼吸和运动的同时可以亲眼目睹宝宝的一举一动:张口、笑、伸舌、打哈欠、吮指……宝宝功能生长发育照片将成为与宝宝超越时空相见的最好纪念。
二、胎儿心脏超声
胎儿超声心动图是孕期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脏畸形产前检查最有效的手段,可对绝大多数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结构畸形、心律失常和心功能异常等作出可靠的产前诊断与评估,为孕妇及家属提供恰当的产前咨询,包括自然转归、产后生存率、可选治疗方案与预后,帮助孕妇及家属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继续妊娠密切随访直至出生或终止妊娠。
三、盆底超声检查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主要以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疾病。该项目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无创、直观,在观察盆底结构的形态变化上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适宜人群进行筛查,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提供影像学依据,能明显改善和提高产后及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
四、婴幼儿超声诊断
小儿各种急腹症(如: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小儿心脏、新生儿颅脑、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五、介入性超声
介入超声是指在实时超声的引导或监视下,以穿刺针代替手术刀来完成各种穿刺活检、置管、抽吸、注药、消融治疗等操作,以达到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超声主要包括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和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近年来,随着各种穿刺针具、导向装置及超声仪器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介入超声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很多患者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的痛苦,且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疗效,已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技术之一。
目前超声科主要开展的介入项目为
1.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当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或淋巴结可疑恶性时,可行FNA检查
2.超声引导粗针穿刺组织学活检,当检查发现乳腺可疑恶性肿块、异常肿大淋巴结、肝、肾、肺等其他组织器官肿瘤性或弥漫性疾病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粗针穿刺组织学活检,以确定病变良恶性或明确病理类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超声引导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常见的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脓肿等疾病的抽吸或置管引流;再如肝脏、肾脏、淋巴管囊肿及巧克力囊肿等囊性病变的穿刺抽液、硬化治疗;以及梗阻性黄疸时可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胆囊穿刺置管,减黄效果立竿见影。
六、超声监测下行温盐水灌肠治疗婴幼儿原发性肠套叠
超声下复位优点1.操作简单,安全无创伤,避免了放射线影响。
3.适用症范围广。本法不仅适用于初次发病者,也适用于反复多次的复发性患儿,对x线下空气复位失败者(无血运障碍),仍可复位成功。
4.无并发症。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聊城市中心医院、高新区人民医院)?2014All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