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彭放通讯员尹新发周红艳)8月19日,我们迎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健康长沙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医者的辛勤付出。
无影灯下废寝忘食,柳叶刀尖研精极虑,抗疫一线大爱无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坚守、在生死线上日夜奋战,他们肩负着防病治病、传播健康的使命,他们是医师——人民健康的守护者。长沙市广大医师以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优良医风,守护着全市人民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期间,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开展长沙市优秀卫健人才选树工作,对7名长沙市名医、35名骨干医生和100名优秀护士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钻研医术,弘扬医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今天,让我们走近7位长沙市名医,听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医学侦探,抽丝剥茧化解疑难杂症
【名医名片】
邵挥戈
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从医感言】
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医务工作者绝不能“垮肩膀”、拈轻怕重,更不能脚底抹油,看到重病人就溜之大吉、把他们往外推。
【优秀事迹】
“医术精湛,敢于担当,有温度的好医生。”日前,市民陈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邵挥戈的办公室,感谢他解决了自己两年来的思想包袱。从医30多年,邵挥戈获得的锦旗不计其数。
陈先生在两年前一次体检中,查出双侧甲状腺均有低回声结节,从超声影像来看,结节存在恶性的可能。随后,他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做了双侧甲状腺结节穿刺,病理报告却只报了右侧的结果,左侧的甲状腺结节性质未能明确。看诊专家建议手术治疗,但陈先生认为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手术有风险,内心十分纠结。
陈先生回忆,邵挥戈穿刺手法娴熟,“整个过程一直安慰我不要紧张。”病理科诊断结果显示:双侧穿刺标本满意,双侧结节均明确诊断为2类(良性)。拿到结果那一刻,陈先生长舒了一口气。近年,邵挥戈完成甲状腺细针穿刺近1000例,标本满意率达95%。
53岁的李先生要做一个小手术,术前检查却发现血压偏高、血钾偏低,医生建议服用氯化钾缓释片补钾。补钾1周后,他到医院复查电解质,血钾还是偏低,这次正赶上邵挥戈坐诊。治疗是对症的,为什么效果不佳?邵挥戈在仔细问诊过程中,注意到李先生随身带的水壶中泡着中药。详细询问后得知,李先生长期有甘草泡水喝的习惯。于是,症结很快找到——长期服用甘草或喝甘草泡水,可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果然,李先生停止喝甘草水后,血压、血钾均恢复正常。
作为内分泌科主任,邵挥戈带领团队一手抓医疗、一手抓科研,攻坚克难开展了多项新技术。糖尿病足是很多“糖友”的噩梦,这种被人们称为“老烂脚”的糖尿病并发症,常随着病情进展导致创面迟迟不能愈合,有的出现组织坏死溃疡和坏疽,甚至导致截肢,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邵挥戈带领糖尿病足治疗团队开展“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新技术,以患者自身血液制成凝胶,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给难治性糖尿病足患者带来新希望。
邵挥戈于2021年当选为长沙市第三届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举办湖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代谢性疾病规范管理培训班”,带动长沙及周边地区代谢性疾病诊疗能力的提升。
从医20多年来,他常常“钉”在手术台
徐大勇
长沙市第一医院普外中心三病区(微创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用心做好每一台手术,真心关爱每一位患者。
一盏无影灯、一个亟待挽救的生命、一位医生的全力以赴……从医20多年来,徐大勇常常把自己“钉”在手术台上。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手术台就是战场,患者的生命健康就是必须夺下的战斗高地,为患者披荆斩棘的精进之路从未有尽头。
今年2月,来自新疆57岁的吕女士,辗转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这是一名病情极其复杂的患者。她于5年前接受过左肾上腺肿瘤手术,术后一直间断发热、左侧腰腹痛,近1年反复呕血,在当地医院接受胃左动脉、脾动脉栓塞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病情逐渐加重,多家医院均认为需再次手术治疗,但表示手术风险过大。
当吕女士入住长沙市第一医院普外中心时,已因消化道再次大出血而休克,徐大勇立即联合消化内科、肝胆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等多学科专家讨论救治方案。专家们一致认为,虽然手术风险极大,但只有紧急实施手术,患者才能有一线生机。
徐大勇义无反顾接下了这台手术室,术中发现患者存在陈旧性脾破裂,腹膜后胰腺体尾部后上方又一巨大血肿并机化(部分骨化),血肿合并感染侵犯周围脏器,于胃底致密黏连处形成一处溃疡并出血。手术切除了病灶处部分胃,清除了血肿,将脾动静脉全部予以中段结扎止住了血肿腔内出血。手术非常成功,挽救了吕女士的生命。通过医护团队的精准治疗与护理、数十次的多学科专家会诊、重症监护室的严密监测,患者终于痊愈。出院时,吕女士拉着徐大勇的手几度落泪:“之前因为经常呕血,严重的贫血让我全身无力、视力模糊,好像一切都断片了……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过硬的技术,让徐大勇在行业内获得了良好口碑和认可。遇到危急时刻,外院的同行也常常请他紧急支援。
