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今天在骑共享单车的时候被坐垫上一个尖锐的东西扎到了,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放上去的?我很担心自己会得艾滋病。”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内,小文(化名)一脸担忧,在她看来,如果因为意外不幸患艾滋病,无异于宣布了“死刑”。
“这些年来,我国在防艾工作上深入推进,无论是政策还是医疗水平都不断推陈出新,为艾滋病人争取更大的生存可能,目前,艾滋病人的生存周期已经得到了明显延长。”房英杰说。据悉,目前正常人群的预期寿命在78岁左右,而管理得当的艾滋病人预期寿命达到了75岁左右。
房英杰提到,生活中与艾滋病人的常规接触并不会导致感染,因为艾滋病的传播渠道主要有三种: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和血液途径传播。而门诊里最常见的患者都是在性行为后感染的。
“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很多人在发生性行为时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还有人抱有侥幸心理,这都有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房英杰说,“小文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使用了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等,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但在医生的指导下,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能够降低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17岁少年因一次性行为感染艾滋
记者了解到,小吴此前在某社交平台上认识了一名成年男性,二人相谈甚欢,连日来的热聊与关心让本就学习压力大的小吴对对方产生了信赖,擦出了“火花”。于是,在商议好线下见面后,二人发生了“亲密关系”,但仅仅是这一次性行为,就让尚未成年的小吴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对于缺乏性知识的青少年人群,房英杰认为,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加强对性知识的科普宣讲,我们无需谈“艾”色变,更加不能谈性色变,了解是为了更好的对健康负责。“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房英杰说。
52岁的老王(化名)是一名男同性恋者,通过社交平台交往了男友后导致感染艾滋病毒,他的生活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压抑和焦虑让他一度“抬不起头”,连看病都要偷偷摸摸的。
“社会对艾滋病群体是有一定的偏见,不自爱、私生活紊乱这类标签很容易被打在病人的头上,我们不排除存在这样的人,但部分病人是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伤害。消除偏见,是提升患者就医意愿的有效方式。”房英杰说。
去年全球新增约130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报告显示,全球现有约399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比2022年增加90万人,其中尚有930万人无法得到医治。在至少28个国家,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还在上升。
报告说,2023年平均每天有570名15岁至24岁的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在非洲东部和南部至少22个国家中,15岁至24岁的女性感染者人数是同年龄段男性感染者人数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