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自古就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心脏器官,二是指意识功能。佛家把心意功能称之为禅,是沿用和传承了中华古文化而已,并非佛教的独创;道家、儒家各自都有对心性意识修炼的宗旨。也可以这样说,中华文化就是心的文化。
但是佛教中,明确指出了人有五个心,只有五心齐备,才能组成完整的“心”。
◆◆◆
肉团心---心脏器官
就是指人的心脏器官,生在人的肉体之内。佛教认为心脏是一种无情物质,仅仅是一个生理部件,而有些世人拿它当心,动辄心痛心碎的乱讲,实则是病;
缘虑心----胡思乱想
就是当遇到种种因缘、种种景象、种种境界,所产生的思和虑,来缘于世间万象,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八识导入。缘就是对象,虑就是主观的思维活动。一经接触有缘对象,就会产生思维活动。这个“心”飘忽不定,虚幻不实,难以捉摸和把握,“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之心,指的就是这个缘虑心。
集起心---收集信息
赖耶心----储存信息
真如心----没有你我
这个心是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心,不分你我他人,形如虚空,是一种清净智慧,没有自我的思想内容,禅修里面常提到的“平常心”指的就是这个心。我们修“心”修的就是“真如心”,称为清净心,这五种心,前四种都是生生灭灭,短暂不实的,只有最后一种才是真实常住的心,永恒不变。迷信点的,把它理解为“灵魂”也未尝不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