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见手术编码总结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1.08河南

食管切除术的编码

一、食管解剖。

胃切除术的编码

一、胃的解剖。

直肠切除术的编码

本文主要讨论自己对直肠切除术的各种术式,编码等的理解,文中所述手术过程为简略的过程。

1、直肠的解剖。

直肠是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端,全长10-14cm。直肠在第3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移行于肛管。

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为肛柱,成年人则不明显,通常将各肛柱上端的连接称肛直肠线,也即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

2、直肠切除术的常见术式。

编码中的直肠切除术通常有两种用途,文中也将分开介绍。

用于直肠肿瘤切除:

①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

又称为miles手术,切除了乙状结肠和直肠,肛管,肛管括约肌等,需要做永久结肠造口。

腹部手术: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提肛肌平面。在髂前上棘与脐孔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做一圆形切口。离断乙状结肠,将乙状结肠断端自造口处拉出腹外,做人造肛门用。

会阴部手术:肛门2-3cm处做梭形切口,切除肛门,直肠,乙状结肠,会阴部切口用缝线缝合。

②拖出式直肠切除术。

拖出式直肠切除术有很多术式,可保留肛提肌和肛管,下面以改良bacon术式为例。

腹部手术:基本同miles,但不需要做结肠造口。

会阴部手术:用电刀在齿状线远端做环形切口,向上剥离,切断提肛肌以上的直肠,通过肛管将直肠及乙状结肠拖出。

会阴部二期手术:即拖出的结肠与周围组织初步愈合后,拆除肛门缝线,剪断多余的乙状结肠,将乙状结肠断端与直肠断端间断缝合。

③直肠后切除术。

目前这个术式已经较少用到,指经骶尾部切除直肠,需要切除骶骨等。

④直肠前切除术。

直肠前切除术是相对直肠后切除术而言,实际是经腹直肠切除术。直肠前切除术保留了肛管和提肛肌,是直肠切除术中保留排便控制功能效果最好的手术。直肠前切除术可分为高位前切除术和低位前切除术,高位前切除术操作均在腹腔内进行,吻合口在腹膜内,低位前切除术操作在骨盆腔内进行,吻合口在腹膜外。

大致过程:腹部切口,游离直肠和乙状结肠,切断直肠和乙状结肠,取出病变组织,将近段结肠往下送入盆腔,与直肠做端对端吻合。(Dixon)

当然直肠前切除也可以做结肠造口,不行吻合。(Hartmann)

用于巨结肠治疗的术式:

以下三个术式在ICD中分类于直肠切除术,但通常用于巨结肠的治疗,以下仅做简单介绍,当然除了下述三种术式,还有其他治疗巨结肠的术式,遇到了需要具体分析。

①Swenson斯温林直肠切除术。

腹部手术:腹部切口,游离巨大的乙状结肠至直肠狭窄处,切断乙状结肠和直肠,并闭合乙状结肠和直肠。

会阴部手术:从肛门处将直肠外翻到肛门外,然后在翻出的直肠做切口,通过切口拉出闭合的乙状结肠,然后做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吻合。

②Duhamel杜哈梅尔直肠切除术。

腹部手术:腹部切口,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在耻骨联合上切断直肠并闭合。

会阴部手术:在肛管处切口并向上游离,将结肠通过直肠骶骨后间隙拉出,并做结肠肛管侧侧吻合,切断多余的结肠。

③Soave索夫直肠黏膜下切除术。

指将直肠黏膜剥除,形成直肠肌鞘,将结肠通过直肠肌鞘拖出于肛管吻合。

3、直肠切除术的ICD分类总结。

直肠切除术主要是根据入路和术式进行分类的,但考虑到其他其中还有三种用于治疗巨结肠的术式,我将这三种术式单列出来。

4、直肠切除术分类的讨论。

①用不用另编码淋巴结清扫?

需要。

②用不用另编码乙状结肠的切除?

