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我们仍然不知道病因的疾病之一,但它可能涉及一个人童年时期所面临的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混合。根据新的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可能与养宠物有关。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我们早年的狗只拥有权与减少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之间存在关联。两者之间如何联系尚不清楚,但在涉及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研究中,这一诱人的结论需要仔细研究。
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的儿科医生罗伯特·约肯说:“严重的精神疾病与免疫系统的改变有关,这种免疫系统的改变与早期环境暴露有关。
“由于家庭宠物通常是与孩子密切接触的头等大事,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长期以来,当孩子还在尘土和皮屑中爬行时,让宠物在家庭住宅中漫游一直被认为是增强健康免疫力的一种好方法。
例如,过去的研究表明养猫可能有助于减少患哮喘的机会。宠物中常见的微生物也可能有助于降低以后生活中肥胖的风险。
话虽如此,但宠物并不总是一个明显的胜利。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如何有效地将动物的影响与拥有宠物经常伴随的因素区分开来可能是一个挑战,从长远来看,使这种结果难以令人信服。
今年早些时候,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猫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宠物如何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问题远非一个简单的答案即可。
为了进一步研究该问题,Yolken通过巴尔的摩SheppardPratt卫生系统的住院,日间医院和康复计划招募了1,300多名成人志愿者。
然后将样本组分为三类:381例患有双相型诊断,396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594例均未诊断。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都是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甚至可能共享某些潜在的通路和基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功能失调的免疫系统可能在其发育中起作用。
对于所有的相似之处,这两个条件中的表现非常不同的方式;精神分裂症反映出涉及妄想和幻觉的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周期性地表现为躁狂和严重抑郁。
研究人员询问了他们的志愿者关于宠物拥有的历史,这些历史可以追溯到他们从十几岁到出生的整个年龄。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将近56%的人报告在童年的某个时候养了一只狗,而35%的人说他们养了一只猫。对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这些数字分别为65%和41%,而对于没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则分别为62%和35%。
为了了解这些数字是否具有更深层的含义,研究小组使用统计工具确定了四个不同年龄段内每只宠物的危险比。
从统计学上讲,在青春期之前拥有猫有一些小的趋势,与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如果您的猫在出生至三岁之间,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几率会更高。
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不同是,如果您早年养狗,则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降低了24%。
约肯说:“对出生时有家养宠物狗或出生后但在三岁之前首次接触的孩子,发现了最大的表观保护作用。”
约肯(Yolken)初步建议,如果我们假设统计数字反映了直接的因果关系,则可以通过携带宠物狗来预防840,000例精神分裂症。
在进一步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种关系是否存在之前,请务必牢记这种说法具有推测性,这一点很重要。即使进行了更多的研究,我们也可能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来产生这种好处,而不必一定欢迎宠物进入家中。
“有这个可能的‘保护’,从接触狗效果几个似是而非的解释-也许东西得到数据传递给人体,增强免疫系统对抗或制胜遗传易感性精神分裂症犬微生物,”Yolken说。
绝不能孤立地进行此类研究,尤其是在决定是否承担宠物责任时。众所周知,基于自我报告评估的统计数据是易变的,因此我们应始终将其用于更广泛的研究领域。
如果我们要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克服其病情所带来的挑战,就需要进行此类研究。
“A宠物曝光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背后的机制更好地理解,使我们能够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Yolke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