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知名民办学校少年虐猫视频网络疯传调查:事件确实存在
为此,钱江晚报记者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我们更多想知道的是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新成员要纳“投名状”
按照消息上的地址,钱报记者从前天到昨天,先后三次前往。这名少年所住的小区比较高端。电梯上行至某幢12楼。开门,两户人家,其中一户的门边挂着一副画像,门把手上挂着红色的福结。还没有敲门,里面就传出了猛烈的狗叫声。敲门,无人应答。
当天下午,钱报记者再次前往,依然如此。
记者在小区里随机采访了几位业主,他们都表示并不清楚有这样一名少年住在小区里。不过,其中有一位业主提到,这一家是住着一名少年,平时管他的像是孩子的祖辈。“现在大家一门关进,各管各的,不像以前喽。”
这位业主听说,少年在城西一所知名民办学校上学。这一点,吻合网上消息所述。
动物保护团队
曾与少年的学校沟通
钱报记者随后联系上了杭州动物保护志愿者团队。没想到,团队成员对这名少年非常了解。一位团队成员说,少年的虐猫行为已经有年头了,他是浙江虐猫群中的关键人物,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今年8月,有团队成员得到线索,少年和同伴要到某高校再次采取虐猫行动,就出面与警方取得了联系。
在监护人到场的情况下,警方当时对少年进行了批评教育。团队成员担心少年再次虐猫,后续又联系上了少年所在学校。当时,校领导得知消息之后,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同时,团队成员了解到,少年身边的同伴,有部分就读于位于城西的某杭州知名公办初中。获悉之后,校方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并采取了具体的应对、教育、引导措施。
“我们很担心,他年纪这么小,就做这样的事,长大了会怎么样?”一位团队成员感叹不已。
爸爸说只不过杀了一只猫
该“认”的都认了
他仅15岁,但已在国内圈子里小有名气。但他毕竟是个孩子——他所做的这一切,他的家人知道吗?钱报记者多方联系试图靠近事件本身。
“你们到底想怎么样?派出所也去过了,教导处也去过了,还想怎么样!”昨天下午5点左右,钱报记者终于联系上了这个少年的父亲。“你还来到我家门口,给我家留纸条,你有什么权利留纸条!”
11月4日,钱报记者在联系好心理专家后买好水果打算拜访少年的父亲,因为我们希望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哪怕是一次开诚布公的谈心也好。但这一次记者“扑了空”,少年一家都不在。于是就留了那张字条。
那所民办学校表示
心理健康老师已介入
经过核实了解,这名少年现在确实就读于城西的一知名民办学校。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上了这所学校的知情校领导。这位老师表示,动物保护组织确实就此事与校方联系过。之后,老师就与少年和家长进行过沟通。“他在学校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这样的行为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我们现在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介入了,希望能帮助到这位学生。”
这位老师说,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需要得到保护,也希望能有比较妥当的方式来解决此事。
其他虐猫少年:
三个孩子出于好奇参与
虐猫事件,不仅仅只牵扯到这名少年,虐猫群内还有其他一些孩子,比如有的就读于城西的一所知名公办初中。对于同样处于风口浪尖的这所知名公办初中来说,这已经定格为笔记本的2个内页和档案袋里的3份处理决定。
学校当即组织力量进行“悄无声息”的调查,几乎是地毯式地排查后,他们得到了2个结果:第一、虐猫行为确在学生间发生过;第二、被证实参与虐猫的孩子只有3人(男生)。网传人数和实际结果有了巨大反差,对校方来说,这不啻于一块巨石落地,也是一次有力的自证。
“核实都是在学生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过程被拉长,保证该事件不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和情绪。”这位副总校长说,这3名学生均承认出于猎奇参与虐猫。这3个男生的家庭关系正常,平时在校表现也不错。
他说,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同时也考虑到学生成长需要,学校并没有对这3名学生进行公开批评,而是在和家长多次沟通后形成了一份“处理决定(待错误改正后再予以撤销)”,知道结果的人也仅限于家长、班主任和心理咨询师。“我们需要家长、班主任和心理咨询师介入,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的目的不是惩戒而是引导”。