医生的精进之路,徐大勇从未满足。2020年,在美国罗格斯大学医学院及新泽西州肿瘤研究所访问学习,学习机器人手术等前沿技术;2021年,主持科研课题“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行乙状结肠远端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研究”,获得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2022年7月,徐大勇牵头成立减重中心,引进国际知名减重外科专家暨南大学王存川教授团队,带动省内减重代谢手术能力的提升。
药学达人,挽回耐药细菌感染重症患者生命
李昕
长沙市第三医院药学学科主任兼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
以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用药为目标,用专业执着架起药学到临床的桥梁,做患者安全用药守护人。
没有手术台上手持柳叶刀,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惊心;没有病床前手握听诊器,与病人器嘘寒问暖的守护,李昕奋斗的战场是寂寞的实验室,手里的武器是各种仪器和试剂,她用专注的研究、持续的精进,坚守如磐的初心: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和精准的给药方案。
与大家对药师工作就是“核对医嘱、配药发药”的固有印象不同,李昕的主要工作是药学研究,即精准用药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
有一次,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名耐药细菌感染的重症患者。按常规的给药方案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不仅病情没有好转,还出现了药物所致的肾损伤,命悬一线,治疗一度陷入焦灼。
李昕会诊后,将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和给药后的血标本带进实验室。试验结果证实,该患者存在单药耐药,需要采用特殊的联合用药,并且由于肾功能不好,在常规剂量下,引起了肾损伤。李昕根据实验结果,个性化调整了用药方案。患者的感染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顺利转出了重症监护室。
为了让老百姓用上经济有效的国产药,2016年起,国家相继发布推动我国新药研发的系列文件。李昕主动请缨,在长沙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药物Ⅰ期临床研究工作,短短几年打造出一个技术过硬、省内先进的多学科临床研究团队。为了解决高难度创新药及仿制药临床研究试验中的技术难题,帮助药物快速完成临床研究获批上市,她研发了专用于吸入新药Ⅰ期临床研究的负压给药室及鼻喷剂自动给药装置,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建立了国内领先的特殊剂型药物的Ⅰ期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平台。5年多来,李昕带领团队完成各种高难度药物Ⅰ期临床试验项目100余项,帮助国内近30家研发药企开展仿制药及创新药的研发。
在药学研究路上,李昕持续挥洒着青春汗水,书写着奋斗人生。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46篇,其中SCI源论文15篇;以项目负责人或项目首席专家身份获批省部级及市级科研课题11项;获国家发明型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编专著3本,参加行业内指南共识编写3部。
追到机场,退回患者5000元红包
许顺驰
长沙市第四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捍卫血管生命线,用心创造奇迹。
许顺驰身上,有股不服输的精神。虽然右手食指缺失,他却成了一名介入血管外科医生,手持精细导线,捍卫患者的生命线。
在许顺驰心里,从医就意味着奉献,身负20公斤铅衣,他每年完成400多台介入手术,一天“吃”下的射线相当于拍了上万次胸片。
作为团队领头羊,他带领大家攻坚克难攀高峰。许顺驰自2014年9月调任长沙市第四医院任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以来,带领科室成员不断开辟学科发展新天地,不管是高发的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还是可以导致脑卒中的颈动脉狭窄性疾病,都建立了术业有专攻的治疗组,尤其是在颅内动脉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得到省内和全国同行的认可和赞许。介入血管外科整体医疗水平达到省级医院水平。
他把救死扶伤当成天职,从不考虑个人得失。2020年1月,在长沙读书的一名21岁的大学生突发咯血,咯血量巨大,意识消失,生命垂危,需要紧急手术,可他的家人远在东北。许顺驰立即向医务科汇报情况,决定在家属无法签字的情况下紧急实施这一风险极高的手术。经过医护团队几小时团结协作,年轻的生命保住了!事后,同行问他有没有考虑过可能承担的风险,许顺驰说:“生命面前,个人得失不算什么。”
他坚守初心、恪守医德,多次拒收退还患者的红包礼物。有一次,一名外省的患者因误服腐蚀性化学药品造成食道烧伤,多方治疗效果不好,被痛苦折磨得几度轻生,抱着一线希望来到长沙市第四医院。许顺驰精心手术治疗,终于让她恢复了健康。治疗期间,患者多次送上礼品,均被许顺驰谢绝。出院那天,患者偷偷把5000元红包塞进许顺驰办公桌的抽屉。许顺驰发现后,马上追到机场,诚恳地将红包退还。
许顺驰多次荣获上级部门嘉奖,2016年荣立长沙市卫生健康委三等功,2018年登上第二届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2019年荣获“长沙好人”称号,2021年荣登“湖南好人榜”。
骨科圣手,助百岁老人术后5天可行走
