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始创于1929年,其前身——成都存仁医院为我国和东南亚最大的一所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也是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国内著名的耳鼻咽喉科专家姜泗长、郑中立、卜国铉等曾在该科工作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别于1978年、1986年被批准为我国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1992年成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并于2007年被正式指定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耳鼻咽喉专业基地。目前科室承担了博士、硕士、本科生的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卫生部、省科委的多项科研任务。
我科于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11年被评为卫生部重点专科,科室包括住院部正式编制床位84张,实际床位94张,门诊诊断室14间,耳、鼻内镜、纤维喉镜检查治疗室5间及听力中心,业务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另外还有听力中心实验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呼吸道实验室等科研基地。科室拥有专用手术间6间,其中门诊日间手术间1间,住院部手术间5间。医疗设备先进,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
二、学科联盟介绍
1、联盟成立
华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联盟成立于2017年12月16日,目前共有45家公立医院加入学科联盟。其中,四川省内44家,省外(新疆)1家;级别分布来看,三甲医院共13家,三乙医院23家,二甲医院9家。
2、联盟特色
华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联盟旨在搭建共享医疗技术、教育资源、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经验等平台,在远程医疗及双向转诊、医疗新技术创新、学科共建及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联盟单位获得多方位、同质化的发展。联盟拟通过下列途径来实现上述目标:
①建立学科疾病分级协同诊疗和双向转接诊制度,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学科功能定位,制定协同诊疗和双向转接诊流程,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层级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方便患者就医。
②建立规范的临床医疗体系,推广学科诊疗规范和适宜技术,提高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
③建立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培养高质量、同质化的专科医师。
④建立临床创新协同机制,共建共享临床病种数据库和生物样本资源科,加强学科的科研合作,促进学科临床研究与技术创新。
3、培训项目
①依托华西互联网协同医疗平台,建立在线协同诊疗服务模式,为学科联盟科室提供远程会诊、联合门诊、联合查房、在线诊断、急救协同、双向转接诊事务管理等协同诊疗和技术支持服务;
③采用在线在位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科联盟科室提供学科技术与学术支持活动,包括适宜技术培训、学术讲座、在线课程教学、在线教学病例讨论等;
4、转诊渠道、流程
5、科研合作
三、专家团队
刘世喜(教授、主任医师、科主任)
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科技攻关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70余篇,SC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博士研究生30人;获得科技成果4项,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赵宇(教授,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华西医科大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擅长耳科基础与临床及鼻科变态反应研究。参加编著译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30余篇;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金、省科技厅基金;曾获多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四川省和成都市科技进步奖。现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计委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耳鼻咽喉科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常委、耳科学组组长,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会员。
杨慧(教授、主任医师)
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临床医学博士,咽喉亚专业组长,现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嗓音学组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咽喉头颈学组委员。主攻咽喉科学及嗓音医学,包括各类咽喉部疾病及嗓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是四川省嗓音医学带头人。
陈飞(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教授,头颈外科亚专业学术带头人,临床医学博士,主要从事头颈肿瘤外科临床工作。现任四川省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头颈学组副组长。擅长领域:能高质量地完成硬膜外至上纵隔所有头颈肿瘤外科手术,外科技术精湛;尤其对各种晚期、复发头颈肿瘤的挽救手术及运用各种肌皮瓣、空肠等行功能重建有深入研究。
刘锋(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邹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孟娟(副教授)
四、亚专业组
1、耳科
全面开展耳部各种疾病(包括面神经疾病)的特殊检查、诊断及内外科治疗,包括听力重建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及各种听觉补偿技术;开展眩晕疾病的各种特殊检查、诊断及内外科治疗。在内耳电生理基础研究方面已获2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同时每年承担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了多次颞骨解剖培训班,对基层医院的耳科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鼻科
3、过敏性鼻炎中心
4、咽喉科
采用CO2激光机,在支撑喉镜下开展声带息肉、喉狭窄、咽喉部各种良性肿瘤及早期喉癌、喉咽癌的显微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设备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有关喉癌基因治疗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获得了3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和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咽喉科下属两个亚临床中心:
5、鼾症中心
与呼吸睡眠监测中心、麻醉科联合组建了呼吸睡眠疾病学组,开展了鼾症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各种内、外科治疗,已具有较成熟的经验及专业队伍。
6、嗓音中心
在规范嗓音疾病诊治,开展各类高水准专业治疗,嗓音功能评估检测等方面均开辟了本省先河,建立了完整规范的诊疗体系;在少见病、疑难病的研治方面亦处于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水平;开展了嗓音训练、早癌筛查、肉毒素注射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等数项新技术,同时开展了经喉喉蹼瘢痕松解+硅胶模植入术、喉部杓状软骨切除术、喉部脂肪筋膜注射填充术、I型甲状软骨成型术、喉部显微缝合术、喉结成形术等数项新手术,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中心通过与香港、美国等先进嗓音中心的联系及学术交流,建立了高水平科研临床合作平台。迄今为止中心共承担国家及省市级课题数项,尤其在嗓音及吞咽功能方面数项课题填补了我省该领域空白。
7、头颈外科
全面开展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的修复及重建外科手术,游离空肠移植治疗晚期下咽癌手术、涎腺及甲状腺肿瘤、颈动脉体瘤、颈静脉体瘤、侧颅底肿瘤、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上纵隔肿瘤切除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且与我院肿瘤放疗科、病理科、国家生物治疗实验室专家一起组建了头颈肿瘤研讨学组,致力于头颈肿瘤的规范性治疗及科研、学术探讨。
8、听力中心与前庭功能检查室
听力中心拥有6间测听室、4间听觉言语康复室及国际一流的听力学检测设备,所开展的二十余项听力检测项目和听力康复手段均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业务范围包括从初生婴儿到老年人,从听力问题的发现、诊断到听觉言语康复及听力保护问题的咨询。由于中心在国内最早开始听力学研究生教育项目和听力技师规范化培养教育项目,因此已成为国内高级/中级听力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听力中心与美国HOUSE耳研所合作,在聋儿听觉康复效果评估及幼儿言语测听方法的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良好的成果。中心目前也是联合国儿基会聋儿双语项目基地。前庭功能检查室拥有VNG眼震电图仪,开展BPPV手法复位及低压脉冲治疗梅尼埃病等治疗,开设有眩晕专科门诊,能满足耳眩晕疾病的基本诊疗需求。
9、护理
我科是整体护理病房,具有完整的专科护理程序和熟练使用的能力,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学习风气浓厚,整体素质高。全面掌握了专科护理技术和技能,特别在危重、疑难病症和新技术方面具有自己的护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