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贬谪之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每当读到苏轼的诗,我们总是会感叹他清新洒脱的文笔和豁达率真的性格。我们知道他才华横溢,二十岁便考中了进士,可以说年少有为,但其实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命运也着实坎坷。他这一生总共被贬三次,三次大起大落,有人戏称他这一生“不是被贬就是正在被贬的路上”。

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

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立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且当时的他在文坛上地位很高,所以他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不满。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在其朝中友人的努力下,苏轼才得到从轻发落,贬去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受当地官员监视。当地的官员拨给他一块荒地,位于黄州东门土坡。

但乐观豁达的苏轼很快便走出了阴霾,开始自称“东坡居士”,开荒种地,研究美食。据说“东坡肉”就是他在黄州发明的。

在黄州,苏轼的艺术生涯达到了巅峰。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中既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磅礴气势,又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的温柔细腻。而他最好的书法《寒食帖》也是于黄州的凄风苦雨里写成。

第二次是被贬惠州。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再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他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也再次被贬。

苏轼这次被贬为宁远军副节度使,于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波,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

到了之后他发现西湖经常淤积,于是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亲自带领百姓挖出淤泥,修建了一条长堤,后人称之为“苏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

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

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就更简单了,由于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新派虽已在朝堂上占据上风,但是为了将旧派彻底压制,令其再无出头之日,新派对旧派又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在被贬了一遍之后,新派为了以防万一,又一次将他们贬得更远了,苏轼自然逃不过,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

那个时候海南岛还是一个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那些罪行严重且死不改悔之人的首选地。到了那里,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的。随着两位妻子和红颜知己先后故去,家破人亡的苏轼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

“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接到旨意后第三天,已经62岁高龄的苏轼与家人痛苦诀别,孤身携带着幼子乘船离开广东惠州前往海南,一代文豪又一次漂泊在茫茫海上……经过两个多月的行程,终于到达被贬之地中和镇。

他曾将自己的被贬路线形象地描述为“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说的是自己在海南西北部走了一个半月形的弧线。然后苏轼在官府租了一间房子暂避风雨,结果没几天被政敌知道了,下令把他逐出官舍。苏轼写到自己当年的惨景:“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

这段日子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一代大文豪在政治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可以说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令人唏嘘!直到推行变法的新党垮台后,苏轼终于被小小起用过一次,但仍旧很快又遭到了贬官,最终逝世于常州。

并且苏轼在诗、词、文上也有很大建树,是北宋文学的集大成者。即便命运带给了苏轼许多磨难,但他总能以乐观、淡泊的心态去面对,这也让他的作品别有一番滋味。

THE END
1.[百家讲坛]王巩被贬谪去了宾州CCTV节目官网CCTV10[百家讲坛]王巩被贬谪去了宾州2020-02-16 14:20:57 [百家讲坛]苏轼被贬谪去了黄州2020-02-16 14:18:57 [百家讲坛]张方平把苏轼苏辙两兄弟推荐给欧阳修2020-02-16 14:16:57 [百家讲坛]苏轼与王巩诗歌的交往十分频繁2020-02-16 14:14:57 [百家讲坛]诗歌故人心(第二部)17 苦恨相思不相见 友情五十载 ...http://tv.cntv.cn/video/C10302/ae068b95da984909947ef8c16b0e8317
2.贬谪儋州记述东坡(2357)苏轼被逐出官舍东坡足迹行贬谪儋州 记述东坡(2357)苏轼被逐出官舍 东坡足迹行 苏轼在儋州,董必听说军使还修葺官屋让他住,这还了得。董必决定派官前去调查严治。随员彭子民尚存一丝恻隐之心,觉得这实在是缺德的事,不禁凄凉泪下,说,我们该想想,谁家没有子孙,蛮荒之地日子够艰辛了……。董必听后一愣,心似有所感,于是只派了一个小...https://www.meipian.cn/50t679n1
3.苏轼三次被贬谪的时间地点及原因相似问题 苏轼三次被贬谪的时间地点及原因 苏轼在被贬的时期到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在现在的哪里?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作业帮协议...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b74097d51e6661477fff68a7dfeb4da.html
4.豫见东坡,归去来兮许是诗书才华的光芒太盛,屡遭贬谪的经历又过于罕见,许多人会在有意无意间忽略掉苏轼的另一面——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 “从政四十年间,苏轼也曾‘居庙堂之高’,任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等高官,但大多数时间里,他都‘处江湖之远’,在地方或当父母官、或艰难谪居。”王静怡介绍道。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524/2a57aace36c347cc9d9318135d535713/c.html
1.读懂在黄州的苏轼平原趁着神宗皇帝来问安,这个奶奶叹息道,“若杀苏轼,病恐难好了,等我死了去告诉仁宗出了啥事。”她的意思是,等我死了,也得把乱杀诗人的事告诉你爷爷。到此,神宗皇帝才知道自己在不意间戳了个不小的马蜂窝,苏轼真的杀不起。最后,神宗只能就坡下驴,先保苏轼一命,然后下旨降级贬谪发配他到黄州,任一个职位相当...https://www.fynews.net/article-263319-1.html
2.苏轼被流放贬谪的地方有哪些1、第一次被贬在黄州,时间为1080年到1084年,由于陷于乌台诗案被新党贬谪;https://edu.iask.sina.com.cn/jy/3xOHfjDqkBL.html
3.苏轼行迹苏轼一生命运多舛,颠沛流离,赶考、丁忧、回朝、外放、被贬、召回、任职、游历、访友,大约到过15个省。 今天按大地名梳理了一下,想要清晰标注,还挺难的,去的地方太多了。苏轼一生在8个地方外放做官,4次在开封做官,贬过3个地方,几乎每次上任贬谪都要绕道去看苏辙、回京出京常去商丘看张方平、好四处访名胜。 https://www.jianshu.com/p/abf085a7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