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病例只需两三次心理卫生指导的随访,随访次数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健康情况和对HIV感染的心理学反应的性质,在随访时要注意检查有无心理学或精神病学方面易引起病态的迹象。
安全性行为指南
那些人容易得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一般将容易感染某种传染病的人称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也就是以对艾滋病有高度危险的人群是哪些呢?
首先是男性同性恋者或妓女嫖客。妓女嫖客间性关系混乱复杂,一旦接触到艾滋病病人或带病毒者就可能受到感染,并在不断与他人性接触中又感染别人,接触的对象愈多,感染的机会就愈多。男性同性恋是一种性变态症,西方国家男性同性恋者较多。据报道,美国73%艾滋病病人是同性恋的男性,我国天津等地也报道有男性同性恋者。男性同性恋的一方以肛门直肠代替阴道,而前者的粘膜比阴道粘膜容易破损,致使艾滋病病毒在两人的精液或血液中相互感染。精液中有免疫抑制物质,进入直肠更加重了免疫抑制状态(女性阴道粘膜免疫力较强,能抵抗精液的免疫作用)。
第二,吸毒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毒品、海咯因、鸦片、罂粟、可卡因、大麻等都有免疫抑制作用,使吸毒者免疫力明显降低。况且吸毒者往往用注射方式将毒品输入体内,注射器既多人共用又不消毒,增加了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机会。有报道美国的药瘾者中,87%受艾滋病毒感染,我国云南、广东等边境地区及沿海地区吸毒问题甚为严重,值得重视。
第三,经常需要输血或血制品的病人。如果这些材料中污染了艾滋病病毒,就可能受到感染。由于我国已有多起因输注进口或不洁血制品而遭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报道,所以我国现已对此严格把关。
第四,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婴儿。病毒可经母亲子宫胎盘传递给胎儿,或出生时新生儿从母亲产道得到感染。有报道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传播给下一代的危险度是30~50%。
性病,爱滋病问答
如何认识艾滋病过程中的精神焦虑
高度的精神焦虑是HIV感染向AIDS发展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的一种精神异常。这种表现十分普遍,甚至可发生在HIV感染尚未出现症状的人群中,在上述人群中,每当他们的朋友或恋人因AIDS而死亡时,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的身体也在一天天衰弱下去,甚至感到死亡的威胁已经到来。另外,当他们每个月进行血液化验发现CD4计数下降时,就会认为,所有为挽救自己生命的治疗都无济于事,此时,精神焦虑格外明显。如果说精神焦虑尚有积极的方面,那就是它可以促使患者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与有关卫生结构建立联系。但作为一种精神紊乱,高度的精神焦虑无疑是有损于身体功能的。应该注意的是,其他一些疾病亦具有类似的症状,如CMV(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视网膜炎,临床症状可有黑视、紧张、焦虑。应注意鉴别,后者是AIDS伴随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失明。
接吻能传播艾滋病吗
艾滋病人的唾液中可分离出HIV,早已有报道。1991年,有人取艾滋病人的新鲜唾液标本检测HIV抗体,并与血清学结果对照,发现符号率接近100%,说明唾液中病毒的含量并不比血液含量低,艾滋病完全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如果进行的是投入的,相互接触唾液的接吻(湿性接吻),就有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而一般的社交性接吻(干性接吻)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