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血管内溶血较为常见,多见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病人,可出现黄疸和血红旦白尿,发生率1%。2、精神异常个别病人病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妄想等精神症状,病情恢复后,多恢复正常。3、急性肝炎部分患者出现肝脏肿大,血清肝酶升高,胆红素多正常,病情恢复后,肝功可正常。4、其他并发症其
1.常规检查(1)周围血象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及明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1周血象恢复正常。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3×109/L。(2)尿常规可有少量蛋白
蚊子工厂:每周生产千万只蚊子“战士”2018年,奚志勇团队与广州市疾控合作,选择广州市区的两个地点进行“以蚊治蚊”登革热防控效果验证。这也标志着,“以蚊治蚊”在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真正开始从早期科学研究转化为疾病控制手段研究。2015年3月,奚志勇团队在广州沙仔岛释放“绝育蚊子”,
病原体在人群个体之间传播时,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侵入机体。1.通过粘膜传播许多病毒都是经粘膜感染而致病的。有些病毒感染可能局限于粘膜,有些病毒感染也可扩散至邻近组织和淋巴管并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viremia)。再经血流扩散至靶器官,引起典型病变及临床表现。也有些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可形成二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一段时期,全国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疫情上升。局部地区时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暴发。为进一步做好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护人民健康,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猫薄荷会让猫变得有点疯狂——猫咪会在猫薄荷上摩擦、打滚、咀嚼和舔舐。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植物和木天蓼一样,具有令猫陶醉的特性,但这可能不是猫如此热衷于摩擦和咀嚼这种植物的唯一原因。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当猫破坏猫薄荷时,这种植物会释放出大量强效驱蚊剂,这似乎可以保护猫免受害虫的伤害。6月14日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广东省东莞市万江新村社区日前发生基孔肯雅热社区聚集性疫情,截至目前,共发现91例疑似病例,确诊10例。广东省卫生厅已派出两个工作组赶赴东莞,指导防控工作。中国疾控中心昨天接受中央台记者满朝旭独家专访时表示,这种疫情可防可控,一个月即可清除。基孔肯雅热,始发于
尽管北半球夏季将至,欧洲将面临伊蚊繁殖的活跃期,但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针对不同类型伊蚊传播病毒的能力进行的研究显示,目前欧洲大陆出现寨卡疫情的风险仍然有限。寨卡病毒通常经伊蚊叮咬传播,引发传染性疾病——寨卡热,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手
四川地震发生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蝇孽生,生态遭受破坏,腐烂变臭的畜禽尸体更成为各种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另外大批灾民集中在临时搭建的住所,居住拥挤,人口密度大,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蔓延。同时灾民普遍惊慌失措,身心交瘁,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明显下降,也成为传染病流行的诱发
福建省卫生厅近日发布信息,已累计在福州、泉州、三明市发现9例登革热输入病例,较去年同期的2例明显增多,当地卫计委门已采取措施加强防止。据福建省卫生厅介绍,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
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1.典型登革热(1)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
1、血象病后白细胞即减少,第4~5d降至低点(2×109/L),退热后1周恢复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及核左移。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0×109/L。2、血清学检查有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效价超过1:
根据流行地区、雨季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患者出现两度高热,全身疼痛,明显乏力,在第一次退热或第二次高热时出现皮疹,有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数减少等,即考虑为登革热。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或急性期补体结合试验抗体效价1:32以上,即可作出诊断。注意与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麻疹、
持续的COVID-19大流行已导致人类流动性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有可能改变其他传染病的传播动态。现在,在《PLOSNeglectedTropicalDiseases》杂志上报道的研究人员发现,社交距离已导致泰国登革热感染显著增加,而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的登革热则没有变化。登革热病毒是由伊蚊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所占面积不到整个海洋生态的千分之二,却有近三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物种依赖其生存。”7月20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浴阳在南沙科普大讲堂第二期上说。南沙科普大讲堂第二期现场。当天,由广州市南沙区科协主办、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承办的南沙科普大讲堂第
最近的武汉肺炎,让大家都对传染病产生了兴趣,今天就给大家说说传染病的知识: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传染病病原体:包括朊毒体、病毒、衣原
地球上的蚊虫约有3000种以上,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蚊虫为完全变态型昆虫,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必须生活在水中。从卵到成蚊约经过10-12天,成蚊通过叮咬可将其携带的病原(病毒、寄生虫)传播给人类引起多种疾病。蚊虫可以传播近百种已知的可引起人、畜疾病的病毒,有些是非常危
“当前,以药浸蚊帐和室内滞留喷洒为主的媒介按蚊控制仍是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然而对户外媒介按蚊控制仍缺乏新技术,特别是针对斯氏按蚊,亟须研发新技术。”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张东京在接受《医学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斯氏按蚊已逐渐入侵非洲国家城市中心,并定植扩散,给“非洲疟疾控制和消除计划”带来严峻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17日发布公报说,该机构科学家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同行合作,第一次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一种能抵抗全部4种血清型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埃及伊蚊,有望对有效抑制这种病毒传播发挥重要作用。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科学家普拉萨德·普拉德卡博士介绍说,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
2014年2月13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组在国际著名病原学期刊PLoSPathogens(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杂志)上发表题为“Transmission-BlockingAntibodiesAgainstMosquitoC-typeLectinsforDengueP
近年来,热带传染病登革热盛行,对热带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然而,目前用于大面积喷洒以趋避和杀灭蚊虫的化工合成药品对人体和环境均存在二次伤害的风险,因而亟需发展能够有效驱避埃及伊蚊的天然绿色驱蚊产品。勐腊毛麝香(AdenosmabuchneroidesBonati),又名“跳蚤草”“爱情草”
按蚊的糖饮食和其体内肠道微生物在促进蚊子感染疟原虫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表明,用葡萄糖喂养的蚊虫携带的亚西亚羊蹄甲菌(Asaiabogorensis)增多,这种细菌通过提高肠道pH值来增加寄生虫感染。4月20日,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