魏利成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骨伤科一病区(关节、创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我的工作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所以每一次治疗决策、每一次治疗操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医生要对得起患者生命相托的信任,锤炼技术是对生命的敬畏。”这是魏利成常对科室医护人员说的话,这是他对下属的要求,更是他行医路上的坚持。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骨伤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作为学科带头人,魏利成带领团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专长,不断创新突破,持续擦亮医院的“金字招牌”。
杨奶奶因摔伤导致右肩肿痛,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右肩袖巨大撕裂,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右肩疼痛无缓解,活动极度受限。杨奶奶四处打听,得知魏利成是湖南省内少数能做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的专家,同时也是省内善于运用国内反肩器械开展手术的专家,于是找到他寻求进一步治疗。魏利成仔细分析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手术十分顺利,老人痊愈出院。
反式肩关节置换是肩关节领域最难的手术之一。2019年,魏利成曾遇到一名特别适合做这一术式的患者,当时他却无能为力,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立即申请赶赴美国学习。学成回国后,他很快开展了国内第一例国产反肩关节置换手术,迄今为止已经完成20多例。
面对各种手术风险,魏利成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在他心目中,迎难而上才能问心无愧。去年4月,102岁的胡奶奶不慎摔倒导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家医院认为患者年龄太大,建议保守治疗。老人每天躺在床上,疼痛难忍,家人带着她来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寻求手术治疗。老寿星身患多种慢性病,器官功能衰竭蜕变,手术对于医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魏利成迎难而上,经多学科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左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3天,老人就能够坐起;术后第5天,老人就能扶着助行器行走。
同事们知道,魏利成十分自律。只要第二天安排了手术,他都会尽早休息,养足精神,睡前会把精心设计好的手术步骤在脑子里想三遍,即使是做过很多次的手术,也不例外。做手术需要良好的体力、清醒的头脑,他长期坚持健身,生活中滴酒不沾,心怀敬畏把每一台手术做成精品。他的办公室没有特别的摆设,随手可触的位置却摆满了中英文骨伤科专业书籍、杂志。工作之余稍有闲暇,捧起一本专业书籍啃上几页是他的习惯。在他看来,医生只有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魏利成牵头成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委会科普专家工作委员会,经常组织、参与基层科普活动,自己还开设了健康科普公众号,向公众普及骨健康知识。在他看来,“大医治未病”,帮助群众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才能让更多人少生病、不生病。
医者匠心,患者说“看口腔就相信您”
雷荣昌
长沙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民以食为天,健康的口腔是身体的第一道保障。不忽视小问题、不放过小隐患,精益求精,为人民群众健康之本保驾护航。
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面对的患者大多是外伤、畸形或肿瘤患者,既要拯救病人的生命,又要帮他们重修颜面、重建功能,让他们活下来的同时还要活得好、活得美,这无疑对医生的手上工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专注口腔颌面外科20多年的雷荣昌,经他接诊的门诊病例超10万人次,经他主刀的颌面外科开放性手术超过5000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手里的手术刀在方寸之间精雕细刻,仿佛把一件件不完美的雕塑,雕刻修缮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凭着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成就了同行和患者心目中沉甸甸的“名医”口碑。
田先生因外伤导致口内出血、张口受限、咬合紊乱,术前检查显示,双侧髁状突粉碎性骨折伴移位,上下颌骨多发性骨折。骨折范围大,且邻近颌内动脉、双侧下颌神经血管束、舌神经等重要组织器官,在当地医院口腔科医生认为手术难度极大,转诊至长沙市口腔医院。雷荣昌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历经6个小时细致的手术后,患者各断骨复位固定,咬合恢复,张口度改善。此后,田先生每年都会长途跋涉到长沙市口腔医院检查口腔,雷荣昌考虑路途遥远,建议他在当地医院检查即可,可田先生说:“这辈子,看口腔我就相信您。”
“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张先生康复后专程给雷荣昌送来锦旗。张先生因双侧智齿完全低位骨埋伏阻生,形成囊性病变伴反复感染,多家医院口腔科医生一致认为,需在口外切口,才能拔除低位阻生齿。张先生希望寻找不破坏脸部的口内手术方法,经多方打听来到长沙市口腔医院。雷荣昌团队仔细研究手术方案后,为他开展了口内手术,顺利拔除了病灶牙。患者面部没有留下疤痕,十分感激。