不需要。

③全直肠系膜切除(TME)。

直肠系膜内肿瘤细胞残留是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目前采用锐性分离(以前常用钝性分离)切除全部直肠系膜,故也称为全直肠系膜切除。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术,指利用特殊的经肛操作平台,从肛门出向上游离肛门和直肠,然后腹腔镜组经腹部向下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后会和后切除病变部位经肛门取出,然后行结肠和残端直肠的吻合。

扩展编码54.4x00x054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是一个错误的扩展,54.4肠系膜组织或病损的切除,而实际上TaTME也切除了直肠,由于TaTME也是腹部和会阴两个入路,所以我认为TaTME应分类于48.50腹会阴直肠切除术。

④括约肌间切除术(ISR)。

扩展编码中48.6300x001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直肠前切除术(ISR),也即将ISR归为直肠前切除术。ISR通常用于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可以获得更靠下的切缘。但实际上ISR也需要腹部手术和会阴部手术,我认为也应该分类于48.50腹会阴直肠切除术。

⑤经典术式的分类。

Miles分类于48.5;

Dixon分类于48.63;

Hartmann分类于48.62;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术式分类于这些编码,但并不代表这些编码只代表这些术式。比如虽然Miles分类于48.5,但并不代表48.5只是Miles手术。核对编码48.5会发现需要另编码非端对端吻合术,如果48.5仅代表Miles手术便不需要再另编码吻合。

