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说汉人是主动南迁,是从民族大战略的角度来看的,而不是几个名人或者一些民众的心理感受甚至大规模因战而逃所能否认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存在殖民行动的,而且这种行动一直延续到清朝,现在就我认为的中国历史上对南方有计划殖民的几个阶段明确一下:
1,大禹治水,分划九州。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看待有关治水的历史或者传说,可以理解为,中原甚至南方都是一片沼泽,洪水泛滥。炎黄部族在其英明领袖的带领下降低了水位,使原来的沼泽成为可耕地,然后分派殖民部队或者征服当地残余部落(水灾后的残余)或者与当地部落友好相处,因此才能共同认可大禹的宗主或者盟主地位!
2,周朝封建诸侯。周朝的分封,屏弃了商朝以当地部落为统治者,中央只保留威慑力量的做法,而是除了夏(木已)商宋,直接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功臣贵胄分封各地为诸侯压制融合当地部族,其实用西方的话来说,实际上就是在殖民地建立军事据点,逐步消灭或者同化当地土人,其中和平的可以用晋献公与狄国和亲,战争可用齐为燕吞灭孤竹国为证!当时当然不是只向南方殖民,而是全面向所有发现地殖民!所以北有燕,东有齐,西有秦(秦之起家也是因功得封因功得权来的)南有汉北诸姬姓王国,当然,由于楚的崛起,南方的拓展表面上遭受挫败,汉水流域的军事据点(各姬姓小国)全被楚攻破,然而从文化角度讲,谁敢说楚文化没有汉北诸侯的影子?至于吴,那更是以两个逃亡的周朝王子为先祖,在他崛起之前,谁敢说其中没有大量炎黄殖民者的默默耕耘(当然,这里应该是以文为主的殖民)?
6,金蒙元时期汉人的蛰服。由于政治上的失误和军事上的积弱,汉人的根据地亦被异族占领,向外殖民根本无从谈起,连自己都成了被殖民民族。汉人开始为自己民族的复兴拼死作战了!只能说从客观讲,随着蒙元的军事扩张,汉人也在跟随着扩散,并为将来的再次殖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8,明清时代的下南洋。很多人将中国近代的落后归结于海洋意识的落后,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欧洲和东亚地理环境不同和民族实力状况的分析,只是在用现在的知识来对当时的情况想当然。作为当时东亚的最大民族,有着近乎无限的陆地扩张空间,换句话说,汉人连已经知道的世界都还没有完全消化,他们有必要冒险去闯荡几乎是只有水的海洋吗?在看看欧洲地形,真正在地理大发现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吉利三国,有几个有实力在欧洲大陆争雄,从而在陆地上实现民族扩张?如果航海三国没有法国德国对俄罗斯的屏蔽,他们敢于把国力投入海洋吗?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