任职长沙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的前3年,为了帮助科里的年轻医师快速成长,雷荣昌把医院当成了家,不分昼夜常住病房。他的言传身教、倾囊相授,让一批批年轻医师培养成业务骨干。
雷荣昌紧跟国际前沿的颌面外科技术,带领长沙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发展壮大,成为湖南省正颌外科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牙颌面畸形专科联盟单位。目前,科室开展了各种复杂牙拔牙术、植牙术,颌面部严重创伤整复术,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复杂的先天性唇腭裂、牙槽嵴裂修复术,颌面部各种囊肿、良恶性肿瘤根治术及各类正颌外科手术。尤其是在正颌外科技术领域,他在医院成立了正颌专科小组,在门诊设立了颞颌关节专科门诊、正畸正颌专科门诊,已成功实施正颌外科手术200余例,学术全省领先。
仁心仁术,助患者在家门口圆生育梦
毛增辉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艰难抛脑后,仁善揣心头。生殖医生的使命就是给予患者希望,让天下没有难治的不孕症。
几年前,陈先生因为无精子症,被多家医院判定无法生育。毛增辉创新开展微量精子冷冻试管婴儿技术,改进传统精子保存方式,让陈先生首次穿刺即冷藏保存精子,并直接启动女方试管婴儿取卵程序。就诊两个月后,陈先生的妻子顺利怀孕,这项新技术随即在湖南省全面铺开。
数据显示,在不孕不育的病因中,男方因素约占30%~40%。其中,无精症约占男性不育症患者的15%~20%。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解决了常规授精难的问题,同时减轻了患者身体的痛苦和经济的负担,对于重度少弱精、睾丸取精的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
毛增辉带领团队率先开展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卵子冷冻、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内膜损伤、单卵多胎减胎术等多项先进技术,只要患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她总是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从医20多年,她主持完成2万多个试管助孕周期,迎接了国内首例单卵三胎减二胎后试管婴儿、省内首个卵子冷冻试管婴儿。
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毛增辉接触到很多来自农村的不孕不育家庭,反反复复、长途跋涉到省城的大医院看病,耗时长、花费高。怎么才能减轻患者的负担呢?答案是:改患者跑为专家跑,把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基层。毛增辉带领团队自费奔赴三湘大地,常年为不孕不育患者开展义诊和咨询服务,联合全省30家基层生殖机构组建医联体,帮助医联体单位设立不孕不育专科门诊,规范诊疗流程,培训医疗技术人员,实现医联体信息直接对接、双向转诊,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到医联体单位坐诊、培训。经过多年的努力,很多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生殖诊疗技术稳步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夫妇,可以在家门口实现生育梦。”毛增辉说。
毛增辉还接触到很多不孕不育家庭因为四处求医,导致经济困难。2012年,她和几名同事发起爱心助孕项目,后经有关部门批示,在娄底试点。这一年冬季的每一个周末,她都带领团队赴娄底为当地不孕不育家庭开展义诊,在一年内帮助12对夫妇成功怀孕。
试点成功后,这一公益项目迅速扩展。自2017年起,“爱心助孕特别行动”在全省铺开,项目经费从50万元增加至1000万元,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三湘大地,为全省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新希望。
2022年度长沙市优秀卫健人才选树对象名单
长沙市名医(7名)
邵挥戈长沙市中心医院
徐大勇长沙市第一医院
李昕长沙市第三医院
许顺驰长沙市第四医院
魏利成长沙市中医医院
毛增辉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雷荣昌长沙市口腔医院
长沙市骨干医生(35名)
长沙市中心医院:刘玉明刘松华高智陈伟
长沙市第一医院:谭红李琳罗宏阳春华肖乐
长沙市第三医院:张月明徐樱
长沙市第四医院:聂瑾李建国金静
长沙市中医医院:佘畅易晓雷钟治军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龚晓琴
长沙市口腔医院:周静
长沙市120急救中心:李林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磊
芙蓉区东屯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辉滔
天心区南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咨
岳麓区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刘兴华
开福区四方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罗晓雄
雨花区永济医院:李俊交
望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湘兵
望城区人民医院:刘弼
长沙县妇幼保健院:彭惠芳
长沙县青山铺镇卫生院:刘展
浏阳市人民医院:王宏
浏阳市中医医院:唐武峰
宁乡市人民医院:刘亮
宁乡市中医医院:吴翰
长沙市第九医院:王慧玲
长沙市优秀护士(100名)
长沙市中心医院:张利李佳惠陈琼王凤刘君刘群李凤华汪利娟蒋梅丽王媛媛夏友
长沙市第一医院:龙志强何洁郭仙于彬李婷莫红宁跃君杨胜祖娟谭菁汤且宁露
长沙市第三医院:陈晓旭邓妍陈学云游君曾超超盛怡
长沙市第四医院:欧阳翊李晶秦佩李瑶谢丹珏苏嫩
长沙市中医医院:范朗张水清刘映霞汤洁马珂刘金闯黄绘颗张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