THE END
1.陕西医疗卫生临床医学:外科创伤的考点总结(1)预防感染: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①污染较重,失活组织和凝血块较多的开放性创伤;②胃肠道和会阴部损伤;③组织缺氧时间较长;④机体抵抗力低,有免疫抑制或缺陷者。 (2)体液调整:常见的情况有脱水、血清钾异常、血清钙降低和酸碱失衡等,应及时发现和处理。 (3)营养支持:供给营养时主要是满足热量...https://sa.yixue99.com/2024/1029/55927.html
2.做好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第一步正确划分手术切口分类关键词: 手术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疾病分类 手术名称 划分 空腔脏器 临床应用 术后感染 污染 摘要: 在外科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如何合理预防用抗菌药物防止术后感染是治疗之重,也是规范围手术期用药的关注焦点。2004年10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公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19162776
3.手术切口分类ⅠⅡⅢⅣ类切口分类的标准[1]手术切口分类Ⅰ、Ⅱ、Ⅲ、Ⅳ类切口分类的标准[1]-1类切口.docx,手术切口分类Ⅰ、Ⅱ、Ⅲ、Ⅳ类切口分类的标准[1]-1类切口 根据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外科手术切口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清洁切口,指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24/8116053006005104.shtm
4.手术切口分类ⅠⅡⅢⅣ类切口分类的标准.doc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0年11月29日)规定: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https://m.taodocs.com/p-243029270.html
5.0类切口怎么判断(11楼有详细的切口分类列举)手术部位感染SSI最有权威的手术切口分类,请参见“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https://bbs.sific.com.cn/thread-142503-2-1.html
6.最新卫生部手术分级分类目录最新卫生部手术分级分类目录 2024-07-24 | 阅: 转: | 分享 附件2手术分级目录第一部分 外科一、普通外科序号 手术名称 级别 备注 1 腹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 四级 2 腹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四级 3 甲状腺癌根治术 四级 4 甲状腺全部切除术 四级 5 胸骨下甲状腺切除术 四级 6 胸骨下甲状腺全部切除术 四级...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724/08/79930059_1129537208.shtml
1.最新手术分级分类目录及其应用详解超市收银和防盗安检1、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通过手术分级分类目录,医疗机构可以对手术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不同级别的手术,其手术适应证、手术风险和技术要求都有所不同,医生在手术前需充分了解并遵循相关规范,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2、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手术分级分类目录有助于医疗机构根据手术级别,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如手术...http://www.fter.cc/post/5058.html
2.外科手术顺序如何安排?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手术的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择期手术、急诊手术、特殊感染性手术,一般原则是急诊手术优于择期手术,择期手术优于特殊感染性手术。 一、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迫经医生评估后认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手术。急诊手术一般会安排在急诊手术间进行,但受限...http://www.lzszyyy.com/content/3623.html
3.天坛科普——带你了解皮肤的“记号”瘢痕的分类 1.根据颜色、质地、感觉的不同,瘢痕又可分为未成熟瘢痕和成熟瘢痕。 未成熟瘢痕通常出现在伤口愈合的早期阶段。这时候,瘢痕的颜色往往偏红,这是因为瘢痕组织中的血管比较丰富,表面可以看到扩张的毛细血管。瘢痕的厚度可能会达到数毫米到数厘米,摸起来感觉表面粗糙,质地较硬,弹性也不好。此外,未成熟瘢痕...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ksh/202410/t20241031_3931897.html
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https://www.layy.cn/ysgl/info.aspx?itemid=10084
5.手术切口,到底是分4类还是3类?2011年11月1日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4号 对手术切口的分类也进行了说明,将切口分为四类,即0类切口、Ⅰ类切口(无菌切口)、Ⅱ类切口(沾染切口)和Ⅲ类切口(感染切口),将切口类型和级别进行了对应。并对0类切口进行了说明。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e1413520015
6.讨论请问腮腺手术算I类切口还是II类切口?口腔现在严查抗生素滥用,I类切口也不能全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例定在30%以下。 2012-03-11· IP北京 回复 dxyljz楼主 颌面外科医师 1 可是上述切口分类中并没有涉及到腮腺,或者外分泌腺的字词,如何能证明腮腺手术切口是II类呢?情况是这样的,卫生部检查抗生素使用情况,可是北京把腮腺当做I类切口,尽管只是预防性使用了...https://3g.dxy.cn/bbs/topic/22322351
7.院感工作计划(精选20篇)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循环对全院医疗部门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无菌物品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3、继续对重点部门进行监控,特别是ICU、新生儿病房,加强三管的目标性监测;选一个手术切口为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https://www.yjbys.com/gongzuojihua/2014/3727490.html
8.手术室医院感染年终总结(精选15篇)手术室医院感染年终总结 篇1 今年,在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区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科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卫生部新颁布的行业标准,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目标,不断规范和完善我科院感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加强全科医...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953057.html
9.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三、加强院感监测,实行医院暴发预警报告 1、严格《医院手术部位管理规范》执行,每月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监测。 2、充分发挥临床监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 24 小时报告制度。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0224214307_1661894.html
10.医院全年度院感会议总结(精选15篇)全年共监测住院病人28835 人次,发生医院感染187人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65 %,比卫生部要求的≤8%相比,还处于较低发病率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我们医师主动报告意识差,仍存在着医院感染的漏报现象。全年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0例,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患病率调查,应调查患者611例,实查610例,实查率:99.8 %(卫生...https://www.wenshubang.com/huiyizongjie/2637658.html
11.华医网讲义那么一类手术切口也就是我们经常常说的清洁切口,这次在卫生部抗菌药物专访整治里边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不能超过30%。那么一类手术切口如何定义的?它是说手术野为人体的一个无菌的部位,局部而且没有炎症、没有损伤,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特别要注意,这个手术野是一个...https://v8.91huayi.com/cme/201242414140/05/jiangyi/content.html
12.2023年感控科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5篇)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委托县疾控中心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产房、护理部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门诊的空气进行了监测,合格率达100%。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809348.html
13.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978.1;R9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0781(2017)08增-0122-02 摘要: 目的调查和评价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https://www.yydbzz.com/article/2017/1004-0781/1004-0781-36-z1-122.shtml
14.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西安市第八医院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3.《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4.《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https://www.xa8yuan.com/default/detaile/2944d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