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上调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可期
多个有利因素促全球经济复苏
刘英:一是世界各国通货膨胀水平持续走低,为美欧等多国的货币政策放松提供了空间,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四是尽管今年80个国家大选,但是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红海危机都在寻求解决方案,而冲突的降低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增长。
欧美经济前景分歧
私人消费支撑美国经济增长
李颖婷:2023年美国经济表现好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强劲的私人消费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疫情期间被压抑的服务消费需求得到释放。美国政府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政策性法案带动了制造业领域投资。不仅是OECD上调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此前IMF在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也将美国2024年的GDP增速预期上调了0.6个百分点至2.1%。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OECD、IMF等机构上调美国经济增速不代表2024年美国经济表现会好于2023年。高利率会加大美国家庭债务负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对于消费和投资的负面影响预计会逐渐显现,所以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将出现回落。
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冲击欧洲
李颖婷:2023年欧洲经济增长乏力,欧元区季度GDP的环比增速在零增长上下徘徊。通胀率虽持续下降,但食品、服务业和非能源工业产品的价格涨幅仍相对明显。
目前看,OECD和IMF都在最新的预测中下调了2024年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经济体的GDP增速预期,表明市场对上述国家的经济复苏预期不乐观。
首先,地缘政治风险对欧洲国家的冲击将持续到2024年。俄乌冲突将继续影响欧洲主要经济体的能源供应。红海局势恶化可能会阻碍欧洲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部分航运,使货物交付出现延误。食品、服装等消费品进口受阻不利于通胀进一步回落,而原材料、零部件等工业品贸易受阻会导致部分企业被迫停产。
此外,以德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主要经济体表现不佳,不仅会直接拖累欧洲整体的经济增速,还可能通过贸易、金融等多重渠道间接影响周边国家经济表现,进一步削弱欧洲经济增长动能。
全球货币政策预测
经济韧性推迟美联储降息预期
王昕杰:在过去一周,美欧央行都召开了今年第一次的议息会议。美联储的议息会议结果很明确,虽然美联储认为持续下降的通货膨胀有助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降息,但他们更希望在采取降息的举措之前,透过数据更进一步去确认整体的通胀趋势。
所以我们认为美联储基本上是推翻了3月份降息的预期,预期在未来5、6月是今年第一次降息25个基点,下半年再继续降息100个基点。降息的步伐会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放缓迹象,并且要相对的是显著的放缓。另外,二季度的通胀应该更接近于美联储的目标2%。
上半年欧央行降息幅度或大于美联储
王昕杰:欧洲央行在议息会议中把利率维持在4%的,符合市场预期。拉加德其实也肯定了通胀是有积极的进展,但是在表态上,并不太愿意立刻开始降息,并且强调了依赖数据来去指导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必要性,而现在欧元区的经济也表现出比先前更具有韧性。
欧洲央行可能会等到5月,今年第一季度的欧洲工资数据公布后,观察未来可能的通胀风险。目前货币政策的市场预期是欧洲央行有70%可能性在4月第一次降息,在6月可能会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上半年整体欧央行降息的幅度应该会大于美联储。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