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李女士,二胎顺产半年,喜悦之余,她却有了难言之隐,就是生产过后的她出现了尿失禁的现象,感觉小便好像越来越不受自己控制,只要是大笑、用力咳嗽,就会有小便漏出来。
55岁的刘女士尿频尿失禁10余年,爬楼梯、快步行走时,常常会因为漏尿尿湿了裤子,尴尬不已。
两人经过妇科检查和盆底超声检查,最终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的脱垂(POP)和性功能障碍(SD),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妇女身心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FPF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是一种不要命,但是很难以启齿的疾病,被称之为“社交癌症”。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
怀孕时,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子宫的逐渐增大,胎位下移,盆底会变得松弛。分娩时,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盆底肌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
约有45%的女性在分娩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阴道松驰、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雌激素缺乏也可能是导致原因之一。
尤其是生育了多胎的女性,步入老年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道的支撑减弱,发生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几率会更高。
“盆底三维超声”来助力
目前,FPFD的诊断主要是依据妇科检查结果。
X线造影由于具有放射性受到限制,MRI技术不能反映盆底结构的动态实时改变,也不能进行功能成像因而受到限制。
二维超声可以提供一些基本解剖结构的信息,并且对一些典型的盆底疾病做出诊断。
与二维超声比较
三维超声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
优势一
三维超声可以获得更加稳定与立体的图像,不需要移动探头便可以完成对盆底的全面扫描,可观察膀胱、尿道及盆底结构的运动,同时做出形态学和功能学评价,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
优势二
实时三维超声实现了动态立体观察,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和实时的盆底结构观察和盆底功能评估。
优势三
三维超声成像可进行断层扫描,并能对所检查的部位进行平移和旋转等后处理成像,能立体显示解剖结构与功能异常部位及相邻组织器官的关系。
盆底超声检查的适应症
1、压力性尿失禁
咳嗽、打喷嚏、运动时漏尿
2、反复泌尿系感染或膀胱过度活动症状
尿急、尿频、夜尿或尿失禁
3、膀胱、子宫、直肠脱垂
会阴部膨出物或下坠感
4、大便失禁5、产后42天盆底功能障碍的早期筛查6、盆底康复疗效的评估
盆底超声能够对女性盆底功能进行影像学评估,预防和减少早期FPFD的发生。指导临床及早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改善盆底肌力,为早期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早期治疗以及尽早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新思路。
温馨提示
因盆底三维超声检查为特殊检査,需提前预约!
每周四下午(莫干山路院区)
【预约方式】
莫干山路院区三楼预约登记处
0571-88393558
特检科介绍
特检科是融超声影像、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骨密度等特殊检查、诊断及部分治疗于一体的多学科集合的科室。超声检查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发展很快,它已成为现代影像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建院初始即组建超声室,经过不断发展,已开展了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超声检查,并开展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超声介入、肌骨超声等特殊项目。拥有国内外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十余台,能为临床、医疗和科研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和诊断依据。近年来致力于肌骨超声的研究、中医药及针灸推拿康复干预下人体各器官的超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